《果蔬青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果蔬青恋- 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示下,让他能拜见长辈。”

    郑氏忙道“快请”,命大苞谷出去相迎。

    真是相亲了,连王穷自己都送上门来让她相看。

    王家自然不用高攀玄武王府,如此用心安排,看来是王穷的意思了。不管如何,她都十分感激他这份心意。

    一时王穷走进来,大苞谷在后相随。

    郑氏看着向她施礼的青年有些失神,也领略到什么叫做风神如玉。

    这人的光芒不在外貌,而是气质。

    无法言喻的气质,举手投足都是那么自然洒脱。

    这个年纪能有这份气度是很少见的,黄豆跟他比,稍显圆滑了些;田遥跟他比,稍显傲气了些;葫芦板栗跟他比……

    也能比得上,但那是截然不同的武将气度。

    真是名不虚传!

    她忍不住感叹:若是这门亲做成了,娘家老娘和嫂子会不会怀疑她使手段夺了紫茄的夫婿?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她含笑伸手道:“王翰林不必多礼。”

    转向王夫人赞道:“真是不知怎么说了。当娘的都以为自己儿子是最好的,可这会儿我不得不承认:我们家几个加起来也比不上王翰林。我也想起来了,当日在刑部大堂是见过的,只因当时心乱的很,才没留心。”

    王穷微笑道:“老王妃谬赞,晚辈不敢当!”

    王夫人十分喜悦,一边谦虚,一边指着大苞谷道:“老王妃忒谦了。不说玄武王了,就是眼前这孩子就是百里挑一的。”

    郑氏笑道:“他呀,一点鬼精都露在脸上,怎能跟王翰林相提并论。大苞谷,请王翰林坐下。你也坐下。都没外人,咱们就一起吃了,也热闹些。”

    王夫人忙点头,吩咐王穷坐下。

    于是,王穷和大苞谷就坐在下首,陪着两位长辈用斋饭,葡萄姑姑等人在一旁伺候。

    一时饭毕,撤下残席,换上茶水,王穷便和大苞谷聊些天南海北话题,以及近日京城新鲜人事,博长辈一笑。

    言语间,王穷对郑氏亲密又不失恭敬,好似子侄对亲长一样,并不虚伪逢迎。

    郑氏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倒是大苞谷,嘴巴跟抹了蜜似的,把王夫人拍得眉开眼笑,每每令郑氏和王穷忍俊不禁,只当他是小孩子,爱讨大人欢心。

    因说起外国使团在京的种种趣事,王穷便对大苞谷道:“在下奉命翻译那些海外使臣带来的书籍。只是通译们文字水平不够,正要请张小兄弟帮忙。”

    大苞谷便问他是如何翻译的。

    王穷说,一边请海外使者念出书籍内容,一边请通译翻出意思来,他和翰林院的同僚则整理记录。这中间难免有误差,弄不明白的地方,他们都标记了出来。

    大苞谷点头道:“这是有些难。小弟也不是很精通,只能尽力了。”

    说笑间,忽听外面有人争执,伴随着呵斥声。

    王穷忙起身出去查看究竟。

    不一会,他便回来,对郑氏道:“请老王妃示下:有个小沙弥说要见老王妃,不知何事。赶也赶不走他。晚辈见他不似奸佞之辈,恐有内情,便斗胆进来问一声。”

    大苞谷听了一愣,忙起身道:“娘,让我去见他。先听他有什么事,再带来见娘。”

    郑氏忙制止道:“不用。”

    又对王穷道:“王翰林说的对。我们来到这,住持命闲人都规避了,他既然硬闯进来要见我,定有非常事。就唤他进来吧。”

    她有感于大苞谷认亲的艰辛,加上后来黛丝、珊瑚等一个个登门,今天家里又去了个秋霜,觉得这沙弥没准就有大事,若错过了岂不误事。

    再说,她也不是爱摆威风的人,小沙弥这样冒着被责罚的危险求见她,她就见见又如何!

    王夫人忙道:“穷儿,你好生命人带他进来吧。”

    王穷点头,转身出去后,一会带着个十三四岁的小和尚进来。命他就在门口磕头,他自己往前站了,指着郑氏道:“这位便是老王妃。你有何话,不妨直说。”

    那小和尚急忙跪下磕头。

    大苞谷紧紧靠在郑氏身边,盯着他不放;葡萄姑姑也站在一侧。

    那小和尚磕完头,结结巴巴地说道:“小僧想……想单独……跟王妃娘娘说。”

    王穷喝道:“放肆!这断断不成!你若是不想说,那便不要说了。”

    小和尚便委屈地看着郑氏。

    郑氏看着他,温声问道:“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王翰林是刑部王尚书的侄子,这位是王尚书的夫人,说不定他们还能帮得上你呢。”

    她以为这孩子是想告状的。

    大苞谷对他一龇牙,笑道:“我是我娘的儿子。难道连我也要避出去?那你到底想干什么?”

    口气已经很不善了。

    小和尚见他笑得渗人,吓一跳,忙摇手道:“不是……是这样的,是一位秋霜姑娘要见王妃娘娘。小僧……也有要紧事跟王妃娘娘说……”

    大苞谷一跳起来嚷道:“你说秋霜?”

    家里才来了个秋霜,这寺里怎么也来了个秋霜?

    郑氏立即吩咐葡萄姑姑道:“去,派人跟他去把秋霜带来。”

    葡萄姑姑忙让小和尚起来,一起出去了。

第534章 死人复活

    郑氏又对王穷道:“贤侄,此事蹊跷的很:据小儿说,我王府刚来了一个秋霜姑娘,是跟她哥哥嫂子一起来的。这里怎么又有一位秋霜姑娘?”

    王夫人听后心惊不已。

    王穷是知道秋霜其人的,晓得她干系着大苞谷当年失踪一案,忙躬身道:“晚辈明白了。这就去寺里安排。老王妃想把人带回王府问询,最好给玄武王送个信,派人来接才稳妥。”

    郑氏点头,对大苞谷道:“你让小厮回去跑一趟。”

    大苞谷忙出去吩咐大头鬼赶紧回王府。

    王穷也招来住持,告诉他缘故。

    住持全然不知情,听说这事,哪敢不遵循,忙不迭地答应,并保证对今日之事守口如瓶。

    王穷又请王夫人离开偏殿,让大苞谷叫了张家护卫进来保护老王妃。这一是为了避嫌,好让郑氏仔细询问详情;二是以防不测。

    郑氏见他如此安排,微微点头。又见他也要退出去,便道:“王翰林不妨留下,也帮着听听可有蹊跷之处,也做个见证。”

    王穷躬身领命。

    一盏茶的工夫后,小和尚领着个瘸腿的小姑娘进来了,也是单眼皮小眼睛,鼻子微塌,菱形小嘴。

    她进来后一扫屋里人,目光落在大苞谷身上,失声道:“玉米弟弟!”

    大苞谷却不认得她,然看着她轮廓分明的小嘴,不知怎的就脱口而出:“秋霜姐姐?”

    小姑娘大喜道:“是我。你记得我了?”

    大苞谷三两步冲到她跟前,笑道:“当然记得。我还想跟你在京城收夜香呢。”忽然想起什么,低头看着她的腿惊问道:“你这腿怎么了?”

    小姑娘道:“我的腿……我的腿……”

    她说着忽然瘪嘴,眼泪滚下来,哭道:“我被人勒死了。扔到河里,撞在石头上。把腿跌断了。”

    屋里人听后吃惊极了。

    一是因为她说得太惊悚——勒死了怎么又站在这?

    其次还是因为太惊悚——谁这么大胆子,杀人抛尸?

    大苞谷气得喝问道:“是谁?哪个王八蛋害得你?”

    小姑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道:“我在……德胜街……流花巷一家子干活,不知……怎么了,有一天,他们就……拿绳子……勒死我……了……”

    原来,她真是命大,被勒死后,运到城外荒山野地里,抛入河中。可是她没死透,被河水一浸。又被石头撞断了腿,疼得清醒过来。

    她是会划水的,顺水漂了一段。就浮上水面。后来被路过的小和尚惠灵给救了。

    惠灵急忙点头证实,说确实是这么回事。

    又说她跟自己进京后,就在慈安寺旁边租了间房子,每日做些平安袋、福袋之类的发卖度日。

    可是,她从不说自己是从哪来的。惠灵也不知道她叫秋霜,她说她叫秋儿。

    直到今日,早上听惠灵说玄武王母亲来寺里上香,她就跪着恳求惠灵,说自己有大冤屈,一定要找老王妃申诉。

    惠灵因为自己也有事要找老王妃。因此就答应了。

    郑氏听后,并没有太大反应。

    家里可是有个秋霜了,还是跟她的哥哥嫂子一起来的。这两人当中。必定有一个是假的。

    若是作假只为了攀附王府、求富贵还好说,若是作假有阴谋,那可就要小心了。

    她以眼神制止大苞谷行动,温声道:“秋霜,你且跟我回去。你说的我们会去查清。到时候就能真相大白了。”

    秋霜忙点头,说她就等一个机会。可是她不敢去王府,也不敢去官府告状,就怕被人认出来,再次被杀。

    郑氏安抚住她,又问惠灵:“你找本王妃有何事?”

    惠灵又紧张起来,结巴道:“小僧……小僧……这个,小僧的娘亲也是下塘集人,说起来,老王妃说不定还认识。”

    郑氏听了一愣,道:“哦,你姓什么?”

    惠灵道:“小僧,小僧的娘亲是……是汪村的,那年怀着小僧,上吊死了,叫董小翠……”

    郑氏只听了这一句,就抬手道:“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了。你也先跟我回去,回头自然有人问你,到时候你再详细说。”

    惠灵急忙点头,住嘴不说。

    郑氏满心震惊,这件事在场的人不知道,她可是印象深刻。

    当年,混世魔王胡镇在清南村惹是生非,板栗和葫芦设计恐吓他,利用的就是董小翠之死。在她的坟头上做文章,扮鬼影吓得胡镇病倒。后来小葱秦淼又出主意,借着秦大夫帮胡镇治病的机会,讹了胡镇几千两银子捐给医学院。

    这样的事,她怎么能忘记呢!

    可是后来因此牵出董小翠之死有蹊跷,周夫子还命人追查过,却不了了之。

    今日,惠灵再次提起,而且听话音还是小翠的孩子,怎不令她吃惊。

    王穷等人也惊得张大嘴巴。

    这一会工夫,就有两个死人复活了,这一个还生了孩子,这也太离奇了。

    半个时辰后,板栗带人来接郑氏。

    他是边疆统帅,在京城并不担任具体职责,因此不用每天坐衙,也就是近日外国使节在京,他陪皇帝、布防京城等,才忙一些。

    他听说缘故后,大略问了秋霜和惠灵一些话。得知惠灵之母已死,便按下不提,奉郑氏起轿回府。

    慈安寺方丈和住持均在一旁相送,王穷和王夫人也躬立一旁。

    郑氏先向方丈和住持道了叨扰,又向王夫人告辞,再三请她回身上轿,不必多礼,然后才对王穷微笑点头,谢他费心照应。

    王穷谦道:“此乃晚辈应当做的,老王妃不必挂怀。”

    郑氏看着他含笑的眼神,止不住又亲切地笑了笑。才上轿去了。

    秋霜坐了丫头们的车,惠灵也另坐了车;大苞谷等人骑马,板栗向王穷一抱拳,率众簇拥着郑氏大轿,浩浩荡荡地去了。

    王夫人见他们走远,这才回身登轿,王穷在旁伺候。

    王夫人扶着他手臂上轿,低声笑道:“老王妃对你印象甚好。如今就看张家三姑娘的意思了。穷儿,你可有把握?”

    王穷眼前浮现香荽的面容,她会答应吗?

    忽然间。他觉得家里那个通房丫头有些棘手起来。

    然而,若是特地为这个处置了她,似乎太过无情。而且有讨好张家的嫌疑,变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奸佞之人了。

    再想想数次见香荽的情形,以及有关她的传闻,他又放下心来。他觉得,若是香荽不喜他。他再翻腾也无用;若是香荽对他有意,绝不会为了这个通房丫头望而却步的。

    她跟张家大姑娘和二姑娘都不一样。

    不知为何,他就有这个感觉,觉得香荽不会因为妾的问题改变主意。若是她不愿意嫁他,也绝不是因为这个通房的缘故。

    看来他还得再努力,最好能单独见佳人一面。

    这么一想。忍不住微笑起来,想不到自己也有私会佳人的念头,这算不算出格?

    当然不算。

    暗自打定主意。他对王夫人笑道:“大伯母放心,侄儿心里有数。”

    王夫人微微点头,丫头放下轿帘,轿夫便起轿了。

    且说板栗和大苞谷,奉郑氏车轿到了玄武王府门前。机灵鬼不知从哪窜出来,扯住大苞谷马缰。仰脸道:“少爷,少爷!”

    大苞谷俯身问:“什么事?”

    机灵鬼先瞟了板栗一眼,低声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