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青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果蔬青恋- 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完,把袄子脱了。身子往下一溜,滑进被窝。盖上长长的睫毛,幸福地呢喃道:“好软和,有太阳的香味呢!白果,今晚不教你读书了,明儿在路上再读……睡吧……明天一定不能……起晚了……”

  白果见姑娘说着话就睡着了,脸上还挂着甜甜的笑。忍不住也笑了起来。心道跟三小姐在一块就是开心,整天都高高兴兴的,哪像世子,脸拉老长,跟谁欠了他银子没还似的。

  她只得又爬下床吹灯。然后睡下了。

  整个王府,正殿仪门后的这一片院落,老小也都睡了,只有东厢第一层院里还亮着灯。

  张槐、张杨、板栗都在,还有总管刘黑皮和侍卫头领孙铁。

  张杨问板栗道:“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

  板栗笑道:“是黄豆说,赵翔也想回去,石头叔不让,请他帮着说情呢。我们就往赵家走了一趟。”

  张杨笑道:“那个猴儿,到了清南村怕是没人能管住他。赵三叔要头疼了。”

  板栗道:“怕什么,乡下地方大,随他折腾!”

  说笑间,又问刘黑皮道:“黑皮叔,都安排妥了?”

  刘黑皮急忙道:“都妥了,连仪仗执事等都齐了。”说完,一一回报各项安排。

  原来,此次回乡祭祖,张槐等人原本想要低调出行,却被张杨阻止,道:“此事非比寻常。其他事可以低调,然回乡祭祖万不可低调。”

  遂说了一番话,大意是世人求取功名,为的就是光宗耀祖,若祭祖不显耀容光,那不是白忙?再有就是,当日张家被抄,祖坟被刨,祖宗们被翻尸撂骨;一家老小离开清南村时,更是披枷带锁,恓惶无助,如今翻身封了王,当然应该衣锦还乡,洗净晦气,以慰祖宗在天之灵!

  还有就是板栗被封王,该有的威仪一定不能省,回乡祭祖若是低调,真要被人耻笑毫无王者威严气象了。

  所以,综合几点,张杨认为,至少一出一进,必须摆开郡王的全副仪仗执事。出,指的是出京;进,指的是进下塘集清南村,这两场都不能省。

  听了这番话,连郑氏都无言以对。

  这时空的人对宗族和传承的看重,她很清楚,因此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全力支持和配合,不敢再图省事简便。

  张大栓两口子更是赞同,出京也就罢了,进清南村的时候,若不风光一把,怎能出当年的恶气!

  因此,这两日刘黑皮等人忙坏了,更换执事仪仗、安排车驾行头等,已经连续两晚没睡了。

  张槐看着他有些清减的面容,笑道:“等我路上你再歇息吧,其他事我让王忠安排。”

  刘黑皮呵呵笑道:“还撑得住。”

  当下众人又从头点检,确定都妥了,方才分头安歇。

第420章 衣锦还乡

  十月十五日寅时,张槐等人就先起来了,府里的管事家仆媳妇等更是往来忙碌、川流不息。

  至卯初时分,张大栓、张老太太等老小也都纷纷起床,梳洗穿戴、简单进些小食,然后准备出发。

  这时候,层层院落都乱将了起来,这个说“铺盖要卷了带上”,那个说“我眼下吃不下,装些点心路上吃”,又是叫丫头又是唤小子的,问东西齐不齐。

  小葱急忙派人去各院吩咐:说所有东西都装好了,大家只要穿好衣裳,把平常用的东西收拾了就行,别再多事。

  众人这才罢休,这才从各屋里涌将出来。

  兄弟、姊妹们见面,互相打量,都是锦衣丽服,外罩各色皮毛大氅和斗篷,满脸兴奋和激动,又催促起来,“走吧,走吧!我们都好了!”

  板栗走过来,对弟妹们笑道:“我们行军打仗的时候,那么多人,也没这样乱。都跟你们这样,敌人来了还不慌傻了!”

  说完,忽然提气大喝道:“众军听令:男儿骑马,老人和女儿坐车,按之前分派好的即刻归位。”

  众人轰然大笑一气,忙忙地分头行动。

  当下,山芋、南瓜等人去骑马,红椒带着绿菠坐一辆车,香荽和青蒜一辆车,小葱单独一辆车;张大栓老两口、张槐夫妻带着苞谷、板栗,这三拨人则分别乘坐四轮垂缨华盖马车,车厢宽大、舒适。

  丫头小子们则另行安排车马。

  等都准备妥了,郑家的车队已经到了王府门口,接着赵家的也来了。

  赵耘和汪氏进入王府仪门,来到张槐夫妻车前,先嘱咐了路上小心等语。然后道:“槐子哥,你可要帮我看好翔儿,要当自己儿子一样待才成。别让他玩野了。”又转向郑氏,“菊花姐姐,我爹娘怕是管不住这几个小的,你跟槐子哥要费些心。”

  张槐笑道:“费心!我一定费心!赵翔要是不听话。我拿大棒子揍他。好几年没揍人了,苞谷太小,揍不上手,正好用你儿子试试。”

  众人听了都笑。

  汪氏则对郑氏道:“菊花姐姐,别的我都不担心,就是山上水边,别让他乱跑。”

  郑氏扑哧一声笑道:“弟妹这话说的,我可不敢接口了。咱们清南村,除了山就是水。不上山。不近水,把你儿子栓在屋里?”

  这下,连赵耘也笑起来,汪氏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另一边,黄豆和田遥正跟小葱红椒等人告别。

  黄豆看着红椒,一堆的话儿涌到嘴边,一句也说不出,一句也不敢嘱咐。

  昨晚嘱咐黄初雨的情形还映在脑海。令他惶恐不安:果然他像姑姑说的,挂着两个妹妹?

  到底能丢下哪一个。丢不下哪一个?

  正愣神的时候,郑氏在那边叫他。

  他忙过去,心下不由打鼓起来,没有平日的活泼灵动。众人只当他看见兄妹们都要走了,心下不爽快,因此也不在意。还打趣他,说只管好好用功,等明年高中后,吃他的喜酒什么的。

  郑氏是见他对着红椒乘坐的马车发呆,才叫他过去提点。

  “黄豆。等我们都走了,你也该用心了。不然,真名落孙山的话,人真会笑话的,说你‘雷声大,雨点小’。”

  红椒在后面听见这话,掀开车帘,对黄豆喊道:“黄豆哥哥,你要是没考中,瞧我回来怎么收拾你!也别想我们给你带东西,也不理你了。”

  赵耘听得直咧嘴,道:“红椒,有你这样说话的么?哥哥参加会试,心里头肯定紧张担忧,你该劝他放宽心、不要慌才对,怎么还逼他呢?”

  红椒笑道:“石头叔,你不知道,黄豆哥哥这个人,就是要逼。一逼,他就显能耐了。他从小就这样,要是没人逼他,他干事就偷奸耍滑,最会躲懒的。”

  满院子人听了都笑。

  黄豆看着红椒一副“我最知道黄豆哥哥”的模样,忽然鼻子发酸,眼眶也湿润了,对众人用力点头道:“你们回去好好玩吧!等春回大地的时候,你们就能接到我的喜报了。那时候,大家又能乐一场。”

  田遥站在一边听着他立誓,沉默不言。

  好在众人也没忘记他,都说了好些鼓励的话儿,甚至,山芋等人还开了赌局,各自赌他们俩谁能考得更好些。

  终于到了出发的时候,板栗头戴栗色簪缨银翅王帽,身穿栗色衮龙袍,腰系镶红玉暗红鞓带,外罩栗色缎面绣五爪坐龙紫红狐狸里大氅,登上朱缨华盖车,张伞鸣锣,全副仪仗执事开道,威然前行。

  众护卫随从簇拥着玄武王祖父母、父母车驾紧随其后。

  后面就是小葱姊妹的马车了,山芋、南瓜兄弟骑马还在后一步。

  次后就是白虎侯府的车驾,也是全副执事仪仗;朱雀公的父母也是如此——赵锋协同玄武王灭了金国,被封为朱雀公了。

  三家人丁算上跟随的护卫和家仆等,七八十辆马车。举目望去,大半条街都是彩车骏马、花团锦簇,浩浩荡荡、逶迤绵延了几里长。

  那时,天光才亮,城门已开,进城卖东西的、买东西的百姓络绎不绝,街道两旁铺面也都开了门。见如此阵仗,打听得是玄武王返乡祭祖,都停驻观看,指点评说,艳羡之色溢于言表。

  张杨夫妻、赵耘夫妻和黄豆等人也一直跟随,直送到南华门外的十里长亭。

  这里,早有送行的亲友在等候了,汪家的、曹家的、方家的,还有许多人也不必一一点数。

  板栗急忙命停车,领着刘黑皮等人上前一一拜会、辞别,谢过诸人相送之情。

  令人意外的是,王尚书居然亲自来了。

  他笑眯眯地祝玄武王一路顺风,又意味深长地说道:“等回到清南村。到了青山书院,王爷就能见到下官侄儿了。”

  板栗笑说一定要去瞧瞧神童的风采。

  原来,昨晚王尚书回到书房,看见忙碌间落下的其兄从湖州府寄来的书信,这才明白,玄武王为何要向他探听侄儿王穷的事。因为张家也向周家提亲了。

  他忍不住就叹息:侄儿媳妇要飞了!

  纷纷寒暄已毕,喝过送行酒,玄武王便向诸人辞别。

  于是,张杨夫妻上前拜别父母兄嫂,又嘱咐儿子闺女要听祖父母和伯父伯母的话等语;郑家人也重新嘱咐一遍黄豆;赵耘特别又训斥一顿赵翔,诸般情形也不消细说。

  等大队继续上路,张杨、赵耘等人望着官道上的队伍越行越远,直到看不清,才回头催妻子上车回京。

  彼时。曹氏不舍儿女,神色黯然;汪氏也不舍,却恨恨地说道:“总算把这帮祸害都送走了!这下可轻松了!明儿我就回娘家住几天。”

  赵耘愕然道:“那我呢?”

  黄豆立即道:“石头叔不用担心,婶子走了,侄儿去陪你。”

  张杨和曹氏听了忍不住笑起来。

  再说板栗等人,车不停轮,马不停蹄,一气赶了十来里。到了一个叫京口的小镇,与早就等在这里的周三太爷一行人会合。共赴湖州而去。

  出了大宅院,离开繁华街市,小辈们都觉心胸舒畅。特别是少年们,开始不安分起来,在官道上纵马狂奔,看得几个老人心惊胆战。红椒姊妹们却羡慕不已。

  张大栓朝前喊道:“板栗。你管管他们,别惹了事。大路上人多,地上冻得硬邦邦的,撞了人、掉下来都不是玩的。”

  张老太太也喊:“花生,玉米。过来跟奶奶坐车。车上暖和!”哪里有人搭理她,早都跑没影了。

  板栗正跟周三太爷在车里下棋呢,听了气闷,吩咐魏铁:“去告诉他们几个:要是不老老实实地跟着大家走,就把他们的马收了,让他们用两条腿走回湖州去。”

  魏铁忍笑应道:“属下遵命!”

  遂带着两个护卫追上去了。

  郑氏听着外面乱糟糟的声音,对靠在车壁上养神的张槐笑道:“刚出来,跟放飞的鸟儿似的,肯定要新鲜一阵子。再走几天,他们就要厌了。”

  张槐懒洋洋地说道:“等下他们就会觉得骑马不舒坦了。他们要上车的话,你别理他们。”

  郑氏抿嘴笑道:“说的他们跟谁似的。那是你儿子。”

  苞谷早上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被抱上了车。车子摇摇晃晃的,睡得更香了。也就在十里长亭醒过一次,喝了点细米粥,接着又睡,这会子才醒来。

  小娃儿扒在车窗上,看着外面不停后退的田野村郭,还有远处隐隐的山峦,惊奇不已,这是他以往的生命中不曾见过的。

  郑氏就一一指给他瞧:这是山,山上长树;那是田,田里种庄稼;那是村庄,里面住着许多和我们一样的人,一个说一个听,唠叨不休。

  苞谷又问出许多奇怪的问题,比如树为什么长在山上?庄稼为什么种在田里?那些人为什么不住城里……

  张槐见妻子费心巴力地教导小儿子,可他依旧懵懂的很。他看得心急,便忍不住插话进去,帮着解释。谁知,苞谷听了他的话更糊涂了。因为郑氏努力用小儿言语对苞谷说话,张槐却是照常说话,苞谷如何能听得懂!

  郑氏瞧着父子俩大眼瞪小眼,一个郁闷憋屈,一个懵懂无辜,不禁笑倒。

  正闹着,他们赶上了山芋兄弟几个,都在前面乖乖等着呢,一齐告诉板栗哥哥,说再不跑马了。

  当下归队,老老实实地跟着大家一块走。

  很快,花生就不耐烦,钻进爷爷奶奶的马车喝茶吃点心去了;玉米也钻进爹娘的车讨水喝。

第421章 嫌弃

 冬日出行,天气寒冷不说,沿途的景致也萧索。所以,当离家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小辈们就觉得旅途无味起来,嫌走得太慢,恨不得一步就跨到清南村才好。

  然有老弱随行,是不可能快马加鞭的。

  幸亏有紫茄在,一路照看老小,早晚请脉,安排饮食用药等,都十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