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事如易- 第5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把孩子丢出去。
  “姑娘,让奴婢抱着吧,您先进去擦擦汗换身衣裳。”芸豆实在看不下去了,伸手上前。
  余舒犹豫了一下,便要将孩子交给芸豆,谁知小家伙认准了她似的,两腿用力一蹬,居然就从她怀里站了起来,两只藕节似的小胳膊紧紧地搂住了她的脖子,嘴里“噗嘛噗嘛”地嘟囔着不肯下来。一股奶香扑进她的鼻子,她眨了眨眼睛,“嗤”地一声笑了出来,这一笑,她的脸上好似冰霜消融,就连眉心的火焰都柔和了几分。
  这样天真无邪,还不分善恶的小孩子,她怎么会忍心扼杀他呢?她有一句话骗过了大提点,她的确不是菩萨心肠,可她从来不做违背良心的事。
  “罢了,还是我抱着吧。”余舒托住他的小屁屁掂了掂。
  于是赵慧闻讯带着贺小川的奶娘刚过来,进门就见到余舒膝上坐着个胖娃娃,她手里拿着小勺子在喂他水喝。
  “唉哟,这是谁家的小宝贝啊?我瞅瞅,”赵慧凑上去,伸出手指轻轻蹭了蹭孩子的小脸,看出他是饿坏了,连忙让奶娘上前接过去,大概是那奶娘身上有股子奶腥味,小家伙这回没扒着余舒不放,扭头就投入奶娘的怀抱了。
  “捡来的。”余舒放下小勺子,嫌弃地擦了擦衣领上蹭到的口水,胡扯道:“我回来路上看到街边有个大篮子,听到孩子哭得凶,就把他捡回家了。”
  赵慧哪里会信她鬼扯,瞪她一眼,转身去看奶娘怀里的孩子,约莫有八九个月了,是个带把儿的小子,白白嫩嫩长得十分可爱,但见他身上裹得小被子丝薄柔软,穿的小衣裳针线缜密,就知道不可能是弃婴。可若不是弃婴,谁家孩子这么大点儿放心交给别人照顾呢?
  赵慧一脸怀疑地盯着余舒:“你跟我说实话,这孩子到底哪儿来的?”
  余舒站起来跺了跺发麻的腿脚,叹口气告诉她:“这孩子的爹死了,娘跑了,没人要他,我才把人抱回来的。”
  “天可怜见的,”赵慧顿时母爱泛滥,没再怀疑她的说法,一边帮着奶娘给孩子拍背,一边问余舒:“叫什么名字啊?”
  余舒歪头想了想,“就叫杨过吧。”
  “孩子他爹姓杨?”赵慧半信半疑地看着她。
  “不啊。”
  赵慧笑骂她:“那你乱给人家取什么名字,这是能开玩笑的吗?”
  余舒轻哼一声,起身往屋里去换衣服了,任性地丢下一句:“反正他这条小命是我捡回来的,我爱叫什么就叫什么,不叫杨过,就跟我姓余叫余过吧。”
  赵慧同一屋子丫鬟大眼瞪小眼,小余过美美地趴在奶娘胸口打着奶嗝,浑然不知自己从今往后就要改名换姓了。
  。……
  傍晚,贺芳芝和余小修从医馆回来,一进门就听说余舒抱养了一个不满周岁的小娃娃,余小修兴冲冲地跑去北大厢看热闹去了,留下赵慧对贺芳芝唉声叹气——
  “你说她一个未婚的姑娘家,怎么能养孩子呢,养就养吧,还非要跟她姓,竟是要当成儿子养了,难不成她日后都不准备嫁人了?”
  贺芳芝却比她看得开,“随她高兴就好,嫁不出去就不嫁了。你别整天在她耳边念叨,又不是不知道她吃过多少苦头。有些话我说了你别不爱听,她如今官做得这样大,一般男子哪里配得起她。再往高处看,就是王爵公侯之家,可是那样的人家,怎么会容得下她。”
  赵慧心疼余舒不比他少,被他说了两句便软下心肠,比起嫁不嫁人,自然是余舒过得好不好更要紧。
  “可她总不能一个人过一辈子吧,将来小修也是要娶妻生子,等我们两个都老了,她连个做伴儿的人都没有,那怎么能行呢。”
  “先不着急,等等看吧,兴许是缘分没到呢,就像我们俩,不也是耽搁了半辈子才遇上的么?”贺芳芝牵过了赵慧的手,环着她的肩膀,有感而发:“若是缘分到了,再晚也不迟。”
  夫妻两个坐着发愁,余小修那边却在傻笑,不为别的,余舒告诉他要收小余过做养子,于是余小修就提前升任做舅舅了,和他们的义弟贺小川不一样,这可是差了一辈呢。
  “姐,我真能当他舅舅吗?”余小修跪坐在罗汉榻上,伸手护着爬来爬去的小余过,两只眼睛贼亮贼亮的。
  余舒长手一捞就把小余过提溜起来,让他坐在她腿上,指着余小修道:“叫舅舅。”
  小余过也不知听懂了没有,咧嘴冲着余小修傻笑,露出几颗雪白的乳牙,口齿不清道:“唧唧啾。”
  余小修立马笑开了花,伸手搂过小余过,一把将他举高了,“我当舅舅啦,哈哈哈!”
  “唧唧啾!”小余过配合地挥起小拳头。
  屋里几个丫鬟掩嘴偷笑,余舒不禁也扬起了嘴角。就这样热闹地过了一晚上,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余小修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余小修走后不久,小余过就打着哈欠趴在余舒腿上睡着了,她这才叫来奶娘把他抱去睡觉。北大厢还有两间空房,晚饭前余舒就让人收拾出来当做婴儿房,又把贺小川的奶娘宋妈妈讨了过来,暂时让她带两天孩子,等余舒找到合适的奶娘,再让她回去。
  这天夜里,余舒身上带着一缕挥之不去的奶香,出奇地睡了个好觉。
  
  第七百八十三章 番外(七)
  
  九月初八,登基大典如期举行,崇贞帝刘昙宣告寰宇,普天同庆。同日金凤颁诏,册封夏江氏为六宫皇后,母仪天下。
  三日后朝会,崇贞帝修改三十二条律政,废除左右相国,恢复六部尚书各司其职,并从一品降职为三品。概因前任右相薛凌南获罪,右相尹天厚告老封侯,相位原本虚空,如今被废,文武百官鲜有异议。然而自此以后,当朝一品正职,唯独司天监大提点。
  面对这种情况,当即就有那混不吝的御史提出,既然要降职,那不光六部尚书要降,司天监也该一视同仁。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刻又变成了菜市场,司天监的几个易官和一帮文臣吵得不可开交,几个手握兵权的武将倒是作壁上观,距离卸任不久的朱慕昭不发一语,刚刚坐上龙椅屁股还没捂热的崇贞帝冷笑连连。
  很快地,众人便发现皇帝不高兴了,于是吵着吵着就没了声音,崇贞帝这才板脸出声训斥:“有这等力气说些废话,竟把国家大事丢掷一旁,东北姜怀赢拥兵自重,先时未出国丧,不兴战事,暂将此事搁浅,现在你们就给朕拿出个章程,到底如何惩治逆贼?”
  众臣面面相觑,东菁王手握几十万兵马,盘踞辽东已久,要派兵镇压绝非一日之功,何况东北军骁勇善战,谁也没有与之匹敌必胜的把握,若是主动请缨,回头吃了败仗,谁能担待得起。
  方才还能言善辩的一群人瞬间都成了哑巴,崇贞帝的脸色很不好看,哪个皇帝都不希望自己治下官员尽是一帮废物。这个时候,羽林军左统领尹元戎出列,抱拳跪地,昂声道:“臣愿领兵前往东北讨伐逆贼!”
  尹天厚是退出了朝局,却留下了他最得意的孙子,尹元戎虽没有雄才大略,却是天生的武将,只差一些历练的机会。
  崇贞帝微微点头,看着尹元戎的眼神不无欣赏,抬手示意他起身,却未准他的请命。接着,年迈的靖国公、宣武大将军冯啸、新任的兵部尚书等人纷纷出列请战。
  崇贞帝未置可否,冷眼环扫殿上,目光落在右列一行人身上,沉声问道:“司天监可有主张?”
  朱慕昭站着没动,在他身后几步外,束冠素脂的余舒移步上前,撩起纱袍跪在几位老臣边上,低眉道:“臣以为,可以以逸待劳。”
  “哦?”崇贞帝侧坐,感兴趣地看着她:“何谓以逸待劳?”
  余舒道:“启禀圣上,臣除断死奇术外,另有一门六爻奇术略有小成,可知天灾人祸,可卜国运兴衰。前夜臣占得一卦,北方鞑靼蠢蠢欲动,不日即会进犯辽东,东北军绝无可能无动于衷,待到他们双方斗得两败俱伤,圣上再派人带兵前去招安。如若姜怀赢识趣,便许他回京享受荣华富贵,如若他负隅顽抗,则挥师北上,趁他病要他命。此是为逸待劳。”
  崇贞帝眼睛一亮,几位武将面露思索,尚未表示什么,就有人跳出来反对,正是方才争执司天监易官品级的几个文臣。
  “臣以为不妥,先不说余大人占卜之事有几分把握,就算北方真有战乱,东北军与鞑子斗得两败俱伤,然姜怀赢戍边是功,朝廷袖手旁观不说,还要趁人之危派兵镇压,岂不招致天下人诟病?”
  “正是,若要征讨,便要趁早,光明正大地派兵征讨方是正途。圣上登基之初,万不可轻忽民心呐。”
  面对着一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臣,余舒只管冷笑,毫不客气地驳斥他们道:“东菁王姜怀赢身为我大安臣子,戍卫边防是他的本分,再大的功劳也盖不过他谋反的罪过,让他将功抵过,已是仁慈,何来趁人之危一说?你当天下万民都似你等这般迂腐,不分对错吗?”
  几个文臣被她冷嘲热讽地脸红,刚刚张口辩驳了两句,就听崇贞帝不悦地打断他们:“好了,都给朕闭嘴。讨逆一事改日再议,给你们三天时间,用脑子想想。”
  说罢,便退朝去了。散朝后,几位老臣聚到一起,商量等下到议政所去开个会,有人邀请了朱慕昭同行,就见秉礼太监小跑过来。
  “大提点留步,余大人也请留步,圣上传你们二位到泰安殿书房说话呢。”
  这两句话声音不大,可站在附近还没来及走的大臣们都听见了,相互使着眼色,琢磨着崇贞帝的心思,或羡或嫉地目送朱慕昭和余舒跟着大太监去了。
  。……
  余舒在泰安殿待了一个下午,午饭是皇帝赏赐的御膳,饭后朱慕昭便先行告退了,留下她单独伴君。
  崇贞帝对她“以逸待劳”的计策很感兴趣,只是担心她占卜有失,万一朝廷采取对东菁王置之不理的态度,北方鞑靼却没有动作,便成了一场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
  余舒不敢打包票,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东北军会和鞑子先打起来,但她却建议崇贞帝,不如暂缓两个月,观望一阵子,若是鞑靼不来进犯,再派兵不迟。
  换一个人做皇帝,都未必会听取余舒这个女人说的话,可是崇贞帝不一样,他微末之时,便是借着余舒在双阳会上打开了局面,对她自有一番与众不同的赏识。
  “让朕再好好想想。”崇贞帝并没有急着下决定,话锋一转,便问起余舒旁的:“朕业已登基,近来多有奏章提及大提点任满一事,你是何看法?”
  二百多年未曾出现过大提点连任的情形,但这不妨朱慕昭会不会突然有了这个心思。何况他才废了两相之位,朝中出现大提点一家独大的现象,放着如日中天的权势不要,朱慕昭会甘心吗?
  比起朱慕昭这个难以掌控的一代权臣,他当然更愿意启用对他来更好收服的余舒。
  余舒闻言,便知崇贞帝对朱慕昭生了疑心,于是不假思索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祖宗规制如此,大提点深谙其道,几日前也已对臣说起接任一事。”
  言下之意:你就放心吧,人家老朱不会赖着不走的。
  崇贞帝微微一笑,神色轻松许多,他似乎是很满意余舒的一点即通,转而与她说到后宫选秀的闲话:“先皇逝后,朕遣散了后宫。论理是该进一批新人,以往都是九月甄选,朕方才登基,以为仓促了些。加之皇后有孕在身,朕不愿她为甄选一事劳碌,淑妃又不顶事,朕便想免了今年甄选,推迟到明年春暖时。”
  他登基之前的女人不多,夏江敏这个原配发妻理所应当做了皇后,瑞紫珠则是看在瑞家的从龙之功上封了个淑妃,另有一个梅婕妤,再往下就不值一提了。
  余舒身为皇后闺友,当然是赞成今年免选,可是她深知朝中百官不会答应,甄选一事,涉及到众人利益,若是皇帝硬要免选,一定会有人借机攻讦夏江敏这个地位不稳的皇后。
  她思索片刻,问道:“圣上与皇后娘娘商量过吗?”这事儿还得看夏江敏怎么想,她若是也同意免选,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皇后不同意免选,”崇贞帝半是无奈地摇摇头,“她说,甄选一事可以交由淑妃与坤翎局协理,却不能让后宫虚空,朝中人心不稳。”
  余舒暗叹:夏江敏到底不再是那个天真懵懂的小姑娘,皇后的位置加上她肚子里的孩子,强迫她一夜之间成长。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臣以为,不妨就照娘娘的意思,请淑妃暂代主持甄选一事,由坤翎局从旁协理,方不会误事,亦可安抚人心。”
  崇贞帝犹豫再三,还是点头同意了,当即叫进来秉笔太监拟旨,一道送往后宫,一道送往礼部,另一道则是直接给了余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