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事如易-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九皇子我见过的。”
  余舒一句话,惹来夏明明惊讶,“你见过九皇子?”
  余舒点头,言语宽慰道:“那位殿下,看上去寡言少语,为人倒是有几分宽厚,才学也是有的,哦,你还记得吗,元宵那天你到我这里来砸场子,后来猜的那几道谜题,有几道你们没答上的,当中就有一题,是出自殿下手笔。”
  夏明明脸色古怪,连忙追问余舒是哪一道题,余舒还有点印象,与她说了个开头,夏明明便接了下去,颇有些忿忿不平道:“那道谜题拗口的很,我当时还想,准是个多心眼的人提的呢。”
  而后她又想起什么,环顾这间布置别致的雅房,拉着余舒的手连连发问:“这间大酒楼到底是谁家开的?怎么开张那天九皇子都来捧场了,你又怎么管起事,不在秋桂坊摆摊算卦了吗?”
  余舒不答反问,“你先告诉我,你和那纪星璇是怎么一回事,好端端地那天跑来闹事,倒像是故意似的。”
  被余舒眼睛盯得太紧,夏明明不敢正视,不自在地挪了挪位置,别别扭扭道:“就是一时兴起,贪玩了些,要知道你在这里,我当然不会胡闹。”
  余舒挑了挑眉毛,觉得很有必要和她说明白些,“纪家前不久遭逢变故,你听说了吗?”
  夏明明皱了皱脸,点头道:“我虽没出门,但听我爹提起,似是纪家那位右判老爷徇私舞弊,胆敢偷盗大衍试题,被人揭举,在公堂上畏罪自尽了。”
  余舒见她知情,便跳过说明,实话实说道:“没错,这件事就是我揭发的。”
  夏明明两对玉珠子似的眼睛瞬间瞪圆了,“你?”
  余舒捏了捏她有些冰凉的手掌,娓娓道来:“我记得你当初就十分好奇我的来历,今儿不瞒你,我娘原本是个寡妇,早几年改嫁进了义阳城易学纪家的门,做了三老爷的一房妾室,我和小修在他家受虐待,后来我偷偷拜了师父学易,就出了他家门,脱离了关系。”
  “你、你是——”夏明明一脸的不信,她原本以为余舒这样能耐的女子,就算不是出自什么隐学世家,也不可能是小户人家教导出来的,谁想她出身竟是如此。
  “别插嘴。”余舒斥了她一句,夏明明老老实实地闭上嘴,听她说下去,竖着耳朵,生怕漏了一句“后来的事,你都知道了,我带着小修进京谋生,本想踏踏实实过日子,谁知道被纪星璇那丫头碰见我,认出来,又刚巧发现我会六爻卜术的秘密,便上门利诱我交出绝学,我不肯答应,她便回去和那老爷子商量算计,利诱不成,就对我威逼,正当大衍试期间,我报了考”
  余舒大致上将纪家老小怎么图谋她的六爻术,利用易理一科的考卷,逼她就范的经过说了一回,中间没有添油加醋,但这也足够让夏明明听的咬牙切齿的,半晌才吭哧出一句:“真、真是不要脸。”
  若说世家,夏江传承百年,根基深厚,最不屑那些左道之流,夏明明从小耳濡目染,对于纪家祖孙贪心图谋他人绝学的做法,比起烧杀掳掠也查不了多少了,更何况是她百般央求,余舒才教了她一篇的六爻卜术。
  余舒倒是心平气和,见她为自己不平,故作大度地摆了下手,道:“人死为大,那纪家的老太爷算是咎由自取,恶有恶报,我们就不议他长短了。至于他盗题一事,我是无意发现,又被迫告发他,本来不至于死罪,是他一心要保纪星璇清白,自寻死路。总之,我和纪家是已结下深仇大恨了,那纪星璇恐怕是巴不得我死的一个,我和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你若以后还想同我来往,就离那纪星璇远着点,若你想要左右逢源,趁早给我滚蛋。”
  余舒这话说得重了,她自己清楚,看到夏明明面色紧张,却并不心软,这丫头打的什么主意,她还能不清楚么,无非是因为当初夏江盈被害一案,太过蹊跷,她心有不甘,妄想着接近纪星璇,查清那件凶案的真相。
  但狐狸尾巴,岂是那么好露的,纪星璇那人精,八成是已经看出来夏明明的“居心叵测”,就凭她四小姐的段数,要坑夏明明,那还不跟玩似的。
  夏明明现在勉强算是半个队友,以后是要一起打怪升级的,余舒哪儿能见她被人蒙啊,坑她不是跟坑自己一样么,想要为姐寻仇,可以啊,先把那小身板练练再说,别刚冲上去就被人给炮灰了。
  余舒把话说得明白,夏明明纠结了一圈,到底是对余舒的依赖占了上风,眼底暗了暗,心想着报仇不急一时,早晚跑不了真凶,当即丢了思想包袱,摇了摇余舒的手,软声撒娇道:“听你的,我离她远点儿还不成么。”
  余舒这才满意了,倒不担心夏明明背地里会有什么小动作,纪家眼下正在危难关头,纪星璇自顾不暇,哪有心思考虑别的。
  
  第三百二十章 赴宴
  
  夏明明从余舒这里听说,景尘就是前不久安陵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道子之后,惊诧了一番,余舒又将景尘和九皇子同在一门修道的情分讲给她听,能告诉的都告诉她,至于夏明明怎么想,她就管不着了。
  天色一黑,夏明明依依不舍地和余舒告别,她是趁着她爹今日出门访友偷溜出来,回去晚了被发现,少不了又要多几天禁足。
  余舒知道,夏江鹤郎看不上她,就叮嘱了夏明明不要再在她爹面前提及自己。
  送走了夏明明,余舒和林福打了声招呼,便回家去了,今儿倒是一整天没见薛睿来,余舒估摸着是大理寺有大案子,不然他昨天不会走的那么急。
  余舒回到家,先去余小修房里转了一圈,见到白冉规规矩矩地坐在床边一张小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书正在给余小修念,心里满意,走过去道:“先别念了,洗洗手准备吃晚饭。”
  白冉看到余舒回来,忙从椅子上站起来,垂头站到一边去:“大小姐。”
  余舒朝他点点头,多看了一眼他低眉顺眼的样子,便把注意力转向余小修,取了床尾衣服给他套上,伸手摸了摸他脑袋:“下午睡了多久,还头晕吗?”
  余小修乖乖答道:“晌午你出门以后我睡了一阵,今天还好,没有晕过,姐,你下午哪儿去了,是不是去探望娘亲了?”
  瞧瞧,都说“老不歇心,少没良心”,可她家这小的,要比那老娘有良心多了。
  余舒道:“昨天不是去过了,今天下午忙别的去了。还记得你明明姐吧,我见着她了。”
  余小修惊讶:“夏明明?不是说她随家里人回南方去了吗,怎么还在京城里?”
  “没走成,有事耽搁了。”余舒没对小孩儿多提这里头的内情,糊弄了他两句,丫鬟便端着饭菜进来,赵慧体贴地让下人准备了三双碗筷,是把白冉也算了进去。
  在余舒的招呼下,白冉有些拘谨地坐在姐弟两个旁边吃饭,食而不语。
  余舒倒是挺满意他这样子,她自己不爱守规矩,但这不妨她喜欢守规矩的人。
  第二天天明,余舒难得的睡了个懒觉。赵慧的小丫鬟芸豆站在她窗户外面,叩叩窗棂子,轻轻喊了几声,问里面要不要吃早点,没听到里头动静,就回去复命,赵慧心疼她天天来回跑,就没再让人去喊,叫芸豆把早饭盛好一份,搁在灶台上焐着,等余舒睡起来再吃。
  谁知这一赖床就快到中午,余舒睡得太多,起来后脑袋昏昏沉沉的,洗漱干净,就在院子里闲转了两圈,走到西边厢房小院门口,犹豫了一下,抬脚进去。
  经过一冬,这院子已不是景尘在住时的样子,院里的树上冒了一层新芽,淡淡的绿,墙角的杂草过年时候就被锄了个干净,屋门前贴的一对大红的楹联还很新,推门进去,屋里的摆置没怎么动,打从景尘离开以后,这屋里就没人住过,偶尔裴敬醉酒留宿,住的都是隔壁屋。
  余舒走到窗子下,看着书桌上厚厚的一摞书册,这些书她虽没看过,但书名她都认得,这些道教典籍,是她在易馆和书店,一本本挑出来,那时候为了帮景尘恢复记忆,余舒没少挠头皮。
  随手翻了翻桌上落灰的书本,不难找出夹在里面的那一册《柳毅传》,这是她给景尘买的所有书里,唯一一部和道学无关,而是讲述男女情爱的故事。
  她还记得,他匆匆离开的那个夜里,这本书就倒扣在桌子上。
  恍然中,余舒又回忆那一天,下了头一场雪,外头天寒地冻的,她疯头疯脑地跑出去找景尘,最后差点冻成了冰渣子。
  现在想起来,真是傻乎乎的,为了一个男人,连命都豁出去了,这像是她会做出来的蠢事吗?
  “真傻、真傻。”余舒摇着头,嘴上这么说,心里终究没有半点的后悔,她将桌上的书本重新摞好,只挑出那本《柳毅传》,塞进了抽屉里,做完了这些,便出了这间屋子,关上房门。
  再呼一口气,脑袋便清醒了。
  太阳落山的时候,薛睿才来赵慧家接人,车夫老崔喊了新来的门房进去送话,不一会儿,余舒就利利索索地出来了。
  薛睿今天换了一辆马车,外头看着很是花哨,里面的地方也大,足够坐七八个人的,只坐三个人,实在有些空荡,哦,这需要提一下,薛睿今天带了小厮出门,就坐在车口角的地方打帘子,模样生得机灵,十五六岁的样子。
  余舒没见过薛睿身边这个人,眼生就多看了下,一个下人,薛睿自然没有介绍名字,他打量着一身胡服束发,英气葱葱的余舒,抚了抚额头,后悔前天没提醒她梳妆打扮一下,今晚这可是正宴,皇上金口指派的,道子头一次公开露面,说不得还有圣旨下来,女客们恐怕没一个穿的这么“随便”。
  “怎么了?”余舒瞅着薛睿瞧她的眼神有点怪。
  “没什么,小修怎么样了,好些了吗?”薛睿看她毫不自觉,暗自摇头,心想算了,不说她也罢,反正这宴会的主人,又不是别人。
  余舒笑笑:“恢复的挺好的,干爹说,再过个七八日,就能去上学了。”
  “那就好,”薛睿准备和余舒说些正事,这也是为何他绕路来接她的主要目的。
  “今晚上公主府去的人多,平辈里,该来的都来了,到时候少不了有人提问起道子进京之事,皇上前头封赏过你,动静不小,这里面知道你护送道子有功的人不少,宴上遇到有人向你搭话,你客客气气地就行,不需要和他们多说,尤其是道子路上被害的事情——切记不要多讲,免得有心人打你的主意。”
  余舒早有想过这宴会上不轻松,说不定那些对景尘心怀不轨的人就混在里头,听完薛睿叮嘱,点点头道:“我知道了,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应付。”
  薛睿看她表情过于严肃,勾起眼角笑了笑,倒了一杯热茶递给她,“也不至于小心翼翼的,有我跟着你呢。”
  
  第三百二十一章 桌上
  
  余舒还记得她刚到安朝时,身在纪家的祖宅,曾觉得那亭台楼阁修的十分气派,后来同薛睿一起溜达过湘王那座风雅别致的定波馆,纪家老宅便不能入眼,今天再来了一趟长公主府,纪家的老宅子干脆就成了一座破院子。
  假如用女子形容,纪家老宅子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那定波馆便是一名风姿绰约的佳人,这独占皇郭脚下一条长街的长公主府,确实打实地是一位贵气逼人的美妇人。
  余舒手拿着请帖,紧跟在薛睿身后进了不久前才重新漆过金的公主府大门,趁他同熟人寒暄的空闲,狠狠地盯了几眼前院花坛周围栽的那一排两丈来高的大树,头顶相连的树冠,茂盛的不顾季节,被园子上空数不尽的花翅金吊灯照着,仿佛一条条成形的蛟龙盘旋在空中。
  她是跟过青铮道人,才听説过有这么一株宝树,扎生在院子里,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不开花,不落叶,可其树叶能招三财,聚四宝,枝干能镇五邪,挡六厄,传言就算是遇到天灾,躲在这宝树下面,也能逢凶化吉,因为树冠稀罕地生成龙形,前人便唤这宝树“龙庭木”,谁家里若能有这么一棵宝贝,做梦都能笑醒,只怕要天天守着这树睡。
  余舒断定花坛边上那一排树八成就是青铮口中的龙庭木,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暗叫了一声好乖乖,这等稀珍,竟被摆在这里守大门了。
  薛睿和人説完话,回头看余舒正盯着一个方向,他看过去,没见什么人,就问道:“怎么了?”
  余舒抬手指了指那一排树,问他:“认得那是什么树吗?”
  薛睿抬头望了望那大片的树冠,脸上露出一丝赞叹,开口便让余舒惊讶:“是龙庭木吧。”
  “咦,你认得?”
  薛睿只是笑着看她一眼,抬腿跟着引路的侍婢往园中走,余舒摸着下巴跟上去,想问问他怎么认得这宝贝,再一想,薛家乃是京城豪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