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大唐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在大唐爱- 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瑁与杨玉环之间的种种不合,别看李持盈长年远游在外,却也不无知悉,男人惯爱寻欢作乐,三妻四妾更是再平常不过,李持盈也曾直接或间接的关切过杨玉环,怎奈杨玉环口口声声只念着李瑁平素对其的好,不曾当面指骂过只字片言,对此就连李持盈实也对杨玉环多了几分疼惜之情,有些怨念李瑁的薄情寡义。

    “陛下稍安勿躁,玄玄陪陛下吃杯茶,陛下这边请。”稍敛神思,李持盈虚礼作请出声,走了两步,又含笑道,“陛下此番驾临,玄玄怎地瞧着,陛下似有烦心事儿,闷闷不乐?”

    李隆基负手止步在茶案旁,颇心不在焉的端坐下身,随手端过茶盅吃了口茶:“朕,这两日不过是在宫中待得有些烦闷,故才出宫来走一走。”

    见李隆基顾左右而言它,不予答话儿,李持盈端持过茶盏,也未再多作它问,只站起身来为李隆基蓄满了杯中茶水。

 第362章 旧情难忘

    李持盈陪着李隆基一边品茶,一边坐等杨玉环去后殿换装出来。

    留意见李隆基的目光直在瞟向神龛那边,李持盈掸了下平搭在道袍上的拂尘,不动声色地浅吃着手中清茶,也未多作它言。

    不过一盏茶的工夫,杨玉环已是换下了身上被撕扯破的旧衣,身着一套崭新的道袍从后殿步出来,绕过神龛一步近这边,就地就先行行了礼。

    看着杨玉环莲步轻移步至面前,桃腮杏眼,稍染腥红,李隆基心头一跳,眼前竟突兀闪现过当年莫才人的纤影儿。

    从杨玉环自请入观,就一直未再踏出过玉真观半步,今日再见杨玉环,李隆基不由想起那年在骊山行宫,不巧在温泉池中一睹杨玉环出水芙蓉般玉体的一幕,那时杨玉环亦是宛如受惊的小鸟似地惊慌不已,就跟刚才一不留神儿被拽扯下肩身上的衣襟一样的又惊又惶,恁哪个男人见了,都忍不住想要冲上前去惜护。

    尤其是此刻,看着低垂臻首依依垂眸礼拜的杨玉环,李隆基心头又是猛地一跳,仿佛情窦初开时那般怦然心动。直到今时李隆基才知晓,原来早在那一年骊山温泉池里,眼前这个娇羞更胜牡丹的女人就已烙印在自己的心田之中,如若不然,适才又怎能脱口而出就唤出了“玉环”两字。

    眼见李隆基望着杨玉环又一次的失神儿,李持盈细眉轻挑了下,移下坐榻:“玄玄有一事,想要奏请陛下。”

    李持盈这一出声。李隆基看似才回了回神儿,一抬手示下免礼:“何事但说无妨。”说着,全不在意般顺势伸手扶了杨玉环起身。

    睇目杨玉环,李持盈不露声色道:“先帝许妾舍家。今仍叨主第,食租赋,诚愿去公主号。罢邑司,归之王府。玄玄在此奏请陛下恩准。”

    听李持盈这般一说,李隆基一愣,着实未料李持盈竟有此一奏,自金仙公主亡故以来,这些年李持盈纵管不在宫中,兄妹二人一年到头却也时有见面之时。譬如在这玉真观里,昔年就未少有过和乐。而也唯有在这玉真观中李隆基才可放下身上的重担,多上一份松快可言,不止是以一个兄长的身份尽情与自家妹子谈笑风生,更可感受下身为一个平民的喜乐。换言之,倘使往后里李持盈一去不复返,即便这玉真观仍坐落在此,也只是一座空观罢了,又谈何亲乐。

    见李隆基未置可否,龙颜凝重,李持盈又微躬了躬身:“妾,高宗之孙,睿宗之女。陛下之女弟,于天下不为贱,何必名系主号、资汤沐,然后为贵,请入数百家之产,延十年之命。”

    李持盈这席话。说的入情入理,言之凿凿又情之切切,浮华生活是短暂难保的,即使是生在皇家,何况自小就活得战战兢兢,还不如多活几年,甚至长生不死。说白了,也只求延命而已。

    “也罢。”殿内片刻安寂,李隆基才微霁颜,算是依了李持盈所请之事。想当年李持盈看破红尘,自请度为女道士,今个有此一请本也不稀奇。

    “玄玄叩谢圣恩。”李持盈垂首素拜,看了眼一旁的杨玉环,“寿王妃自在观中修行以来,见日勤笃,且不知陛下何时准其出观回府?”

    李隆基轩了轩入鬓的长眉,凝睇杨玉环,半晌若有所思。

    杨玉环静听在旁,适时启唇礼道:“当日玉环之所以来此,原意在为宁王、宁王妃祈福,幸得陛下体念有加,才未让玉环随同汝阳王去往惠陵。玉环感沐皇恩,愿在此多修行一段时日,待到汝阳王三年丁忧过后,再行出观。”

    天宝元年,李宪、元氏相继病故,李琎身为长子,请旨护送双亲棺椁附葬惠陵之侧,并在惠陵守孝三年。念及李琎此举是为诚孝,李隆基遂允准下,不成想待到那临行之日,李瑁竟驾车带了咸宜公主与杨玉环赶至宫门下,奏请杨玉环跟随李琎同往惠陵,因李琎此行一去就是三年,非是一日两日的事,顾及李瑁与杨玉环之间那两年小夫妻俩正闹得不快,隔三差五的犯口角,李瑁甚至不止一次的生出过休妻之心,事后李隆基故才未准下杨玉环、李瑁所请,但又挂怀李瑁为此与杨玉环越发积下嫌隙,这才传召了李持盈入宫走了一趟,同时下旨让杨玉环以为窦太后荐福为由,同一日跟同李持盈离开了寿王府前来玉真观修行。

    一晃已是两年,想着明年这时候李琎也该守孝完回来长安复命,待到那时杨玉环自可出观,李隆基遂皱了皱眉,环目李持盈,拊了拊掌长叹息了声,缓声道:“罢了,朕便遂了汝等心愿。”

    杨玉环与李持盈相视一眼,各是一喜,齐声叩谢皇恩:“谢主隆恩。”话音才落地,但见殿外疾步入一名小给使,才步入殿就被高力士拦截在殿门处。

    那小给使低声跟高力士附耳了几句,旋即恭退下,却见高力士连忙压着碎步步了过来:“陛下,适才宫中有人来报,金花落出了事。”

    “究是何事?”龙目微皱,似有不悦。自今夏曹野那姬诞下腹中皇儿,这半年里圣驾嫌少摆驾金花落,是以数月来,宫中早有闲言碎语,只道是曹野那姬未能诞下皇子而是生下了一个公主,没法子母凭子贵进封妃嫔位分,想必昔日的恩宠也快到头,金花落的好景怕是长不了了。

    宫中那些长舌妇背地里的说长道短,哪儿里又能逃得过李隆基的火眼金睛,虽说一早就有耳闻,李隆基对此却无意加以制止,于是乎宫人堆儿里越加有人肆无忌惮的搬弄起是非来,唯恐后。宫不乱一般。

    察觉龙颜不悦,高力士忙躬身回道:“回禀陛下,江梅妃差人来报,曹美人的小公主昨儿个夜里害了热疾,今白仍未退热……”

    “可有传过太医?”

    高力士的话尚未说完,已被李隆基沉声打断。高力士面有难色的顿了顿,方又赶忙回道:“回禀陛下,江梅妃已是传了太医至金花落为小公主请脉,怎奈、怎奈曹美人……”

    睇睨面有难色的高力士,李隆基面色一沉:“曹美人怎地了?”

    看看站在一旁的李持盈与杨玉环,高力士才又埋首低声道:“曹美人不许太医踏入金花落,将之拒之门外,江梅妃不想太医从中作难,又恐耽延了小公主病情,故才急急遣人来报,还请陛下定夺。”

    李隆基颇显烦闷的挥了下手,高力士立马会意圣意,自行退到一边去。对于李隆基近些日子的转变,高力士自是看在眼里,倘使圣心回宥,梅阁的恩宠又得以回到从前,江采苹可自此复宠,说来可谓不幸中的万幸。故,面对李隆基的日益疏离金花落,高力士不曾劝慰过一回,当然也未急于说劝李隆基移驾梅阁,毕竟,有些事急是急不来的,既要抓住眼前的良机,更要耐得住性子才好,急于求成反却不美。

    李持盈含笑礼了礼:“陛下喜得小公主,玄玄未入宫参贺,陛下莫怪才好。”

    “朕怎会怪罪持盈?瞧朕连个清净都讨不得。”李隆基敛色起身,叹了口气,凝目杨玉环,唤向高力士,“传朕口谕,起驾回宫。”

    曹野那姬的小公主,打从娘胎里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三天到两头的害热症,宫中的太医等人为此断未少绞尽脑汁的各施医术,奈何那些药石全无大效,小公主的热疾非但不见好转,反而一日比一日羸弱起来,就连奉御也束手无策,尽是些治标不治本的拙法。小公主尚在襁褓之中,见日就已是喂食汤药,可想而知,它日纵使有命长大成人势必也是个弱不禁风的身骨子,尚药局的奉御也罢,太医署的一干太医也罢,哪个不是领俸禄过活的人,谁人又敢全无顾忌的拿金枝玉叶当小白鼠,治不好但也治不坏,明哲保身,但求无过,那才是在宫中为医之道。

    只是这般一来二去之下,却是令人心生厌烦,金花落既已不被人看好,又有几人还会去多加照拂一个还未襁褓之中不解人事的小小婴儿,就拿今日被召入宫的太医来说,太医署确实是派人入宫来为仙公主请脉了,殊不知,名为太医,这来人却仅是个太医署的一个药童。这还是看在江采苹的薄面上,才有人应召入宫送药,倒是应了一句老俗话——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大。

    “陛下……”见圣驾要起驾,说走就要走,杨玉环轻咬了下樱唇,情不自禁轻唤了声。

    闻唤,李隆基立刻止步回身,看向杨玉环的眼神中浮现出浓浓地无尽柔情:“玉环可是有何事?”

    杨玉环垂眸蹙了蹙眉,就地屈了屈膝:“陛下,玉环、玉环欲恳请陛下……”

    “何事但说无妨。”见杨玉环欲言又止,李隆基反却朗声一笑。

    杨玉环抬眸望眼近在咫尺的天颜,双颊染上一抹霞彩,旋即又垂下了臻首,犹豫再三才细声道:“陛下可否为玉环,给十八郎捎个话?”

 第363章 新欢旧爱

    李隆基在玉真观与杨玉环温情脉脉的工夫,金花落已是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太医署差入宫为小公主送药的药童在殿外站了个半时辰之久,曹野那姬也未让人将其请入殿内,更未让身边的侍婢替小公主煎药服食。

    得知此事,江采苹本欲出阁一看,却被彩儿几句话拦住了身:“娘子这是何苦?昔日曹美人夺了娘子恩宠,几时顾及过娘子,时,眼瞅着金花落圣宠不复再,娘子作甚反要费力不讨人喜?”

    今晨在百花园,江采苹原是正与皇甫淑仪在游园,逢巧遇见了杜美人、郑才人二人从园外路过,几声礼暄过后,杜美人看似不经意地说及曹美人的小公主昨夜又热疾复发,整整哭闹了大半宿,直吵得人难以入眠。

    巧不巧地恰在这时,常才人也由一旁的宫道上经过,怒气冲冲地似是要走去金花落方向。一见杜美人、郑才人竟与江采苹、皇甫淑仪一同站在百花园说话,常才人拐了个弯儿就朝百花园步来,阴阳怪气地撒了一大通气话。

    杜美人从旁一问,才知常才人是要去金花落问罪曹野那姬,昨儿个夜里小公主那般哭闹个不停,直到这会儿仍在嘶哑着嗓儿一声声的哭闹不止,楞是吵闹得毓秀宫一夜不得安宁。新平公主一大早儿就跟常才人闹脾气,连早食都未吃一口,这不,眼看快近晌午头上,金花落那边依是不间断地传出一声又一声的啼哭声,常才人着实忍无可忍。这才气儿不打一处来的作备前往金花落兴师问罪,好歹的有个人哄一哄小公主,莫再扰得临边的宫苑难有个安生才是。

    毓秀宫与金花落各坐落于百花园左右两侧,虽说相隔着百花园。两边但凡一有甚么动静却是难瞒得过对边。曹野那姬的小公主自打娘胎里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正应了当日曹野那姬临盆在即那一夜,常才人似有意又无意般道过的那句牢骚话——“容貌欹邪。福薄寿夭”,是以小公主夜里时常哭闹,但也是有时有晌的,并不像昨夜那般连小嗓儿子都哭哑了仍在啼哭个不停,宫人对此尽管当面不予以纷议,背地里却未少评头论足指手画脚,闲言碎语早就传遍整个宫城。

    尤其是常才人。看着曹野那姬子诞下腹中皇儿以来,这大半年里一日比一日不得宠,圣驾日愈不再驾临金花落,心中那叫一个解恨。前些日子,常才人还曾买通掖庭宫中的掌事。命身边婢子假扮成司膳房的使唤仆奴,去掖庭宫为武贤仪送了些饭菜,将后。宫里的变动一五一十的写于黄纸上藏掖在饭菜之中夹带进去,告知武贤仪这一切。

    去年开春,阳春三月里望春楼观看彩船巡游,曹野那姬正是以肚子里的皇嗣耍诈使计,陷害武贤仪意欲对其腹中皇儿不利,而惹得龙颜大怒,李隆基盛怒之下不由分说下令将武贤仪禁足掖庭宫。并褫夺了武贤仪六仪的位分,降为才人。都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