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凰:名门庶女 -》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凰:名门庶女 --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遇到那人是自己最在乎的,这时自怨自艾肯定少不了。这些大夫多少都遇到过这样的事,吕老曾孙子的事大家听说过,当时只为吕老惋惜,现在一听吕老说就算自己赶到也救不了,大家的心情就更郁闷了。
  赶不到还可以怪阴差阳错,赶到了却救不了那不是更残忍吗?
  叹息了一会,有人安慰道:“吕老,算了,咱们都是人,就算医术再精湛也有不能医的病,是他命薄……”
  明月收起了怜悯,淡淡地说:“这样说就是逃避现实了,虽然我承认医家不是全能的,但是吕老曾孙子的病我却是知道能医的。”
  吕先顿时睁大了眼,瞪着明月:“你说那病能医?谁会医?你见过?”
  明月微笑:“吕老不能医,不代表别人不能医,我自然是见过了才敢说这话,吕老先稍安勿躁,听我慢慢说吧!”
  吕先有些激动了,自己一直以为的疑难杂症竟然有人会医,如果早学会了方法,曾孙子可能也不会死。
  “吕老,对不起,没经过你的同意我派人问了你孙女你曾孙子的病症,你听听我复述的对不对。患儿病发后食欲不振,食后数次呕吐,夜间睡眠不好,啼哭不止。眼睛下视呈落日状,头大如斗,叩之有空壳水声……”
  众大夫听着明月的述说在脑子里判断着这是什么病,有几个也是儿科的权威,一听互相看了一眼,都暗叹,吕先的曾孙子原来是得了这种病啊,这病吕先都医不了,他们也更不行了。通常遇到这样的病例,都婉转地劝病人家属准备后事了。
  真有人会医吗?
  众人不相信地看向明月,明月拍了拍手,叫道:“二哥,请进来。”
  众人就看到南宫家的二少爷南宫友抱着一个小孩走了进来,那小孩……等等,曾经给小宝看过病的大夫睁大了眼,就连吕先也愕然地看着小宝,抖着手指问道:“阿友……他……他是那个你请老夫去看的……你的小少爷?”
  南宫家遭查抄后医馆就倒了,南宫友据说是下了天牢,吕先根本没想到当日自己下了权威判决让准备后事的小孩还活着,见鬼似地看了半天,实在难以置信。
  在坐的其他几个曾经被南宫友请去看病的大夫都是一样的表情,根本不相信小宝还活着。
  南宫友抱着小宝给各位前辈行了礼,淡淡笑了:“各位世伯,这的确是我家小宝,他没死,有人救了他。”
  “怎么救的,我看看!”
  吕先跳起来,抢先接过小宝就检查起来,屈指敲在小宝额头上,已经没有当日的水响声,转过来,小宝稀稀疏疏的头发间那个小洞疤痕就露了出来。
  大家都是大夫,多少都有经验,一看就知道那是什么造成的,吕先当即倒吸一口气,摸着伤疤抖索着问:“是谁?怎么用这种逆天的方法……这是救人还是杀人?”
  “当然是救人!”
  明月笑了:“吕大夫,有刮骨疗伤的方法,为什么就不能有剖头救人的方法呢?谁告诉你们剖开肚子和脑袋就一定会死呢?至少我就知道三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是魏夫人,另一个是龚皇后,她们剖开肚子没有死,而小宝,剖开脑袋也没死,还好好地活在你们眼前呢”!
  “是你做的?”吕先看着明月,惊讶地合不拢嘴:“你说的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明月耸耸肩:“正是我!吕大夫,我很遗憾你曾孙子生病时不在现场,否则我一定会救活他的!”
  众人都吃惊地看着明月,惊讶于她的大胆,有些心下不以为然地想就算你会救,吕先敢不敢给你救还不一定呢!
  “诸位先别质疑我的能力,我来问大家,就拿吕大夫曾孙子的病来说,换了你,是愿意冒险一试,还是看着他死呢?”
  当然是愿意冒险一试!虽然诸位大夫都不是激进派的,可是在生与死之间,谁不希望奇迹呢?
  “愿意冒险,也要有肯冒险的大夫。大家也许知道京城有多少大夫,可是肯定不知道京城有多少人!来这里之前,我让沈公子去户部要了一个数字,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我们每一百个人中没有一个大夫。有人会想了,这不是很好吗?大夫越少越赚钱!不……我觉得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是昧着良心把人命抹杀掉的奸人才会有的。我们大夫不应该这样想!”
  明月觉得自己是在给大夫上心理辅导课,一手撑在桌边,一边往后抚了抚短发,激动地说:“这次瘟疫你们有几个去过豫州,你们知道瘟疫蔓延是怎么样一种惨状吗?它比敌人更凶残,敌人你至少还知道怎么防备,瘟疫你却不知道怎么防备。没有大夫会怎么样?百姓一片片死亡,疾病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地蔓延。不要以为和你们没关系,死的人中有可能是你的家人,而放任不管,有可能就蔓延到你脚下这个城池。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夫就能幸免,瘟疫的无情你们都和我一样清楚。这时候还有人想着赚钱吗?”
  明月停住,目光扫过一个个沉思的大夫,沉痛地说:“这时候的我们想的就是有更多的大夫,可以阻止这场瘟疫,挽救更多的病人,也挽救我们的家人。就像吕大夫的曾孙子,如果有更多的人学会我的方法,就不用吕大夫千里迢迢地赶去救人而无果……”
  吕先皱起了眉,看着明月不知道在想什么。
  明月自然地说:“南宫医馆重建的时候我就和我二哥说过,我要培养的是更多的医学人才,不是为了赚钱才开的这家医馆。前些日子我和沈大哥也说过,让他给我找的人是要带学生的。再拿吕大夫做例子吧,吕大夫,先得罪了,我说的难听你也别急着反驳,过后真觉得我说错了,我会道歉的!”
  明月歉意地一笑,真不客气了,指着吕大夫说:“吕大夫说自己八十八了,我不管他能活几年,我只知道他一生所学很丰富,可是他的儿子只学到了四成,这对于吕家可能够了!我却觉得不够,太浪费了!吕大夫,你算是医学天才,你跟着你师傅六岁开始学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是你师傅秉着你这样的心里,只想传给自己人,你还会有今天的成就吗?也许你可以说你会自学,你有天分,我却半点都不信,没有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天分之上的,没有你师傅的大公无私,就没有你,承认吗?”
  吕先张大了口,半天才沉重地点了点头,他虽然固执,却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虽然恩师都不在世了,欺师灭祖的事还是做不出来。
  “你学到了你师傅的医术,却没学到你师傅大公无私的品德,这不能证明你厉害。”
  明月刻薄地说:“如果你恩师还活着,知道自己倾心教会你治病救人的方法,却被你藏了起来,你觉得你恩师会瞑目吗?”
  吕先脸一瞬间就红了起来,无地自容。
  明月不忍再打击他,转向了别人,摇头说:“我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我没想过要夺了你们的饭碗,我只想请你们想一想,你们学了这么多年的医,难道真的是为了赚钱吗?你们就没想过把自己的所学用来造福更多的人吗?如果一个徒弟只能学会你所学的四成,你们是不是该考虑收个更聪明的徒弟,让他学会其他六成。这样当你们闭目时,你们的所学还能造福百姓,而不至于带到棺材里和你们的肉身一起腐烂?”
  环视了一下被她激烈言词说的目瞪口呆的一群大夫,明月再抛下最后一剑:“你们还想你们的子孙患病却因为当地没有名医而死亡吗?你们就真敢保证你们生活的地方不会再发生瘟疫,自己一人就能守护全家吗?没有交流就无法发展,你们今天以为守住的秘方他日成为害死你亲人的约束,你们会不会后悔自己失去的比得到的多?银子没了可以再赚,家人多少银子一个?”
 
正文 番外:明月风离篇(三)

    明月当日一席话并没有得到即时效应,她也没逼大家,说了激励的话,也谈了医馆的前景。大体就是南宫医馆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最主要的是为北宫培养医学人才,为广大的从医人士提供一个交流共进的平台。

    她自己当即做了表态,说自己擅长的就是外科,如果各家医馆有人愿意学,都可以到医馆报名,她会定期给大家讲授外科的知识。

    茶馆聚会后三天,吕先第一个找到了医馆,答应明月会到医馆坐诊,同时也会挑几个学生亲自带,还报名参加明月主讲的外科学堂,说自己也学习一下外科知识。

    明月自然是表示欢迎,对吕先这种求知精神相当敬佩,也报名做了吕先的挂名弟子,表示只要自己不忙,一定会努力跟着吕先学医。

    吕先知道她的身份,也不能勉强她跟着自己天天学医,只能在闲暇的时候提点一下她。明月有神宫宫主的优势,再加上名师指导进步神速。吕先相当欣慰,对自己这个皇后身份的弟子,关心的就不止是医术,还有思想的进步。

    明月没失言,茶馆聚会的第二天就让风离下旨赐了吕先‘终身成就奖’的金匾,送过去时吕先接了,却连蒙了牌匾的金色绸缎一起挂在堂上,对传旨的林公公说:“老夫现在还没资格挂着这牌匾,没有拒绝是不想拂了皇上和皇后娘娘的好意,老夫就把这块牌匾挂在正堂勉励自己,一定要努力去做,等死的时候配得上拥有这块牌匾……”

    这事也变成了学术界的一段佳话,许多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都以吕先的精神为学习的榜样,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肯定,光宗耀祖,也证明自己的能力。

    明月没想到自己偶然兴发建议的这种嘉奖激励起学术界掀起勤学风,风离续吕先后,派姚政详细去了解各行各业的人,只要有突出贡献的人,都按照功劳颁发了不同的奖励来鼓励更多的人努力做贡献。

    对于‘终身成就奖’则当做一种最高荣誉,本着宁缺勿滥的精神,只奖励给有特别贡献的人,来保证拥有者独一无二的荣誉感。

    医学界的目前为止就吕先一人拿到,明月授意姚政要抓出一个农业典范,可惜姚政走访了许多城镇,都没找到一个适合的人选。只是把朝廷要发展农业的精神传遍下去,让各乡推荐种田能手到镇里系统学习,从中再挑选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送到京城再接受农业部的教育。

    明月要的不是种田能手,而是农业科学家,她给这些年轻人请了天气学家,病虫学家,植物学家等来系统地授课,在各地给他们开设自己的试验田,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培养高产量的农作物。只要有人有实质进展,都能得到朝廷的奖励,还被朝廷封为农业部的官员,这大大刺激这些年轻人的积极性,不要人说,自己主动地上山下乡,走访一切民间高手来提高自己。

    有明月医馆作为‘医学院’的开始,风离认识到了教育的好处,大笔一挥,将医馆周围的民宅全部迁走,专门拨款在附近建了太学院,内里按照明月的建议设了各个专科学院,广招有能之士担任‘教授’,免费教授各项知识。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至少不是以学习为目的的学生是不可能留在太学院的。

    太学院初建,学生教授都少的可怜,沈奶奶把自己家族的孩子都撵到了学堂里,还四处向自己商业来往的客户宣传学堂的好处,再动员自己家商铺的掌柜长工都把子女送到学堂。

    吕先也应用自己的影响力,一家家走访有孩子的家庭,动员人家把孩子送出来学习,弄得明月都感动不已,这老人是越来越把教育当成自己最伟大的事业了。

    被这两个高龄老人一动员,来学院的孩子就越来越多,弄到最后,教授不够用,明月、沈东豫,诸葛云翔都客串教授,一个给孩子讲医,另一个讲商,诸葛云翔就是文。

    明月讲的医有点高深,沈东豫就不同了,作为外交大臣的他在接触了各国人士后灌输给孩子的就不止是商业的重要,还有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一个人所见的视野宽阔后,思想也跟着改变,沈东豫现在完全不管沈家的事业,一来外交大臣的工作很忙,二来就像沈奶奶所说守业的人才很多,沈家的生意都定型了,只要好好守着就不会有什么事,就算有事,沈奶奶也可以帮忙搞定,他就全心全意投身到外交大臣的工作中。 

    沈东豫走出国门,看到了北宫许多不足,也用他独有的敏锐看到了别国的长处,因此也有了很多想法,每次回来都和风离长谈,一个通宵是常有的事。让明月感叹他和风离的感情比自己和风离的感情还要深厚。

    对于明月,沈东豫是特殊的,不但是哥哥也是朋友,更是超越爱情和友情的第三类感情。

    而风离和沈东豫,也是特殊的,这两人现在不止是君臣,也是朋友,兄弟。沈东豫在风离面前什么顾忌都没有,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