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贤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贤妻-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顾氏脸上满是高兴之色,眼角还噙了泪意,笑道:“好好好!难得你们有心了。满意!满意!母亲满意极了!”
    老太爷难以置信地看向四人,又看了看这屏风,不错,从屏风的作工来看,的确不是什么名匠所为,有些棱角的地主,明显看出做的不够细致,线条不够流畅。再看这寿字,的确是三个孩子的笔迹!
    老太爷点点头,赞道:“好!真是好孩子呀!难为你们为你们的母亲想出这样的好法子来!可见你们的孝心了。”
    苏伟也是轻摇了摇头道:“想不到,你们四人竟是可以有这样的耐心来做一样东西。而且做的还如此的巧妙、令人称奇!你们做这个用了多久?”
    苏清想了想,答道:“从儿子回来后,便开始着手了。主意是依依出的,这上面的字也大部分是出自她的手。我和二弟只是打了下手,还得多亏了晴天呢!如果没有他,我们还不知道要去哪儿请木匠呢!”
    顾氏起了身,此时,已是红了眼眶,“依依呀,可是你头上带着伤时,也没有停下准备这礼物?”
    静依没有说话,只是灿烂地一笑,恍如那太阳花盛开一般,看了让人心暖。顾氏只觉得屋子中顿时阳光明媚,直暖心房。一伸手,就将静依拉入了自己的怀中,竟是轻轻地啜泣了起来。
    苏伟忙劝道:“你瞧瞧,孩子们是好心想让你高兴,谁料到你竟是哭了,今儿是好日子,快莫让孩子们看了笑话。”说完,转头对候在外面的管家道:“去,找两个人将这件屏风置于外院的大厅,凡是来候府贺寿的人都能一睹我孩子们的风采!”
    相比于苏伟和老太爷的兴奋,苏成则是一脸的阴郁,同样是送寿礼,怎么人家的孩子就能这样费尽心思,反观自己的孩子们呢?苏成将自己的四个孩子打量了一番,不由得更为恼火,心中冷哼一声,没一个争气的!想到此,不免又瞪了刘氏一眼。
    刘氏察觉到苏成的怒意,不由得心中忐忑不安起来,自己是借着顾氏过寿,才出了院子,若是待会儿苏成一个不高兴,再让自己回去,岂不是白费了心思?她转头向老夫人那儿瞟了瞟。
    老夫人以眼神示意她稍安,刘氏这才放下心来。
    此时,已开始陆陆续续的有客人登门贺寿了。众人也都忙碌起来,老太爷、苏伟、苏成带着几个男孩子都去了外院。
    这边顾氏又重新梳洗了一番,便有人来报,威远将军府的舅夫人来了。顾氏忙带着静依迎了出去。
    一时间,这后院里也是热闹非凡了。
    “静依妹妹!”一道清丽的声音传来,静依闻声望去,竟是崔茜茜。她和定国公夫人站在一起,见静依望过来,忙快步走了过来。
    “崔姐姐,不过才十几日不见,姐姐越发的漂亮了。”静依打趣道。
    “你个坏丫头,就爱拿我开心!”崔茜茜脸一红,怒嗔了她一眼。
    “对了,我刚才和母亲进来,看到你家前厅那儿放了一道万寿图的屏风,听说是你们兄妹三人所作?”
    “也不全是,还有晴天哥哥,也帮了不少忙。应该是我们四人作的吧。”
    崔茜茜上下打量了她一眼,“我还听候爷说,是你想的点子呢。瞧瞧,咱们的静依还真是聪明能干呢!”
    静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姐姐快莫取笑我了。不过是耍些小聪明罢了,哪里就算得上聪明了。”
    静依看了看天色,“快要开宴了,我们过去吧。”便拉了崔茜茜,一起去了大厅。
    二人找了位子坐好,静依四下一看,已经快开席了,可仍是不见那刘氏的影子。静依行至大厅前的一珠桂花前,那桂花枝上的小麻雀一蹦蹦地到了枝端,又飞到了静依的肩上,叽叽喳喳了一番。
    静依的眼珠转了转,伸手招过海棠,低声嘱咐了几句,那海棠听罢,捂着嘴偷笑了几句,便起身向顾氏的院子走去。


 ☆、第一卷 笑看繁华 第四十章 明珠被窃!
    静依看海棠走远了,轻唤了一声:“司琴!”
    一个身着劲装的女子便现身在静依面前。
    静依让她附耳过来,低语了几句,那司琴的嘴角抽了抽,像是在极力地隐忍着什么,待静依话落,司琴便再次消失了。
    静依提了裙摆,到了大厅,紧挨着顾氏落了座。刚坐好,便见那刘氏也进了大厅。
    顾氏看人齐了,便吩咐开席。一时间,大厅内觥筹交错,恭贺、夸赞之词迎面扑来,真是应接不睱,好不热闹!
    待酒宴行进了一半,便见有丫环匆匆匆忙忙地进了大厅,在刘氏的耳旁低语了几句。
    刘氏故作为难的样子,看向了顾氏。顾氏轻道:“既是你院子中有事,就先去忙吧,可要早些回来,还等着你点戏呢!”
    刘氏应了,匆匆离去。
    静依眉毛轻挑,心道:刘氏,你还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呀!今儿个,我就让你知道什么叫永世不得翻身!
    这里直到宴席结束,刘氏也没有回转。顾氏等人也没往心里去,只以为是哪个妾室在院子作怪。顾氏引着众人小憩了片刻,便听得外面来报,说是在花厅备好了戏台,可以开戏了。
    顾氏引着女客们到了花厅,刚听了一折戏,便见刘氏笑嘻嘻地回来了。
    刘氏落座后,冲着老夫人的方向,微摇了摇头。老夫人眼睛眯了眯,不动声色的继续看戏。
    台上又开始敲锣打鼓,这一出唱的是《八仙大贺寿》。丫环们陆陆续续地开始为客人们斟茶,又将糕点撤了,改上水果。刘氏一时看的兴起,拍手叫好,这一叫好不要紧,竟是撞到了一旁的正在上水果的丫环。
    只听';砰';地一声,那水果散落的四处都是,果盘也被摔了粉碎。戏台上的戏也叫了停!几个丫环婆子赶忙上前把东西都捡起来放到了个木盘中,端了下去。
    有几个眼尖的夫人看见那刘氏的袖子中滑出一颗珠子,滚到了墙角。
    “怎么回事?”顾氏不悦地问道。
    那小丫环忙跪在地上,小声道:“回夫人,适才奴婢上水果时,被三夫人撞了一下,一时没有拿稳,这才摔坏了果盘。还请夫人恕罪。”
    这大好的日子,竟是被一个丫环扰了兴致。顾氏刚要发怒,便听一旁的静依欢快地笑道:“母亲,这是好兆头呀!岁岁平安呀!”
    顾氏一怔,遂反应过来,这';岁';与';碎';同音,可不正是岁岁平安!
    众夫人小姐们听了,也都是喜上眉梢,“是呀!苏夫人,岁岁平安!”
    一时间,这恭贺声四起,花厅里又欢声笑语了起来。
    “咦,这不是夫人的夜明珠吗?怎的好端端地在此?”只听一名婆子喊道。
    众人闻声看去,见那婆子手中拿着一枚黄杏儿大小的珠子,向顾氏走来。
    顾氏接过一看,脸色倏地一变,厉声道:“这是何人所为?这珠子明明就在我的寝室,怎会无端地到了这里?”
    刚才那名丫环忙磕了个头道:“回夫人,刚才三夫人撞了奴婢,奴婢打翻了果盘,便见三夫人的袖中滑出一样东西,只是没有看仔细,究竟是不是此物。”
    “一派胡言!我无故拿大嫂的夜明珠作甚?你休得在此胡言乱语!”刘氏一脸激动地说道。
    老夫人看了她一眼,用拐杖敲了敲地砖,道:“好了!还有客人们在,休得乱了礼数!”
    顾氏闻言,眉峰一紧,这是要就此作罢了!可她是自己的婆婆,自己还能如何?
    静依上前一步,看了看顾氏手中的夜明珠,脱口而出:“母亲,这不是前阵子,皇上赏赐的夜明珠吗?”
    一语激起千层浪!
    只见威远将军夫人刘氏,也就是静依的舅妈起身走了过来,“妹妹,这既是御赐之物,就不同寻常了,可是要仔细盘问的。”
    其它夫人也是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应和。
    老夫人见此,无奈地闭上了眼,牵扯到';御赐';,可不是她能轻易做得了主的了。
    在场的丫环婆子,全都跪在了花厅前,等候顾氏的盘查。
    顾氏一一问过后,花厅中所有人都看向了刘氏。
    刘氏大急,怒道:“你们看我做什么?大嫂,难道你真的相信我会偷你的东西不成?”
    顾氏冷冷地一笑,“三弟妹,我自是不信你会偷我的东西。只是刚才你也听到了,这么多丫环婆子都看到你刚才离席是去了我院子的方向。难道三弟妹自己不打算解释一番吗?”
    “我,我没有做,何需解释?”刘氏一扭头,竟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顾氏见她如此蛮横,大为恼火!当着众多夫人小姐的面儿,这刘氏竟然敢如此与自己说话,当真是无礼至极!
    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匆忙地脚步声,顾氏看了一眼,是守院子的杜嬷嬷。
    顾氏顺了顺气,高声问道:“我且问你,今日可有什么人到过我的院子?”
    杜嬷嬷低了头,“回夫人,只有三夫人到过您的院子,并且还进了您的寝室,说是您的帕子不小心打湿了,您身边的嬷嬷都在忙,一时抽不开身,便由她来替夫人再取一方帕子。”
    刘氏脸一白,“你胡说!我几时去过?”
    那杜嬷嬷见她不肯承认,也不急,只道:“回夫人,当时奴婢也是想着,您和刘嬷嬷都不在,整个院子里就只有老奴和两个小丫头。万一您房中少了什么东西,奴婢等着实是担待不起,所以起初并不肯让三夫人进屋,可是三夫人一口咬定是您让她回来的,还伸手拔下了自己头上的一只牡丹金钗作了凭证。”说着,那杜嬷嬷便从自己的袖子中取出了一只牡丹金钗。
    刘嬷嬷接过来,呈给顾氏细看。
    顾氏冷道:“三弟妹,你离身前,头上可还是戴着这支金钗的,怎么眨眼之间,便到了我的奴才手里?”
    静依的舅妈上前一看,也是摇了摇头道:“可不正是她先前戴的那支?三夫人,你也未免太不小心了。”
    其中一位打扮的极为淡雅地夫人高声道:“我瞧瞧,这不是刚才从三夫人袖子中滑落出来的那颗珠子吗?”
    由她开了头,其它几位夫人也纷纷说是亲眼见珠子是从刘氏的袖子中滚落出来的。
    刘氏此时气的是浑身发抖!她明明是买通了静依院子里的柳桃,让她顶了静依的名头去的顾氏的院子,怎么现在反倒成了自己亲自去的?还有了这支金钗为证?
    老夫人轻道:“此事,依老身看,也不一定是刘氏所为。若真是她拿了夜明珠,为何不放回自己院子?再说,又何必再留下一支金钗为证?”
    众夫人听了,也是众说纷纭。顾氏眸子一沉,的确,老夫人说的也有理。可这珠子的的确确是从刘氏的袖子中滚落出来的,这是抵赖不得的。
    静依抬眼看向刘氏,那清亮的眸子中闪过一抹狡黠,刘氏,你真以为这一次能如你所愿?只怕这次,你可要倒大霉了!


 ☆、第一卷 笑看繁华 第四十一章 自酿苦果
    刘氏就是再蠢笨,此时也明白,自己是被人算计了!她原以为让柳桃去顾氏的院子,将那顾氏的寝室好好地翻上一翻,找上一找!就算是被人发现了,那也是静依的丫头,与自己无关。事情若是闹大了,反倒是顾氏自己丢脸!谁让自己女儿身边的丫头做出如此有失德行的事来?这样一来,静依的名声也就被败坏了!
    自己当初不过是许诺了柳桃,让她事成后,可以调到自己院子里,做自己儿子的通房,等以后再抬了做姨娘,那柳桃便满心欢喜地应了。可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
    静依见刘氏急的一头冷汗,转头问那杜嬷嬷:“三婶儿在母亲的寝室中,可有人陪同?”
    “回小姐,自始至终,奴婢都陪在身边,三夫人只是看了看,并未亲手动过夫人的东西。”
    刘氏听了,心中稍定,还好,这杜嬷嬷看来并非是要故意陷害她。
    顾氏又问:“那三夫人在我房中待了多长时间?”
    “回夫人,约莫只有一盏茶的功夫。”
    顾氏听了,眼中露出不解,那刘氏离席少说也有半个时辰,怎的只在那里停留了一盏茶的功夫?
    静依突然看着顾氏手中的珠子道:“母亲,这不是您的夜明珠。您瞧,这大小虽与皇上所赐一样,可颜色却是暗了一些,光泽也没有那颗圆润。母亲,看来,是咱们冤枉了三婶儿。”
    顾夫人也是插话道:“妹妹,想来三夫人只是仰慕你的才气,所以才想去看看你房中的字画,这才撒了谎。不过是进去一观罢了,那杜嬷嬷不是也说了,她并未动房中的东西!”
    刘氏听了,胸口是一阵憋闷,这顾夫人明着是在为自己开脱,实际上却是笑她一无是处,明知自己对诗词歌赋,一窃不通,而且还言明是自己撒谎进了顾氏的院子,这分明是在贬低自己。她心中虽恼怒,却是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