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的古代生活 作者:南瓜夹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张云的古代生活 作者:南瓜夹心-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哎,张云在心中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又是一笔扯不清算不明的烂帐,还好自己爱上的是关璟,那个温柔又坚毅的人,不是谁都肯成为站在男人身后的男人。
  张云和东方钬就这样在船头坐了许久,直到传令兵过来向张云报告说已经接近陆地的,问何时可以登陆?
  东方钬闻言惊讶的问到:“我们不是要到小岛上去集训的吗?怎么又回到陆地上了?”
  张云闻言伸出手指在他跟前晃了晃说到:“别问,你只要知道这是元帅的命令便好了。”
  东方钬闻言的蹿了起来,但却因为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肌肉酸麻,而手脚发软。但他毫不在意,只是抓住张云,撑着自己的身体兴奋的问到:“元帅还有别的任务给我们,对不对,他根本就没想过要我们离开对不对?”
  张云看着这个只要听到元帅两字,就立马原地复活的人,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他,只好将脸一沉说到:“军事机密,岂容打探。”
  谁知东方钬根本就无视他的臭脸,见他不回答自己便将张云推到一边,急急的向右侧的甲板那边走去,那里是靠岸时放登陆船板的地方。

  70、番外

  仁德十九年初冬,北京城内忠靖侯府,洁白的挽花挂在御赐匾额的上方,高高的屋檐下,一长串白色的灯笼随着冷风左右的摇曳,灯笼内的烛火随着摇曳的动作忽涨忽灭,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熄掉。
  侯府的正门里,来吊唁的人们安静的进进出出,灵堂里正对着棺材,跪着三个年轻人。天色越来越晚,来吊唁的客人们皆以离开,灵堂里还剩下的便是忠靖侯府本家的一些人了。
  李家的族老们送走了客人,来到灵堂里,神色复杂的看着跪在棺木前的那三个年轻人,跪在最左边的那一个约二十出头的样子,一直跪在那里嚎啕大哭,听见有人进来了,那青年人哭的更大声了,好似怕别人听不见似得。
  跪在中间的的是一位约十五六岁的少年,从棺木抬回来开始,就一直直挺挺的跪在那里,脸上的泪痕未干,眼神却是呆滞的,好似还没有从失去父亲的悲痛中清醒过来。
  跪在最左边的是一位约十一二岁的孩子,一直在小声的抽泣,可能是跪在地上的时间太久了,单薄的身体在微微的颤抖,然后狠狠的打了喷嚏。
  跪在中间的少年似是被这个喷嚏惊醒了,他迅速的回头看向右边的弟弟,看到他苍白的小脸后,立即将身上的披风解了下来,披在了弟弟的身上。
  族老们看着那位名给弟弟披衣服的少年,心里不断的在说可惜了,能文能武,恭孝贤良,多好的一位继承人呀,为什么就是个双那。他要不是个双,那一切不就好办了吗。
  族老们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有多说什么,沉默着来到了灵堂里。过了好一会,一位颇有威望的族老开口对着身边服侍的人说到:“去把环姨娘和静夫人请过来吧。”
  仆人领命去了内堂,将族老口中的静夫人和环姨娘请了出来,那环姨娘是为体态丰满的妇人,被丫鬟搀扶着走了出来,一出来便扑到灵堂的棺木上便哭便说到:“老爷,你好狠的心呀,就这么去了,这可要我们孤儿寡母的这么活呀。”
  灵堂里的人听了这话皆皱起了眉头,请她们出来的那位族老冷着脸说到:“环姨娘,你这是在干吗?你们家太太可还在这里那。”
  环姨娘一听这话立马跳了起来回到:“大伯这话说的,我可听不明白,我们家太太早在一年前就去世了,那里还在这里。”
  那老人一听便回到:“静丫头的身份本来就不同,你们家老爷要抬她做妻,是与我们宗族长辈们皆打过招呼的,家里的人也早就改口叫太太的,岂能是你一句话就能混过去。”
  环姨娘听完回到:“只不过是拜了几家酒席,请了几个人吃饭而已,有上族谱吗,有朝廷给封的侯爵夫人的诰命吗,什么都没有,就说自己是夫人,谁认呀。”
  族老被拨了脸面十分不悦的回到:“开宗祠的日子都已经定了,若不是有了这场战事,静丫头早就已经上了族谱了,这是族里公认的事情,你这愚妇不要在这里胡搅蛮缠。”
  环姨娘闻言怒目相视回到:“他大伯也说了是没上族谱的,只要她名字没在族谱上面就还是妾,是与我一样的。”
  族老闻言回到:“那怎么能一样,静丫头是与她姐姐一起嫁过来的,是滕妾,也是有煤有聘的。”
  环姨娘一听立马回到:“她是有煤有聘的,我当年也是老太太做主抬进来的,一样的是与人做妾,凭什么她就高我一等,凭什么就是她的孩子继承老爷的爵位,要是太太的儿子奴家无话可说,但是崴哥儿继承不了,那按资排辈我的岕儿才是长子,继承爵位的应该是他才对的呀。”
  这时旁边的一位胖胖的族人说到:“就是就是,崴哥儿是双将来是嫁是娶,有没有孩子还都是两说,若是要立嗣子那还是要立成年的,崟哥儿还小,等到他冠礼成年那还要等上七八年哪,变数太多,还不如就立岕哥儿吧,保险一些。”
  环姨娘见有人支持她立马喜笑颜开的说到:“苍天有眼,总算还有人能主持个公道。”
  那族老听言皱眉回到:“可当初崟哥儿是以嫡子入的族谱,这一点就连已经故去的明夫人也是认可了的,有嫡子而立庶子,这世上哪里有这样的礼法。”
  环姨娘一听立马蹦了起来回到:“那不算,他娘只不过是滕妾,他算什么嫡子,太太是他的亲姨娘,当然是向着他的,你们可不能被蒙蔽了呀。”
  连续被驳回了话语,那位族老有些恼羞成怒低声的吼道:“你算是个什么东西,族里商谈事情有你插嘴的份吗?”
  环姨娘被吼的一愣然后反应过来,扑到灵堂的棺木上哀嚎着说到:“老爷你看看呀,你还没有入土呀,就有人欺上门来了,这还要我们怎么活呀,今个就让我随你去了吧。”
  说着头就要往棺木上撞去,那族老显然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居然惹出了如此的事情,他也不想背上逼死人命的名声,于是赶忙指挥着仆人去阻拦环姨娘。
  灵堂里一时是乱成一团,李崴看着大堂里乱成一片的样子,嘴角勾起了一丝讥笑他开口说到:“叔叔伯伯们不要拦着她,既然她想去就让她去好了。”
  灵堂里因为这句话而霎时间没了声音,跪在地上的李岕闻言猛的抬头问到:“你想让我娘去死。”
  李崴闻言厉声问到:“你叫谁娘?谁是你娘?”
  李岕闻言不敢回话,妾生是孩子是不能管自己的母亲叫娘的,他们能称呼为娘的,只可以是当家的太太,只凭这一条李崴就可以治他个不孝之罪。
  见自己的大哥并没有回话,李崴也没有与他在做过多的纠缠,他对着要死要活的环姨娘说到:“姨娘总说自己对爹爹的感情是最深的,我也是信的,既然这次姨娘要随爹爹而去,那崴儿也就成人之美,姨娘你放心,你对爹爹如此的情深意重我们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虽说妾是不可以入祖坟也不能入牌位的,但是因你这份情谊,你走以后我会在母亲的牌位旁边给你一个位置,让你可以继续的去伺候父亲和母亲,你看这样可好?”
  环姨娘闻得这话,腿一软载到了棺材旁边,哆嗦着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崴看着瘫软成一团的环姨娘,眼里的讽刺越来越深,他没在理会已经成不了气候的环姨娘和自家大哥,而是支起身子站了起来对着族里的长辈们说到:“有劳各位叔伯们操心了,但是这立嗣的问题各位真的不用在伤脑筋了,因为给静夫人开宗祠的时间已经定了,所以为了节省时间,这次出战之前爹爹就已经把给静姨请封奏折呈递上去了,估计现在结果已经有了,忠靖侯夫人的名号已定,她的孩子自然是我忠靖侯府的嫡子,这一点无需在讨论什么。”
  屋里的人听了这话沉默的半晌,好一会之后那位一直在主事的族老才开口说到:“竟然侯爷已有安排,我们也就不在多言,一切等诰命下来在说。”
  说完族老们纷纷起身告辞,李崴躬身相送,跪在地上的李岕见状爬了起来,追了上去似乎想说些什么,就听李崴在他身后说到:“大哥这是要干什么去呀?”
  李岕闻言回头惊恐的看着自己的弟弟,李崴冷笑着说到:“大哥今天累了一天了,赶快扶着姨娘回屋里休息去吧,我看姨娘最近精神不大好,就好好的在屋里养着,不要在出门了吧。”
  随着他的话语,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婆子走了过来拖着环姨娘便走了出去,李岕见状不敢在与他争执,叫嚷着:“你们这些奴才,给我放手放手。”边说边追了出去。
  闹剧结束,李崴将跪在自己身边的弟弟扶了起来,送到了静夫人的身边说到:“小姨,带着崟弟进屋休息吧。”
  静夫人向李崴扶了扶身子,行了个半礼,李崴避开没受,静夫人见状也没在多说什么,领着自己的儿子回到了后屋。
  灵堂里彻底的安静了下来,只有铜盆里燃烧的纸钱还在发出呼呼的声音。
  突然,一阵踉跄的脚步声传来,一位蓬头垢面破衣烂衫,手中拿着酒瓶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灵堂里,他摇晃着来到了棺木前,李崴认出了来人是谁,挥去了要过来阻挡的仆人,对那人说道:“魏叔叔?你怎么变成这幅摸样了?”
  魏宪并没有回答李崴的问话,他双腿一曲跪在了棺木的旁边,低着头发出一阵比哭还难听的笑声,李崴见状沉默了,没有在多问什么,只是转身准备离开,就在这时一直没有回话的魏宪突然对他说到:“崴小子,你真的准备去从军?”
  李崴闻言回到:“叔叔,事到如今我还有别的选择吗,那环姨娘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若是没人指使撑腰她今天敢出来叫嚣?便是圣旨已下,名分已定,若我府中无一个能挺直着腰板说话的人,将来依然会被人骑到头上来的。”
  魏宪闻言回到:“你应知道世人是怎么看你的,在同等不,是在可以替代的条件下都不会有人选你的。”
  李崴闻言高昂着头对他说到:“那我就让他们找不出替代的理由,我忠靖侯李家,一项只凭实力说话。”
  魏宪看着那个高傲的身影慢慢的淡出了视线,靠在棺木上大口大口的往嘴里灌着烈酒,然后将酒瓶砰的一下砸到了棺材上,用手很敲着棺木说到:“李锦,你看到了吗,那孩子多像你,你个胆小鬼,你王,八蛋你就这么缩回去了,你把一且都推给了那孩子,你出来呀,你出来看一眼呀,混蛋呀。”
  棺材里的人没有给出任何的回应,魏宪倚在棺材上泪流满面,半晌他才说到:“李锦,那孩子还需要我,我放不开手,李锦你说我上辈子是不是欠了你的,所以还完老的还小的,罢了,我认了,你给我等着,等到什么都了了,我在回来与你好好的说道说道。”
  魏宪说完爬了起来,歪歪斜斜的走到了门外,在也没有回头看一眼。
 
  第 71 章

  元帅是怎么想的张云一点都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完成好元帅给予的任务。
  这个任务给的很隐蔽,张云估计除了自己和元帅不会在有第三个人知道,领取任务的那天,元帅表面上说着海岛任务的训话,却趁着没人注意的空档将一张字条塞到了张云的手里。
  张云得到纸条之后,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寻了个空子悄悄的将纸条打开,上面只有一个地址和一到命令,张云和元帅默默的交换了一下眼神,就见元帅的眼神轻轻的在张云的手上扫了几下。
  张云立即心领神会,明白了元帅口中所说的任务是假的,亲手交给他的任务才是真的。
  领取了任务之后,张云依然催促着亲卫队的队员们加紧后勤贮备,做出一副要到海岛上常住的样子,暗地里却趁着晚上,偷偷的去研究元帅所给的那张小纸条上的地址和附近的地形。
  出海的那一天,张云故意弄的大张旗鼓,先是按着原定的计划航线行驶了一个上午,在确定没有任何跟踪,不会暴露目的地的情况下,张云将一份新的航线行驶图给了舵手,命令他们按此行驶。
  元帅给的小纸条上除了一个地址之外,就只有一句话了,不多不少十二个字‘沿线巡视,注意隐蔽,见机行事’。
  张云不知道元帅口中所言的那个‘机’字指的是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去执行元帅的命令,军船行驶到了目的地之后,张云下令全队进入任务状态,军船延海岸线来回往返进行巡视,所有人员实行十二个时辰轮流换岗制度,换人不换岗,随时注意海面和海岸上下的各种变化。
  张云的小队在任务地点一丝不苟的执行着元帅的命令,而鲁地水师营里,李崴看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