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河血- 第5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外交,而现在,德国同样也是出于实用主义,而这个实用主义的核心则是扩张,则是对外侵略……

“娘西匹……”

轻骂一声,蒋介石知道,这恰恰是中国所不能给予德国的保证,以中国的实力,保持中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德国显然不需要一个中立的盟友,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配合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的盟友。

“敬之,谈谈你的看法!”

面对刚刚坐下的何应钦,由陈布雷将情况加以讲述之后,蒋介石便开口询问道。

“委员长,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正如委员长所说,德国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能够在东方进攻苏俄,他们亦需要一个在必要时进攻南洋,进攻印度,从而彻底瓦解英国殖民帝国的盟友,而日本的“南下”呼声以及扩张**,无疑是德国所需要的……”

作为**参谋总长,何应钦自然从军事的角度加以分析,在他看来,这正是日德结盟的关键所在。

“那么,现在,我们如何能够阻止德日结盟呢?”

委员长突然指出的问题,让何应钦为之一哑,然后他慢吞吞地说道。

“委员长,现在的问题在于,德国对日本有所需,而日本亦对德国有所求,两者都欲行以扩张,德国已于欧败法国于前,攻英国于后,整个南洋之大门已经向日本展开,因此……”

就在何应钦慢吞吞的说着废话的时候,作为军政部部长的陈诚,却在一旁突然开口说道。“既然德国人需要的是扩张,那么……”

话声猛的一扬,陈诚的双目微微一敛,用坚定的口气说道。

“那咱们就进攻它!就占领它!打下一个地方给他们看看!”

什么!

陈诚的话让蒋介石、何应钦以及作着记录的陈布雷无不是为之一惊,而何应钦更是惊讶的看着陈诚,然后大声说道o。

“陈部长,进攻谁?占领谁?以咱们中国的国力,又能去招惹谁!再则,万一要是站错了队,那可就是陷国家于万劫不复!”

相比于何应钦的惊讶甚至惊慌,陈诚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看着委员长说道。

“委员长,反正德国需要的无非就是态度,相比于日本,我国攻苏俄于先,又有蒙古领土之争,而日本虽与苏俄存冲突之诱因,但苏俄一味妥协下,日暂时亦无意招惹苏俄,因此,他日我国进攻苏俄之可能大于日本,那么再就是南洋,日本的对南洋之扩张**体现于日本之国策、之声音,以及其趁火打劫之心,但假若我国能陷于南洋,不仅可让德国发现我国扩张之**,又可令日本看到我国欲陷南洋之可能,因此,我认为,不如在合适的地方,打上一仗……”

陈诚的回答让蒋介石整个人陷入思索之后,而在他思索之时,却见陈诚站起身来走到墙边的地图下,抓起一根小棍子,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

“目前法国业已战败,可以说,法国已经无力插手亚洲事物,因此,收回法国强租我国之广州湾之时机业已成熟,若是委员长同意,可以派遣一个攻击军于广州湾租借地实施军事示威,迫使法方交还广州湾!”

随后陈诚又将手中的指挥棒指向另一个方向。

“再就是云南边界线问题,既然我国现在已采用尹明德建议线作为缅北边界主张线,那么,即可以采取一定之行动,迫使英国作出让步,至于,英国让不让关系,关键是……”冷冷一笑,陈诚特意补充道。“关键要让德国方面明白,咱们早晚会在南洋和英国大打出手,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还有麦克马洪线,校长,于学生看来,现在咱们只需要挑起了冲突,让德国人看到冲突,这也就足够了!”

陈诚的声音落下时,何应钦却在一旁惊声说道。

“委员长,万万不可,现在虽说英国陷入欧战而无力东顾,但是其……”

不待何应钦说完,却听到“啪”一声响,只见蒋介石用力的拍了下桌上,然后目光中闪出一道激动之色,恨恨说道。

“我看就这么办,打!实在不行,就在缅甸和英国佬打一仗看看,让龙云作好准备,必要时我们可以派几个攻击军到云南协助他!”

第四百零一章难择

黄昏时分,一片由远及近、嗡嗡嘤嘤、清越绵长的鸽哨声从空中传来,正在院中散着步的管明棠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抬起头,看着天上那群画着弧线的翅膀,一群群的鸽子在淡蓝色的天空中盘绕。秋高气爽,这才是北平的秋色。但此时,管明棠却全没有一丝心情去欣赏北平的秋色,此时,他的心间反倒被浓浓的愁云所笼罩。

“哎!”

一声长叹在管明棠的嗓音迸发出来,这时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的杨永泰则继续慢吞吞的说道。

“军政部已经命令广州绥靖公署调动第32军向广州湾租借地一带推进,同时励志社等组织亦开始着手策划对应之民众行动……”接着,他又继续念道。“除此之外,军政部又电令向云南的军划拨100万元军费,另划拨步机枪2000支,弹药l00万发,迫击炮l50门——另又命令驻贵州、湖南、江西、湖北以及桂军第军向云南、四川方向移防……”

“咱们这个委员长啊!”

想到蒋介石作出的决定,管明棠又无奈的叹口气。

“在中国,论及政治,地方上从来都不是蒋先生的对手!”

深知主任这声叹息所指为何的杨永泰连忙开口说道。

“不是他们不是委员长的对手!”

摇摇头,管明棠将视线从天空转向院中的中式园林,然后慢声细语的说道:

“他们之所以不是委员长的对手,是因为,他们没有占着大义之名,而委员长,却是以中央之名,行以中央之权,再据以大义之名,自然的,其它各方也就在政治上不是他的对手了!”

身处这个时代,尤其是身处这个时代的政治旋窝之中,使得管明棠对于这个时代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早已不再像过去那般,对人物的看法感观完全受到历史资料的影响,就像在历史资料上,提及蒋介石的政治无非就是“票子加位子”,说道他是靠着“票子加位子”击败了各路军阀,降伏了各方诸侯。

而身处这个旋窝中的现实却清楚的告诉管明棠,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论票子,蒋不是最多的,论位子,他能给出的位子也不见得是最高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名义——南京作为中央的名义,早已得到了全国的公认。

无论是北平国民政府也好,武汉国民政府也罢,广州国民政府也行,最终,无不是灰溜溜的自摘下门牌,或是投降或是合流,正是有了这个公认的“名义”,才让蒋在政治斗争中一直牢牢的占据着上风。

就像现在,自己的这个北平绥靖公署,在与中央的暗中角逐中,除非铁了心撕破脸皮,决心打一仗,否则最终只能选择妥协,因为中央有中央的名义,有公认的中央之权威,若是不妥协,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

“这一次,怕是龙云要失守云南了!”

感叹一声,管明棠可以想象得出,一但中英开始就云南以及**等边界线问题进行交涉,那么无论龙云有什么样的理由,他都必须全力配合,而且还要同意中央军进入云南。

“咱们的这个委员长啊,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实施统一的!”

思索片刻,管明棠颇为感叹的说道。

“去年借着咱们同苏俄的冲突,委员长调了两个军进入新疆,成功瓦解了半**的新疆地方政权,年初的时候,盛世才调任中央委员,现在就全国来看,亦只剩下五家军阀,广西的桂系李白两人,云南的龙云,山西阎百川、至于青海的马家,一向唯一中央是从,所以不足为惧,再就是……”

再就是自己了……于中央看来,自己未尝不是一部军阀,而且是一部实力极为雄厚的军阀,而就未来来看,在国家统一的大前提下,这些军阀早晚有一天是需要肃清的。就像现在,借边界线一事,无论龙云是否愿意,中央染指云南都已经是事成定局。暂时不考虑这个了!“内部的问题,早晚总归是要解决的,但是……”摇着头,管明棠的语气不无凝重的说道。“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央的决定会导致什么样的外交后果!”

外交后果!

这才是管明棠需要认真考虑的。

“主任,就现在来看,中央之所以决定重提西南边界线一事,无疑是为了挑动冲突,从而造成对英关系紧张之表相,中央的意图非常明显——阻止日本与德国缔结同盟条约!”

正如最初的推测的那样,现在中央最终还是决定采取外交冒险了,无奈的叹口气,管明棠朝着南方看去,然后用略微低沉的声音说道。

“这样的冒险能够产生效果吗?”

“这……”

沉吟片刻,杨永泰却出言提醒道:

“主任,估且不去考虑这样的冒险能否阻止日本与德国缔结同盟条约,但是主任,若是中央能够成功收回广州湾的话,那么对中央的声誉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作为主任的信赖的“政治顾问”,在这件事上杨永泰所看到更多的却是“政治”。

“主任,从民十七年停战至今,中央一直存在着潜藏的政治危机,这种危机是多重的,中央现在急需借助外部事物转移国内注意力,以及党内反对派的注意,而法国现在无力插手远东事务则是必然,若中央操作得当,收复广州湾不是没有可能,因此,这可以被视为中央在外交上的胜利!”话声稍顿,杨永泰随后又补充道。“再就是中央决定就缅北主张线与麦克马洪线,与英国展开谈判,甚至不惜借助武力,其即可制造中英关系紧张的假相,又可制造外交危机,进而可以外交危机影响反对派,从而避免爆发政治危机的可能……”

杨永泰的分析让管明棠点了点头,南京那边从来都没有消停了,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太多的问题与麻烦需要南京方面去处置,即便是在中央之中亦是如此,那位汪先生更是在过去的一两年间,多次试图挑战蒋介石,现在蒋介石试图通过外部危机转嫁国内危机,这和当初自己挑起边境事端,几乎别人二致,只不过,那位委员长,真的作好打仗的准备了吗?

“畅卿,你觉得……”

回头看一眼杨永泰,管明棠笑着问道。

“若是西南边界线紧张到最后,中央动武的可能性有多大?”

“动武?”

忽然,杨永泰先是一愣,随后却又摇头说道。

“其实,关键是在广州湾,至于西南的边界主张线,我觉得,无论是中央,亦或是英国人,都不会想打起来,若是所料不差的话,即便是不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英国人也会作出让步,毕竟,现在英国人的注意力不在亚洲,所以,假如龙云或者刘文辉的胆量够大的话,只需要直接派兵推进至主张线既可,总之,只要造成了既成事实,英国人至多只会不停的抗议,但也就只是抗议!”

“抗议!强烈抗议!……”

到也有点意思……管明棠没想到杨永泰会这么自信,但却稍加联系之后,却又不排除这种可能,毕竟,中国所主张的无不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美国想介入亦需要考虑到中国的感官,而无论是英国也好,美国也罢,他们最终都需要考虑一个问颞——对中国威逼过甚,是否会倒置中国全面倒向德国。

一但英国、美国有了这种感官,那么适当的妥协,自然也就不难想象了。

“那,现在看来,中央是挑了个好时机啊!”

感叹着中央选择的时机,管明棠却又突然把话峰一转,看着杨永泰说道。

“畅卿,那么现在只剩下一件事需要考虑了!”

“什么事?”

微微一怔,杨永泰看着主任问道。

“假如中央籍此成功阻挡德国与日本缔造同盟条约,那么德国出于远东政策考虑,是否会转而与中国缔结同盟!”

管明棠的声音略显有些低沉,但是的语气却显得凝重非常,这恰恰正是他最担心的地方,之前,对于边界线主张是否会引发与英国的冲突,他根本就不担心,无论是在缅甸还是在印度,英国人都没有力量阻挡几个攻击军的进攻,如果英国冒然选择武力,他们将会失去更多,若许丘吉尔的内心深处是大英帝国至上主义者,但并不意味着他是政治上的白痴,最终无论妥协会让他觉得有多么的屈辱,他都会选择妥协,丘吉尔同样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但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决择。最终,中国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嗯……”

先是沉吟片刻,然后杨永泰又冷笑道:

“我想中央应该能够意识到,对中国最有利的选择在于中立,而非提前站队,假如,中央一意孤行的话……”

忽然,杨永泰的话声稍顿,看着面前的主任,然后认真的说道。

“我想到时候,自然会有人联络主任,到那时,我想委员长只能黯然下野了!”

自然的,管明棠心知杨永泰所指的“人”是何人,他一边走一边冷冷的说道。

“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