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河血- 第4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旅,兵力仅十万,至于战区预备军,亦不过21个师及8个**团、旅,至于刚刚编遣的“战区国民自卫军”亦不过只有15个师,林林总总的武装力量总合,亦不过只有70万人,而这却已经达到了第六战区的动员极限。

而他们所面对的敌军呢?

预计日军将投入l7至20个师团,这意味着……

“参谋长,再过一个小时,就到达战区了!”

突然,一名航空队少尉打断杨杰的思绪,将他从浮想中拉了回来,他抬起头看一眼这名航空队少尉,他的军装是邯彰军最普遍的黑色军装,如果说与陆军有何不同的话,恐怕就是右胸前的双翼纹章了。

“是在邯郸降落吗?”

杨杰随口问道。

“是的,将军。”

少尉微笑着回答道。

“在过黄河后,航空队会派出鹰l战il机为我们提供护航……”

“这么说,现在日军飞机已经出现在战区上空了……”

杨杰自言白语的说道,一个不经意的信息,透露出的一些信息,还是泄露了现在第六战区的情况。

“将军,现在日军在华北增派了超过600架飞机,他们处于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所以,必要的保护是极为必要的……”

对于杨杰来说,航空队少尉的解释,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他满脑子都被未来的战局缠绕着,一丝也不得解脱。

事情来得非常突然,突然得几乎让杨杰难以相信,白民国十九年后,他几乎没有任何指挥部队作战的经验,尽管在日本陆军大学就读时,曾获得“天才将军”的美誉,亦曾获得法国的霞飞元帅的赞誉。然而,白民国十九年后,他便一直在陆大任校长,再无实战经验,现在突然被任命为战区长官部参谋长,这简直让杨杰目瞪口呆,甚至好半天不知该说什么。

作为一名军人,他当然渴望能够在这场民族战争中,不仅能尽自己的一分薄力,更希望作为军人在沙场上驰骋,现在的这个职务固然是他所渴望的,但是……这一切来的总归是太过突然了、

在飞机即将越过黄河的时候,在飞机的左右两侧出现了两架战il机,他们出现的时机极为准确,在黄河上方,便形成了对客机的保护。注意到机外出现的飞机,望着地面上的黄河,杨杰的脸上多少露出了一些笑容。

第六战区最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他们拥有一支强大的|抗空队,不仅可以为陆军作战提供保护,而且亦可深入到敌人后方,对其实施轰炸,邯彰保卫战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其对华北日军机场的轰炸,至使日军直到战争结束时,仍然未能得到飞机保护。

再过一个小时,他就要向管明棠报到了。

他会对自己说些什么?

还有,管明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青人?他为什么选中自己?

凭心而论,杨杰对管明棠有着一种敬佩之情的。尽管过去从未来与其接触过,但他却听说过其的故事,从创办北方公司,再到实施邯彰专区建设,直到民团的组织,在这一系列的事件中他都表现出过人的水平,甚至可以说在这些方面国内很少有人能比肩。

这样的一个年青人,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年青人?

“管明棠是一名杰出的将军,一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

在邯彰保卫战胜利时,杨杰正在苏联,在消息传到苏联时,斯大林包括将军,曾如此称赞过管明棠。

自然,无论从任何角度上来看,邯彰保卫战的胜利都是辉煌的。当时日军白北平一路击败了数十万中**队,而在第十六集团军出击时,其兵力亦不占优势,甚至就连军队亦不过只是组织数月,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能否击退日军的进攻提出了疑问。但是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他们不仅阻止的日军继续沿平汉路南侵的脚步,而且还全歼了日军一个师团,从而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神话!

至于对于欧洲人而言,日军确实是不可战胜的,无论是甲子战争,亦或是日俄战争、青岛之战,无一不在证明着这一点,但是,这个神话,却一再的被十六集团军打破。

而管明棠正是第十六集团军的司令官,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想到这,杨杰合拢了资料夹,将头仰在软背靠座上歇了一会儿。

唉,不管管明棠是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自己都应该谢谢他,至少,他给了自己一个能够在战场上杀敌报国的机会……杨杰的心里思量着,想到自己即将能于战场上报国,他的内心不由一阵激动。

就在这时杨杰忽然感到飞机抖动了一下,紧接着有一种悬空坠落的感觉:飞机开始下降了,透过飞机舷窗向外眺望,只见地面上有一座庞大的机场,而机场上的一条跑道十数架战机正在滑翔升空。这就是邯郸机场了。这时那名航空队少尉再一次走地过来,然后恭敬的告诉杨杰:

“将军,甘陴8至0了……”

“他来了!”

望着天空中的缓缓降落的飞机,管明棠的脸上带着笑容,而随行的王庚等人神情中更是带着期待之色,这位新任的战区参谋长,将在很大程序上弥补他们的不足。

“日本陆军大学经常让学员指挥海陆空军演习,以训练和考察学员的军事指挥能力。在一次演习中,杨参谋长被选为统帅。他指挥演习得心应手,并有独特创新,得到日本天皇的赞赏,并赐予军刀。”

“你这只说了前半段,后面还有一半,日本军人向来以天皇赐刀为殊荣,杨参谋长也因此赢得了“天才将军”的美誉。后来天皇还特意让人测量了他的脑袋,果真比一般人大一号。”

听着众人说道着杨杰的轶事,管明棠只是笑着,一直以来,他都为自己的身边没有一名“合格的军事参谋长……”而懊恼,直到杨永泰来了之后,他才向自己推荐了赴苏考察团团长、前军委会次长、陆军大学校长杨杰,而其在中国又有“三个半参谋长”之称。

也正因如此,杨杰才进入管明棠的视线,随后即通过调查局对其情况加以搜集,不搜集不知道,待获得其全部情报之后,管明棠便认准了,杨杰、杨耿光或许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参谋长,而原因非常简单,当国内的绝大多数军官还把视线盯在“步兵、炮兵”上的时候,杨杰就已经开始研究真正的战争,他曾写过多篇现代战争的理论书籍,他认为现代战争立体化,指挥员和参谋必须了解空军战术,必须空中侦察,空中指挥,而在欧洲访问时,其亦多与欧洲各流派军事专家接触、探讨,甚至其在苏联时,亦呈向苏方讨教过大纵深作战理论,可以说,杨杰应该是中国目前唯一能窥知现代战争的军事参谋长。

在历史上,中国的国力、工业太过贫弱,加之其并非真正的蒋氏心腹,使其之才于战场上难以得到发挥,可现在却不同,当年蒋介石没有委任他们总参谋长,但是自己却给了他一个舞台,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舞台能够充分发挥出他的长处,去验证他的理论。

降落于邯彰机场的飞机慢慢的滑行着,在飞机尚未停稳定的时候,透过机窗,杨杰只看到十几名年青的出奇的将官,朝着飞机走了过来,而领头则是一名陆军上将,他年青的更为惊人,无论怎么看,也没有三十岁,他就是管明棠吧!

几乎是杨杰刚从飞机中探出身的时候,管明棠再次向前走了数步,而右手亦伸了出去,同时又一边说道。

“我的参谋长,我可是恭候您多日了,欢迎您来到邯郸……

“管长……”

不待杨杰放低资态,管明棠一把握着他手,然后语气诚恳的说道。

“参谋长,您直接叫我哲勤就行,在您的面前,我和整个第六战区所有军官,都是您的学生!”

第二百三十二章最后的会议

时进六月,随着夏天的到来,整个华北都被夏季的热浪笼罩着,而此时华北的气氛却比这夏季的热浪着更为灼热,几天每天,在天津大沽港、青岛港,都有运兵船抵达,一辆辆军列沿着华北的铁路行驶着,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阴云笼罩着整个华北。

在华北的天空上,中日两国的侦察机四处飞行着,而双方的间谍、情报搜集员也都忙活了起来,几乎每一个人都清楚的知道,大战即将爆发,而此时,双方战线上的宁静,不过只是暴风雨前的静寂罢了。

此时,作为第六战区心脏的邯郸,同样笼罩于负高压下的炎热之中,在专员公署地下的作战会议室内,管明棠一一迎接着来自各地的将领,这些将领都是从前方乘联络机赶回邯郸的。

“我已经决定,将“夏季反攻”的发起日期确定为6月3号!”

第一句话,管明棠便揭示了一个机密,在过去的几个月间,第六战区一直在进行着“夏季反攻”的筹备工作,只是最终的时间并没有确定。

这就意味着还有2天的时间,在座的将领们相互看了看,有人松了口气,也有人感觉到焦虑,王庚的神情严肃、于秋扬的表情则显得高深莫测,感觉到焦虑的是国民自卫军司令官于秋扬,国民自卫军的主体是去年11月后才开始整训练战区民团,不过只是一群刚学会开枪,甚至连基本战术也不熟练的“新兵”。

而对于第十六集团军、战区预备军的将领而言,一切都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部队的排练进攻已有几个月,沙盘推演和实际的操练,使得他们对进军地带的地形了如,基层部队已经用真枪实弹练习了如何炸毁混凝土碉堡,突破铁丝障碍、清除地雷、解决防战车壕,此前任何一次战斗,都没有像这次这样做过如此全面的准备。

不过,相应的,几乎所有人都担心一点一行动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意味着对日军的进攻失去了突然性,那么会不会增加进攻作战的阻力呢?

“下面,请参谋长向大家介绍一下战役部署。”在管明棠的话音落下时,他将视线投向杨杰,这位三天前刚刚就任的战区参谋长,只见杨杰站起身,看着会议室内这些并不熟悉的各师主官,在过去的三天中,他对邯彰军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相比于国内的部队,邯彰军有着自己的特点,在装备上,其炮多、战车多、自动枪多,装备相比于任何列强亦不逊色,甚至对日军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但这并不是他最欣赏,他更为欣赏的是邯彰军的素质。

邯彰军的士兵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士官亦都接受过士官学校专门培训,士兵的战术素养极高,几不逊于日军,士官的战术以及战场指挥能力亦极为出色,均拥有拥有坚强的体魄及意志,同时与**部队士兵大都是文盲不同,邯彰军的士兵在民团时,即经过扫盲教育,而在部队中更有7成的士兵以上取得了高小毕业证,中学生更是达数万人之多。

良好的文化素质,使得这里几乎每一个士兵都能掌握步枪弹道、野战架桥、使用望远镜,同样也能看懂军事地图、通信联络,打旗语等等,几乎所有的士兵拉到其它部队,至少能当排长,而在这里,他至多只是一名士兵或者士官。

邯彰军最大的优势是高素质的士兵,而最大的劣势同样也是人一军官,尤其是师、团级军官,他们的师团级军官甚至不能完全了解团级尤其师级战术,至于军级、军团级,更是无从谈起,许多团长,甚至只有二十五六岁,在战前毕业北方商校,不过只是某一家企业的厂长或者经理,师长一级情况稍好,大都毕业于美国各军事学校,但所欠缺的却是指挥部队的进行兵团作战的经验。

也正因如此,杨杰才知道,为什么管明棠会在飞机场对他说,他是整个邯彰军的老师。也亦因如此,他才明白,自己的肩上的压力,不仅仅只是协助管明棠制定作战计划,更要帮助其培训军官,尤其是对高级军官的培训。

但现在,对于他们而言,只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目前,日军在山东集结了7个师团,这股进攻力量的集结是非常危险的,但也是个极大的诱惑,如果能歼灭这股力量,日军在华北、甚至在中国的战略部署将遭到致命的重创……”

说实话,尽管心知管明棠并没有读过军校,但是他的这个构想却让杨杰佩服不已,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一观点很有影响力,最重要的是,能彻底扭转战局,甚至改写抗战战局发展。

而过去第六战区参谋部制定的计划非常简单----一次行之有效的钳型攻势,借助两个骑兵师,其实也就是装甲师为尖刀,达成快速突击,对敌形成包围,进而将其全歼的目标,从基本战役计划上,参谋部制定的计划几乎是无可挑剔的―最大限度的发挥邯彰军的火力、装甲优势,形成合围后,再借助优秀的士兵,对包围圏内的残敌实施总进攻。

“进攻目标是包围以济宁为中心的敌军,通过快速进攻的两个攻击阶段队,分别向聊城和荷泽地区发起一次向心攻击,从而歼灭敌人……”

杨杰口中的两个攻击纵队指的是以南翼以荷泽为突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