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河血- 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选举制度!”

抬头瞥吴祥骏一眼,管明棠的眉头微微一皱,但并没有说话,这并不是他今天需要考虑的问题,实际上,相比于选举制,他更倾向于现在的这种体系。

“因为合作社的组织,直接涉及到农民的自身利益,所以其在选举时极为谨慎,在各社举行选举时,我注意到,他们即没有选择本村的大户,也没有选择本村人口较多的家庭,而是大都是选择了乡村服务学校毕业人员作社长,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些人,原因非常简单,是因其在乡村学校,学习过现代农技、且善长于外界勾通,从而可以确保社员利益不至受损,可以说,利益是促成他们自愿加入合作社的原因,同样也是其选择乡村服务学校毕业生的原因,既然利益可以促成他们如此选择,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够适当的放宽一下,将乡长的委任权,在适当的时候下发给民间,通过实施乡村自治,促成基层的服务意识,其实,这种自治选举最大的优点就是改变了基层官员的负责走向,现在,县政府委任乡长,乡长是向上负责,因为决定他官位的是县政府,至于平民百姓……”

“平民百姓,只是平民百姓,对他的官运有什么影响?”

道出这句话后,管明棠又换一副严肃的面孔,可是他心中却知道,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中国千百年来的官本位思想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体系中,从来都是对上负责的体系,至于对百姓负责,却全凭个人良心!

尽管对此心知肚名,可是管明棠却知道,在这种对上负责制的官场之中,最大的长处就是——下级会竭尽全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种任务,因为这关系到他的未来,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乡村作为基层政权是不容忽视的环节,这种对上不负责的选举制,会直接影响到现阶段乡村政权的稳定,尤其是政府对乡村的有效控制,实际上,自己对乡村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为了加强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当然是在“合理的成本”下。

“但在合作社内,他却是对下负责,他是对上履行义务,对下履行责任,就像合作社内由其委任的秘书一样,如果秘书不称职,民众投诉后,社长必须要认真对待因为……”

“我明白你的意思,无非就是推行乡长选举制……”

定定地看着吴祥骏,沉吟着管明棠忽然把手一摆。

“但时机并不成熟!”

“嗯?”

就在吴祥骏欲争辩时,管明棠则一脸严肃的说道。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双眼盯视着吴祥骏,在他欲开口时,管明棠随后用极为认真的语气说道。

“现在,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管明棠的眉头微微一皱。“现在,我们的国家,不是面临着入侵威胁,而是已经遭受外国的入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唯一的需要考虑的事情是,如何加强政府行政效率,而这就对我们的干部建设、干部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也正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再则,即便是推行选举制,我们可以通过地方自治的方式,推行地方自治选举,通过党内提名的方式,把一批社会精英通过选举,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但是,这还是不能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干部素质,我们的县长、县民意代表、乡长、乡民意代表等等都可以选举出来,但是最终,实施政府工作的不仅仅只是他们,还是许多事物官员,瑞和,你告诉我,选举能够解决事物官员的问题吗?”

原本对自己的话被打断的稍感不满的吴祥骏,在听到这个问题时,整个人不由一愣,半天才说道。

“专员,这……”

的确,选举官员还是离不开事物官员,或许专员公署下设的廉政办公室,这个直接向专员负责的廉政机构以及相应的制度,可以保证不至出现官员贪腐行为,至少可以保证贪腐官员不可能长期任职,可以保证公署和各县、乡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应该花的地方,但是可以保证官员不会在民众面前耀武扬威吗?

“专员,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我们可以一面建全制度,同时呢,嗯,可以加强干部培训……”苏益信在一旁插了一句,为老同学解起了围来。

“而且现在我们设立乡民意代表,甚至可以考虑设立县民意代表的,完全可以作为民间监督!”

民意代表是邯彰的“特色”不过并不是通过选举产生,而是由县政府委任地方上有势力的上层士绅为乡村民间代表,协助乡长主持全乡及乡学在内的行政事务,不过也就是到乡一级,每个乡多则七八人,少则五六人。

总算是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办法”后,管明棠点头说道o

“设立县民意代表的方式,可以考虑一下,嗯,回头你们看看拟写一个章程过来,然后呢?”

看着面前的几人,管明棠用略为感叹的口气说道。

“现在的当务之急呢?我想就是,咱们在完善制度的同时,正向信达所说的那样,要加强干部培训,我看……”沉吟片刻,管明棠又说道。“我们能不能把乡村服务学校和干部培养结合起来,对一些学优者,可以让他们进一步深造一下,另外呢,我看有必要把这个乡村服务学校的规模扩大一些,毕竟,将来需要干部的地方,有很多不是!”

第三百九十七章愁添新忧

在过去的一年间,有许多来过邯郸的人会说“这是座被学校包围的城市……”当然,他们话中的意思是,在邯郸老城的四个方向,分别建有四所大型学校,以至于造成一种城市被学校包围的“假相”。

专员公署是在城隍庙的基础上改建的,这意味着专员公署无意于驻在地大兴土地实施建设,但实际上,在邯彰专区成立后,作为专员公署驻在地的邯郸城也曾大兴土木过,不过大兴土木的则是学校,比如位于城南的邯彰第一中学,那是一座可以容纳上万名学生的大型中学,也是整个邯彰专区第一所义务制中学,而在城东则是邯彰专区师范学院,其规模也远非一般学校所能相比,同样是一所可供数千人就读的师范学校,而城东则是……嗯,是一所规划中,尚在建设中的大学,总之,就像外界所述,这是座被学校包围的城市。

而至于邯郸城北,则是乡村服务学校,与其它学校不同,这所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所干部培训学校,只不过与普通的政法学校或干部培训班不同,这里样教授现代农技等专业学识,以培养“从事乡村基层服务人员……”为宗旨,从而培养乡村基层干部,而此时,正在专区内推行的农村合作化建设中,这些乡村服务人员,恰正是其骨干,不过在历时一年培养出一批近三千名学员后,乡村服务学校没有停办,而是继续开办着。

虽说一场冬雪将操场染白,但是在学校操场上,依然可以看到穿着校服正在进行军事训练的学员,他们在雪地间扛着步枪、踏着正步,口中喝着口令,军事训练是这所学校必不可少的科目,毕竟依照民团规章,不仅仅从事乡村服务,还要出任基层民团中队长等职,负责管区内民团训练。“一二……·”时近傍晚操场上的口令声,总是不时的在学校内回荡着,因其是学校,军事训练都是于清晨、傍晚的课前课后进行,这口令声传入办公室中,在深思好一会之后,吴祥骏又站起来在地板上转一圈,竟一时忘记想干的事情。他重又坐下,看着桌子上的一份关于市政管理方面的讲稿,这是他给学生们上课的讲稿,是向其介绍现代公共管理理念,而核心则是突出其中的公共管理中的服务功能,这是乡村服务学校的“核心所在”乡村服务学校原本建立就是为了服务百姓、服务乡村。

作为一名市政管理硕士,对于这些理念,他可谓是早就了然于胸,这份讲稿的内容中不仅有他在美国所学,更多的却是个人见解,而此时,他却没有心情去审阅这份讲稿,而是把稿子朝桌面上一撂,反而是有些心神不定的坐在那。

有敲门声,轻轻的有点陌生感。

“进来。”

心不在焉地喊一声,吴祥骏装出一副继续写自己的讲稿的样子。

门轻轻推开,是苏益信。

“瑞和,在整理上课用的讲稿?”

进门后,苏益信冲老同学点头笑一下。

不由得放下笔,两手搓搓两颊,吴祥骏笑了笑。

“坐吧。”

“怎么,没打搅你吧!”

苏益信笑呵呵的打趣道。

“打搅什么?”

默默的应了一声,吴祥骏看着老同学,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

“信达!”

脸色看起来有些茫然的吴祥骏,在说话时显得又有些犹豫不决,实际上专员和他们探讨干部的问题,让他有些疑惑o

“你觉得,专区真的需要很多公务员吗?”

反问之余,吴祥骏又继续说道。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专区现在的政治还算清明,因各县长科长皆为受过高等教育,使其不致向旧官吏一样,耀武扬威行鱼肉百姓之事,再则专员公署又设有廉政办公室,直接负责专员廉政事物……”

在吴祥骏说道着他的不解时,苏益信则只是认真听取着o

“所以呢,现在专区虽不敢说,无人贪腐,但通过财政公开、严格的审计,可以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该花的地方,就拿去年冬天几十万人,每天的伙食费就需要几万块之多,而且又分布在那么大的地方,而且还牵涉那么多的人,最后每一分钱都查明了去向,每一个团兵的伙食都得到了保障,都是符合标准的,记得当初,很多人都说,这是一个奇迹,因为没有一分钱浪费,没有一分钱被贪污,没有……”

感叹着,吴祥骏的脸上尽是浓浓的不解之意。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弄干部培训,还要扩大乡村服务学校,还要培训那么多干部?”

在吴祥骏接连提出问题之后,一直听取着老同学看法的苏益信思索片刻才回答道。

“你有没有印象,在专员前往南京之前,在廉政办公室里对廉政办公室职员的讲话,他说在任何事业初创时,人们秉持着高尚的情操,抱着强烈的信念和取缔贪污的决心不难。但是,除非身为领导者够坚强,能铁面无私,坚决对付一切违法乱纪的人,否则要做到事如所愿,可没那么容易,因此,他必须全力支持廉政办公室的官员执行任务,无私无畏,而且还有对贪腐的零容忍政策,那怕贪污一毛钱,受贿一毛钱,都会受到追究!”

提及此事时,苏益信的面上尽是佩服之色,在他看来,现在邯彰能做到这一步,在中国已经是极为罕见了,而且诸如每名公务员每年收入礼物不得超过元、公务员收入公示等一些制度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尽人情,甚至不合常理,但却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专区政府机构的廉洁。

“我知道,这些我都知道!”

摇摇头,吴祥骏的脸上露出些许忧色。

“你说的这些,我很佩服,可是我想的是……”

望着老同学,沉默了好一会之后,吴祥骏才说道。

“今年乡村服务学校,又招生了3000人,上一期培训了30001”

道出这个数字,吴祥骏脸上的忧色更浓了。

“而且,看专员的意思,似乎还准备扩大招生,而且现在乡村服务学校的学制已经改成了两年,同时之前毕业的学生,从明年开始,分批进入学校进行再次培训,信达……”

吴祥骏站起身,而后又默默的坐下,像是在犹豫,在挣扎似的。

“专区一共只有十二个县,两年就培训了6000名干部,而且这些人还要在村间、在乡、在县进行实习,这意味着什么?”

深出了一口气,终于道出心底疑惑的吴祥骏盯视着老同学问道。

“仅仅只是十二个县,需要这么多干部吗?”

“这……”

就在苏益信思索着如何回答老同学的问题时,吴祥骏又继续说道。

“还有,咱们再看一下常备民团,从九月开始征召,到现在有两个多月了,每个县编成一个团,公署驻地另编成一个教导团,也就是十三个团,看起来常备民团和保安团一样,一个团也就不到千人,至于其它两三千人,嗯,也就是服役几个月,这服役等于抽丁,”

看一眼老同学,吴祥骏道出一个外界对常备民团的普遍看法,尤其是这种看法还集中在政府之中,在河北、河南以及南京等地的官员眼中,一个团不过就是几百人的保安团,至于那三个月的短期役根本就是“官府抓劳役”而且以邯彰民团今年又动员民团从事水利施工来看,似乎又印证了这一点。

“可是,咱们都知道,常备民团的军官都是出自北方商学院,商学院……”

摇着头,吴祥骏有些不解的说道。

“商学院在新区,商学院办于二十二年,学生最差都是初中毕业,甚至有许多高中生,他们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学的可不仅仅只是商学,要不然也不会从学校中挑选人员出任常备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