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万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导演万岁-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都是历史上的事情,现在这个时候,我估计西方电气公司的有声电影技术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现在可能处于和电影公司的商洽阶段,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梅奥·;霍桑今天晚上很有可能就是找老马他们推销这种技术的,而老马对这种技术不感兴趣,所以才把霍桑推给我自己逃掉。

老马估计做梦也没有想到,我捡到了一个宝!

“柯里昂先生,您的大名如雷贯耳,我代表西方电气公司向你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霍桑摘下了他的礼貌,向我弯腰施了一礼。

“霍桑先生,你太客气了,西方电气公司对于电影贡献巨大,你们的那个有声电影的技术研究进行得怎么样了?”我笑道。

我这么说,纯粹是想试探一下霍桑,想看看西方电气公司是不是已经完成了技术研究,没想到霍桑听到我的话之后,脸色大变,他拉着我的手走到旁边一个僻静的地方,小声对我说道:“柯里昂先生,这可是我们公司的极度机密,你怎么知道的?!”

看着他紧张的样子,我故意吃惊道:“你们真的进行有声电影的技术研究了?!不会吧,我随便猜猜就猜到了!?”

霍桑见我这幅表情,心里稍稍安定下来,沉声说道:“柯里昂先生,既然话说到这地步了,我就跟你直说了吧,有声电影的技术研究我们基本上已经功课了,今年的上半年,我们研制成功了‘维他风’有声电影机,虽然它发出的音响只陷于一些音乐和喧闹的声音,但是效果很好,如果投产的话,拍出有声电影,是可能的。”

维他风有声电影机?!历史上华纳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半有声片《唐璜》(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有声片是1927年的《爵士歌王》),使用的就是这种电影机,这么说,西方电信公司真的修成正果了。

“霍桑先生!你们太了不起了!这项技术的成功,会载入电影史册的!”我诚恳地说道。

“柯里昂先生,我听好莱坞的不少人说你是具有卓越远见的人,现在听到你这句话,才觉得他们说得没错。跟你说实话吧,我这次来就是想把这项技术推荐给这些电影公司的老板们,可结果呢,马尔斯科洛夫先生、福克斯先生、楚克先生等人对于这项技术很是不在意,他们说如果采用这种技术的话,不禁拍摄的费用要增加,所有的影院都要重新装修一遍,费钱费时,莱默尔先生说这项技术纯粹是一些吃饱了撑的人闲来没事发明的,而卓别林先生竟然把声音的加入说成是对电影艺术的最大的破坏。柯里昂先生,如果他们都像你一样理解这项技术的作用就好了。”霍桑提起这些人连连摇头。

他说得没错,历史上这些大公司老板们对于这项技术基本上都是排斥的,而卓别林本人则对有声电影极为反感,对于他来说,默片是最能完美阐释他的电影形式,所以即使有声片出现之后的很长时间,他还是坚持拍默片,直到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霍桑这个时候向这些人推销他的这项技术,怎么可能会得到人家的待见。

可是,他遇上了我,那就不一样了!

#####################################

(今天圣诞前夜,大家圣诞快乐!)

正文 第六十八章 有声电影的半个专利

关于这项专利,那些大公司的老板们后来也为此吃了苦果,华纳公司拍出的有声电影受到观众的极大欢迎之后,他们才发现这项技术的好处,纷纷向西方电气公司抛出橄榄枝,但是西方电气公司却因为拥有这种技术的专利权而对他们开出了极其苛刻的条件,大多数的公司只能热气吞声接受。而因为这项技术的运用,华尔街的财团们看到了有声电影创造的出来的巨大利益,所以纷纷把资金注入到好莱坞,洛克菲勒财团旗下的无线电公司后来就研制出来了一种“福托风”有声电影机,为此,他们于1928年在好莱坞设立了一家新的公司,这家公司把互助公司、三角影片公司、百代影片公司以及一些经营公司、无线电公司合并在一起,取名“雷电华电影公司”,成为好莱坞的五大电影公司之一。

当然只是后话。

不过可以看出,这项技术的研制成功,极大地改变了好莱坞电影的面貌,意义深远。

“那你打算怎么办,霍桑先生?”我问道。

霍桑先生叹了一口气,道:“现在只有华纳公司我没有说过了,所以等会我找他们说说去。”

听了他这句话,我脚底一滑差点摔倒。

不会这么巧吧!?要是让这冬瓜和华纳撮合到一起,那岂不是要坏事!历史上,华纳兄弟对这项技术可是一见钟情!

不行!不能让霍桑见到华纳公司的人!

“霍桑先生,是这样的,我对你们的技术很感兴趣,能不能到我的公司我们俩详谈?”我可是想早点把霍桑从这个地方弄走,要是他看见到杰克·;华纳或者是山姆·;华纳的话,梦工厂无论从哪个方面相比也比不过人家呀,霍桑肯定投入华纳的怀抱,那我就彻底没戏了。

“真的?!柯里昂先生真的对我们的技术感兴趣?!”霍桑现在就是一个没人理睬的丑小鸭,见我这般有兴趣,很是高兴。

“那当然!霍桑先生,我们到梦工厂再谈吧。”

“好的,好的!”霍桑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我们匆匆离开了影院,打车回到了公司。到了办公室,我和霍桑详细地谈论了他们的有声电影技术。

不出我所料,西方电气公司发明的这种有声电影,采用的是一种“腊盘发声”方法,所谓的腊盘发声,就是拍摄时把声音刻录到唱盘上,放映的时候和影片同步播放,而“维他风”则是以每秒331/3转唱片的来使电影声画同步,和我所知道的历史上的情况基本上吻合,不过霍桑对我说,这种技术目前还不是很完善,如果要运用到电影上面来,估计还得需要不下半年的研究时间。

客观地说来,比起后来普遍采用的“片上发声”,“腊盘发声”在技术上存在着很多缺点,最大的问题就是放映的时候,唱片和画面有时不同步,对白和人物的口形不一致,有的时候还会发生男人张嘴出现女人声音的事情。可不管这么说,能在这个时候发明这种技术,也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可是自电影诞生30年来,众多电影人为之奋斗的结果,至于离实际运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也是情有可原,技术这东西毕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我和霍桑一直谈了四五个小时,从有声电影技术的历史谈到“维他风”,从无线电报谈到三极管,从无声电影一直谈到有声电影,霍桑到了后来基本上被我滔滔不绝的讲解征服了,特别是我的某些观点和见解,让他很是受益。

在我的提议下,霍桑同意代表西方电气公司和我签订合同,这项合同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电气公司同意与梦工厂合作为我们提供各种设备,同时我以20万美元的代价,取得了这项专利的一半拥有权(其实我更想全部买下,但是霍桑说他们公司不会同意)。

有了这份合同,不但梦工厂以后使用这项技术拍片完全不用付相应的专利费用,西方电气公司因这项技术而获取的利润,我也将有一半的分红。

霍桑显然没有想到在他看来无人理睬的这项技术竟然被我如此看中,而且还出了20万美元的大价钱买了一半专利,签完合同之后,他拿着合同乐得双手直抖。

我虽然表面镇定,但是心里也是激荡汹涌,乖乖,想一想吧,再过一段时间,好莱坞百分之九十的电影都将是有声片,而相关的专利费用有一半都将是我的!到时候,数钱都会数得手软。

送走了霍桑,甘斯和胖子差点把我给吃了,两个家伙就差武装篡位了。

“老大,咱们这这钱来得容易吗!?你这么花,用不了一年,咱们全得睡马路去!”

“老大,上次你花了几万块买山立格公司的那个什么字幕技术我也就不说了,可今天我无论如何也要讲几句,有声电影这技术在我看来是比那个字幕技术好点,但是你一出手就是二十万,也太大方了吧!而且还只买下了半个专利!”

两个人一哼一哈,对霍桑拿走的那20万心疼无比。

“怎么,造反呀!?不就是二十万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舍得花钱,怎么挣钱!你们俩就等着数钱吧!”我哼着小曲,下楼洗澡去了。

胖子和甘斯在我身后,就差拿刀剁我了。

十月的下半个月,好莱坞基本上是在《淘金记》和《换夫记》的热闹放映中过去的,地密尔因为《换夫记》给米高梅赚了不下70万美元的收入,而卓别林的《淘金记》既叫好又叫做,票房飘红,据说仅仅两周就赚了110多万,联美这回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不过这些和梦工厂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淘金记》的巨大成功,使得斯登堡异常的郁闷,这家伙基本上每天都把卓别林的家庭成员问候一遍,不过因为这件事情,斯登堡也更加卖力地拍摄《求救的人们》,一天到晚都泡在拍摄场地,剧本更是一改再改。

原先我计划对他的这部电影不加过问的,但是因为这部电影采用了山立格公司生产的特殊加压字幕胶片,原先的很多场景镜头都需要修改,我担心斯登堡会出错,所以也基本上跟在后面时刻督察。

剧本被我和斯登堡改了不下十次,修改之后的剧本,不仅有斯登堡的风格,而且更带上了我的一些手法,因为采用了加压字幕,所以我特意在电影中安排了不少用对白推进故事情节的镜头,拍摄时注意刻画演员的面部表情,影片也在我的建议之下,采用了三段式结构,三个段落独立存在,在影片的最后融为一体,在这方面格里菲斯是行家,他也提出了不少精彩的建议。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之下,《求救的人们》的拍摄工作得到了扎扎实实地开展。

我们,就等着再次震动好莱坞的那一天。

正文 第六十九章 色情电影引发的混乱

《求救的人们》最出新的地方是它只有很少的戏是在厂棚里拍摄的,电影中百分之九十的镜头都是实地取景,里面的演员除了主要演员之外,都是码头上的群众演员,服装方面也一改过去那种华丽的道具服装,而直接从码头上的工人那里收购,做到了对现实的原生态反应。

这些电影理念,大部分来自于历史上的新现实主义(《求救的人们》后来被新现实主义电影奉为源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还有一些采用了格里尔逊的纪录片手法,让镜头显得异常真实,极具感染力。

我所做的这些修改,不但让斯登堡和斯蒂勒(他没事所以也搭个帮手)佩服得五体投地,更是让格里菲斯感慨万千,老头子一见到我就抱着脑袋说自己老了,落伍了。

比起《色戒》,这部电影的进展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因为我、格里菲斯、斯登堡、斯蒂勒的精雕细琢,加上出色的摄影、表演,使得这部电影比起色戒来,要精致一些。

如果把《色戒》比喻成一个变化多姿暧昧多义的梦的话,那么《求救的人们》就是一副精致入微的写实画,无论是风格,还是手法,两部电影都截然不同。

拍电影的这段时间,托马斯出版公司告诉我《蒙太奇论》卖得很好,已经翻译成德语、法语、俄语、斯拉夫语等各个语种全世界发行,在我的强烈要求之下,他们答应增添汉语译本。

十一月初的时候,法国高蒙公司的销售经理来到梦工厂,和我商量把《色戒》带到欧洲上映,我欣然应允。11月8日这天,《色戒》在高蒙公司的旗下的影院里放映,在欧洲引起观影狂潮,影片虽然表现的是美国人的故事,但是受到了欧洲人的极大欢迎,不仅对观众带来的崭新的观影习惯,更对欧洲的电影工作者和电影理论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候的欧洲电影界,正是先锋派电影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量的年轻的电影工作者力图突破原有的电影叙述模式和电影语言手法进而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所以对于《色戒》中的种种创新之处推崇备至,印象主义电影流派中的导演像杜拉克、爱泼斯坦、莱皮埃等人联合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色戒》是印象主义电影的创作标准,对它进行了高度了评价。

而在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流派则更关注《色戒》中对于人物本性的挖掘和有关心理问题的探讨,一代电影大师茂瑙在观看《色戒》的时候站起来向他的电影界朋友们呼吁将这部电影放到教堂里去,他称《色戒》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电影”,“它代表着迄今以来电影艺术的最高峰。”

同样在德国,《色戒》也受到了抽象主义电影工作者的极大欢迎,最为电影流派中对于形式特别看重的流派,抽象主义电影人称《色戒》的构图以及电影画面的中对于线条、体积、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