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谋-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想到,却去做,是因为,他是大燕朝的人,一个男儿,该护住自己的国家。

犯大燕者,虽远必诛。

晏安之此刻很明白,自己和沈砚山的距离,沈砚山虽然总是懒散看似不在意一切,但是当国家存亡之际,沈砚山会站出来保护大燕朝的安稳。

只有大燕朝安稳,晏锦和晏家人,才不会出事。

尤其是刚登基的小皇帝,在腹背受敌的时候,却依旧不选择和亲化解战事。

这便是他们的骨气。

男人能解决的,绝对不去牺牲一个女人……

事事都让女人去解决,那不叫顾全大局,而是懦弱,像个懦夫。

沈砚山今日的这些举动,来日会震慑其他国家,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也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不再对大燕朝生出其他的念头。

这样的人,才能称为——英雄。

夜,一片漆黑。

然而在这边黑暗中,大燕朝的军队却在快速的前进,盔甲穿风而过,战马上的士兵们握住了手里的长枪,远远的还能听见战马浓重的鼻息声。沈砚山领军,总是会冲在最前面,士兵们抬起头第一眼总是能看见他在自己身边,然而这场战役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保卫家园的最后的战役。

沈砚山这样的举动,让不少的将领都佩服。

大燕朝的军队,在沈砚山的带领下,攻势十分的猛烈,犹如大海里汹涌的波浪,一波又一波的朝着精绝皇城扑去。

此时,和沈砚山交战多年的精绝将领们,在看见沈砚山的旗帜后,心里多少生出一些胆怯之心。

等大部队到了之后,大燕朝的军队准备好了弓箭,开始朝着城墙上的人进攻。

顿时,士兵们的哀嚎声越来越惨烈。

一声还未落下,一声又响起,声音层层叠叠,数万名士兵们的惨叫,将这快土地变成了人间地狱。

晏安之站在远处,看着眼前血腥的一幕,身子有些颤抖,差点坐在地上。

难怪,从前,义父从不让他上战场。

只有真正看到这样场面的人,才会知道那种可怕和胆怯,是来自什么地方。

站在晏安之身边的副将,见晏安之脸色不好,赶紧扶着晏安之坐下,“公子,你是哪里不舒服吗?”

晏安之摇头,喃喃地说,“我从前从未想过这些,原来我看不见的血腥和可怕,都是因为有他们……”

有人,承担了这些恐惧和血腥。

在京城里的他们,怎么会知道战场上的凶险。

沈砚山身上的刀痕和义父浑身的剑伤,足以说明这一切。

副将愣了一愣,半响后才反应过来,安慰,“公子,将军不让你去,也是为你好!我当年第一次上战场,吓的几天几夜没睡好!不过,习惯了,就好了!”

晏安之笑的苦涩,“我没有怪将军,我的身子,不适合战场!”

沈砚山让他看着,无非是想让他知道,战场的凶险,未来他是否能适应,便是他自己的选择了。

晏安之刚想要叹气,便听见有人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浑身鲜血,“岳副将,你赶紧找大夫吧,晏将军受伤了!”(未完待续。)

☆、676:无助

晏这个姓氏并不多见,尤其是在将军一职的,除了他的义父晏季晟便再也无第二人。

晏安之的心立即又悬了起来,“怎么……”

他话还未说完,便看着帐篷外,有人搀扶着伤兵往后撤退。

其中有三个人抬着浑身血淋淋的人,朝着他们这个方向走来。

而被抬着的人,他再也熟悉不过。

那是他的义父。

本来崭新的盔甲,此时变的有些残缺,血液将盔甲染的鲜红。凝结在盔甲上的血液,也不知到底是晏季晟的,还是他人的。

战场上有多凶险,晏安之这段日子,算是看的清清楚楚了。可是当自己的义父受伤,躺在他面前的时候,晏安之的心却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的碾碎了一般。

“义父,义父!”晏安之再也顾不得一切和军中的规矩,立即冲上去,“义父!”

抬着晏季晟的人,此时也是受了伤,却硬是将晏安之推开一些,“公子,你别过来,退后些!”

人员本就不足,伤员要一拨又一拨的送回来,晏安之此时挡住的路,会浪费他们的时间。

军医从帐篷里冲出来,一个个忙碌了起来,其中不乏有些年迈的老人,脚步又急又匆忙,丝毫也看不出,他们已经苍老。

周围的人忙碌极了,唯独晏安之退后站在原地,看着他们来来往往的样子,却丝毫没有力气帮上什么忙。

他不懂这些。

手足无措,约摸就是这个滋味。

此时,有人见晏安之站立了许久,才走上前安慰。“公子,这里太乱了,你进帐篷歇息吧!”

晏安之没有说话,只是问了一句,“晏将军的身体怎么样了?”

“这……”来安慰晏安之的人,其实也并不清楚晏季晟的身体状况。在他们的眼里,其实受伤的人都是一样的。能救的一定拼劲全力。可若是真的没办法了。纵使是帝王,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

晏安之闻言,冷冷的抽了一口气。

他误会了这个人的话语……

他以为。他的义父出了事情。

其实从前的他,对于义父多少有些怨言,可是当一切都真相大白后,他又不觉得自己父母的事情。和义父有太大的关系。

此时,晏安之转身回了帐篷。当所有人都以为晏安之不会再出来的时候,却在下一刻看见晏安之穿上了盔甲,手里拿着晏季晟经常拿的长剑走了出来。

很快,便有人来阻拦晏安之。“公子,你这是做什么!”

连方才陪着晏安之说话的岳副将都匆匆的跑了过来,“公子。你要去哪里!”

“我要上战场杀敌!”晏安之皱眉,“你们不用拦我!”

岳副将挥了挥手。让身边的人退下后,又道,“公子,你这战场啊,你以为是儿戏呢!”

不管晏安之是否懂武艺,此时的晏安之是不适合上战场的。

晏安之的身子本就有些残缺,那双不轻便的腿,上了战场,说透彻一些,也不过是个累赘。

而且,晏安之现在的情绪显然很不稳定,这样去,也不过是送死。

岳副将很明白这点,所以有些气急,“你这样去战场上,便是送死!这场战役已经牺牲了很多人了,不缺你一个!”

岳副将的话,让晏安之眼眶都红了起来。

刚来边疆的时候,晏安之曾陪在晏季晟身边,看着眼前的军队布阵愁眉不展。在一边的晏季晟也不打扰晏安之,而是轻轻的抚摸长剑,等了许久后,才等到晏安之疑惑的眼神。

晏安之看着晏季晟手里的长剑,半响后才说,“义父,你手里的,是一把好剑!”

“是啊!”晏季晟喃喃地说,“这把剑是兵部的尚书大人亲自送给我的,是皇上的恩赐!”

这是许多人想要得到的东西,这是军人最大的荣耀。

然而晏季晟说这些话的时候,眼角似有泪光闪过,“皇上说,奖赏我跟着世子平定边疆多年。可是……这份奖励,本不该属于我一个人!”

晏安之看着晏季晟的样子,安慰,“义父!你别伤心!”

“再好的剑……”晏季晟将手里的长剑抬起,笑的很苦涩,“也换不回我兄弟们的性命啊!”

晏安之闻言,却再也说不出任何一个字了。

在晏季晟的心里,没有什么比他带领的士兵的性命更重要的事情了。晏季晟之所以服沈砚山,无非是因为沈砚山是个好将军,无论大小战役,沈砚山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沈砚山用实际的行动,在告诉周围的人,任何人的性命,在战场上都是可贵的。

晏季晟服这样的沈砚山。

只是,在战场的战况瞬息万变,不是靠着勇气和信念就能完胜的,晏季晟纵使身手再好,也没有多少头脑。

今日,晏季晟跟在沈砚山身边,因为精绝的抵抗,在沈砚山的掩护下,退了回来。

对于精绝而言,这是一场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战役,所以他们的抵抗比从前激烈了不少,纵使沈砚山帮晏季晟掩护,晏季晟身上的伤,却依旧很重。

而沈砚山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再厉害的身手,也抵抗不住,人数的压制。

沈砚山只是吩咐人将晏季晟送回来,而他自己却咬着牙,继续在战场上厮杀。

他是将军,是大燕朝这些士兵的指明灯,若是他都退下了,那么士气会大减。

沈砚山的伤势,其实也不乐观。

在京城里的伤还未痊愈,如今又在战场上有太大的动作,旧伤撕裂,又添新伤。

纵使这样,沈砚山也从未抱怨过半句,似乎这些都是他应该承受的。

晏安之想明白了,又在听了岳副将的解释后,不甘心地说,“我想帮帮他们!”

“世子猜到公子想这样做!”岳副将赶紧将晏安之又拉回帐篷里,“所以世子方才派人来告诉属下,说有事拜托公子。世子说,精绝的水源在一百里外,只是这水源很难找。若是没了水源,精绝就再也不能多抵抗了!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此时双方交战,自然没有人再去注意水源那边的动静。

而没了水源的精绝,便是沙漠上最无助的存在。

只是这个水源,却不是那么好找的。

晏安之闻言,惊讶沈砚山给他的信任,而同时,他又想好好的完成,沈砚山给他的任务。

第677章尘埃落定

精绝是位于沙漠中心的一个国家,它的繁华都是因为来往在沙漠和其他国家的人们,会在这里进行贸易。

有人要用羊皮换取食盐和大米,而也有人要用金银换取香料丝绸等等。

这些年来,精绝积攒下来的东西,已经能和大燕朝堪比。

所以,大燕对于精绝的战力从未小窥。

而且,若不是几十年前,现在的精绝皇室谋逆推翻前皇室,那么精绝现在的情况,肯定比当时更要繁荣。

战乱,永远是影响民生的存在。

既是位于沙漠里的国度,那么和众多沙漠里的小国一样,精绝最怕的,不是人们不再来这里贸易,而是没有水源。

在沙漠里没有水源,那么等于坐以待毙。

只是,精绝皇室的人也不是傻子,这样重要的存在,自然不会泄露太多。

晏安之想要找到这个存在,得费不少力气。

然而现在这个状况,却是不给他太多的时间。

他浪费一点时间,沈砚山和大燕朝的士兵,便面临多一份的危险。

岳副将说完之后,其实自己也没底,但是怕晏安之看出来,又道,“公子,这些年来世子也查过水源,他留的东西或许能帮到你!”

说完岳副将便转身从不远处的箱子里拿出一些东西。

他的动作利索,而晏安之也没有犹豫得接了过来。

晏安之和岳副将忙碌了起来,而远方的沈砚山却没有半点能歇息的时间。

晏四爷的离开,等于砍掉了沈砚山一只胳膊。

晏四爷虽然头脑和谋略不算厉害,但是他的武艺却很超群,如今他离开后。沈砚山明显有些吃力。

跟在沈砚山身边的人尽量想要跟上沈砚山的脚步,却显得十分的困难。沈砚山在战场的前列,硬是活生生的杀了一条血路出来,从远处看,像是在沙漠里蔓延的一条红色的血河,宛如黄泉路上被染的鲜红的彼岸花,妖艳且又诡异。

相反。精绝皇室那边的显然有些后继无力。

站在城墙上的将领。面孔僵硬,神色急躁,看着下方络绎不绝的士兵。像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焰,将周围的一切都焚烧了起来。

他看着,身子微微颤抖。

他早就见过了不少风浪,却不想今日在看见这样的场景。竟有些手足无措。

沈砚山是真的生气了,这个人。是真的想要精绝这个国家在世上消失。

他想起从前,沈砚山对精绝的国王说,“若有下次,不。应该不会有下次!”

那时所有的人,都不明白沈砚山那句话里的含义。

毕竟那时的沈砚山,年纪尚小。虽然在战场上骁勇,也不过是个孩子。

他们没有多想他的话语。

如今想来。沈砚山在那个时候其实就说的很清楚了,不会再给精绝任何机会。

那个人,相当记仇。

此时,他明白了大势已去,却不想就这样战败。

想到这里,他对身边的人大吼,“死也要守住,为了你们的父母兄弟,也要守住城门!”

他的咆哮声,像是给精绝的士兵们吃了刺激的药物一般。本来有些颓废的军心,此刻又重新振作了起来。

然而——

这样的优势没有维持太久,因为在沈砚山的带领下,城门很快便被击破了。

这场战役关系到精绝的存亡,又何尝不是关系到大燕朝的以后呢?

双方都是拼劲了全力。

乱军之中沈砚山骑着战马第一个人冲进了精绝的内城,他身上的盔甲早已被染红,血液凝固后又被融化,又再次凝固,留下乌黑的一片。

不知是谁在人群里喊了一句,“不要撤开!”

却很快没了声音。

沈砚山身后的骑兵带着弓箭手走了进来,骑兵开道,而弓箭手们也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