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谋- 第3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住的这个院子,离薄太后的寝殿不远,在宫外他还有一座宅子,只是他甚少会去宅子里。除非有什么美人送来了,他图个新鲜,回去看看。

只有周围围着一群美人,京斋才会觉得自己还活着,不是个残缺不全的人。

有人羡慕他高高在上的时候,却不知道他羡慕他们,能有儿有女。

京斋揉了揉眉心,回到了院子里。

很快,屋内便走进来了一个脸上带着伤疤的少年,他看着京斋疲惫的样子,试着问,“公公,这大燕朝,是不是真的要换人了?”

“不知道!”京斋没有抬起头,“不过换不换人,都不要紧了。我已经替你查到了,你妹妹在哪里。你现在想要走,我便派人送你出去,只是……你走了,便不要再回来了!”

少年闻言,怔了一怔,半响后才说,“她过的很好,我又何必去找她?公公,我不走,我要一直在这里!”

(未完待续。)

第661章:赌博

当年,若不是京斋将他救回来,他此时怕是已成了一堆白骨。

人,该知恩图报。

他转身将小炉上温着的清酒拿起,又亲自给京斋倒了一杯,“暖暖身子吧!”

今年的春日不知为何,格外的寒冷。

屋外湿哒哒的,纵使屋内燃着炭火,依旧让人觉得一身寒意。

像是多年前,他曾经历过的那场大水。

“真的不去见见她吗?”京斋拿起酒杯,眉眼带笑,“我听闻沈家世子身边那个副将,挺喜欢她的!”

少年摇头,“不见了,在她的眼里,我其实是一个已死之人,又何必再见,徒增烦恼!”

而且,他现在这样的容颜,又怎么去见她?

对于薄太后而言,京斋是可以说说话的人,而对于京斋而言,约摸也只有郭云清能说说话了。

郭云清和他一样,都是在宁州长大的人,而且郭云清擅长口技,唱的曲子也很好听。听着故乡的乡音,京斋觉得格外的舒心,像是回到了很多年前一样。

只是,物是人非。

他已经不是当年的他了。

京斋抬起手来,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语气淡淡地,“当年,你曾说想要找你妹妹,也希望我暗中帮帮晏季常,你为了报恩,一直都陪在我身边。但是你知道的,现在的晏季常,今非昔比,我根本没有什么地方能再帮他了!”

郭云清闻言,依旧没有说话。

他进宫后,便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郭云清这个名字对他而言,已经有些陌生了。

当年。郭家仰仗着晏季常才能有机会过上好日子,而他愚笨却被人利用,落得现在的下场。

妹妹不相信他已经去了,而他也不相信,妹妹就这样没了。

所以在京斋的庇护下,他慢慢地试着开始找妹妹。只是宁州那么大,他怎么可能找到她?

后来。他才知道。其实妹妹来了京城。

在太后寿宴上,他曾远远的看见过妹妹。

她现在在晏家大小姐身边伺候,日子似乎过的很好。而他也可以彻底放心了。

至于晏锦……

他曾无意听晏季常说起晏锦的时候,给晏锦占卜过一卦,卦象显示的意思很奇怪。

生亦非生,死亦非死。

因为卦象有些不吉利。所以他没有告诉晏季常,而是随意敷衍了几句。

对于郭云清而言。晏季常的确是个好人。

只是,郭家人没有福气……

“我不走!”半响后,郭云清依旧坚定地说,“我不想走!”

他的妹妹现在已经长大了。他这个哥哥去找她,也是她的累赘。而且,郭云清不想再见香复。他内心的愧疚一直都在。

是他识人不清,害了父亲和妹妹。

京斋又何尝不知道郭云清在想什么。他只是笑了笑,不再开口。

他本就生的俊朗,此时又因为用了一些清酒,白净的脸颊上也多了一抹浅浅的粉,瞧着更像是凭空添了几分媚气。

宫内很不安静,而宫外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城门上的将领开始支撑不住,有人亲自去定国公府,求见了定国公。

刚从昏迷中醒来的定国公闻言,掀起被子就要去城墙上,却被陆小楼拦住了。她皱着眉头,说,“你不能去!”

定国公如今精神不错,但是陆小楼却不安。

她总觉得,这些日子维持不了多长。

而定国公精神奕奕,也不过是短时间的假象。

定国公没有说话,但是从他的动作上,就看的出来,他是想去城门上看一眼,然后加入这场战役。

当所有人都在僵持的时候,突然有人从外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说,“世子……世子回来了!”

定国公闻言,“什么?”

“世子,在城墙上!”那个人气喘吁吁,一句话几乎都说不利索,“开城门,攻出去了!”

在座的人闻言,都抽了一口冷气。

薄相手里的兵力比京城里的兵力多了不少,多日的交战,其实京城里的军人们,早已疲惫不堪。而此时沈砚山居然命人大开城门,直接追杀了出去,显然有些太冲动了。

不过,很快陆小楼便想明白,自己的儿子为何要这样做。

她只是喃喃地说,“空城计!”

薄家人处事向来小心翼翼,当初他们是亲自看着沈砚山离开京城的,现在沈砚山突然出现,薄相肯定会诧异,为何沈砚山突然回来了!但是,沈砚山没有给他太多思考的机会,而是直接打开城门追杀了出去。

沈砚山本就擅长领兵,军队在他的手里,能爆发出更高的战力。

薄相的迟疑,会让沈砚山占足了便宜。

之后,沈砚山肯定会让薄相措手不及。

一个将领的犹豫,会导致整个战局的改变。

陆小楼和天下的母亲一样,总觉得自己的儿子是最优秀的,尽管重大夫私下也跟陆小楼说,沈砚山的脾气古怪,为人又冷淡,人情世故更是半点不懂。不过,落在陆小楼的耳里,这些都像是在夸自己儿子一样。

重大夫说了一会,似乎也明白陆小楼在想什么,便直接住嘴了。

他现在算是明白,沈砚山的性子像谁了。

沈家这边,定国公终究是没有如愿去城门上。

而此时的京城的城门大开,沈砚山握住长枪直接带着兵队从里面冲了出去。沈砚山出现的时候,不少人都惊讶的目瞪口呆,谁也没想到沈砚山居然会从边境赶了回来。

沈砚山的回来,更像是证明,精绝和柔然都已经败退了。

大燕朝的边疆安稳了,而大燕朝是彻底的胜利了。

军队,很快便又有了士气。

然而,谁也不知道,沈砚山的出现,其实并不是因为精绝和柔然败退的厉害。事实,恰恰是相反的,精绝和柔然似乎已经发现他不在边疆亲自率领程家军,攻势比从前凶猛了很多,晏安之虽然聪明,但是却没有作战的经验,现在已经有些手忙脚乱了。

他现在要做的,便是平了京城的叛乱,然后快马加鞭的带着军队赶过去。

沈砚山在和自己赌博,他赌,自己一定能让薄家带来的人马,全部败退。

(未完待续。)

第662章:你来我往的争夺

对于沈砚山在战场上的事,不少人都是听程家军的人讲起。

他们总觉得,这些人讲起沈砚山的时候,满脸的尊敬太过于夸大了。

然而,今日他们跟在沈砚山后面才知道,为何这些人如此的尊敬沈砚山。

堂堂的沈家世子,性命比多少人都要宝贵。而这样的他,却永远站在战场的最前面,没有丝毫犹豫。

平日里冷漠的神情,此时看起来更是肃穆。

他骑在一匹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的马匹上,握着长枪的动作十分优雅,但是他手下的沾染的血液,却和这份优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铁甲、长枪随着夜色而动,战马浓重的喷喘,京城外一片火海里,扬起了一片的尘埃。

在这如纱般轻薄的尘土下,血色随着沈砚山领着的军队,一路蔓延。站在城墙上的将领,看着这沈砚山厮杀出去的一条道路,竟觉得像是黄泉路上最诡丽的情形。

等谢相固执的到来时,晏季常陪在一侧。

两个人虽然有隔阂有仇恨,但是在外敌侵袭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怎么一起抵御外敌。

虽然他们身子不似军人那样硬朗,但是他们却愿意用血肉之躯,来抵挡奸妄之人的谋反。

然而他们到了的时候,却看见诡异的一幕。

沈砚山带着的军队,像是一支利剑似的,直进薄家军队的人群中,而薄家军队在外设的营帐,此时却更像是断了他们退后的阻碍。沈砚山这次出击的速度很快,而在后方休息的薄家军队里的士兵。他们刚刚醒来,仅仅是探出了身子看着外面,就被人瞬间的刺破喉咙。

下一刻,白色的营帐像是染上了一层鲜红诡异的花纹。

多日来,薄家军队的攻势导致这些休息的军人们,疲惫不堪。

此时,醒着的、没醒的薄家军队。都被沈砚山这突如其来的攻势。吓的节节败退,根本没有整合的机会。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被围困在城墙内的人。居然会主动打开城门,来应战他们。

这和自寻死路,又有什么区别?

等薄家的军队反应过来的时候,沈砚山已经快接近薄相了。

接下来。薄家军队在薄相的带领下开始反击。

明明是占有优势的他们,现在看起来却更像是以卵击石。

然而他们刚反击准备厮杀的时候。背后却突然燃起了一阵火光。

这火光里的烟雾浓烈,还掺着一股他们熟悉的香味。他们的攻势,也随着这股香味,慢慢的缓缓了下来。

火光越老越大。周围的烟雾也开始浓烈了起来。

此时,薄家军队里终于有人反应了过来。

他大喊,“粮……粮被烧了!”

“粮草被烧了!”

“后方的装有粮草的帐篷。被烧了。”

“后面还有人……好多人啊!”

本来就涣散的军心,在此时更是顿时士气大降。有些不理智的人。甚至还朝着后面跑去,想要去火海里将军粮救出来。然而,这些粮草却被他们自己存在后方的火油,烧的干干净净,冲进去的人,也瞬间落入火海之中,再也没有任何动静。

薄家带来的军队,虽然一直都被藏在外地,训练却也不差。但是,正是因为训练不差,他们更明白,军粮对于一个军队的重要性。此时,凉州的后路被断,他们若是攻打不下京城,肯定是死路一条。

没了粮草的军队,就像是失去了锋利爪牙的老虎。

他们在发怔的同时,沈砚山带着的军队却没有和他们一样。他们的士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路厮杀没有半点的迟疑。

站在远处城门想的谢相,顿时哑然,“他,居然烧粮了,是怎么做到的?”

晏季常凝目远望,也只是摇头,“不知!”

沈砚山是何时吩咐人去薄家军队的后方烧粮草的,谁也不知道。但是,他刚才猛烈的攻势,的确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了,根本没有人注意到,有人已经遣进了薄家军队的后方。

谢相怔了很久,“薄家这次,败了!”

“恩!”晏季常点头,“精绝和柔然这两个国,来日怕是也不会存在了吧!”

其实所有的一切,在精绝和柔然进攻大燕的时候,聪明点的人都知道了这里面的缘由。

大燕朝出了昏君,敌国自然虎视眈眈。

但是,大燕朝帝王虽然昏庸,贤良之臣却不少,想要击败大燕朝,哪有那么容易?从前的卑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但是,放着大燕朝这快肥肉,他们不吃到嘴里,又觉得难受。

于是私下,柔然和精绝开始勾结,他们表面上做出对大燕朝没兴趣的样子,但是又在暗中扶持薄家。导致薄家上一代家主,对帝王之位有了想法。

扶持一个家族,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但是,比起来日的得到的利益,这些事情做起来也不算什么了。

只是柔然和精绝没有想到,大燕朝是有人看破他们这一点的,当年精绝故意试探大燕朝边疆布防的时候,被沈砚山带着程家军差点灭国。其实,这就是沈砚山对精绝的警告,他不愿意屠国,是希望精绝就此罢休。

当然,他的举动,也在告诉精绝,柔然其实是希望并吞更多的领土。这其中,也包括精绝。

精绝和柔然比起来,自然不如柔然。

精绝在算计大燕,而柔然在算计精绝。几个君主的心里,都揣着各自的想法。

乌恒国王会在暗地里支持薄相,无非是想要更多的领土。

君主们的想法都很简单,只要薄家成为大燕朝的帝王,那么朝中的贤良之臣,肯定会被薄家杀的干干净净。就算薄家不能成功,也能给大燕朝带来动乱,那个时候便是他们的可乘之机。

薄家以为自己是棋盘上的控棋之人,却不想自己却是敌国的棋子。

而棋盘上的博弈,无非是几个国家之间你来我往的侵略。

只是,薄相身在棋盘之中,根本看不清楚自己的局势,连带着宫中的那位薄太后,自认为掌握了全局,却不想自己和薄家人差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