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郦琼他们彻底绝望了。
想不到自己一味忍让,事事服从,到头来落得如此收场。
这三个人是张浚所能拿出手的最强阵容了,哪一个都不是郦琼等人能对抗的。还用怀疑吗,事情是真的,吕祉这个阴险腌臜的贼,要不是他故作镇静表演过头。整个淮西军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
恩格斯所说的这句名言,即便是上溯到南宋朝也一样好使。
一气之下,郦琼率领麾下的靳赛、王师晟、王世忠、等人来到了吕祉的帐中,他的亲卫队也将吕祉的大帐团团包围起来。
郦琼见到吕祉之后,二话不说,从袖子里掏出了他截获的吕祉给朝廷的告状文书。然后大声质问道:“诸兵官有何罪。乃以如许事闻之朝廷邪?”
单凭郦琼的这番话,就可以判定,吕祉给朝廷的告状文书,大多是捕风捉影、牵强附会之辞。否则郦琼不会说得这般的理直气壮。
吕祉一看郦琼有备而来,又拿了这么多自己发出去的文件前来寻仇。他大吃一惊,准备逃走。可他能逃到哪里去呢?
郦琼冲上前去,将吕祉一把抓住。吕祉身边的一名卫士看到吕祉被抓。赶紧抽刀来救。他手起刀落,一刀砍在了郦琼后背。
这一刀砍的不是郦琼,而是郦琼对于南宋朝廷最后的一丝眷恋。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叛变造反都只能是最后的一个选择。
郦琼身穿甲胄,没有伤到肌肉,他回头一看,然后大叫一声:“何敢而!”便转过身来,抓过兵器两下便将这名卫士杀死在台阶上。
此时。大帐内已经满目刀光剑影了。
吕祉被抓,都督府同提举一行事务乔仲福和他的儿子武略大夫乔嗣古、统制官刘永、衡友被杀,閤门袛侯刘光时被生擒。
吕祉和他的亲卫被郦琼他们给一锅端了。
刀兵既动,郦琼再无回头可能。他一不做二不休,带着淮西大军四万多人,并十多万家属和当地百姓一起开拔,向北移动。准备去投靠刘豫了。
在后世有一种说法,认为郦琼与伪齐方面早已暗通款曲,云云。
在这里,我要帮郦琼略作辩解。
事实上。在淮西军的这次军务整顿之中,郦琼已经尽了他的努力:无论是对王德还是吕祉,他最初的态度都是尽量配合。
假如不是张浚的胡乱安排,假如不是王德的不近人情,假如不是吕祉的先入为主、捕风捉影、等等,郦琼不一定会走到最后一步。
“寻常伏事太尉不周,今日乞做一床灞桓采w。”
堂堂一个副都统制、军中大佬级的人物,居然能够说出这般卑躬屈膝的说话,就足以证明了郦琼的诚意。
可惜的是,郦琼付出的诚意没有收到任何的回报。
唉,一切都晚了,只可惜了郦琼这员一点都不弱于王德的猛将。
吕祉被郦琼搞懵了,他知道什么是哗变,可亲身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
吕祉被郦琼捆在马背上,一直走到快出淮南西路,到一个叫做东楼的地方时,他才猛然发觉郦琼他们的计划。
………………投伪齐,这是在叛变!
勇气猛然回归到了吕祉的心里。
虽然被被捆在马背上,吕祉仍然破口大骂,斥责郦琼、激励全军。
吕祉要大家分清楚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叛贼,去投奔刘豫,就是做叛贼手下的叛贼,会骂名千载,后悔无及的,等等。
毛太祖教导我们,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于是乎,郦琼大怒,手起刀落,将吕祉杀死在马上。
不但如此,郦琼一不做二不休,指挥大军在庐州大肆掳掠。还把当地的地方官赵康直和庐州知州赵不群俘虏一同带走。
原先南宋朝行营左护军近四万士兵、还挟裹着六万多家眷、百姓投靠伪齐,史称“淮西之变”。事发时间是绍兴七年的八月八日。
这一天的黄历上写着:诸事不宜。
淮西军的消息传进临安,朝廷上下震惊不已。
五大军区之一的淮西军区突然间全空了,竟然是全军叛变,这是宋朝从来也未曾有过的事,哪怕遍查中国历史,也找不出几回。
高宗皇帝急火攻心。懊悔无及,恨不得一巴掌把张浚拍死。
这是他的家底,是他安身立命的东西,他容易吗,当年急慌慌逃到了江南,被女真人万里追杀。几乎葬身大海里,都是因为没有兵。
这些年节衣缩食住小房,忍辱负重装孙子,好不容易才攒出几支军队,居然一下子丢掉了五分之一。
考虑到是投敌叛变,里外叠加损失是翻倍计算的,这无论如何没法接受。
这时候。高宗皇帝用最快的迅速派人传令岳飞,要他给郦琼写信。只要肯回头,一切就当没发生过,回国之后升官、奖钱,要什么给什么。
为什么朝廷会想到让岳飞给郦琼写信?
在《金史》有这样一段记载:郦琼,字国宝,相州临漳人。补州学生。宋宣和间,盗贼起。琼乃更学击刺挽强,试弓马,隶宗泽军,驻于磁州。未几告归,括集义军七百人,复从泽,泽署琼为七百人长。
原来郦琼是当初老帅宗泽在汴梁城所召集起来的众多的绿林好汉之一。
在回顾一下南宋初年的历史。当初宗泽在汴梁城颁发江湖召集令,号称百万大军,准备反攻金国。
只可惜,宗泽不为高宗皇帝所喜。再加上当时的宰相黄潜善在旁边煽风点火,不让宗泽的大儿子宗颖接班,反而把杜充这个蠢驴派去开封府汴梁城,把宗泽几经辛苦才建立起来的抗金基业给自行摧毁。
事实上,原来被宗泽召集起来的这帮绿林好汉们,即便被杜充所驱散,依然活跃在大江南北,极大地影响着其后的局势。
当时宗泽身边的好汉就包括了李成、张用、曹成、还有这次事件的主角郦琼、等等,当然也包括了最受宗泽所重视和欣赏的岳飞。
因为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渊源,因此高宗皇帝希望岳飞能在此紧急的关头,替朝廷出头,劝说郦琼回头是岸。
高宗告诉岳飞,只要郦琼愿意回归,朝廷不但既往不咎,还会予以重用。
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假如一开始就让岳飞去接管淮西军,怎可能出现现在这种局面。
高宗皇帝不但让岳飞出手,还发诏给刘光世,让刘光世紧急复出。大概是想通过旧帅回归的方法来安抚郦琼。
病急乱求医。大概就是高宗皇帝此时此刻的心情了。
但是,刘光世根本到不了郦琼的军中,因为此时淮西军已经进入伪齐的境内。倒是岳飞给郦琼的招抚书信顺利地到了郦琼的手中。
无论是从江湖上的辈分、官场中的职位衔头、又抑或是岳家军这几年打下来的赫赫威名,对于岳飞这封来信,郦琼都不得不回。
只不过,郦琼的回信相当的有趣,让岳飞也无话可说。
郦琼在信中写道:“……昨在合肥,已闻大齐政事修明,奉法向公,人民安业。今既到此,目自见之,投身效命,合得其所……”
拿到这封信,岳飞便已经明白,郦琼是再无回归的可能了。
这支原本可以用于收复失地、对抗金兵的老牌精锐部队,就这样成为了金齐联军的一部分了,殊为可惜。
PS:谢谢zhuxyhh01大大的打赏和支持,也恭喜zhuxyhh01成为本书的掌门。

第三百二十九章:兵变(四)

淮西军务整顿的过程,正如岳飞之前对张浚所预言的那样,分毫不爽。
“淮西一军多叛亡盗贼,变乱反掌间耳。王德与郦琼故等夷,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则必争。吕尚书(吕祉以兵部尚书兼都督府参谋军事)虽通才,然书生不习军旅,不以足以服其众。飞谓必择诸大将之可任者付之,然后可定,不然,此曹未可测也。”
当郦琼被迫叛变之后,再回来读一读岳飞的这段话,方知岳飞用心之良苦。
可惜的是,因为张浚的狂妄自大,岳飞的努力付诸流水。
无论如何,淮西的兵变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这件事情给南宋朝廷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影响一、南宋朝廷因为兵变的缘故而损失了四万多精锐大军。
淮西大军大多是由陕西人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说淮西大军属于西被军也并不过分。刘光世本人也是西被军将门出身,在南宋军界中位高权重,也是中兴四将中第一个获得三镇节度使称号的人。
淮西军并不是不能打,只是因为刘光世受了父亲意外战死沙场的影响,实行保存实力的逃跑政策,因此后来给淮西军带来了极坏的名声。
实际上,淮西军个人战斗之强,甚至让岳飞也垂涎三尺。
影响二、淮西军的兵变,导致了南宋长江防区不战而被金齐撕开一个巨大的防御空洞,这造成了南宋朝廷沿江防御的空虚。
为此,后来南宋朝廷不得不命令岳飞派遣四千多水军进驻池州和江州防线,岳飞本人也必须扩大防区。亲自率领军队前往江州驻扎。
而另一方面,张俊、杨沂中等人也必须分兵来驻屯在淮西地区,以填补这一地区的防御空白。
尽管如此,这一地区的防御依旧处于空白状态,绍兴七年即将防秋之时发生兵变。对南宋整体的军事布局构成了重大影响。
影响三、淮西兵变之后,宋廷的战略举措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此之前,宋高宗坐拥雄师三十万,在张浚的极力鼓动下,宋廷从绍兴三年开始至于绍兴七年颇有进去之态。尤其是绍兴六年、七年的动作最大。
这从宋高宗行在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见端倪:越州府、临安府、平江府,最后抵达长江边上的建康府。这一路北上前移的行在也说明南宋朝廷和高宗皇帝此时的进取之态。
我们姑且不谈南宋朝廷在这一时期中。张浚如何与赵鼎斗法,张浚独相后又如何激进,最起码高宗皇帝本人还是默许和放手让张浚干的。
从宏观的角度,张浚的政策还是正确的。
无论是前期在川陕的安排,后期在长江防线的次第防守,整体的方针和布局都是非常的巧妙合理。也取得很大的成绩。
假如没有这次淮西兵变,以张浚的进取势头和对皇帝赵构的影响,以韩世忠、岳飞大军的进图中原态势,以刘光世、张俊、杨沂中对既有土地的巩固和占领,以吴玠兄弟对川陕的守御。
按照这种形势继续稳步发展,则光复中原并非没有可能,甚至更乐观一点说。即便是收服幽燕诸州府也大有希望。
只可惜,张浚做事长于宏观管理而弱于细节的调控能力。之前在陕西的富平大战如此,这次在淮西军的收编问题上也是如此。
当然,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缺点,所以张浚有缺点并不是问题,而问题在于他有缺点而不自知。
没有自知之明、刚愎自用、自私心强,这三个缺点要了张浚的命。
试想想,如果让岳飞掌握了淮西大军;假如王德能够懂点人情世故,安抚住郦琼和他的部下;如若不是派吕祉这位书生去收编;假如吕祉的公函不是郦琼所截获,淮西大军被顺利分兵……
以上的假设随便出现一个。则淮西兵变绝无可能出现。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淮西兵变让张浚的政治主张逐渐淹没在南宋行朝的政治斗争之中。
先是赵鼎把皇帝的行在搬回临安。待到赵鼎被秦桧斗下台去以后,高宗一朝完全走向了妥协和投降为主导的政治路线上去。
淮西兵变给宋人留下的教训是惨痛的,高宗之后,不少宋人反思这次兵变。其分析颇为一针见血,兹引用于此:“朝廷乃以吕祉代刘光世,遂致郦琼之叛。盖光世之军,多陕西之盗贼,最为揉杂而难治。西人重世族,光世乃世将,故仅能总统之。郦琼、王德皆光世之爱将也。二人平日不相下,若得威名之将以代之,则可以驾驭而立功。朝廷始以公(岳飞)代光世,得之矣。已而中变,易以吕祉,故二将无所忌惮而斗,琼惧而谋叛,刘豫又以高官重禄以诱之,所以丧淮西之一军。不然,公(岳飞)成恢复之功矣。今天下庸人孺子皆知公之威名,至于公(岳飞)之大计,与夫功之所以不遂者,士大夫盖未知也。”

淮西兵变之后,举国一片骂声,矛头直指张浚,其中也包括我们的岳大帅。
对于张浚,岳飞恨不得亲手砍了他。
淮西兵变不仅是南宋丢了四万多军队那么简单,五大军区之一空了,全盘的形势瞬间改变,南宋再没有进攻的资本。
岳飞想要北伐,只能再等机会。而机会……等到军队再次强大,所谓的条件成熟,那会是哪一年的事呢?
以上可能是岳飞的看法。至于其他的南宋人民,看法就更简单了。
本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之前为了拿下左护军,皇帝亲自出面,再配以最强将军亲身莅临,去压伏那帮兵痞;可张浚居然只是派去一个从未上过战场杀过人见过血的白面书生。
……两者对比。傻子也能知道会出事!
张浚白痴到了何等程度,真是不知所谓,被猪油蒙了心。
因此,朝廷对张浚发出了正式的评价,也就是御史台长官的弹劾词。
“……张浚轻而无谋,愚而自用。德不足以服人,而惟恃其权;诚不足以用众,而专任其数。若喜而怒,若怒而喜,虽本无疑贰者。皆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