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完美福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完美福晋-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太后的声音又放柔了些,“靠近点儿,不要紧的。”
  新月这回领着克善一直走到了皇太后的身前,屋子里的其他人就不禁互相看了看,皇太后虽也微微一愣,倒也没在意,反而分别执起了他们两个的手,怜惜的说道,“小小年纪,苦了你们了。”
  听到皇太后安慰的话,新月就不禁泪盈于睫了,而克善,则是干脆抽抽咽咽的哭了起来。
  其他人又在互相对看了,讷敏也是在心里一皱眉,这宫中可是有忌讳的,当初孝懿皇后崩世,四阿哥和自己想素服三年,还需向康熙请旨求准呢,现下他们姐弟俩这么穿着也就罢了,念着他们全家殉难,皇太后和皇上也不会太计较,可是这话还没说,就哭哭啼啼的,这个规矩可是。。。。。。;也不知这端亲王府是如何教导孩子的,八岁,在民间还可以说是孩子,在皇室宗亲,以及有些权贵的人家,差不多的规矩也该开始学了,再悲痛难过,有些场合却还是要忍的。
  皇太后又微愣了一下,但还是很和蔼的说道,“哭吧,悼念亲人,还管什么规矩呢。”
  要是正常的情形,皇太后这么说了,下面的人就该为自己的失态,请皇太后降罪或是恕罪了,然后皇太后再说几句安慰的话,这个情形就可以过去了,即使克善年纪小没太学过规矩,新月这个做姐姐的,也该代他做表示才对,可是她却打头忍不住了,一下就跪下来,伏在皇太后的膝头上真就那么哭起来了,克善见姐姐都如此,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于是皇太后的两个膝上,就一边趴了一个,这下可真让她有些无措了。
  皇太后并不是一个伶俐的人,实际上她是太不伶俐了,否则也不会在紫禁城住了这么多年,却连汉语都不会说,要不是太皇太后护着,要不是董鄂妃逝的早,只怕她这个皇后之位也够呛能保住,还好,她有后福,康熙登基之后,对她尊敬有加,自太皇太后崩世后,一般**里的事儿,也会跟她说一说,她若是开口说什么事儿,基本上也不太驳。
  当然,皇太后也知道自己的能为,所以并不会轻易开什么口,更不会多随便管事,但在有需要的时候,她还是愿意为康熙分忧的,就象这次,康熙对她说,端亲王是为国殉难的,对他的后人,可以多优待些,所以,她才会如此温言抚慰,可没想到,这姐弟俩却是不按常理的来,一时间倒把她弄得不知所措了。
  PS:
  这一章里,引用了些原文,虽做了些修改,但肯定没有改变它本来的意思,我觉得即使再认为这些人做事不对,可他们的行事也必是有缘由的,所以借此将原文中的情节以及新月的心理历程做了交待,只是我怎么写,怎么还是觉得不对劲儿,这父母家人全都遭获大难,新月是怎么有心情听笛子、骑马的?请特别注意,做这些事的只是她自己,并没有带她那个八岁的弟弟。
  还有,就算努达海救了她的性命,对新月来说,他也仍旧只是个陌生人,一个陌生的男人,一个与她无亲无故的陌生的男人,她是怎么能就那么投入他怀里的?这样的事儿,只怕是现代的女子都未必能做得出来吧?更别说她还是古代皇室宗室里的格格了。况且,就撇开他们的身份不提,只说那是在军营,军营里是有人巡哨的,他们两个就敢大晚上的那么抱,那么一坐就是好几盏茶的时间,这古代的男女大防在他们那里想来也真就只是空谈了。
  唉!原文的字句乍一看好象有理,可再一看就满是吐槽点,真要细数下来,那就又得一章了,且只说两个本章没有提到的吧,这是原文里没有的,而是电视剧里的情节。
  第一,新月格格可能是累、可能是惊、可能是悲痛之极,当然更可能是这些都加在了一处,总之是她晕倒了,然后,努达海就将她拥在怀中,同骑一骑了,我就说,即使军中没有轿,也没有车,但做个简易的担架总还是可以的吧?要不要把个亲王家的格格就那么在众目睽睽之下抱在怀里啊?
  第二,其实这个在本章中也略有提及,就是那个两人相拥的夜里,努达海脱下来披到新月身上的披风,在电视剧中,那是大红色啊,大红色,一个全家刚遇了难、又夜夜为思念亲人而睡不安枕的人,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不只是接受了这件大红的披风,而且还将它裹得紧紧的?
  

第三十一章 你们自己的意思呢?
更新时间2011…12…30 10:29:40  字数:3354

 看着皇太后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了,宜妃赶紧出言解围,“太后,您也别只管叫孩子哭了,这一路从荆州过来,沿途上也不知道哭了有多少回了,到了咱们这儿,也就算到家了。”
  皇太后被宜妃这么一岔,这才算是反应过来,赶紧顺着这话说道,“什么叫就算到家了,就是到家了,”又对膝上的这两个说道,“好了,起来吧,都起来吧。”
  新月和克善这才站了起来,只是还抽咽着流泪。
  皇太后左右看了看,最后决定先问小的,毕竟新月格格是女子,早晚要嫁出去的,而克善才是端亲王的血脉,在问话前,她还先用帕子给那孩子拭了拭泪,“你叫克善?今年几岁了?”
  “回太后话,”却是新月出言回答,“克善今年八岁。”
  新月的这般举止自然又是惹得屋内众人侧目,只是她泪眼朦胧的,根本没留意这些。
  皇太后经的意外多了,倒是有些淡定了,干脆顺势去问新月格格,“那你呢?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回太后话,”新月的声音里带着哭腔说道,“奴才十七了,名叫新月。”
  “什么?”皇太后刚刚才养成的淡定马上就没有了,“你叫新月?”
  “是,奴才的名字是叫新月。”新月不明白皇太后为什么会一脸惊诧,却老实的点点头说道,“奴才是出生在一个有上弦月的夜里,所以阿玛给奴才取名叫新月。”
  屋子里的众人都在庆幸着这时候不用自己说话,因为她们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讷敏面儿上保持着镇定,心里却已经是阴云一片了,看来这个前世肯定没有、这世却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的端亲王的家教十分的成问题,男孩子养得不懂规矩、又不大气,女孩也是不成体统,之前还以为这“新月”二字是端亲王为她女儿起得雅号呢,没想到却是她的闺名,这个是能彰显的吗?
  皇太后事先并不知道她的闺名,却已经知道新月格格这个称呼,可见得那些上奏给皇上的折子上必是直接写出来的,所以康熙才会照样写给皇太后,刚才宁寿宫的太监来给自己传话时,也是这么叫的,而从荆州到这儿的一路之上,这个宗室格格的闺阁之名又不知经过多少人的嘴里嚼过了,再想到那个端亲王还是前世弘晖的封号,讷敏真是觉得晦气之至。
  不太具备应变能力的皇太后,觉得自己今天经受的意外已经够多了,安抚的话还是不要再说了,否则还不知道又会出什么事儿,干脆直接过渡到结尾,将康熙的安排说出来好了,“我和皇上是想留你们在宫中的,可是宫中的规矩又多又严,克善。。。。。。和你,还是孩子,又刚失了父母,很不用现下就学这些,所以我们就商量着,或者让你们到哪个亲王府。。。。。。”
  讷敏听到半路,就知道这不是太后的话,她还说不出这种带着委婉之意的话来,其实这话里面的直白意思是,你们现在是要守孝的,所以不能留在有忌讳的宫里,至于要到亲王府,那是因为克善是亲王世子,当然是养在亲王府里才最合宜,但有这么一对姐弟住进去,只怕那个亲王府以后的日子未见得会清闲了。
  而皇太后还没说到要将这姐弟俩放到哪个亲王府呢,就有人来报,皇上过来了。
  其他妃子们还好说,众皇子福金们就准备要避开去,只是她们刚走出来要准备告退,康熙就已经走进来了,见她们这样子,直接挥了挥手,“行了,你们也不用避了,且一起听着吧。”
  得,这下不用走了,众皇子福金们怎么出来的,又怎么回原位去了。
  康熙给皇太后行过礼坐下之后,眼睛看向那一对身着素服的姐弟,“这就是克善和新月格格?”
  “就是他们了,”皇太后点点头,想想又补充一句,“这新月格格,她的名字就叫新月。”
  “什么?”康熙的眉皱了皱,“既是格格的闺名,哪里好这么叫来叫去的?传话下去,以后不得再以此相称。”
  “嗻。”康熙身边的太监忙答应一声,之前的顾问行已经调到敬事房任总管了,现在跟着康熙的梁九功。
  新月觉得很委屈,眼睛里又含了泪,这是阿玛给自己起的名字,在荆州叫了那么多年,没想到刚到京城,就不许叫了。
  康熙没理新月,又问皇太后道,“皇额涅,您可对他们姐弟俩可有所安置了?”
  “还没有呢,”皇太后觉得自己的效率不够高,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刚说要选一个亲王府呢。”
  “方才朕在朝上也是这么说的,”康熙的目光转向新月和克善,“可是努达海却说,他十分愿意迎接格格和小世子回第。”
  什么?饶是屋子里的人今天经得意外够多了,还是被康熙这话惊着了。五福金的脸色都有些忍不住变了,皇太后和皇上话说得明白,要找一个亲王府,你一个将军,正经连个爵位还没有呢,是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的?
  而康熙的话还没完,“努达海还说,他自荆州护送你们回京,一路上感情融洽,他真心诚意的想要照顾你们姐弟二人。”
  这下众人都不约而同的向新月看去了,结果就见那姐弟俩居然是一脸惊喜之色,倒让大家一口气就噎在那儿了。
  康熙自然也看到了这姐弟俩的神情,却不动声色的问他们道,“你们自己的意思呢?”
  克善这回倒是自己答话了,他抢着迫不及待的说道,“这样好!这样好!我们一路上和努达海都熟了,能去努达海家,是我们最高兴的事了!就这样办好不好?”
  康熙看向新月,“你说呢?”
  新月很坦白的说道,“那是我们姐弟二人,求之不得的事!”
  康熙微一沉吟,就开口说道,“既然你们的意思是如此,那朕就准了。”
  ***********************************************************************
  出了宁寿宫,大家的表情各异,一时却又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简单做了告别,就各自乘着肩舆离开了,除太子妃以外,其余的皇子福金,正好是五个,分住在乾东五所里,她们是一路来的,自然也是一路回去,与来时不同的是,五福金的脸色已经有些掩不住的忧愤之色了,讷敏心下也代她叹息,那个意图攀附权贵、却连基本的分寸都不顾的努达海,是五福金娘家的本家,听她之前的话头儿,只怕两家里纵使没什么嫌隙,也没多少往来,但没往来容易,想不被牵累就比较难了,都是姓他塔喇的,总是难免会有人联想的。
  就这么着一路无话的回到了乾东五所,然后各回各家,讷敏乘着的肩舆进了黄琉璃瓦歇山顶的前门,又过了木影壁屏门,里面就有奴才迎过来了,正是苏培盛,“福金回来了,十爷和三舅爷在呢,爷吩咐,您回来了,就直接过去。”
  苏培盛所说的三舅爷,指的是讷敏的弟弟五格,他到底还是进宫做了十阿哥的伴读,不过,十阿哥跟他对脾气,又有四阿哥相护,倒是没受什么欺负,只是常被四阿哥罚着念书练字,同时被罚的还有十阿哥。
  因为多了一层五格的关系,再加上讷敏的存心故意,十阿哥现时与四阿哥的关系可是比跟八阿哥近得多,尤其是在温僖贵妃薨世之后,讷敏拿着四阿哥的事儿来劝十阿哥,说孝懿皇后崩世时,四阿哥是如何,又说当德妃不愿意接管他时,他又是如何,从而让十阿哥觉得四阿哥和他根本就是同病相怜,不,实际上他比自己还要惨些,他虽有生母在,可这个生母却是只享受权益,却并不尽义务的。
  不过,十阿哥和四阿哥近归近,但两人的性情决定了,他们是不可能玩到一处的,又加上四阿哥总是让十阿哥读书练字,每每念得他头大,好在有个五格陪着,他也勉强能坐得住,而由此,他跟四阿哥的关系,可以说亲近,也可以说亲厚,但绝称不上亲密,与他能论上亲密的,那得说是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是康熙让四阿哥教他算学的,而讷敏对这个前世一力支持四阿哥的人,态度上的亲切自是更不必说,他来东三所的次数多了,与也常过来的十阿哥自然也就熟了,十三阿哥虽小三岁,但技勇上的功夫却是扎实,正可与十阿哥练到一处,而他在诗文书法上的刻苦与悟性,又让四阿哥很是满意和欣赏,几番下来,倒使得他在四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