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明朝-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机!赫杨感觉自己走了很久,这七层,绝对比普通住宅的九层还要高!

  赫杨听到了一声铁门开启的声音后,被人从后面一推:“到了。”转瞬,又是一阵铁门关闭的声音……

  赫杨被人推了进来后,立刻伸手解开了自己的眼罩。却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这屋内竟然还有一个人!那人双手、双脚分别被铁锁链锁着,不过那些铁链的长度很长。不影响那人在这层塔内活动。那人披头散发,从他的面容上看,好像和朱元璋差不多大的年纪……

  赫杨正发愣时,那人笑到:“老夫在这里这么多年了,每天除了送饭的杂兵外,还是第一次来外人。”

  赫杨看着这老者这样,心想,这人一定不寻常。便大着胆子问到:“你谁啊?从今以后就是邻居了,大家交个朋友。我也是被朱元璋关进来的。我叫赫杨,你呢?”

  赫杨的话似乎勾起了老者的兴趣,老者笑到:“想不到我被困此地还能遇到朋友?不过往往就是朋友才会算计你。念在你我有缘,我就告诉你吧,我叫刘伯温!”

  刘伯温!赫杨听到这个名字心里一惊,说到:“后人传说的天机神算刘伯温?不对啊,不是说你是悲愤而死的么,你怎么没死,还被关在了这里?”

  刘伯温听完了赫杨的话,竟然有点悲凉的笑到:“难得还有人记得老夫。天机神算,算天算地,难算人心。老夫当年辞官,却屡屡被卷入纷争。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赫杨一边听着刘伯温的话,一边在脑海回想关于刘伯温的知识,最后赫杨对着刘伯温说到:“我靠,你洪武八年就是传出已经死了。现在洪武三十一年了,那你不是被关了二十多年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关着你?”

  赫杨说完后,直接把心里最好奇的事直接问了出来。

  刘伯温看着赫杨许久,没有回答赫杨的话,而是问到:“你又是什么人?为什么被关在这里?”

  赫杨被刘伯温给住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关在这里。就是朱元璋密令自己进宫,然后朱元璋对着其他人交代了一些事后,直接就给自己关了。对了,朱元璋好像对自己说过:被他说中了,大限已至。应该是这个原因。

  赫杨想了想,对着刘伯温说到:“我本来是锦衣卫的指挥佥事。曾经在一年多前,我曾经断言过朱元璋必死在洪武三十一年。我分析着可能是让我说对了,所以把我关在这吧。这会他该死了吧,反正刚才后事都交代完了。”

  刘伯温听了赫杨的话,立刻问到:“他死了?你一年前就可以断定他会死在今年?”说完,刘伯温又笑了笑说:“想不到你也懂的天机命理,我同道中人竟然有如此后起之秀。”

  赫杨听完了刘伯温的话,心里骂到:天机命理你妹啊,我这都是历史知识。嘴上却继续恭敬的问到:“刘老前辈,那你是因为什么被关在这的?”

  刘伯温这回还是没有回答赫杨的话,反而继续问到:“朱元璋可立了遗诏?谁当皇帝?”

  赫杨心说这老头是不是被关傻了,一句没回答我,就是一个劲的在这瞎问,便不耐烦的说到:“立了他的孙子朱允炆为帝。不过白费,他这皇帝做不长,最后还得是……”

  “最后还得是朱棣称帝。对吧。”刘伯温没等赫杨,就接着赫杨的话说到。

  赫杨听完了这话有点吃惊了,按说自己知道以后朱棣称帝是正常的,毕竟自己是从现代穿越回明朝的。可是这个刘伯温竟然也知道朱棣会当皇帝?而且从时间上算,刘伯温被关在这里时,朱棣应该才十几岁,难道这个刘伯温真和传说中的一样?可以预测百年之后的事?

  而刘伯温见赫杨发呆的看着自己,也猜到了赫杨心中的疑惑,却只是含笑不语,扭头便睡了……


第二十六章 新帝登基

  赫杨见刘伯温睡去,便也自己找了个空地躺了下来……

  赫杨此时脑子一片空白,前一秒自己还是威风凛凛的锦衣卫。后一秒却被关来了这个塔里,而这个塔里还住着一位高人……

  就在赫杨在塔内思考这个刘伯温时,他却不知道柯木尔听说赫杨被关在昊天塔内后,第一时间来到了燕王所住的驿馆之内等待。因为她认为能救赫杨的只有燕王了,可惜燕王却在皇宫之内忙着朱元璋的后事,根本没有出宫。柯木尔就这样站在驿馆门口,一直苦苦等待……

  皇宫之内,朱元璋的死讯已经传开。众藩王、大臣立刻进宫为朱元璋办理后事,举行了国葬。

  朱元璋在位期间,年号为洪武。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当时的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于南京,享年71岁!为朱元璋发丧完毕后,众藩王反对朱允炆登基,力荐朱棣为皇。可朱棣呢,不知道是不是真因为伤心过度,还是因为答应了朱元璋的临终恳求,此时竟然显的异常沉默,不参与朝政!

  公元1398年夏,朱允炆顺利登基,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

  “老头,我俩这已经也算是同居了一个来月了。你还没告诉我你为什么被关在这里。”赫杨在这里实在是憋的无聊,所以每天也只能和刘伯温说说话。

  可刘伯温,心情好时,回答他一句。有时却根本不理会赫杨,直接一睡就是一天。赫杨这时心想,自己这最多才被关了一个多月就这么煎熬了。真不敢想象这刘伯温在这里被关了二十多年是怎么渡过的……

  就在这时,铁门被打开了。赫杨本以为又是杂兵送饭来了,却没想到,门开之后,一名杂兵对着赫杨作揖说到:“恭喜大人,新帝登基,大赦天下。特意交代大人可以出塔了,而且官复原职。以前多有得罪,还请大人莫怪。”

  赫杨听了杂兵的话,也知道现在是朱允炆做了皇帝,可他刚想开口时,却听见刘伯温哈哈大笑的说到:“哈哈,新帝登基。朱元璋死了,哈哈……”

  就在刘伯温正狂笑时,赫杨对着杂兵问到:“大赦天下,那他也和我一起走吧?还不给他解开。”

  “回大人话,此人,先皇曾经说过,让他老死在塔内。而且先皇也曾说不管任何人登基,此人都不得被大赦。”说完,那杂兵又取出了一块黑布,准备给赫杨蒙眼:“大人,得罪了。这是规矩。”

  赫杨听完了杂兵的话,又转头对着刘伯温看了看,鞠了个躬说到:“老头,你放心。我回去了一定和小炆子说,让他把你放了。这关了二十多年了,在我们那,判无期的也能改成有期出去了。”

  赫杨说的什么有期、无期。刘伯温当然听不懂,不过他还是听懂了赫杨话里的意思,便对着赫杨说到:“小兄弟你我萍水相逢,却如此为老夫着想。难得难得。也罢,我已经在这里待了这么些年,外面都传刘伯温已死。那么我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小兄弟,如果日后念记刘伯温的话,可来与我小坐。去吧。”

  赫杨听完了刘伯温的话后,点了点头,又带上了眼罩,跟着杂兵出了塔……

  赫杨出来后,第一眼就看见柯木尔已经在塔外等候。柯木尔见赫杨出来,立刻奔向赫杨哭着说到:“我以为今生再也见不到公子了。”

  “没事,这不好好的么,别哭了。”赫杨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柯木尔竟然对自己还是一片真心。

  赫杨刚想带着柯木尔回家时,过来一名明兵说到:“赫大人,皇上有令,让赫大人立刻进宫。有要事商议。”

  赫杨听完后,眉头一皱,这朱允炆又要干什么,自己才刚出塔,就着急召见自己进宫?赫杨对着柯木尔交代了几句,让柯木尔安心回家等待,自己便跟着人进宫了……

  见到朱允炆后,此时的朱允炆已经是龙袍在身的皇帝了,赫杨急忙下跪到:“臣叩见皇上。祝皇上洪福齐天,寿与天齐。”

  朱允炆见到赫杨,无奈的笑了笑:“起来说话,这里就你我二人,不用拘礼。你爷爷的。”

  赫杨起身后,一边笑着和朱允炆打趣,一边在自己心里盘算着这朱允炆这么急见自己是不是要有什么事发生了?

  朱允炆对着赫杨说到:“朕刚刚登基,有很多事还是需要依仗你去办去。而且我发现了一些皇爷爷执政时的弊政,准备推翻,开辟新政。小杨子你见多识广,所以朕想听听你对当前的形势有什么看法,朕应该怎么改制?”

  赫杨听完了朱允炆的话,开始在脑海里回想着朱允炆登基后的一切举动……

  赫杨想了想说:“重文轻武,推行新的朝政。我有几个人给你推荐,可以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几个文人。”赫杨说出这几个人的名字时,其实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是谁,只是凭借自己所知道的这段历史而说的。

  可朱允炆听完了赫杨的话后,却觉得诧异,这几个人都是当朝的大儒,赫杨应该没有与他们接触过,怎么会知道他们?而且还力荐重用?朱允炆想了想,说到:“这几个人都是当世学者,你不说我差点忘了他们。朕一定会重用的。”

  赫杨听完了朱允炆的话,在心里暗说到:你爷爷的,敢情这小子根本不知道重用这几个人,原来这几个人走上历史舞台是自己推荐的。

  朱允炆看着赫杨,又想了想说:“那小杨子你觉得削藩一事……算了,此事先不提了。”朱允炆本想与赫杨讨论削藩一事该如何进行。却话到嘴边时又给咽了回去,毕竟这些藩王都是自己叔父长辈,自己实在不忍削藩!

  而赫杨听了削藩这几个字,突然想起了朱棣。对了,当天朱棣答应朱元璋不染指帝位,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第二十七章 新帝的困扰

  赫杨这时突然想到了朱棣,他到不是担心朱棣怎么样。只是他明知道朱棣会当上皇帝,但一些细节自己并不知道,毕竟王保保的家眷还在朱棣手中呢……

  赫杨想了想,对着朱允炆说到:“削藩的事,你就自己研究吧,我帮不了你。对了,我这放出来还没回家呢。我先回去了,有什么明天早朝说吧。”

  朱允炆听完赫杨的话,点了点头,便让赫杨先退下了……

  赫杨刚想走,又想起来一件事,急忙对着朱允炆说:“你我都知道蒋瓛是死了,这锦衣卫总指挥使的位置也不能总空着啊。”

  “放心,朕心里有数。你先回去吧。你那位红颜知己一定等急了。”朱允炆听完了赫杨的话后,笑着回应到。

  赫杨点了点头,便出了皇宫。而朱允炆在赫杨走后,却显得心事重重!

  一个年号建文,一个年号洪武,从年号上就可以看出这朱允炆和朱元璋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年轻的朱允炆被推上了封建权力的巅峰,承继了朱元璋开创的一统天下。然而,这位新君的脸上并没有君临天下的惊喜,更多的则是愁容。

  他登基后,就要面对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是如何改变朱元璋建国以来形成的动辄杀戮的严峻治国氛围。二是如何解决朱元璋所说的削藩局势……

  第二天一早,朱允炆在朝上之上立刻下了旨。开始重用文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黄子澄为翰林院大学士,齐泰为兵部尚书,方孝儒为诗讲学士。三人从今以后共同参政。封赫杨为锦衣卫总指挥使,全力统领锦衣卫。封李景隆为皇城禁军总都统。钦旨!”太监宣读完圣旨后,所有人一片哗然。

  按说赫杨与李景隆被提拔还尚在情理之中,但所有人没有想到朱允炆还提拔了三位文官,这很明显就是要用文人治国!

  赫杨在堂下看着一众藩王的表情,心里暗想,这朱允炆的这一举动很明显是打破了朱元璋留下重武轻文的局面。

  而手握兵权又自持军功的齐王,竟然听了圣旨后,在大殿之上对着朱棣说到:“四哥,看来咱们的好侄儿是要推翻先皇崇尚武风的制度,开始重用文人了。看来我们这一帮武夫要被搁置了。”

  而赫杨听完了齐王的话,就开始观察着朱棣的反应……

  朱棣听了齐王,淡淡的说到:“允炆为先皇指定的大统继承人。如今已经登基,我们兄弟等人于公,为臣子,理应为国分担,听君教诲。于私,我们都是允炆的长辈,他做什么决定我们都应该拥护才对。”

  朱棣的几句话说的齐王哑口无言,赫杨观察朱棣说话时,面部表情、眼神绝对不像是在说假话。难道这朱棣真的放弃了皇位?不可能啊!

  一旁的齐王听完了朱棣的话,不知道该怎么下台,竟然冷哼了一声,直接和朱允炆请辞回封地去了。朱允炆见状,也觉得十分尴尬,便宣布了退朝……

  退朝后,朱棣就像丢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