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藏真-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这样大哥怎么不跟那个陈老板多砍一下价?”韩星十分不解的道。

“既然有毛病,老板为什么还要买下?”张向月也不解。

韩孔雀道:“就是因为留款处的瑕疵和画的画工。”

看到他们两个更不解了,韩孔雀解释道:“就是因为画工太好了,这样的画,并不像是任伯年的风格,说实在的,任伯年的仕女图我也见过几幅,可他的水平,根本达不到这十四副画的水准,加上留款处的装裱好像有问题,这就不得不让人起疑了。”

韩星惊问道:“难道大哥怀疑这幅画的落款被人造假了?”

“应该是这样没错,现在就是不知道,如果揭去了上面的任伯年款,不知道下面是什么款识。”韩孔雀赌的是画工,既然画工那么精湛,就算这幅画不是任伯年的,也应该不是无名之辈。

“会不会这是一幅没有落款的画?”韩星道。

韩孔雀道:“应该没有这种可能,如果没有款,这边的就不需要重新装裱,直接用伪造的印章盖上就行了。”

“那遮掩起来的落款,肯定是不如任伯年有名的画家了,这样一来,这幅画的价格不是会更低?”韩星更加不解了,既然韩孔雀都知道了是这种情况,他怎么还要花费高价买下来了这十四副画?

韩孔雀道:“这倒不一定,你看这十四副画,这样的画是普通人能够画的出来的吗?既然有大师的水准,就应该获得大师的地位。

就算他以前不出名,有了这十四幅画,不管他是谁,以后他也会出名的,这些画的技艺摆在这里,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到底是哪位大师的大作。”

“大哥要把这副画揭开重现装裱?”韩星问道。

韩孔雀道:“恩,也只有揭去外面装裱上的这一层,才能看到下面的落款。”

“大哥你会揭裱?”韩星问道。

韩孔雀道:“会到是会,不过这样的画。我可不敢自己揭,还是找个专业人士来做吧!”

想了一下,韩孔雀给胖刘打了个电话,这些日子没见了,正好联系一下。

胖刘很快就道了,来了之后,他一眼就看到了桌子上的簪花仕女图:“我曰,这是你刚才买的?”

“恩,知道我们魔都谁揭裱比较厉害,你看。这边。我怀疑下面有铃印被故意盖住了。”韩孔雀直奔正题。

胖刘嘿嘿笑着道:“你可算找到人了,我嫂子就是这方面的高手,她家老爷子原来在国内都算是顶级专家,她从小就跟着她家老爷子学习装裱。现在我大哥两口子。在博物馆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你得意什么?你们全家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就你什么都不会。”韩孔雀看不上胖刘那得意的样子,自然是开始打击。

“这有什么?他们再厉害现在也没有我有钱,知识装在脑袋里再多。不能换成钱也是白搭。”胖刘不以为耻的道。

“好了,你问问你嫂子有没有空,让她帮帮忙,我手里这样的画有十四副,要全部揭表一次,我怀疑全部被人做了假。”韩孔雀道。

胖刘道:“我们去我家老爷子的工作室吧!那里什么工具都有,我大嫂现在没准就在工作室。”

刘韶山的工作室里很乱,如果不知道的,没准还以为走进了造假窝点了呢!

看着一些凌乱的青铜器,还有一些临摹的铭文,这让韩孔雀心中十分失望,这就是魔都市有名的青铜器研究所?

“很失望吧?我第一次来时也很失望,不过后来我就了解了,你看,这是黄铜,这玩意二三十元一斤,如果看不好,这东西很容易丢了。

你说这样的地方,要真放进来一些夏商周的青铜器,最后是什么下场?所以,有好东西都会放在博物馆,这里是绝对不放任何真东西的,有重要研究课题,一般也是在博物馆里进行的。”胖刘解释道。

刚走进一栋房子,韩孔雀就看到了刘韶山:“听说你小韩又收到好东西了?”

韩孔雀笑道:“收了几幅画,不过好像有点问题,这不是来求助了吗?”

刘韶山道:“求什么助,互相帮忙吧!拿出来看看。”

研究古董的,其实都涉猎很广泛,只不过专注的重点不同,只能说他们是一方面的顶级专家,其他方面也许只是爱好。

刘韶山虽然不能名列三山,但他这座山在他专业领域也是很厉害的,高大山专攻铭文篆刻,而他是青铜器加铭文,要不是两人专业近似,他也不会被高大山压了一头。

可以说,刘韶山老爷子在他的专业领域之内的成就,一点也不比三山差。

“听说昨天你差点把高大山他们的脸打肿了?”一边看着大儿媳妇摆弄那幅画,刘韶山一边乐呵呵的道。

“交流,我们只是互相交流一下,我哪敢跟那些老爷子较真。”韩孔雀道。

刘韶山道:“你这出手可够狠的,听说连王桂山那老东西的看家宝、命根子都赢来了?”

“您老说的是那块子冈玉牌?”韩孔雀笑着问道。

“对,就是那玩意,那可是个好东西,仔细珍藏着吧!以后当做传家宝都足够了。”刘韶山道。

韩孔雀笑着没有再说什么,他已经被胖刘嫂子的动作吸引了。

张淑萍确实很专业,看她有条不絮的摆弄那幅画,虽然动作轻柔,但轻易就能看出,她心有成竹,要不然,揭画还真没有几个人敢做,要知道,这一不小心,可是就能毁掉一副名作。

这次可是揭画,揭画是已经装裱后的国画,由于种种原因(破损、受潮等等),要重新装裱。

揭画首先要将旧画平铺,用水将其浸透,上面覆盖一些宣纸使其湿的均匀,过一段时间,用镊子将纸一层层揭起,然后重新托裱并将原画的缺点补上。

这副簪花仕女图的左边和右上角统统是留白,占去整个画面近三分之一。

在空白的地方,就是任伯年的留款和铃印,张淑萍就是从这边动的手,如果有可能。只动这边,是最简单的。

如果只是这边一角的问题,其他地方就可以不动,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尽量保存画作的原状。

就在按步骤揭洗的过程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淋洗时尚未发现异常,在涂上揭洗药液闷画的过程中,画面留白部分,竟然不规则地泛出来几处红颜色,并且有逐步扩散的趋势。

张淑萍马上终止操作。吸干水分。认真观察。

不论裱新画还是揭旧画,最怕的颜色就是“洋红”,比如杨柳青年画中小孩脸颊上的那种洋红,泛色最厉害。有几层能透过几层。遇到了。要格外小心。

显而易见,此画泛出的即为洋红。

现在泛色被止住了,那么。洋红从何而来,莫非被遮盖住的下面有洋红?

张淑萍抬头四顾,满脸困惑地看着韩孔雀,他不是说下面遮挡的是铃印吗?

韩孔雀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莫非画下有画?不止是铃印?

韩孔雀把他的想法一说,张淑萍不再犹豫,她拿起镊子,从一个角上试揭。

马上得到了印证:从上往下数,共有五层纸,第一层得二层都是白纸,到了第三层,才是《簪花仕女图》的画心纸,第四层是它的托心纸,第五层是很厚的一张图画纸。

既然上面的纸只是白纸,所以张淑萍也就不管洋红,反正那张白纸上只有留款和铃印,这些已经是不要的东西,就算被洋红全部污染了也没什么,所以张淑萍照样闷,只不过闷的时间尽量短些,避免泛出更多会坏了下面的画。

揭下第一张白纸,下面的情况已经能够看得出来,下面好像花了一朵花,所以才会有洋红出现。

重新涂上新药液,继续闷第二张,第二张是一张图画纸,因为厚厚的图画纸很可能挡住了药力的下渗,下一步就是揭去图画纸。

随着揭裱工作一步一步地展开,证明张淑萍的做法是高明的,她他工作起来有条不紊,从容不迫,绝对具有大家风范。

要知道,这可是价值上百万的一副名画,如果操作不好,很容易就毁了,如果没有好一点心理素质,还真是不敢下手。

揭画的最后一步最让人激动,下面的落款和印章先一点点显露出来,作者的名字我们都十分熟悉,其知名度与功力比任伯年要高许多。

再往下揭,一幅完整的《簪花仕女图》赫然显现在他们面前!

洋红色正是这幅画右上角的牡丹花上的。

下面的铃印、牡丹花被很厚的图画纸隔开,原因正是当初装裱者担心颜色泛出而采取的措施。

看着,春愁怎画的铃印,韩孔雀等人面面相觑。

“这是张大千的仕女图?”胖刘虽然不学无术,但近代名家他还是知道的,这春愁怎画正是张大千早年所用的铃印。

张大千擅绘画,喜好画荷花及工笔人物,独树一帜,画作的特色很明显,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誉。

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栖身海外,其间居巴西17年,1976年移居台湾,张大于诗、书、画、篆刻俱精,尤其他开创了淡墨泼色山水流派,推动了现代中国画艺术发展,是中国杰出的艺术家。

如果这些画全部是张大千的,那这次韩孔雀可真的是捡到大漏了。

一副画,也许还有可能是伪作,但随着第二幅,第三幅揭开,所有人都已经能够确定,这是张大千的仕女图了。

张淑萍指着刚揭开的一幅画道:“这是一副《梅花仕女图》用圆劲方折的线条,表现出仕女的清秀纤细,作为背景的梅花则用没骨法晕染,在一种迷蒙中映衬出仕女的秀雅清丽,和第一幅的牡丹相比,这幅图中的梅花一点比不那副差。”

等揭开的二仕女图,署款:“乙亥之十二月十二日吴门网师园坐雨写,大千居士张爰。”

乙亥年是1935年,张大千已经成名,且是其十分活跃的阶段,这一时期他留有大量的诗文,画作。

下面还出现了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风堂、摩登戒体”。

“你看这幅图,唐风浓郁,这肯定是20世纪40年代初的敦煌之行后,使大千的艺术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才有了这种精品出现。”刘韶山道。

“张大千的画,为什么要用任伯年的落款来掩盖?”胖刘问出了所有人的疑惑。

“如果我没看错,这些画,应该是在动乱年代流失出来的,这应该是张大千以他的前妻杨婉君为模特做的画,这些画在动乱时期失踪,没想到会这样保存了下来。

至于得到这些画作后,那人为何会用任伯年的款掩盖张大千的款,我们无从查考,也许有朝一日,你们能够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刘韶山道。

得到了刘韶山的提示,韩孔雀立即恍然大悟,怪不得他在看到这些画的第一眼就感觉不对。

任伯年在人物肖像画上确实成就不凡,但他跟张大千相比,特别是在仕女图上,任伯年还真是不行,所以韩孔雀在看到画工那么精湛的仕女图之后,立即开始怀疑,这到底是不少任伯年的作品。

所以,他第一时间就发现了留印之处的异常,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下面掩盖的,居然是张大千的铃印。(未完待续。。)RT

第二百六十六章张大千仕女

陈骞他们很明显也发现了留印之处的异常,但他们不敢动这幅画,其实想想就知道,不管下面掩盖的是什么,都应该是不如任伯年出名的,如果原来的铃印能增加这些画的价值,画的主人,又为什么耗费功夫,把下面的铃印隐藏?

就是有了这种想法,所以陈骞虽然明知道这里边有猫腻,但他就是不敢揭开看看。

而韩孔雀不同,他看出这些仕女图的不凡,并且他认为任伯年画不出这样的仕女图,所以他才铁了心的要揭开看看,没想到,下面居然隐藏的是张大千的铃印。

这时,以韩孔雀的博学强记,他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推测的差不多。

在一九三五年,张大千娶了杨宛君后,张大千画了不少以她为模特的仕女图。

一九五二年,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前妻杨宛君将张大千,在敦煌石窟现场临摹的二百六十幅唐代壁画,全部献给了国家,自己仅保留十四幅张氏为她作的画。

当年抄家者光顾杨宅,这十四幅画被搜走,从此全都没有了下落。

之所以张大千的铃印被隐藏,不是这些画的所有者害怕被人发现这些是张大千的画作,就是想要用任伯年的名号以谋求更大的利益。

你不要认为这可笑,在六七十年代,张大千的画作并不是多么值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在首都荣宝斋的价格,也不过一平方尺20元;一件100多元。

而作为清末著名画家之一的任伯年。那个时代的名声可要比张大千大得多,而且要比张大千还有名,所以,那个时代的人,把张大千的作品,伪装成任伯年的作品出售牟利,也是很有可能的。

韩孔雀看着这些画只能摇头,世事变迁,谁又能想到,当年一百元一件的玩意。现在却可以卖出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