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战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代战将-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脾脏一样为血运丰富的实质器官肝脏,如受到大力打击破裂的话,人也会在短时间内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王亮并没有下绝对的死手是因为他冷静的思考了下,这个小黄的袭击很有可能是蒋光头这个老王八蛋对自己的一番试探。

如果真的把人给弄死了,最好肯定不好收场。

果然,就在王亮不停地殴打小黄的时候,房间门口处传来了浓重的浙江口音。

“你们两个这是在干什么?快住手!”

王亮抬头瞥了一眼,来人长圆脸,大光头,相貌和影视剧里刻画的有几分神似,眼睛炯炯有神。

不用多想,这肯定就是传说中叱咤风云的蒋委员长了。

王亮这才停手,不过这个时候的小黄已经昏迷了过去。

虽然小黄练就了一身的硬功夫,但也经不住王亮往自己死穴上拼命的招呼。

其实小黄就是受委员长的命令,来试探下王亮的身手,力道掌控的还行,并没有打算把王亮杀之,顶多就是残废。

蒋光头考虑到王亮能深入敌后立下如此战功,想必身手了得,所以派小黄先试探一下,看看这个王亮到底是不是一个草包,能不能委以重任。

没想到进门后竟然看到这么狼狈不堪的一幕,自己身手最厉害的贴身侍卫竟然被王亮给ko了。

要知道这个小黄在此之前接受过来自各门各派的无数挑战,但都以胜利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蒋光头本以为王亮要是能在小黄的手里坚持下几招就算胜利,但万万没想到小黄竟然惨败下来。这让蒋光头开始对王亮重新审视起来,这个小子不一般啊。

当然,蒋光头并不晓得之前王亮和小黄格斗的过程。他要是知道王亮用了这么狠的偷袭手段把小黄给放倒了,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看了看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的小黄,蒋光头深吸了一口气,对身边的几个侍卫命令道:“你们把他送去医院治疗。”

“是。”听到委员长的命令,侍卫们连忙一拥而上,把小黄从屋子里抬了出去。

“整天打打杀杀的,像什么样子嘛,你跟我过来。”蒋光头看上去像是一句抱怨,实则是把小黄先前的举动和自己脱去关系。

意思就是这个小黄的行为是他个人的,不是老子旨意的。

王亮也不傻,这个也没有必要追究下去。

即便是蒋光头承认了是自己让小黄干的,王亮也拿他没办法啊。

总不能把老蒋的脖子一扭,然后跑路吧?

当然不行了,能不能从戒备森严的别墅里跑出去是一说,再就是自己现在的身份。

王亮现在是一名共产党党员,身上还担负着组织上交予的任务,怎么能随心所欲呢?

既然老蒋都这么说了,王亮也就顺坡下驴,跟着老蒋走去。

出乎王亮意料的是老蒋并没有把自己往会客厅领,而是把自己带到了二楼的书房内。

对于蒋光头,王亮还是有些研究的。

但凡是在家里接待客人,蒋光头一般都是在客厅里招待,不是极为特殊的情况,是不会请客人到二楼用餐,更别说进书房了。

蒋光头和王亮到书房后,蒋扭头对跟着进来的两个侍卫命令道:“你们俩个出去吧,把门关上。”

“是。”

侍卫自然不敢多说什么,委员长向来都是说一不二的,对于他的指令,只能严格执行,不能有丝毫质疑,否则自己就有危险了。

书房的门关上后,蒋光头示意王亮坐下,他自己也座在了沙发上。

王亮倒是不矫情,见委员长都坐了,自己还干站着干嘛,一屁股就蹲到了沙发上。

不过坐有坐姿,王亮坐下后沿袭了自己在军校时练就的坐姿——腰和腿、大腿和小腿成直角;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放于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学历史的王亮很清楚蒋光头待人接物的套路,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待会自己能不能得到好的一官半职,全看自己这会的表现了。

看到王亮气定神闲的坐姿,蒋光头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

的确,比自己军校里的那些学生看上去都要有精气神。

“王营长,你宝眷啊?”见王亮坐定,蒋光头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这个问题让王亮一愣,但随即就反应过来了,尼玛,都是套路啊。

“校长,学生志在革命,尚未娶妻。”要是一般人会被问懵了,宝眷是什么?(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你说得好!

好在王亮见多识广,知道蒋光头在召见底下的官员的的时候,喜欢闲谈一些家长里短。

而这就传递着一种强烈的信号,此人不久后必然要高升!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蒋光头会问一些问题,比如:“你贵庚啊?你宝眷啊?”

这些都是老头子特有的口音,若被召见人员不习惯蒋光头的口音或一时语塞答不上来,就很有可能会失去这次晋升的机会。

不过这些也就在一开始管用,后来人们渐渐摸清楚了蒋光头的出牌规则了,就按他的套路来,百试不爽。

王亮能懂得这些,就是因为历史纪录片看得多,估计蒋光头接下来该问自己喜欢读什么书了,王亮心里暗暗想到。

“恩,不错,有志向的,很好。你平时都看些什么书啊?”果不其然,老蒋提到了这个问题。

蒋光头对王亮的回答速度很满意,王亮能听得懂自己的口音,老蒋的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校长,学生最近一直在研究您的《领袖训词》。”王亮就等着蒋光头问这个呢,答案早就准备好了。

要是谈政治理念和治国策略,王亮能和他扯三天三夜都不带休息的,因为这个可是王亮当初的专业。

“哦,那你说说你都有什么感触啊?”蒋光头听了王亮的回答心里甚是舒服,觉得这个小子对自己的胃口。

但又不禁有些怀疑,这小子不会是在忽悠自己呢吧?是不是故意这样说来讨得自己的欢心呢?

于是蒋光头打算出题考考王亮,看看这小子到底是真看了还是假看了。

王亮倒是丝毫不费劲,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学生对‘评倭人和俄人’至今记忆犹新,倭人气量短窄,事尚彻底,非生即死,决无对弱者中途妥协与让步之理。而俄人则损人利己为其一贯惯计。自九一八事变爆发以来,咱们国民政府多次向英、美列强求援,均未能得到积极响应。惟有苏联,应国民政府所求,派人与我们磋商,并许诺提供大量的武器与物资援助。据报纸上所宣传的,苏联竟然同意一次性向中国提供价值1亿法币的军事物资。俄人是真心援助我们吗?”

“否也,依学生拙见,倭、俄均欲以中国为战场,以中国为牺牲品。学生看来苏联是比日本更为危险的敌人。尤以对俄问题处理为难。盖国之祸患,有隐有急。倭患急而易防,俄患隐而叵测也!”

“娘希匹,娘希匹,你说的好!说的好!!!”听完王亮所说,蒋光头激动地拍案而起,王亮简直就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虽然蒋光头在得到苏联的援助后很感动,并在1939年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亲笔信。

信的内容大致为:“我国与日本开战已两年有余。得益于您领导下的全体苏联军民的深情厚谊和给予我们的物质和道义上的援助,我们才把漫长的解放战争坚持打了下来,为此我们对您深表感激。”

表面上看上去感恩戴德,但经过后来对《蒋光头日记》的揭秘才让世人得知,当时的蒋光头可不是这样子想的。

蒋光头日记内容的原话正是刚才王亮所说的——盖国之祸患,有隐有急。倭患急而易防,俄患隐而叵测也!”

只不过这段话在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九日的今天,蒋光头还尚未写进自己的日记本就让王亮给说了出来。

人生得一知己实在是太难了,蒋光头的激动简直难以形容,刚才王亮的这句话简直就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把自己心中所想的原原本本的表达了出来。

要是国民政府内其他的官员都能这么想,蒋光头也不会在王亮说出这番话之后激动地无以言表。

蒋光头是一个心机很重的人,不会轻易对人袒露自己的想法。

每一个执政者都是一个好的演员,即便有些事不喜欢,但在公众的面前也要学会去演。

所以有些人想要按照蒋光头在公开场合发表的演讲去迎合他,蒋对其都是嗤之以鼻,十分不屑的。

就在对倭对俄的立场上,蒋光头在公开场合一直都是亲俄、联俄的。

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都对俄人抱有很重的戒备之心。

而许多国民政府的官员不明就里,错以为蒋把亲俄作为一项长久的政策,所以在公文和言语中有意的去迎合,这让蒋是十分不开心的。

而今天突然听到王亮说出自己的心声,蒋光头的表现虽然夸张,但完全是合乎常理的。

王亮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说道了蒋光头内心的共鸣点,心里有些落寞。

自己的脑海里可是准备了跟一篇学术论文一样的一整套有理有据的说辞,那岂不是浪费了吗?

不行,接着说,说到老蒋心脏病发作!

王亮接着讲道:“九一八事变后中苏之间的外交博弈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斯大林所玩弄的手腕,可谓是阴险至极。最终,如斯大林所料,校长别无选择,只好放弃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无条件与苏联恢复了外交关系;而苏联,也完全不受约束地,在事实上承认了伪“满洲国”——允许伪满在其境内设立领事馆。”

“这种事实上的承认,正是莫洛托夫所谓的‘与满洲国建立我们所需要的关系’,其目的,乃是故意示弱,以鼓励日本加速侵华步伐。中日矛盾越深,苏联在远东的国家安全,就越有保障。为达此目的,斯大林甚至不惜下令将中东铁路出售给日本,为其扩大侵华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对于斯大林的这些举措,学生认为苏联此举是对于日本侵略政策的一种鼓励。”

“另一方面,斯大林也在小心翼翼地利用外交杠杆,维系中国朝野的抗日信心,以免国民政府走投无路对日妥协,然后与日本一道进攻苏联。所以,当日军将侵略的触角深入华北,打着“华北五省自治”的幌子,试图制造第二个伪满洲国时,苏联远东政策的天平,就从鼓励日军侵华,转向了鼓励国民政府抗日。”(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要起飞了!

“1935年7月19日,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在苏联领事馆内部会议上,传达了斯大林的旨意:‘日本已在华北为所欲为,而欧美的对日压力却今不如昔。因此,我们要不惜一切手段使中国民众理解:现在惟有借助苏联的力量才能救中国。’”

“一面刺激日本的侵华野心,一面刺激中国的抗日信心,斯大林的这种外交手段,不可谓不老道。夹在日、苏两国之间,国力处于绝对劣势的中国,自然无力应对斯大林的算计。。。学生想。。。”

“好了,好了,不用再讲了。”

王亮正讲到兴头上,却被蒋光头拦了下来。这些已经够了,王亮的话句句深入蒋的心坎,和蒋光头的想法不谋而合。

“不愧是我黄埔的学生,聪明才智,高瞻远瞩!从今天起,你就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期第一总队毕业的学员。另授予你中校军衔,担任特别卫队副官处主任,怎么样?”蒋光头目不转睛的盯着王亮,他想看看王亮听到任命后会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王亮表面上尽管还是保持波澜不惊,但实际上心中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我靠,这是要起飞了的节奏吗?

什么是特别卫队?

特别卫队就是蒋光头的王牌特种部队——委员长特别卫队,专门负责蒋光头安全的警卫部队。

委员长特别卫队属于师一级别的建制,这是一支大约有4000人的队伍,配备的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式冲锋枪。

更为关键的是,这支部队的最大的亮点是他们的组成人员。

委员长特别卫队的前身,大体可以上溯到北伐战争中叶挺的“铁军”。

随着国民政府统治的巩固,蒋光头于1927年开始了对全国200万军队的选拔工作,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组成了一支8000人左右的卫队。

卫队的成员个个身怀绝技,以一当百。

1933年,随着国民政府与德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应蒋光头的邀请,希。特。勒秘密派遣纳粹冲锋队王牌教官勃罗姆来华,进行特别卫队的秘密训练工作,在勃罗姆的严格训练下,又有将近4000名士兵遭到淘汰。

至此,委员长特别卫队正式形成。

在德国教官近乎法西斯手段的严酷训练和几乎先进到牙齿的德式武器装备下,他们如虎添翼,终于成为了中国乃至整个东北亚最为精锐的部队。

所以说,委员长特别卫队绝对是国*军特种部队中的特种部队。

建制虽然是师一级,但其真正的职能远远大于师级。

可见王亮被授予的中校副官处主任含金量是非常大的,让更为惊讶的是蒋光头竟然把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