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贞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降贞观-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我了。”赵云泽像是总结陈词一般说道。
  “哼,诡辩全是诡辩”赵德言不服气道。
  赵云泽微微一笑,道:“赵使节说某是诡辩,那请拿出实际的证据来,证明某掺合了你们突厥的事情。如若不然,某也决不允许你往某身上泼脏水”
  有证据我还用费这个劲跟你砸牙赵德言无语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道:“赵使节,之前我大唐君臣就说了,突厥发生的那些事情,与大唐无关。如今,朕也如你所愿,让赵云泽与你当堂对质了。既然贵使辩不过赵云泽,也拿不出实际的证据来。那朕也只能如先前一般答复你了,突厥的家事,我大唐从来没有参与过。贵使难得来长安一次,不如多住些日子,好好领略一下中原风光。”
  “多谢陛下盛情。只是,某此次来长安,是奉了大可汗之命,与大唐交涉国书中所言之事的。既然陛下如此说,那某也无话可说了。某在长安的一切经历,某自会禀明可汗。至于可汗做如何反应,那就不是某能干涉的了。”赵德言语气不善的说道。
  “呵呵,颉利有何反应,我大唐也拭目以待。”赵云泽不待李世民说话,就直接对赵德言说道。“赵使节,某最后再送你几句话。我们大唐的待客之道便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弓。谁要是把大唐当朋友,那大唐就拿他当亲人;谁要是把大唐当敌人,那我们大唐,必是他最称职的敌人”
  “说得好”程咬金大声叫好起来。
  李世民一笑,对赵德言道:“赵使节,赵云泽方才所说的话,也是朕的意思。”
  赵德言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白一阵过后,对李世民一拱手道:“小使告退”



第404章 辽东方略(上)

  前文曾经说过,唐朝的大臣们上朝,退朝之后还要在皇宫吃一顿早饭。这顿早饭,称之为“退食”。
  用过早饭,赵云泽又被李世民召到了武德殿。
  “鹏羽,昨日你说对辽东有些想法,这会儿可以对朕讲了。”李世民对赵云泽说道。
  赵云泽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道:“陛下,在臣说出对辽东的想法之前,臣有一事想请教陛下。”
  “但说无妨。”
  “对于异族,陛下持何态度臣的意思是,如果大唐征服了异族的土地之后,陛下将如何处置异族之人”
  从后世的历史评价来看,大唐是包容的、开放的,李世民君臣,对于异族的态度也是亲和的。也因此,李世民才被称为“天可汗”。
  这些东西,赵云泽自然知道。可他此时也必须探一下李世民的底细。历史记载的东西,终究是经过粉饰的,活生生的李世民,是不是真的跟史书中记载的那样,能善待归顺大唐的异族百姓,尚不可知。
  再者,大唐如今的疆域还很小。立国至今,军事战略上一直是被动防御,疆域并未扩张。也就没有被征服的异族。没有现成的示例可参考,赵云泽也只好硬着头皮直接问李世民了。
  赵云泽问出这个问题后,李世民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说道:“朕也经常考虑如何对待异族百姓之事。就拿突厥来举例吧,若有一天,大唐征服了突厥之地,朕觉得,对待突厥百姓还是要以安抚为主。让他们与中原百姓享受同等的待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待王土上的百姓,朕自然也一视同仁。”
  赵云泽松了一口气。有了李世民的这个态度打底,他就敢尽情抒发他对辽东的战略构想了。
  “陛下,臣归途曾路过契丹部跟靺鞨部。这两个部族,都对大唐施放了善意的信号。臣的想法是”
  “让这两个部族像朔方一样,先暗中投靠大唐,然后关键时刻对东突厥倒戈相向”不待赵云泽把话说完,李世民玩味的笑着说道。
  “呃,臣就是这个意思,全被陛下猜出来了。”赵云泽尴尬道。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若是刚认识你赵鹏羽时,朕是猜不出你的心思的。可如今嘛,前有暗中收朔方之计,今又有挑动突利和颉利反目攻伐之谋,你再说起辽东,朕依着你的行事风格一猜,自然能猜出你的心思来。”
  “嘿嘿,那陛下以为此计可行否”赵云泽问道。
  “此计可行不可行,要看投入和收益的比例如何了。”李世民忽然摆出一副奸商的嘴脸来,“靺鞨部和契丹部,怕也不会只付出不讨好处吧若他们索要的好处太多,大唐得不偿失的话,此计也就失去意义了。”
  赵云泽道:“陛下但请放心,契丹与靺鞨两部索要的好处并不多。他们那地方太穷了,真要他们狮子大开口,他们都不知道该要什么好处。”
  “那他们提出了什么条件”
  “目前急需大唐应承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这两部能直接与大唐通商;二是,大唐用粮食当作他们出兵的军费。”赵云泽说道,“我们只需满足他们这两个条件,那靺鞨部和契丹部,今后便成为我大唐的仆从军了。只听大唐的命令,参加作战。”
  “仆从军这个名称倒是贴切。”李世民仿佛自言自语一般念叨。随即,他又一皱眉道:“这两个部族真的只提出了这点要求”
  这两个要求,在李世民看来,简直都不能称之为条件。
  通商,这是两利之事。
  如果说,李世民以前还对商人和商业有所偏见的话,那么从去年的招商会开始,又加上赵云泽在朝堂上的一番论商之词,在红果果的巨利和道理面前,李世民也早就能正确定位商人和商业对于一个国家的贡献了。
  以粮食作为军费,这更没问题了。当兵吃粮,吃粮当兵。既然让人家拼命,总得管饱人家的肚子。就算靺鞨部与契丹部不提,大唐朝廷也会这么做。
  见李世民诧异,赵云泽微微一笑道:“臣说过了,靺鞨部和契丹部太穷了。又受到高句丽和突利的两面封锁。在咱们看来不值一提的条件,他们却看得极重。”
  李世民点点头,道:“那鹏羽的想法,朕应准了。这件事,也交给你暗中办理吧。反正,整个东突厥都能被你搅得乱成一锅粥,只搅闹一下小小的辽东,对你赵鹏羽来说,应该没困难吧。”
  “陛下,此事是臣提出的,靺鞨部与契丹部也是臣联络的,自然也该臣负责到底。”赵云泽应道,“不过陛下,臣对辽东,还有更深的战略构想。”
  “更深的战略构想说来听听。”李世民又生起了兴趣。
  之前说的收契丹部、靺鞨部为仆从军之事,只是走个过场而已。赵云泽也知道李世民一定会答应。接下来他要说的“更深的战略构想”,才是这次奏对的主题。
  赵云泽又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其实,臣对于靺鞨部和契丹部的最终想法,是将这两个部族之地并入我大唐疆域。让这两个部族的百姓,成为大唐的百姓。如此一来,大唐就对高句丽形成了水陆三面合围。另外,从靺鞨部和契丹部往西,便是如今东突厥之地,往西北,又能扼薛延陀汗国。辽东此地,对于大唐来说,无论是短期战略,还是长期战略,都是要地啊”
  李世民沉默了一阵,说道:“可吞并顺服我大唐的部族之土地,大唐不占大义啊”
  赵云泽笑了笑,道:“若是契丹部和靺鞨部主动来投呢”
  “那就另当别论了。”李世民说道,“不过,就算契丹部和靺鞨部主动来投,这两个部族的首领,抱着的也是全其部族,获得大唐的保护的想法。大唐还是无法将兵马直接驻于辽东。想发挥辽东之地的战略作用,怕是难收成效啊”
  赵云泽道:“臣要说的,就是如何同化契丹部和靺鞨部,让他们乖乖服从大唐的调度。”



第405章 辽东方略(下)

  从离开辽东到回长安的这一路上,赵云泽都在考虑契丹部和靺鞨部的问题。
  别看现在这两个部族对大唐充满了善意,那是因为他们实在太穷了,羡慕大唐百姓的生活。也因为他们太过弱小,才没有野心。
  可有句话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有朝一日,靺鞨部和契丹部强大了,难保他们不对中原生出觊觎之心。
  赵云泽可是知道,宋朝时候的辽国,就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也经常入侵中原之地。
  对于契丹部和靺鞨部,如果处置方法不妥当,那要么冷了这两个部族之心,让大唐失去了外力援助;要么,就是养虎为患,为将来大唐的边境安全留下隐患。
  也正因此,赵云泽才对契丹部和靺鞨部格外上心。
  默默整理了一下思路,赵云泽对李世民说道:“臣认为,对待异族,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同化,让他们变成中原百姓。”
  李世民道:“朕何尝不知这是最好的方法,可这却是一项耗时长久的策略呀”
  赵云泽道:“就算耗时再久,为了将来中原的安定,这项策略也要实行。如今,正好拿契丹部和靺鞨部来做些尝试。看能不能找到一条简单易行的同化异族之路。”
  “看来鹏羽是胸有文章了。说说吧,你准备如何同化契丹部和靺鞨部。”
  “臣的想法,就是将部分异族百姓内迁,同时也将部分中原百姓迁至异族之地,形成杂居。从而分化异族,让他们形不成合力。”赵云泽说道,“那些异族百姓,对我华夏本就仰慕。我华夏文明,又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一旦杂居的局面形成,那用不了多久,异族百姓必会受我汉人影响,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成为与汉族百姓相同的人。”
  华夏文明,有着强大的包容力和感染力。中外历史上,华夏文明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就拿四大文明古国为例。古巴比伦早已泯灭,古印度文明,也早就被外来文明所取代。古埃及、古希腊,那两片地域上到了后世,所生活的人根本就不是创造出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人。只有中国,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几度遭遇外来种族的占领,但华夏文明,却把入侵的种族给同化了。
  中外历史,能不被外来入侵文明取代,反而同化外来入侵文明的,也唯有中国。
  可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似乎不怎么重视自己的文明传承了。反而有太多人看不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刻意追求洋气了。诚然,别人的长处我们要学习。可自己的好东西,也不能弃如敝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赵云泽正是认识到华夏文明强大的包容力和感染力,才会想同化异族百姓。这与他以前提出的文化入侵理念,是同样的思路。
  李世民默然一会儿,道:“这道理倒是讲得通,可真实施起来,怕也不容易呀”
  赵云泽点点头,道:“的确不容易。无论是中原的百姓,还是异族百姓,乡土观念都比较重。谁也不愿背井离乡、撇家舍业的到异地重新生根。但现在却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臣曾经与靺鞨部和契丹部的首领说过,如果有可能,朝廷会安置许多懂得农耕和匠作的中原百姓,先到他们的部族内生活,教会靺鞨部和契丹部百姓耕种庄稼,以及纺织、建筑、制器等手艺。以此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靺鞨部和契丹部的首领,也非常欢迎朝廷实施这一举措。”
  “打住”李世民忽然一抬手,阻止赵云泽继续说下去。“鹏羽,你说的这方法,朕怎么听着像是费力不讨好呀若真如你所说,中原百姓教会辽东的异族这些手艺,那契丹部和靺鞨部就会变得强大。有一个强邻,对大唐可不是好事。”
  赵云泽一笑,道:“陛下,您把臣的道德水平拔的太高了,舍己利人之事,臣真的很不擅长啊”
  “哈哈,你赵鹏羽倒是认清了自己。”李世民大笑,“莫非,你又有阴谋”
  “陛下,您又把臣的道德水准看的太低了。”赵云泽故作委屈道,“臣行事向来正大光明,就真的有想法,那也是阳谋”
  “阳谋这倒是个新词。那便说说你的阳谋吧。”
  “臣是这么想的。要迁中原百姓去契丹、靺鞨两部,普通百姓怕是不愿意响应朝廷这一举措。那我们便迁部分有手艺的府兵去辽东。另外,既然迁百姓去帮助他们,那咱们大唐的官员,是不是也应该跟过去一些,治理百姓,协调各种事情呢大唐的军队,是不是也要跟过去一些,保护中原百姓呢”
  “妙啊”李世民一拍桌案,喊道。“如此一来,那大唐就在辽东之地安上楔子了。”
  可随即,李世民又皱起眉头,道:“后面这些话,契丹部和靺鞨部的也同意了”
  赵云泽一笑,道:“有些话,臣自然不能对他们说的太明白。不过,料想他们最终会同意的。现在,是他们有求于大唐,而不是咱们有求于他们。大不了,大家一拍两散,他们继续过他们的穷日子。”
  “呵呵,这的确是阳谋,契丹部和靺鞨部的首领,根本没有破解之法。要么接受大唐在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