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找自己,可一开口便又是这些,他就不明白了,既然你什么都知道,当初何苦非要嫁给他?
“你今日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不耐烦听她啰嗦,定南王开口沉声朝她问到。
江侧妃正准备一一回忆两人之间的种种呢,不想刚开了个头,便被定南王打断了,她噎住神情错愕的看向丈夫,一时竟忘了接下来要说的话。
“王爷,您救救玥儿吧,她这一去能有个什么好结果?”总算江侧妃还记得自己来的目的,就见她双膝跪地,朝上坐的男人哀求到。
说到女儿,定南王的神色好了些,他看向江侧妃,这个女人跟着他也有二十年了,这么想着他缓了口气,对她说到:“圣旨已下,我会同王妃说,让她多给玥儿预备些嫁妆的,至于女儿那里,你这个当母亲的多劝一劝吧。”见江侧妃还要说话,他又开口到“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你回去吧。”说着,他重又低头看起桌上的书信来,这就是送客的意思了。
周宝珍拿着准备好的嫁妆单子去让萧玥过目,发现她正在房里作画,看模样并不像前几日那般颓唐,见到周宝珍的时候还她朝他笑了笑:“二嫂快来看看我画的画?”
周宝珍心下疑惑,难道她这是想通了?不过事情已然如此,她能接受现实,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妹妹好兴致。”周宝珍说着,含笑往桌边走了几步,只是桌上的画,却让她愣在了那里。
萧玥见她这般却是笑了起来,她凑到周宝珍耳边,语调轻诡的朝她说到:“画中的人想必二嫂是认识的,不知我画的可像?”说着她伸手,细细描摹画中男子的脸,眼中无限爱恋。
周宝珍看着那画,花丛间相扶而笑的男女,分明是父亲和萧玥的样子,她的脸色凝重起来,这般肆无忌惮,?分明是受刺激了:“三妹妹,你这又是何苦?”
萧玥对周宝珍的话充耳不闻,只是一味看着画中的靖国公微笑:“听说国公爷也要往西北去了,二嫂让二哥同陛下请旨,请国公爷做我的和亲使吧。”
见周宝珍诧异的看向她,萧玥冷笑一声朝她说到:“这是他欠我的,你同他说如果能成全了我这个心愿,那么以后就算刀山火海我也闯了,如果不然大不了就是一死了。”
“三妹妹这话是什么意思,这事同表哥有关系?”周宝珍不明白,表哥为何要让自己的妹妹去和亲?
“要是没有我那好二哥,这样的‘好事’又怎么会轮到我头上。”说着萧玥愤恨起来,她转向周宝珍,对她说到“嫂子转告二哥,今日种种他日妹妹必有相报。”
说完这些,萧玥便不再理会她了,而是低头专心作起画来。周宝珍在一旁站了一会儿,见她面色如常,下笔沉稳毫不拖沓,显然画中人早已在她心中描摹多次,成竹在胸了。
自己的父亲作为情人的形象,同小姑子出现在一副画里,周宝珍觉得很不舒服,非常的不舒服,生平第一次,周宝珍觉得一个人又可怜又可恨。
“这是嫁妆单子,妹妹看看吧,如果还缺什么只管同嫂子说就是了。”周宝珍将单子递给萧玥,带着丫头转身从屋里出去了,她觉得自己不能在同萧玥呆在一处,不然保不齐就要对她恶言相向了。
☆、159
看着周宝珍出门的身影;萧玥颓然的跌坐在了身后的椅子上,失神的盯着桌上的那副画,画中的男子目光清正温和;微抿的嘴角却显得决断,一如那一日他执剑破门而入时的样子。
一见周郎终生误,当时匆匆一眼;或许在那之后;她不该一味放纵自己的情绪。她以为那不过是自己心中一份不为人知的隐秘,然而一日日沉沦在这种情绪里,她便会觉得不满足;会想要更多;于是她按耐不住;到底露了行迹。
周宝珍其实不大把萧玥最后的那些话放在心上;说句绝情的话等萧玥去了鞑靼就会知道,想要站稳脚跟不是件容易的事,过得几年如她真能站稳脚跟,那么她肯定也会明白有一个强大的娘家是多么重要。
不管如何,如今萧玥的问题是解决了,不然她就是再好性儿,也不能容忍自家的小姑子妄图同她父亲扯在一起。让她觉得沮丧的是,这事到了最后到底还是表哥出手了,手起刀落,显然表哥在这其中又得到了不止一件好处。
至于萧玥的反应,肯定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她当然会愤恨,只是愤恨过后有的人破罐破摔,这样的人多半都是失败者,没什么可怕的,因为她自己就会把自己作死了。有的人会在劣势里立足当下,替自己寻找新的出路,如果萧玥够聪明,就会知道她是离不开萧绍这个哥哥的。
表哥的算计,大概也就在此吧,给你一次活命的机会,能活成什么样就看你自己了。
明珠郡主这几日心情很好,好不容易找到机会能恶心周宝珍一回,她正琢磨着怎么将事情散播出去,又不会讲自己牵扯其中。只是她还没来得及让人做什么呢,萧守便让人给她送信,大意是不管那日她在王府看到什么,目前都还是不要惹怒萧绍的好。随信而来的还有那只她一直寻而不得的花钿。
明珠郡主看着那只花钿,心下五味杂陈,显然定南王世子是知道她和萧守的事了。让萧守给她带话,为的不就是警告和羞辱她?明珠郡主觉得羞恼,那个周宝珍有什么好,值得你堂堂定南王世子如此为她费心费力。
其实如今的她,并不怕得罪萧绍,说到底她也是宗室郡主,只要不想着嫁给他,自然用不着对他处处容让,大不了就是大家撕破脸。
只是如今,她留着萧守还有用处,因此少不得要给他两分面子,才好哄他继续为她所用。
晚上萧绍回来,周宝珍将白日的事同他说了,末了问了句:“表哥是如何知道这事的。”
萧绍正坐着喝茶,闻言超她面上看了看,笑说了句:“傻子,你什么事情瞒得过表哥,以后再碰上这些事,只管直接同表哥说就是了,又何须你自己劳心费力。”说着,萧绍别有意味的看了她一眼,那眼神明显像是说再说你自己也没想出什么法子来。
周宝珍不服气,嘴里嘟囔了句:“这不人家还没出手,表哥就抢先了嘛。”
“那日她同岳母说话,不妨被明珠郡主那女人听了墙角,表哥要是再不替你出手,等事情闹出来就不好了。”萧绍想了想,还是将明珠郡主的事说了出来,那女人费心费力勾搭上萧守这个傻子,肯定不是偶然,有些事珍姐儿还要心中有数才好。
“郡主不是嫁人了?”周宝珍听说明珠同小叔子的事,第一反应便是她都嫁人了,怎还可如此,只是话一出口,她就知道自己又犯傻了,这样的事又分什么家人不嫁人“只是,她的心上人不是表哥,怎么又同三弟扯到一起了?”
“你可还记得去年冬天明珠郡主开粥棚的事?”萧绍看向周宝珍问到。
“那是自然的,郡主开粥棚,施的粥插筷不倒,果然是好财力呢。”一说起这事,周宝珍便要笑,那个时候还多亏明珠郡主跳出来,转移了众人盯在她身上的视线呢。
“那里头大部分钱,都是三弟给的。”
那回无意间听说了萧守之事,萧绍回头让人去查,跟了他好久,才终于在年后抓住了两人的行迹,至于那些钱的去向,自然也跟着水落石出了。
萧守自诩风流才子,仰慕明珠那个假才女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明珠郡主那女人眼睛长在头顶上,自然看不上他。只是嫁人后她身价一落千丈,去年更是同夫家闹翻了,后来为了抢珍姐儿的风头,拿了自己的私房开粥棚。
粥厂这种事,一日两日还好说,时日长了对谁家都是个考验,更何况明珠郡主以一己之力下重本。很快她就觉得手头紧了,只是当时骑虎难下,正好一此次宴会不知怎么的就同萧守勾搭上了,哄的萧守拿沈家的钱替她做脸。
周宝珍惊讶,原来竟还有这样的事:“只是京中不是都传郡主极会做买卖,怎连这点钱也拿不出来?”
萧绍看向周宝珍,见她一脸惊讶,全不似作伪,心下就是一笑,珍姐儿自小长在府里,回家后靖国公府又是积年世家,底蕴深厚,见的都是顶尖富贵,自然不会将这些小钱看在眼中。
“明珠郡主那些生意不过都是些小道,你见那个有身份的夫人真用她的东西,不过是说的热闹,骗骗那些暴发户和小官夫人罢了。。。。。。”
“那按表哥的意思,郡主同三弟在一处,便全是因为银钱之故?”周宝珍总觉得这事这样说来总是说不通的。
“自然不是,那女人野心颇大,我就怕她心里有些别的想头。”萧绍想着,明珠郡主绝不会仅仅为了几个银钱就委身给萧守的,她必然另有所图。
周宝珍点点头,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说起来今年还真是多事之秋,从宫里到王府,竟然就没个消停的时候。
夫妻两个才说过明珠郡主的事,没过两天,郡主就登门拜访了。
周宝珍听丫头报说明珠郡主来访,心下还破有些惊讶,要知道两人私下并无交情,好好的郡主怎么会来找她?
过们是客,周宝珍还是亲自到廊下迎了她。两人含笑见礼,彼此说些亲热的场面话,看着倒像是老朋友一般。
明珠郡主还是同没嫁人前一样,穿衣风格优雅飘逸,只是周宝珍一想到她同萧守的事,心下就觉得违和的很。
两人分主宾坐了,明珠郡主细细将屋子打量了一番,见屋子阔大,家具摆设也都是难得的真品,收拾得温馨雅致,回头笑着对周宝珍夸了句:“世子妃好品味。”
“不过是我闲着胡乱收拾的,郡主客气了。”周宝珍客气两句,这才看了多方问到“不知郡主今日前来,可是有事?”
明珠郡主闻言一笑,面上倒是少见的露了几分愁苦之色,有些勉强的说到:“不过是心里苦闷,想着世子妃一向心善,来同你说说话罢了。”
“这是怎么话说的,郡主能来,是我的荣幸呢。”周宝珍看着明珠郡主,心想这位郡主,今日是来示弱的不成?
“我不能同王妃比,能得世子倾心相待,我的事想必世子妃也听说了,我夫君房里的丫头小产了,婆婆便疑心是我做了手脚,我不耐烦同他们每日里磨牙,就从家里搬出来了。。。。。。”
“其实郡主这又是何苦,正所谓日久见人心,时日久了她们自然就知道郡主不是那样的人。”
这种事周宝珍不好多说什么,也不过是拿些话来略略劝解一番。
明珠郡主听了这话,面上路出感动之色,拉了周宝珍的手,对她说到:“都是嫁表哥,我听说柳王妃将世子妃当成女儿看待,可我舅母做婆婆,却是诸多刁难。。。。。。”
明珠郡主用帕子略擦了擦眼角,对着周宝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怪不得京里人人都说世子妃是个好相处的,如今看来果然如此,今日和世子妃说说话我心里痛快多了,还盼着以后同世子妃更亲密些才好呢。”
送走明珠郡主,周宝珍坐在房里细细回想今日两人说的话,就像表哥说的,这位郡主心里,怕是另有打算呢。
☆、160
又过了些日子;萧玥出嫁的日子近了;也不知是她的幸运还是不幸;不用萧绍请旨,皇帝便下旨,由周景颐出任和亲使,待将萧玥送到鞑靼成婚;他也不用回京复命;而是直接在西北赴任大将军一职。
萧玥知道这个消息;独自在房中喝的酩酊大醉;她觉得自己这一生也算是圆满了,日后不论日子过成什么样,那都是赚的了。至此,她在房中安心待嫁;颇有些山中无日月,不知世事之感。
周宝珍对这道圣旨有些无语,怎么想都觉得不靠谱,此去鞑靼路途遥远,路上要走数月,萧玥同父亲可算是每日朝夕相处,这要是中间再出点什么事,又该如何?
萧绍对此倒是不以为然,这一路上又不是只有萧玥同岳父两人再一处,那样多的人,萧玥便是想做些什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珍姐儿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萧玥如今的心态也不能以常理度之。最后萧绍不知从何处找了几个嬷嬷,说是自愿同萧玥去鞑靼的,这些人不仅路上可以看住萧玥,最主要的是到了鞑靼这几个人的用处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这也算是萧绍这个做哥哥的给妹妹找的帮手了。
那几个嬷嬷送到萧玥房里,萧玥不置可否,可几日后她却主动往萧绍的书房去了一趟,没有人知道这兄妹两都说了些什么,可按萧绍的说法,两兄妹算是冰释前嫌,准备携手合作了。
事情算是在坏的情境里,有了一个相对好的结果。
周宝珍回娘家,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