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六百里加急信使吗?为什么还要从其他渠道回京?”吏部尚书奇怪问道。
圣上让季公公传唤,将一个潼关专门递交奏折的竹筒拿过来。对曾浩英说:“你看看,潼关传信是不是这种竹筒?”
“是,圣上!有什么问题吗?”曾浩英看了一眼,马上就认出来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潼关守备
“朕察觉送信使有异,所以追查送信使,结果发现最近几日,潼关过来的送信使,虽然都有腰牌等信物,可全是生面孔,送信后都消失不见了。朕又彻查这些装奏折的竹筒,结果才确定,它们已经全被人拆过,再原样封好,送来京城。”
圣上虽然说的淡淡,但在场之人都听出了萧杀之气,竟有人敢在边关奏折上动手脚。边关机密被人一览无虞不说,其中将领的密信,还有可能被拦截。
众重臣低头不语,只有曾浩英回禀道:“微臣明日马上启程,会在归途中彻查此事,等微臣回到潼关,将会派三人一组送信,杜绝此类事情再发生。”
“嗯,曾爱卿留下,其它人先退下,各自准备。在战事公布之前,不得泄露任何机密!”
“是,微臣遵旨!微臣告退!”
等邵丞相他们都退下后,圣上才说:“朕准备了一百个词,一式两份,你回去以后,每次送信之人,必须依次会那个词,否则就以敌论处。”
“是!只是这拦截之人,不知到底是何方神圣?”
曾浩英觉得,不应该是朝廷之争,因为皮将不存,毛焉依附,应该不会把主意打到边关。
圣上也有所猜测,交代道:“朕怀疑有小股敌人,就潜伏在潼关后面,随时有可能对潼关,造成致命打击。你此次回去,不仅要协助子岚守住潼关,而且还要防止有人背后施乱。”
“微臣谨遵圣上旨意。”
圣上又说:“听说你夫人有喜了,朕也为你高兴,朕让内务府准备了些小玩意,就当做你为国效忠,不能两全之赏!”
“微臣肝脑涂地,难报圣上之恩!”曾浩英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士为知己者死!
圣上又格外开恩:“回去时,你可在京畿大营挑五百人,随你回潼关,记住小心,后面的敌人。下去吧!”
“微臣告退!”
曾浩英要先去京畿大营挑人,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等曾浩英退下后,原本告退的邵丞相,又回到了御书房。
“圣上,既然潼关如此紧急,老臣不明,为何不先让威远将军去潼关坐镇?也不让曾浩英总领潼关,而交给英武伯呢?”
圣上笑道:“逸之,这天下总是年轻人的天下,当然要让他们有磨炼的机会。至于为什么曾浩英和莫子岚之间,让子岚总领,是因为子岚比曾浩英灵活,观察更仔细。这次要不是子岚信托三方,朕也不会察觉送信使有异。”
邵丞相又相询道:“那圣上所言一百万人来犯,可否实情?”
“八九不离十,具体人数不清楚,但相差不会太远。逸之,你家成柳什么时候回来帮朕?”圣上虽然也忧思焦虑,但还有闲心打趣邵丞相几句。
邵丞相苦笑道:“成柳他身体不好,现在江南养病呢。上次木神医也说了,他胎里的毛病,只能治标不治本。”
“天妒英才啊,可惜他一身才华,如文有成柳,武有昭武,我何愁大盛后继无人?”圣上因为木神医失踪一事,也一直焦虑,却一般无人可说。
邵丞相正色道:“那圣上这次,是准备让杨昭武统帅了?”
“先打廷威威远将军的旗号,安定军心,至于后续,都交与他这个守备全权处理。”圣上也不隐瞒,他对杨昭武及为看好。
邵丞相不由得感叹,潼关守备一空三年,原来是等杨昭武任职。
“圣上,如若契丹蒙古真举百万之众来袭,您确定杨昭武能当此重任?”
圣上遥看天际,喃喃自语道:“朕相信阿源的眼光,而且他得阿源亲授,如果他不行,就更无人能行了。”
邵丞相听得清楚,心中掀起轩然大波,谁都不知道,杨昭武竟然是战神王爷的徒弟,难怪圣上对他信心满满。
如果杨昭武能学到战神一半的本事,那五十万人据潼关天险,抗契丹蒙古百万大军,也不是痴人说梦了。
君臣两人又商议了一些人员调配,邵丞相这才离开皇宫。
等曾浩英在京畿大营挑选完毕,回到平阳侯府时,已经华灯初上。离别在际,夫妻恩爱不提,但两情缱绻,缠绵不舍,实难与外人道。
而回到将军府的谢怡心,却因受寒而感染了风寒,高烧不退卧床不起。
杨昭武回了前锋营,和杨老将军积极备战,自然不知情。将军府将病情报到明慧郡主府,明慧郡主却对之嗤之以鼻。
“清儿,你看这谢怡心就是矫情,出去一下就染了风寒,还真是个娇娇小姐呢!”
清儿正亲手为明慧郡主,染凤仙花指甲,笑道:“这不更好?慧姨可以名正言顺的,让谢怡心搬回郡主府,就近照顾养病嘛!”
“我只是怕昭武不同意。”不把谢怡心弄回郡主府,如何让她知难而退,自求和离或者同意平妻?
清儿细心的用细布,将明慧郡主指甲包好,不在意道:“慧姨不是说,昭武表哥会去潼关巡视吗?那他走后,总要有人照顾谢怡心。有慧姨照顾她,不是很好吗?”
“可我怕到时候,昭武知道我对她立规矩,会埋怨于我,他对谢怡心多宝贝,你又不是不知道。”明慧郡主还有点犹豫不决。
清儿在银盆里净完手,这才道:“谢怡心现在,又不是木神医的徒弟,当然就享受不了郡主禄。那作为新媳妇立规矩,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大嫂二嫂刚开始都娇蛮得很,可后来立过规矩,就不知多听母亲的话。”
“我也不是容不下她,只是她那个脾气,是个婆婆都忍不下去。昭武娶了她本就委屈,又肩祧两房,再有一平妻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明慧郡主惆怅道,她不是个恶人,只是谢怡心仗着昭武,太过娇纵,不管教不行。
“慧姨放心,清儿只是想服侍昭武表哥,也可以陪伴慧姨,不会和谢怡心争的。再说她本就比我大,叫她一声姐姐,也不委屈。”清儿婉转说明,虽然是平妻,但她愿意以谢怡心为尊。
明慧郡主果然高兴,拉着她手道:“清儿,委屈你了!你放心,有慧姨一日,绝不会让她欺负了你。”
“只是慧姨,听说谢怡心嫁妆颇丰,到时候她仗着嫁妆,不服慧姨管教,那也麻烦。”清儿不着痕迹的,打起谢怡心嫁妆的主意。
明慧郡主皱眉道:“可她的嫁妆,是她的私产,我也不能要过来管啊?”
“她和昭武表哥夫妻一体,慧姨又不贪她嫁妆,而且这只是权宜之计,清儿是怕她用嫁妆买通下人,不服慧姨管教。”清儿怂恿道。
☆、第四百二十七章回到潼关
明慧郡主摇头道:“不好,她的嫁妆是她的私产,我不会帮她管。不过她进了府,我可以让她不能动,这样她也不能去收买人心。”
清儿还想再劝,可看明慧郡主坚持,也不再多说,至于谢怡心的嫁妆,她还要和母亲好好合计合计。
此后几天,京城一直气象不定,时冷时热,难以捉摸,一如人心。
初七一早出发的曾浩英,带着随从日夜兼程,在十一日午后,就回到了潼关。
闻信迎出来的莫子岚,高兴的说:“大哥,你可回来了!圣上有什么旨意吗?什么时候来援军?你带了多少人?”
曾浩英在潼关已经五年了,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目瞪口呆,不过正月十一,往年还大雪漫天冰天雪地,今年居然积雪都已经消融得差不多了。关外雪化以后,外面居然可以看到,小草已经开始冒头,完全相当于往年二月底,三月初了。
“子岚,这天气怎么会这样?”曾浩英来不及回答他的问题,大惊失色的问道。
莫子岚身穿轻甲,看着还身披狐皮大氅的曾浩英笑道:“大哥也被吓着了吗?我听老牧民说,这是几十年难遇的暖春。”
“子岚,那现在形势如何?契丹有什么异动没有?”曾浩英脱下大氅,急忙问道。
莫子岚看曾浩英只带了几百人,后面明显没有援军,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高兴的说:“大哥,你还是进来歇歇再说。”
曾浩英快速回了将军府,狼吞虎咽吃过一顿热饭,喝了一大盅热茶,才坐下来和莫子岚好好商议。
“子岚,你给朝廷的例行折子,路上被人拦下了。还好你小子机灵,另外送了密信,所以圣上才要我提早回来。”曾浩英对莫子岚的小心谨慎,还是很赞赏的,要是自己,应该不会想到另外再送密信。
莫子岚诧异道:“真的有人动驿站的奏折?我当时只是担心,潼关失踪的契丹人下落不明,怕他们是藏匿到了后方捣乱,没想到真是如此!”
“我这一路过来,并没有发现什么异状,现在潼关内外都要严防死守,一定要坚持到援军到来。”曾浩英路上拦了三批送信使,都没有异常。
莫子岚高兴道:“援军有多少?什么时候到?”
“子岚,圣上尽力抽调,但粮草和军需等,也要到二月初才备得齐。圣上会让杨老将军和杨昭武,带十万前锋营过来,我只在京畿大营挑了五百人。”曾浩英现在也觉得局势紧张,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莫子岚不解道:“不是还可以,从西南和北部调兵吗?为什么只来前锋营,我跟你说,来敌至少九十万!”
“子岚,耶律隼这些年在四处活动,现在匈奴、女真、沿海的扶桑都有异动,圣上不能调兵来援。”曾浩英这才知道,潼关的处境有多危险。
莫子岚沉思道:“如果大战在十五开战,朝廷援军二月初一开拔,就算初五到,我们也至少要守二十日?”
“虽然圣上说,大战开始就即刻传信回京,可十万人出行,粮草等是绝对不能缺的啊!加上誓师大会,我估计最少也是如此,我们至少要守二十日。”
曾浩英也有点沉重道,他以前一直觉得,潼关有天险,守一年半载也不是问题。但现在来看,面对契丹如狼似虎近百万大军,守上半月也是困难。
“大哥,我已经把潼关的将士,都清查了一遍。精壮军大概只有二十万人,另有五万新兵,和五万老弱病残。你看,我们用不用把玉门关和镇远关的人撤回来,都集中在潼关抗敌?”
这个是莫子岚最近冥思苦想出的办法,契丹和蒙古来势必然汹汹,明知不可挡,何必让玉门关和镇远关的将士白白牺牲?
曾浩英刚想否决,就想到圣上说目前潼关一切,交与莫子岚处理,改口道:“我回来之前,圣上有口谕,潼关上下一切由你处理,我协助。我们可以把李将军和伍将军召回来商议。”
“圣上怎么会把潼关交给我处理?大哥你在潼关更久,更熟悉,该由你来主持大局啊?”子岚疑惑不解的问道。
曾浩英要说以前还有点不服气,现在对子岚已经完全信服,他笑着说:“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要是我守在潼关,可能兵临城下我还茫然不知呢!子岚,你的想法很好,我们一定要在援军来之前,守住潼关。决不能让三十多年前的事,再发生一遍!”
“大哥,你怎么就来了?爹娘都还好吗?”得到消息的曾若妍,由婆子扶着走了过来。
曾浩英看妹妹脸色红润,已微微显怀,知道莫子岚将她照顾得很好。他笑着回答道:“爹娘一切都好,我是圣上派回来,协助子岚守城的。嗯,你嫂子也有孕在身了。”
“真的?那太好了!恭喜大哥!”曾若妍没想到,这么快大哥大嫂就有好消息了,也为他们高兴!
莫子岚起身扶着曾若妍,笑着说:“大哥,那我先派人去玉门关和镇远关送信,你和妍儿聊着休息一下。”
“好,这一路上日夜兼程,还真的累了。你先传信,等李将军和伍将军来了,我再出来,当着大家的面,传达圣上的旨意。”曾浩英也有些话,要单独给妹妹说。
莫子岚转身出门,让亲卫传信,顺便再到处巡防,监督加固城墙。
“妍儿,你怎么不会回京城?这潼关很快就有一场恶战,今晚,最多明早,你就必须回京!这也是爹娘的意思!”曾浩英为妹妹担心,潼关一旦被破,后果将不堪设想!
曾若妍摇头坚定道:“我不会走的,大哥。年前子岚就想过送我回京,可孩子不愿意走,差点保不住,我和子岚已经说好了生死与共!现在大哥你也在,我更不会走,我与你们共存亡!”
“妍儿,你别那么倔!你不在,我和子岚都没有牵挂,可以更好的迎敌!”曾浩英苦口婆心的劝道。
曾若妍笑了,已经开始圆润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