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艳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倾国艳伶-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边有小兵走了过来,端了一盘子馒头和一碗粥,道:“请鲁大人用早饭。”鲁明嫌弃的看着粥上面的零星咸菜,避之犹恐不及的离开了军营。殊不知他前脚走,后脚鼎军便已整装完毕,迟了一整个白天之后,在夜里太子的属军便乘了军船离开了霍都。
  对此事一无所知的鲁明和随同的侍卫已经被李玉热情的“留”在了都护府。
  虽然一切看似悄无声息,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总有对*敏感的文人和官员,更兼有人推波助澜,不过两三天的功夫,霍都百姓间全都传开了,说是皇帝连发了几道旨意,让刚打了胜仗的太子殿下进京复命,还不许带兵。
  “若真是遵旨意而行,恐怕真是个自投罗网。”一个人拍了大腿喟叹道。
  另一个人道:“好好的做了十几年的太子,怎么出事了?”


第136章 担忧
  “你这消息忒也不灵通,为啥?京城里有个宫妃又生了一个皇子知道不?要分家产!”说话的那人细细的掰扯道:“假设你老爹攒了一份家产,原都是给你的,到老了娶了个姨娘,那姨娘又生了个小的,你爹老糊涂要把家产都给你弟弟,换你你干不干?”
  “哎,说话注意点,干嘛就说是我爹,怎么不说是你爹?”
  旁边的人看着要吵起来,急忙站了起来,一手按下一个,道:“别吵吵。哎,听说那个宫妃倾国倾城,美若妲己,艳若褒姒。”
  另一个人又道:“如果美的和翠红楼的仙娘一样,八成我也要犯糊涂。”
  众人一哄而笑。
  因窗户通透,这些闲谈又不避人,所以倒被楼上雅间里的拂尘文会众人听了个十之七八。
  商雪袖脸上不由得带了隐忧之色,道:“这……这是真的吗?”
  虎毒尚还不食子,当今圣上下的这一道旨意,实在是太心狠了。
  可能是青佩的风波大岳和小岳有所察觉,他们二人此刻都不在霍都,据说回了南郡,要把各自的夫人都接过来在霍都暂居。
  松老抚了抚苍白的须髯,道:“凡事不会空穴来风。这道旨意十有*是真的了。霍都最近传言颇多,也有人在前几日凌晨看到太子率了几十轻骑出城。”他自从公主去后便仿佛和朝廷再也没了瓜葛,谈起国事来倒和旁人一样肆无忌惮。
  商雪袖不由得“啊”了一声,脸上露出她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担忧来。
  幸而大家脸上都是一样的忧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四王之乱时的情景都经历过,那时候非但宫廷乱,百官、世家、军队都是乱的,各自站各自的队伍,互相拉拢、攻讦,别看连城宫那么小的一块宫城,可那里的乱,波动全国。
  松老又道:“太子不应遵旨。”
  饶是商雪袖不懂,也知道松老这话对,几十个人回京,不是任人宰割么?
  想到这里她转了身,趴在窗台上,她有些抑制不住心里面的那种难受。
  她想起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她说新音社一定有再去上京的一天太子脸上那股惆怅,或许那时候殿下就已经知道了吧,他是处于漩涡最中央的人,有没有重见的那一天,他恐怕自己都没法保证。
  想到这里,她心里的难受变成了一丝丝的抽痛。
  商雪袖对这些并不太了解,也没有那么敏感。如果早知道他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如同行走在刀锋上,会不会……会不会什么呢?她对着窗外的江水又摇了摇头,她这样一个女伶,又能有什么用呢?
  拂尘文会的几位还在讨论,人变得比原先少了一些,有几个来了霍都没多久,就被家族写信召回去了,商雪袖再一次有些责备自己没有体察到这些事情,现在看来局势竟然已经这么紧张了。
  计无筹别看是个公子哥儿的模样,可却是将军世家的子弟,正在那里高谈阔论:“……就算是带了兵走,也还是个难,去东海,自有兵部专人调遣粮草,这次太子带兵回京,却没这么容易了——鼎军的嚼用就是个大问题!”
  商雪袖回了萧园,却没有去莺园,而是去了莫忘居,在门外等了一会儿,才被喊了进去。萧迁刚搁下笔,道:“回来了?”
  商雪袖点点头道:“嗯。”
  萧迁看她不是很有精神,道:“怎样?都聊些什么?”
  商雪袖有些惭愧,道:“原本是想把戏本子改一改,可是因为现在霍都流言太多,大家都说起太子的事。”
  “不错。”
  商雪袖抬头愕然的看着萧迁。
  萧迁接着道:“你要以为拂尘文会就是谈谈诗词书画、戏本子,就大错而特错了。戏说千古事,若想走的更远,就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商雪袖明白过来,点点头,可是心里到底还是有一些难过,活在这个世上的人物,如太子所处的局势已经是千钧一发,危如累卵,可是最终却可能会变成后人的戏中一个或成功或失败的角色。想想仍然觉得残忍,便轻声道:“太子会有事么?”
  萧迁闻言倒是看了商雪袖两眼,又将眼神移开,翻看着刚才正在写的东西,道:“你担心殿下?”
  商雪袖红了脸,用细如蚊蚋的声音道:“殿下是什么人,哪轮得到我担心,再者我担心又有什么用呐?我是听拂尘文会谈起带兵不带兵的事,心里不懂。”
  “的确,担心无用。”萧迁琢磨着道:“所以你不如想想过几天唱什么戏。余梦余等人的班子还在霍都,听说他们也在创制新腔,除了拂尘文会,你还应该多去拜访这些前辈。”
  “是。”商雪袖应了一声,总觉得在自己无谓的慌乱和担心的时候,六爷能给她一线清明,告诉她应该做什么,她眼中露出了笑意,道:“那我先回去了。”
  “你……”萧迁欲言又止,他想告诉商雪袖,现在或许可以再去碰碰例如《画眉桥》、《别姬》那样的戏了,看着商雪袖一副等待指示的样子,又实在找不到一个委婉的说法,只得道:“无事,下去吧。”
  萧迁叹了口气,商雪袖这边虽有些眉目,但是他心里仍然快活不起来。
  霍都的流言,以及上京、西郡那边过来的消息,都太不乐观了。
  萧迁是不管谁做皇帝这档子事儿的,在他心里,原只有两件事,赛观音,明剧。
  但他不愿意天下为此而大乱,庆佑帝在位二十余年,海波不兴,所以有了现在的曲部盛世,现在明剧正在推广的紧要关头,平安和泰的时节,才有人有闲情逸致看戏不是?
  但,看这阵势,这太平日子怕是没多久了。
  商雪袖的担心,也是他的担心,他自然希望太子顺理成章得登大宝,倒不是因为太子和萧家这层关系,萧家现在除了有个侯爷的名号,也不剩什么实权了,对明剧的助益也没有多大。他是觉得,若真的让丽贵妃之子上位,那这天下,还有的乱呢——从古到今婴孩继位就没有好下场,灭国的都有!


第137章 云涌
  想到这里,萧六爷烦闷不已,越烦,反而还让他烦出了一句《二进宫》,商雪袖刚出了门口,走到窗子下面,听他在里面先是叹了口气,又悠悠绵绵的念道:“自古江山只有争斗,哪有禅让之理?”
  商雪袖听了一耳朵,便跑回了莺园,脸上红扑扑的,谷师父不知道去哪儿了,只有几个丫头在那收拾东西,见她进了屋,青玉道:“姑娘脸上怎么这么红。别是中了暑吧?”
  商雪袖摇摇头道:“没有,你们下去吧,让我一个人待会儿。”
  三个丫头面面相觑,留了茶汤,方退出了屋子。
  商雪袖才平稳了呼吸。
  原来六爷也是担心的,只是他不说出来而已。可是她又是为了什么这么高兴呢?
  不过是因为她所担心的,也有人同样在担心而已,就那么简单。
  她刚用凉水擦了脸,可是完全没有掩盖住一脸的粉红。镜子里映出一张明艳动人的脸来,因为洗脸的关系,缕缕湿发还贴在鬓边,再熟悉不过的眉眼上看起来竟然有些陌生了,仿佛突然包含了什么东西,有愉悦,有害羞。
  商雪袖“啪”的一下把妆镜扣在了桌子上。
  这声音太响了,屋外的青玉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道:“怎么了?”
  商雪袖微笑着摇摇头道:“没事。”
  青玉奇怪的看了她一眼,总觉得最近姑娘怪怪的。
  ————
  李玉正算着大军开拔的日期,鲁明又来了,他和那几个护送圣旨的侍卫已经被李玉好吃好喝好玩的款待了好几天,初时颇有乐不思蜀之感,但时间长了,也觉得不应长期滞留于此,所以脸上带了焦急之色,道:“李大人,何时护送咱家回京?”
  李玉道:“哎呀,我还未来得及好好款待大人,大人怎么就要走?”
  “实在是身不由己,得回京复命呀!”鲁明道:“咱家打算明天就启程了。”
  李玉道:“哦,不知鲁大人是行船还是陆路?”
  “陆路。”鲁明十分坚决的道,因为他出京的时候也试过坐船,实在是晕船晕的厉害,简直要吐掉他半条命。
  “那明日便为鲁大人饯行!”
  鲁明没想到李玉这么痛快,之前他甚至觉得李玉是不是要把他困在这,现在他觉得他冤枉了李玉。
  到了第二日,看到李玉摆了一大桌的酒席,又看到车上那一车的箱子,据李大人说只是“不成敬意的小小程仪”,更加觉得李大人是个识时务的大好人。
  酒至半酣,李玉又屏退了众人,道:“鲁大人,若我说的不错,您还在潘公公之下?”
  鲁明的脸便阴沉了一半儿,李玉仿佛料到了一般,道:“等这趟回去,您怕不是要踩在潘公公上面了?”鲁明刚想笑,又叹了口气道:“谈何容易,他是贵妃娘娘身边的老人,这趟差事,原本是他推荐了咱家来的,咱家办成了差事,他也有个举荐之功。”
  李玉便笑了起来,道:“这有何难。”便从袖中掏出了一封信,那信上了封漆,“鲁大人,想必您也知道,我在西边呆过几年,和贵妃娘娘的父亲相交甚厚,有八拜金兰之交,这封信,您若能稍微绕一点路送至西都,必是大功一件。”
  鲁明一呆,这信就在眼前,他竟然有些不敢接。
  李玉道:“实不相瞒,这信,乃是与柳大人共谋大事的信。我就是派我自己的亲卫去送,也未尝不可。只是和鲁大人投契,因此想送个人情给鲁大人……不过,看样子鲁大人不愿意接这件功劳……”说着就要将信收回袖中。
  鲁明一把拽住那信,脸上笑眯眯的将那信拿了过来,放到自己的袖袋中,拱了拱手道:“既如此,咱家就大恩不言谢了!事成之后,打交道的时候还在后头呢!”
  李玉目送着鲁明从太子曾经率轻骑离开的城门消失了踪迹,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上了马道:“走,去西港!”
  ————
  连泽虞并未直线回京,大策在接旨那天就早已定下:上京,是万万不能回去的,不带兵就是一死,带兵,上京周边还有几千驻京人马和皇城守卫,后面若西郡发兵追进,那就是个被前后夹击的下场,他前面先行布置,鼎军后进,在石城关汇合。
  石城关的关名是古已有之,皆因这地界山石林立,难以攀缘,无论对于西郡,还是对于连泽虞这边,都是个两方共有的险处,易守难攻。
  而石城关的守将,是连泽虞的人。
  任谁也不知道,在柳传谋送嫡女入宫的时候,连泽虞就在筹划此事,待到其承宠后得了美人封号的那一天,新的守将丁兆龙已经拿了石城关的大印。
  连泽虞率着一众飞骑直入石城关,竟然没有任何守军或者百姓意外。
  石城关早在二十几天前便开始了戒严,当初他看中了丁兆龙,也是因为此人并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将,能未雨绸缪,判别先机——甚至连行辕大帐都已经为太子准备好了。
  连泽虞的黑色绣金色万字纹的大氅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来,跟着他的五十骑无一不是风尘仆仆,口干唇裂,但眼睛却都是极亮的。
  他进了大帐,第一个问题便是问:“西郡的兵在石城关外几天了?”第二个问题则是:“我还有几千鼎军在路上,石城关粮草够坚持多久?”
  第一个问题并不难,丁兆龙坐在太子的右侧下首,道:“从上京有了风声之后,末将就每日派出一名斥候打探,自打十来天前,陆续有斥候回来,四天前,西郡兵马到了石城关下。”
  想了想,丁兆龙又补充道:“不知道是柳传谋知道西塞那边的兵动不了,还是权老将军不买他的帐,所以柳传谋的军队,大概是集结了本郡兵力,另外他的儿子柳平波本来手里就带了兵,当年松阳江附近水患激起了民变,便是这位柳少将军去平定的,但是他一直到现在都还在松阳江北岸驻扎演练,倒不曾来石城关。”


第138章 皇后被囚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