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年华之谭书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木年华之谭书玉-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允礼又开始忙碌起来,京中琐事,军中要务,每一样都得他亲自过问。
  烦吶……
  偶尔难得闲下来,他总会不自觉地想起落雪的山林里,那个一身红衣、额间盛开着一朵红梅的女子。
  阿笃赫丽……梅……
  他晃了晃脑袋,企图把脑海里的旖旎神思甩掉。他将公文往案上一摔,理了理骑装的袖腕,就要往檐廊走去。
  檐廊拐角处却冷不丁窜出一个人来,直愣愣撞进了他的怀里。
  允礼一愣,继而牵了牵嘴角:“啊,这不是……阿笃祭司么?好久不见。”一月不见,她依旧鲜妍而亮丽。
  梅微微垂头:“梅是我的汉名,我没有骗你。”
  “唔,我知道。”允礼点头,“你没有骗我,你只是在躲我。”
  梅呆了呆,似乎有些恼羞成怒:“我躲你做什么?!你又不是什么三头六臂巨眼铜头的怪人,我还怕你不成?!”
  允礼从善如流道:“既然我不可怕,你为何躲我?”
  面前的女人当即涨红了脸。
  他笑了,抬手抚了抚她海藻般的长发:“好吧,你没有躲我。今日你守在这里,又准备做什么?”
  她似乎受了惊,偏开脑袋错开他的指尖:“我只是碰巧路过!”
  要想行到此处,须得拿到三重通牒令,经七道关卡审查,耗时大半日才能走到他跟前。
  “嗯,确实挺巧。”他配合地点了点头。
  她脸上的红晕总算是褪了几分:“我想问问你,你近日可是又要启程打仗?”
  允礼敛了神色:“皇帝与你说的?”军机要务,闲杂人等不得探知。
  “我听到的。”梅抬眸,眼里有流光一闪而过,“我知道你忠于你的陛下,那你可知他的心思?”
  允礼淡道:“帝王心思千百般,吾等臣子自然是猜不到的。”
  “你当他是兄弟,他也这般看你么?”梅为眯起了眼。
  允礼忽而笑了:“臣子如何敢作帝王的兄弟?”
  他望着她略有些严肃的眼,蓦地低语道:“不过,我倒是知道陛下对你的心思。”
  果不其然,他一眼便瞥见女人的耳根又红了。发丝下,若隐若现的耳垂柔软又粉嫩,惹得他忍不住想低头啄一啄,尝尝到底是何滋味。
  女人陡然正了脸色,定定地望向他:“你既然能看出陛下对我的心思,那你知道我对你的心思么?”
  允礼的眼眸深了深:“你不说,我如何知道?”
  梅却忽而转了转眼珠,额心的红梅俏皮而生动:“今夜上元灯节,你若有空,带我逛一逛皇城吧。”
  允礼摸了摸下巴,脑中将书房内堆积如山的军务参本过了一遍,继而淡然点头:“有空。”没空也得有空。
  面前的女人因了他的回答,臻首低垂,笑弯了眉眼。
  ***
  允礼在清都生活了二十来年,觉着最烦人的就是上元节。
  满大街乌泱泱一片都是人,京畿的治安都得给人愁掉了头发,但如今,他竟觉得这个节日怪可爱的。
  夜幕初降,华灯初上。
  他心底里的姑娘着一身红衣,娇俏地冲她招手。
  “允礼,你为何成日里穿得跟个守门人似的?”梅皱着眉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白瞎了你这张男女通吃的脸!”
  他抓住了她话里的某一点:“你觉得我长得好看?”
  “啊?”梅没有听清,只拉着他往人群中挤去,“你应该换一身衣裳。”
  他虚心求教:“我不大懂这些,要不你给个建议?”
  “那一身吧。”她指了指店铺里的一件成衣。
  他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一眼便瞅见了衣架上那件月白色的长袍。
  “你穿那个颜色,一定好看。”她揽着他的手臂,兀自陷入了遐想,“谪仙一样的气质,最是和你相搭。”
  他皱眉看向那所谓仙人才穿的衣服,为难地挤出了一句话:“太容易脏了……”
  店家小二是个眼精的,一眼便认出这两位来客身份高贵,当即围了上来:“公子啊,你家小娘子的眼光是真的好。这件天蚕丝是我从西域拿来的料子,放眼整个皇城,只我家这一件。”
  允礼听着店家瞎吹,蓦地便被他话里的一句“小娘子”戳中了心窝:“拿来我看看吧。”
  “好嘞!”
  梅却不满起来:“你这也叫上好的天蚕丝?唬谁呢!中原人就是弯弯绕绕多,尽喜欢骗人。”说罢拉起身边的男人就走。
  “走!回头我给你织一件真正的上好天蚕丝袍!”
  允礼摸了摸鼻头,作为“满肚子弯弯绕绕、尽喜欢骗人”的中原人当中的一员,他听着她的话,竟还觉得很开心:“当真给我做一件?”
  梅昂头:“我向来一言九鼎,说给你做,就给你做。做个十件八件,你轮换着穿!”
  允礼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即嫌弃起穿了二十来年的灰袍:“好主意,你多做些。你做的,我肯定穿。”
  上元节的街道,满是人流。
  允礼自发牵着梅的手,怕被人群冲散了。
  带着心动的姑娘逛灯会,有什么基本要求么?没大有经验的颐顺王爷陷入了沉思。
  “你喜欢什么?”他问。
  她已被琳琅满目的街边小玩意儿攫取了全部的注意,听到他的问话,头也不回地答道:“喜欢你呀。”
  情之所至,自然而露。
  他只觉得心脏微微一滞,仿佛有一根羽毛,轻轻地挠了挠他的心窝。
  暖中带了几分痒,痒里透了几分急迫。
  “梅。”他低声唤道。
  “嗯?”她转过头来,浅褐色的眸子里闪着水润的光,明媚而璀璨。
  他忽而低下了头,吻住了她的饱满的唇。
  她微微瞪大了眼,继而开了贝齿,任他予取予求、驰骋肆虐。
  头顶几声烟花炸响,漫天落了烟花雨。
  长街小道的游人皆抬头望向天幕,赞叹于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美景。
  允礼却半分也不愿随着众人看天,他只愿沉溺在她的香软芬芳里。
  再美的烟火,不及她水眸轻漾流光转。
  “允礼。”
  “我在。”
  “如今,你知道我对你的心思了么?”
  “唔,正巧便是我对你的心思。”


第200章 番外·梅花簪(四)
  【阿笃赫丽】
  夜已过半,梅飘着步子回到厢房时; 冷不丁便被门后的小侍女吓了一跳。
  “大半夜不睡觉; 躲在门后做什么?”梅开口便训。
  小梅委屈地挠了挠脑袋:“小梅在等大人回来。”
  “咦?”小梅忽而好奇地瞅着梅的耳朵; “这是大人新买的耳坠吗?真漂亮!”
  梅愣了愣; 下意识抬手去摸自己的耳垂。
  漫天烟火下,那个月明风清的男人一脸认真地对她道:“我第一次同姑娘结伴同行,也不知如何才能讨你欢心。我琢磨着,送你东西总不会有错吧。”
  彼时她惊讶又惊喜,等着他的礼物。
  他微微一笑; 伸开手掌。掌心里躺着一对青花点鸳鸯纹样的水滴状吊坠,小巧精致; 只一眼便能看出非等闲物。
  “按理说在这个节日我该送你一盏上元灯; 可这满街花灯样式多有雷同,于是我想; 还是送你这个吧。这个吊坠是我母亲传下来的,在这世间当是独一无二了。”
  她怔怔地望着那光华流转的耳坠,本该拒绝这贵重之物; 却不知怎的竟鬼使神差地答应了下来。
  “大人?”小梅凑了过来; “你的脸好红啊。”
  梅横了小侍女一眼:“胆子肥了啊?知道拿我寻开心了?”
  正说话间; 窗外扑棱棱一阵轻响。梅的神色陡然一肃; 三步并两步窜到窗边,将窗子推开; 便见一只白毛雕鸮借着夜色落在了她的窗台上。
  白毛雕鸮足上绑着一封卷筒信。
  梅拆开卷筒; 目光一略便将整封短信读完。
  她长指一伸; 信件并卷筒噗地落在了案上取暖的火筒子里,不过瞬息皆化为了灰烬。
  小梅怯怯地开口:“女王来信了?”
  “唔。”梅含糊地应了一声。
  “说什么了?”
  梅顾左右而言他:“很晚了,你快去休息吧。我坐一会再睡。”
  小梅不疑有他,笼起袖子躬了躬身,掩门退下了。
  厢房内很快恢复了寂静。
  梅却一动不动,只僵坐在桌边,一夜到天明。
  天边将露晨曦之际,她方找回了神志。
  她寻了一支笔,在绢帛上写下一行字,继而将绢帛卷成细筒状,绑在了白毛雕鸮的足腕上。
  白毛大鸟得了回信,张开翅膀扑棱了两下,飞入了天幕中。
  梅又在窗边立了许久,直到清晨第一缕阳光撒入窗扉,她才有了动作。
  她将耳垂上的青花点鸳鸯的水滴耳坠摘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入妆奁盒中。
  盒子啪地合上。
  梅整了整衣冠,推门而出。
  ***
  帝十三年春,八十一部铁骑统领颐顺王爷奉旨前往边陲击打外族流寇。
  同年,南域阿笃女祭司夜观星相,作出了大清龙脉将断的预言,一时举朝震惊。
  预言一出,大清版图内接连天灾肆虐,民生哀哉。
  天象大乱,国之大忌。清帝遂连夜请阿笃祭司入宫,恳求解象之法。
  帝与祭司于内殿商议数日,闭门不见诸臣。
  朝中人心惶惶,蜚声四起。
  镶黄殿内,清帝压着一身沉闷之气坐于主位之上,目光追随着殿中央的红衣女祭司。
  “设地宫当真能解此乱象?”清帝问。
  梅敛眉立于阶下,眉目婉转,艳丽而妖冶:“不仅能镇龙脉,连陛下一直以来耿耿于怀的长生难题也能一并解决了。”
  清帝默了默,继而道:“当真要活埋朕的八十一部铁骑?”
  梅勾了勾红唇:“陛下,目光当放长远。您的铁骑只是暂时沉睡在了地底,过了这百年,他们还会苏醒。苏醒之后的铁骑将不死不灭,所向披靡。您觉得,这笔账划算不划算?”
  “八十一部铁骑是拱卫王朝的主力,若失了铁骑,你认为该如何保证王朝永存?”清帝的目光阴鹜而精明,“一时解了天象之祸,却要赔上王朝的未来?”
  梅缓缓道:“龙脉若断,谈何王朝未来?大清除了八十一部铁骑难道就没有旁的军力了?您麾下的勇猛战将难道一个也不能用?”
  清帝沉吟半晌,许久才吐出了一个名字:“允礼?”
  梅的心脏微微一缩。皇帝总算如她所预料那般,提到了允礼。
  若能让八十一部铁骑并这皇帝入了地宫活人坟,由允礼拱卫王朝……
  清帝忽而笑了:“朕麾下最勇猛的自然是颐顺王爷。不过,朕却舍不得将他留在王城内。”
  梅长睫微敛,盖住了眼底的震颤。
  “朕可以安排好所有的后局,亦可让其他将帅拱卫王城。但允礼是绝对不行的。”清帝不疾不徐道,“朕若入了长生道,允礼自然要随侍左右。若百年后朕得以驰骋江山万年,没有允礼做朕的助力,朕心不安。”
  清帝从主座上站了起来,撩起长袍,徐徐走下石阶,只三两步便走到了梅的身侧。
  美人幽香,若隐若现,最是引人神魂颠倒,江山倾颓。
  “赫丽这样青睐我们允礼,朕也觉着自豪。”清帝贴近红衣美人,低头嗅了嗅美人的发香,“我听闻,祭司大人对颐顺王爷,很有好感呢。”
  梅掀起长睫,如水的褐眸不躲不闪地望进清帝满是算计的瞳仁。
  清帝惊诧于美人眼里的瑰丽:“朕很好奇,允礼如何便能得了你的芳心?他确实长得不错,但奈何榆木脑瓜,不解风情得很,大约最是不懂如何怜惜美人。”
  他拈起梅的一缕海藻般的长发:“不如跟了朕罢,荣华富贵任你挑,且朕最是懂得怜香惜玉,定不会叫你委屈了去。”
  到底是美人堆里打滚惯了的男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
  梅在心底冷笑一声,允礼再是如何不解风情,也比眼前这位让她觉得心动且心安。
  “陛下。”梅脑袋一偏,不露痕迹地将发丝从清帝手中甩出,“您好像弄错了一件事。”
  清帝挑了挑眉。
  “如今将断的是大清的龙脉,非我南域的龙脉。您若不愿采纳我的建议,我自然不会勉强。陛下御下能人奇士众多,还望陛下另请高明。”
  清泠泠的嗓音不卑不亢,轻而易举便勾起了帝王心底里的郁卒。
  “放肆!”清帝吼道,“信不信朕一纸令下,踏平你们南域蛮夷之地!”
  梅却笑了。能被激怒的雄狮非为真正的王者,这色厉内荏的本色只能让他暴露更多弱点。
  单定力这一点,这位皇帝是远远比不上允礼的。
  “陛下,请您快些做决断。炼制长生蛊须得一些时日,莫要等大清的福祚丧尽在您手里,再来后悔。”梅笑得潋滟而生动,“母蛊能保陛下长生不死,就看陛下愿不愿意在地底等上百年了。”
  “至于颐顺王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