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凤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麒凤志-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吟怔怔看着她半晌无语,却忽然找到了方向。
  第二年,徽州的粉墙黛瓦间添了一个不大的庄园,聚拢了所有飘荡江湖孤苦无依的女子。这个庄园的主人说:“他不曾有心,谈何负心,何况就算杀了负心人,女子们依然无依无靠,又有什么用呢?”
  这个庄园叫初见山庄,丁吟再不再为“归路焉在”而徘徊,只是偶尔夜深人静时,当月华照着那个刻着“初见”二字的路石时,她仍会忍不住对月轻叹:“人生若只初相见……”
  后来,林衍派人给初见山庄送去许多礼品,算是贺礼也算是谢礼,他自己却没有再露面。至于沈栖等等帮助过他的人,江湖相见,他不忘颔首微笑,若有需要帮忙处他也乐意相助,虽不殷勤,却也周全。
  他与谛听、无常再没有瓜葛,也没有再铸剑和做更多的木甲,那些年的经历在他身上留下的唯一的印记是墨家之道。他一生清俭恪己,博爱广济,时常与人论道,偶尔也开堂讲经,以白衣公子之名,将兼爱之道广布天下。
  同时,成为白衣公子之后的林衍依然保持着他的秉性,他拜名师学过琴,很快成了当世名家,钻研棋艺时日日弈棋,半年功夫就难逢敌手,他也能书画,擅辞赋,也钻研堪舆数术,佛经道法。他一度周游天下,为山河地理志补充批注,也便寻古籍,编撰神兵图谱、古琴谱、棋谱。他曾在钻研棋谱时不眠不休废寝忘食,曾为了探明一座山峰的走向险些葬身猛兽之口,甚至为了寻一把远古神兵挖坟掘墓。总之,他想要做的事,必定会不惜一切地做到极致,他一个人攀上了无数个寻常人一生都难以攀上一个的高峰,将“传奇”二字填得满满。
  有人说,人生不过一场游戏,你又何必事事那样认真,那样争。
  林衍只笑笑回答:争,才是游戏应有的姿态啊。

  ☆、四、鼎盛(1)

      麒凤44年,沈栖于半百之龄归隐,他指定的继任者谦和有余而魄力不足,给很多觊觎掌门之位的人以机会,道气门一时陷入权利争夺,短短五年,道气门换了六任掌门,变得四分五裂,江湖地位渐低,惹世人叹息。
  但有志之人不会叹息,而是借这个机会做些什么。秦无量抓住了这个机会,最终自己的命运,改变了道气门的命运,甚至改变了天下的命运。
  秦无量出生于麒凤30年,是长安秦家的次子。秦家崛起于麒凤初年,是当时剿匪后趁机立家的无数世家之一,近两代来家势日益壮大,俨然已是江湖世家之首。
  秦无量天资过人、满腔抱负,却偏偏是次子。他一度恨透了这个次子的身份,只因是次子,就要与家主之位擦肩而过,让资质远不如自己的哥哥秦无痕压在头上。
  五岁那年,秦无量已经懂得毁掉叔叔送给哥哥的玩偶。
  八岁那年,秦无量学会了把自己闯的祸嫁祸给哥哥。
  十三岁时,秦无量逐渐显露出他的天赋,却开始在父亲面前表现出对他平平无奇的哥哥的敬重。
  十六岁时,秦无量暗地里给开始接管家事的哥哥出谋划策,赢得了哥哥的信任,同时也知道了家里的大小事务。
  十七岁时,秦无量试图弑兄。
  敦厚的秦无痕没有想到自己所谓的心腹其实都是弟弟的人,更想不到那场惊险的刺杀是弟弟亲手导演,他凭借自己的身手和敏锐险险逃脱,逃脱之后还不忘抓着弟弟说好险,幸亏你不在那里!
  弑兄之举骗过了哥哥,却没有逃过父亲的目光,秦世家家主秦倾城在处死了秦无量安排好的替罪羊之后,把次子叫去书房。
  ***
  秦倾城开门见山地说:“别以为瞒得过我。”
  秦无量起初有些一阵心慌,但他很快想起了父亲的训导:男儿在世,首先要坦荡,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是隐瞒粉饰错误。这样想着,秦无量抬起头看着父亲回答:“孩儿有错。其一错在动了伤害兄长的念头,其二在于不自量力而低估兄长。孩儿已尽力布局,但还是被兄长逃脱,被父亲抓住破绽。”这一点同样源自秦家的家训:成王败寇,比是非更重要的是成败。
  主动承认错误之后,秦无量又向父亲表明了态度并做出保证:“兄长大巧若拙,有资格做未来的家主,而我不自量力,以后一定会苦练武艺,不再与兄长相争。”
  次子的态度基本让秦倾城满意,他不再追究这件事,而是问:“不与兄长争,那你与谁争?”
  秦无量想起家训中说过:对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斗志,而最重要的斗志是战胜自己的信念,于是回答道:“与自己争。”
  “虚伪。”父亲不屑地说,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的确,对待父亲不可以虚伪,秦无量考虑了一下,说出了心里话:“与天下争。”秦掌门从小心怀天下,有远大的志向。
  “幼稚。”父亲对这个答案依然不满意:“首先,你还没有说这句话的资格,其次,这话说的不对,一个人不可能与天下争,只能争天下。我再问你,如果你有了争天下的资格,你要怎样争?”
  秦无量意识到这是父亲对他的提点和指导,他认真地思考之后回答到:“步步为营,自成一家。”
  “愚蠢。”秦倾城眉头拧成一个川字,露出怒气,“应该是道气门。”
  秦无量有些吃惊,抬起头看着父亲,等待父亲的解释,当他看见秦倾城有些生气的脸色,忽然想起了父亲的训导:聪明的人永远比勤奋的人走得远,因为聪明的人会利用可以借助的力量让自己走得更快,而真正的成功,会属于即勤奋,又聪明的人。父亲还说过:最大的成功是属于立志为天下做大事的人,而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所取得的成功永远都次一等。这就要求他立足天下,在道气门的危难中力挽狂澜,成就为天下昌盛而努力的伟大志向。
  与秦倾城的一番对话让秦无量醍醐灌顶,从此他谨记父亲的训导,开始了奋斗之路。
  ——《无量大传》
  ***
  《无量大传》是秦无量晚年聘看山堂书局的书手为自己所做的传记,虽然秦无量声称没有任何歪曲或粉饰,但也不难理解受聘的执笔人在言辞间多少带着些逢迎之态。这一段里至少隐瞒了一个世人皆知的事实:秦世家自麒凤纪始就有与道气门争高低的野心,秦无量进入道气门绝非为了力挽狂澜,而是趁虚而入。
  走出秦家只是秦无量迈出的第一步,随即他要迈出他的第二步:登上道气门掌门之位。争掌门不像争家主那样容易,秦无量只能徐徐图之。
  彼时道气门在沈栖之后已经更换了五任掌门,稍有本事的人都忙着拉拢亲信,争取成为下一个登上掌门之位的人。秦无量出身不低,武艺不低,才能不低,自然成了各派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而秦无量精明而巧妙地周旋在各派之间,看起来与每一派都十分亲近,却又不属于任何一派。
  后来,杨岭推崇祖师叶锦天的思想学说,得到了以陈理为首的许多叶锦天的崇拜者的支持,虽然势力并不强大,却显示出掌控主动权的趋势,秦无量看准时机,适时地出现在杨岭的队伍中,成为杨岭的谋士。之后杨岭继续鼓吹祖师的好处,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他身边,直到把他推上掌门之位。
  登上掌门之位后,杨岭立刻将秦无量和陈理作为左膀右臂大加重用。其实秦无量所做的远无法与陈理相提并论,陈理入门比他早,才德兼备,在弟子中颇有人望,在杨岭势力还很小的时候就坚定地支持他帮助他,是真正的第一功臣,而秦无量只是在最后推波助澜一把而已。现在竟把他们两个相提并论,当真是件有趣的事,秦无量略一思索,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窍——杨岭不满于陈理,想要借助秦无量过河拆桥。
  杨岭不喜欢陈理,从一开始就是。因为陈理是真正意义上的叶锦天的崇拜者与追随者,他单纯因为杨岭鼓吹叶锦天而支持杨岭,而杨岭私心以为叶锦天的道义观迂腐可笑,不可能真的做叶锦天的信徒,他鼓吹叶锦天的目的之是为了自己的野心,一旦让陈理明白这一点,杨岭的掌门之位就十分危险。但陈理毕竟十分重要,想要拆掉这座桥,必须先搭起来另一座桥,否则现在的一切都会随之崩溃。
  秦无量明白杨岭真正的想法,陈理却完全不明白。陈理时常劝杨岭说,秦无量此人太过油滑,不能重用,而秦无量偏偏让杨岭看见自己的油滑:他在杨岭面前表现出对陈理的钦佩,私下却说他信奉祖师太过迂腐,几十年过去,祖师的一套早不适合了。秦无量的“通变”和“识时务”让杨岭十分欣赏,秦无量的地位渐渐超过了陈理。
  麒凤49年秋,陈理因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被逐出道气门。直到离开道气门之前,陈理才终于明白了真正的原因,他仰天长啸:“人心不古,天道不存,杨氏亦难久矣!”后来陈理与几个挚友一起建起“慕贤堂”,专为传承叶锦天等人的武艺德行,但因他们不擅经营不久后宣告解散,此后陈理仗剑周游,成一代游侠,开麒凤纪游侠之风。
  陈理“杨氏亦难久矣”的“预言”只用了一个月就实现了,借助杨岭赶走陈理之后,秦无量很快掌握住了道气门的生杀大权,成为道气门实际的裁决者。杨岭到此时才明白自己重用秦无量实是养虎为患得不偿失,但事情到了这里,他只能豁达地想,秦无量是做大事的人,我做不稳掌门,做个成大事者的伯乐也算一个不错的归宿。杨岭已经做好退位让贤换一条生路的打算,但秦无量并没有急于夺取掌门之位,因为还有一些事,作为弟子比作为掌门更容易做到。

  ☆、四、鼎盛(2)

      秦无量的野心不仅是成为至尊,而是先让道气门成为至尊,借此让自己至尊。在江湖上,成为至尊最直接的,也是必需的条件,就是武艺要足够高强。
  大约从麒凤35年以后,江湖高手辈出,渐渐兴起各种比武,人们借此排出一个武林榜,以论武艺高低。秦无量一面掌管着道气门的事务,一面苦练武艺,麒凤51年,他打败了稳坐武林榜榜首四年之久的张子鸢,成为了新的第一高手。
  张子鸢与秦无量同岁,是西极丽农外山的弟子。他十六岁前潜心习武,十六岁时出山,一举登上武林榜榜首,那时候秦无量还在秦世家谋划争夺家主之位,在武林榜上堪堪能挤入前五十。此后秦无量致力于争夺道气门大权时,张子鸢一直高居武林榜榜首,其他人只能争第二。这几年中,秦无量在道气门勤于练武,到麒凤49年把握道气门大权时,在武林榜已排名第六。接下来的一年,他除了处理道气门大小事务,也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练武,麒凤50年,他以微弱的优势击败了高居榜首四年的张子鸢,成为那一年的第一高手。同时,平日与他喂招的几个同门,最差的也排在18位,前二十中道气门独占五席。这是自有武林榜来前所未有的事,一时间道气门声威大震,一扫几年前掌门频繁更替带来影响,几可比肩立派之初。
  一场场精彩的比武唤回了人们对武林榜角逐的热情。从此以后,有秦无量和张子鸢出场的每一场比武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每一场比武的胜负都充满悬念,比悬念更吸引人的则是比武过程的精彩,比比武更为人称道的,是比武场下两人的论交。每一场比武,台下都会聚集满满观战的人群,每一场比武精彩的对招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江湖,每场比武之后两人都会小聚谈一谈这次比武的心得,而这场小聚的对话也会被发散成无数个版本编成最新的话本故事。一时间世人习武比武成风,渐渐形成了秦无量的滴水不漏和张子鸢的洒脱机敏两个不同的流派,两人的一些奇巧招式被整理成为新的套路,武林榜之外,大小比武不计其数,且人们崇尚东无量西子鸢的论交,皆以对手惺惺相惜为尚,江湖上精彩又友善的比武随处可见,可谓麒凤初年之后的又一个盛世。
  麒凤51年,秦无量第一次击败张子鸢,麒凤52年,张子鸢重回榜首,麒凤53年,胜负难以裁夺,最终两人商定同坐次席,而榜首虚位。这短暂的三年时间是让后世许多人追忆怀念的黄金时代,后世莫长路评价,秦无量在壮大道气门之余,最大的成就是这三年内,与张子鸢一起,将武术推向极致,成为麒凤武学盛世的奠基人。
  但,秦无量的野心不允许他满足于这样的平分秋色,道气门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声威,这种平衡是时候打破了。适时的,张子鸢遇见了命运的巨大冲击。
  事情要从洵山附近的冉寨说起。冉寨是江湖五隐之首,它排在首位,并不是因为比其他四隐更隐秘,而是因为冉寨无法取代的江湖地位。不同于其他四隐,冉寨所在的地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