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长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长宁-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音未落,风暴夹杂着漫天黄沙,将天地之间蜉蝣一般渺小的人类全数掩盖。
  ……
  羽国二十万大军交接到赵风手中,再加上丹国的三十万大军。赵风的手中如今的兵力不再萧嵘之下。
  云国一战之后,双方多有人员上的折损。黎夏虽屡战屡捷但作为攻方人员上的伤亡不在谭易水之下。
  双方再整兵马,损耗各在十万人左右。
  胜利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欣喜,从云襄而言,此刻的云国已是满目疮痍,而谭易水的是更是让整个若敖军心中莫名地有些悲意。
  最难的,则是接下来的战役。
  高城和晚孟城的地势复杂,易守难攻。长河改了水道之后便是绕着晚孟城和高城而过,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四野更是丘陵密布,并不利于大军开拔。
  营帐内,萧嵘荆长宁和黎夏以及若敖军中的一众人在商量着战略,景华则百无聊赖地走到营帐之外。
  他想乐月了,也不知道她和孩子怎么样了。
  他走的时候孩子还小,他还没有给孩子取名字呢,这些天他一直都在想给孩子取个什么样的名字。
  他不求她封王拜相,不求她富贵荣华。他只想他的女儿一生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就叫景悦吧,景华想着,这是个好名字。
  也不知这一战什么时候能结束,他想回景国了。
  “喂?想什么呢一脸思春欲求不满的样子?”文逸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
  景华瞪了她一眼:“我有的时候真的很想撕烂你的这张嘴!”
  文逸摊了摊手:“想撕烂我这张嘴的人太多,长宁想过,萧嵘也想过,轮也轮不到你。”
  景华目光微敛,带着些意味深长的味道:“公主阁下,话说你这个驸马爷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何楚国的若敖军会听他的?更别提萧嵘和他到底什么关系。”景华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萧嵘那厮也是楚国人!他们是不是早有预谋,厉害了,这个真厉害了!”
  文逸呵呵笑了两声:“本公主告诉你,我的驸马那身份、那来头不是吹的,那必然是能把你这个软蛋给吓个半死的。”文逸挑了挑眉,“毕竟本公主的眼光那是世间无二!”
  景华呛了声:“说来听听,看看能不能把孤吓个半死。”
  文逸嘿嘿两声:“想套我话,窗都没有。”
  文逸走后,景华神色忿忿。
  “最讨厌这种人,把你挂到半空就不把你放下来了。算了,孤不问了,孤自己猜!”景华哼声,“不就是楚国?不就是身份很厉害很牛掰?楚国最厉害的那是谁来着?楚王!我去,没那么老啊!王后!性别对不上啊!”景华一拍大腿。“我知道了,楚长安!”
  景华兜兜转转兴奋地转了两圈。
  “就知道孤很聪明。那厮一定是当初的楚长安,当年我就觉得奇怪,堂堂一国世子怎么肯定束手就戮,若是怕死何必投降?车裂哪如给自己一刀来的痛快?若是不怕死那就更说不通了,死都不怕更不可能背弃国家背弃忠义选择投降。毕竟楚国一门忠烈,若是易地而处,孤都没脸活在这个世上……”景华越想越觉得自己猜得很对,“定然是调虎离山,真正的楚长安当初被救了出来,兜兜转转复仇来了。”
  景华笑了声。
  “这个解释太完美了!”
  ……
  云国的节节败退让林蔚然的心头有些不安,但他并不意外。
  谭易水迎战之时羽国的二十万兵马交接尚未完成,兵力上的悬殊失败并不意味着什么。
  一时的得失意味不了什么。
  他轻轻做了个手势,一个暗卫出现在他身边。
  “我们的人已经查清楚了,羽眠离开羽国王宫之后带着江瑟踏遍山河,如今在羽国东南方湘城的木泉河边隐居着。”
  “那里风景宜人,又有佳人相伴,羽眠的确是个会享受的人。”林蔚然赞了两声,话音幽幽一转,“可是毕竟穷山恶水,哪里比得上林国的宫城玉宇,你去请他来孤的宫城坐坐吧,记得,要请,莫伤了他。”
  暗卫的身影在暗色中消失,林蔚然轻叹一声:“羽溪生啊羽溪生,孤是真的不喜欢被人威胁,但孤这个人很好,还是能忍得了一时的。”
  话音落下,林蔚然抬眸眺望远方。
  “高城、晚孟城,这两座城是林国天然的屏障,孤还真的不信你们能攻下来。”他叹了声,“再说了就算攻下来了又能如何,高城和晚孟城之后的落峡,孤倒想看看你们打算用多少的人命去堆。”
  一时的得失真的不重要。就像当初他离开林国,林国全然落在了林津手中,但最终赢的人还是他。
  两军交战最重要的还是兵力。
  就算得了土地,就算屡战屡捷,打下的疆土没有人去守,又有什么用呢?

☆、第293章 天道好轮回

  不知道这世上究竟有没有轮回。
  毕竟命运虚无缥缈地有些可怜。
  十一年前,庄新带领兵马灭了楚国,赵风和高泰在登月谷放火埋葬了五万若敖军。
  长河滔滔的水势滚滚而落。
  时光荏苒间,黎夏和谭易水挥戈相对,而到如今,萧嵘站在了赵风的面前。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南宫落月话音淡淡,眉眼间敛着如雾般飘渺的颜色。
  云国之战折损了十万兵马,萧嵘手中的兵马还有一百七十万。
  林国和云国毗邻,其间丘陵密布,大军的推进有些艰难。
  落峡在两座城池的后方,要想能经由落峡攻入林国腹地,这两座城池必须要能牢牢掌控。
  所以,他该怎么做?
  ……
  林国高城。
  “赵将军!高城七十里之外出现大批的军队!”一个兵士跪地急报。
  “有多少兵马?”赵风沉声问道。
  那兵士回道:“约莫三十万。”
  “三十万?”一侧的谭易水插话问道,“高城之后驻扎了百万兵马,萧嵘以区区三十万兵马怎么敢来攻打高城?”
  赵风沉默着。
  “李方复可有急报?”
  赵风当初在高城和晚孟城中犹豫了很久。他最担心的不是这场战役要如何去打,而是他摸不准萧嵘最先想动手的是哪座城。
  未过多久,一个兵士急急冲进营帐内报道。
  “报告赵将军!李副将急报在晚孟城一百里里外出现大批军马,为首的是那萧嵘!”那将士慌张道,“李副将请求支援,否则晚孟城的五十万大军不可能守住!”
  赵风望着晚孟城和高城的地形图,手指来回滑动着,分析着所有可能的进军路线。
  “他想要攻打的,是晚孟城。”赵风话音镇定下来,“好在两城相离只有五十里,我将数万兵马驻扎在其后的落峡之中,驰援晚孟城并不难。”
  谭易水闻言,眉峰轻动了动:“赵将军果然深谋远虑。”
  赵风最大的特点便是足够谨慎,行军在外他的谨慎很多时候能挽救不少将士的性命。
  ……
  黎夏身后有三十万大军。
  前方,离高城只有七十里了。
  萧嵘说了,他不用攻城。即便此刻兵力悬殊之下他不可能胜,但他也不会输。
  因为没有人会甘愿放弃地形的便利,来和他拼上一个你死我活。
  他要做的,就是等。
  另一边。
  滚滚尘浪随着战车的推进在队列之后扬起。
  萧嵘视线所及之处,是一片高矮不一的丘陵。他知道,在这之后便是晚孟城。
  孤零零的一座边城矗立在要塞之上。所谓边城,并没有太过恢宏的场面,它只不过是一座座孤城。
  边城的存在意义在于养兵、蓄兵。它借助地利一点一点发展,在林国地广人稀的边境,边城根本不可能连成一片,就像晚孟城和高城之间相隔了有四十里路。
  骑于马背之上,萧嵘的眉狷狂桀骜地扬着。
  想要攻城很难,毕竟对方占据着地利。但真正攻下一座城也并不难。
  林国的大军开拔到边境两座城池间,粮草辎重却很难赶得上。他了解赵风的性情,他的行事向来谨慎。
  赵风不可能将所有的筹码压在一座城上,所以定会把大部分的兵马安扎是在两座城池中央,保证能够及时的驰援。
  比如其后的落峡。
  战鼓擂擂。
  萧嵘身后的大军向着晚孟城一点一点压近。
  他想毁了那座城。
  就像当初庄新带着林军一点一点蚕食楚国的土地一般。
  他要报仇。
  有些仇恨是时光带不走的。
  能洗去鲜血旧恨的,只有新的鲜血。
  滚滚的长河自林国的大地之上流淌而过,卷起黄色滔天的浪,向着远方奔腾而去。
  远远望去,像是一根明黄色的缎带自丘陵山野间穿过,颇是壮观。
  萧嵘忽地想起十一年前他纵身跃入长河,才从登月谷中逃得一条性命。
  他回过头,两千若敖军立于他的身后,目光亦是颇有感慨。
  当初五千人随着他跃入长河,活下来的,只有两千。
  “少将军!”燕毅望着萧嵘眼底的波澜,憨笑一声很自然地喊道。
  萧嵘怔了怔,下意识开口想要拒绝,却最终只转作幽幽一叹。
  “难得你们还愿意。”他目光垂了垂,话音沉沉。
  他拒绝了那么多次,甚至以云国大将军身份为遮掩,一次次的话音无情而狠绝,试图在他们面前掩去他当年少将军的身份。
  虽然如今没有什么必要了,但真正听见一声发自肺腑的“少将军”,萧嵘有些不知所措。
  难得他们还愿意,还愿意唤他一声少将军。
  裴英叹了声。
  “哪里是我们不愿意,一直以来,不愿意的人都只有你罢了。”
  时光轮转间,再回眸,他们其实还像当初毅然决然跃入长河一般,从来都不曾变过。
  “我又何尝不愿。”萧嵘目光悠悠,低声自语道,“只是若我在,她又怎能真正收服你们的心。”
  就像当初他对她说的,她更需要,那他便给她。
  长河滚滚。
  前方,已然可见晚孟城的轮廓。
  弦呈满月,城头之上每一处垛口间皆是齐整地立着一道身影。城墙之上,来往的将士严密,井然有序。
  萧嵘的步伐却停在了长河一侧。
  “这一次,我们不跳了。”萧嵘望向若敖军,露齿一笑。
  话音一落,随在萧嵘身后的兵马开始安营扎寨。
  夜色降临,星子如漫天飘雪,片片晶莹。
  ……
  “再等明日吧。”李方复道。“明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夜色沉沉,夜间行兵是为大忌,虽说明日要迎战的是云国的战神,但落峡的兵马全数调在他这边,凭借地利,他不会有问题的。
  夜色渐渐沉了下来,白日里战车带起的尘土也在安恬的晚风中沉了下来。
  如果有人在近处望过去,大概会觉得这样一支军队有些怪异。
  在队伍的中央空旷地围着五千辆左右的战车。这并不奇怪。
  诸国之中,以战车围在中央的并不少见,怪异的是诸国出兵之时每辆战车大概能乘坐二十到三十人,而这两千战车之上,每一辆上只有一个人。
  看起来有些孤单。

☆、第294章 反转很任性

  当天光重新亮起,李方复望着长河对岸的军队,心中忽地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昨日车马喧嚣,尘土飞扬,只能看出来的人很多,但真正一切落定之后,也很容易能看出来掩盖在喧嚣背后的真相。
  战车本来就会笨重些,推进之时亦是如此,倒也不怪李方复。
  只是……
  如果兵马并不在萧嵘这里,那么那些兵马呢?
  像是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天光还未亮起,赵风是被城外的喧嚣所惊醒的。
  一百多万大军不知何时已然兵临城下。
  这是怎么回事?
  黎夏望着荆长宁笑了笑:“郎君昨夜行军甚是辛苦,要不要去歇息一会。”
  荆长宁摇了摇头:“不累啊。”她转了一圈,“赶路而已,我还等着你打下高城呢。”
  黎夏认真地点了点。
  “会的。”他仰起脸望向高城的城墙。
  高城城墙的很高,但比不上当初丹国的关渡城。
  兜兜转转,昨日其实萧嵘和黎夏带的兵马皆是不多,真正的大军反倒是在荆长宁手中,萧嵘以战车之后捆缚树枝之类营造了大军的假象,而她则趁着夜色带领大军来了高城。
  这一招玩的很有意思。
  比方说如今高城下的大军有一百二十万,而高城内的人马只有五十万。
  兵力上的对调意味着攻下高城会很容易。而另一边也很有意思。
  萧嵘望着面前的滚滚长河。
  地利啊。
  地利的反转就是那么任性。
  有本事你一百二十万大军翻过长河过来打我啊,就知道你不敢。
  如果文逸在肯定会告诉萧嵘你这样的表情真的很欠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