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及良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嬿婉及良时-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宁海总管早知圣上心意,既然成事,两下只怕是浓情蜜意; 卿卿我我; 不欲被人搅扰。
  是以他也不曾过去催问; 只是守在殿外,心中思绪百转。
  宫中的风向; 只怕是要变了。
  今日清晨; 圣上还未曾起身时; 便是他去宣旨; 晓谕六宫。
  朕惟王化始于宜家、端重宫闱之秩。坤教主乎治内、允资辅翼之贤。爰沛新恩,式循往制。
  咨尔姚氏,笃生勋阀; 克奉芳型; 秉德恭和; 赋姿淑慧。
  佩诗书之训、声华茂著掖庭。敷纶餑之荣、宠锡用光典册,以册宝、封尔为贵妃。
  尔其祗勤夙夜、襄壸范而弥嗣徽音。衍庆家邦、佐妇职而永膺渥眷。
  钦哉。
  ——贵妃。
  第一眼见到时,宁海总管几乎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接连看了几眼,他才敢宣读出来。
  要知道,在这之前,圣上后宫之中位分最高的,也不过是生育皇三子; 出身萧氏一族的贤妃罢了。
  更不必说,贵妃与贤妃,中间还隔着德妃与淑妃两座高山。
  他知道圣上看重锦书,也猜测过给她的位分不会低,却也没想到竟会这样高。
  贵妃之位,距离皇后,也不过一步之遥。
  不,现在已经不能叫锦书了,便是他,也得恭恭敬敬的称一声贵妃娘娘才是。
  只是,叫他来看,贵妃的运道只怕不止于此。
  别人不知道,宁海总管这个负责整修甘露殿的人,却是清清楚楚。
  甘露殿内的饰物制式,镌刻的皆是牡丹花纹与凤凰纹路,便是昨日的内殿,用的也是庄重的正红,而非偏色。
  这样的隆恩,素来都是只会给予中宫皇后的。
  宁海总管最初见到的时候,只当圣上是偏爱贵妃,所以格外恩宠,等真的见了册封圣旨,才生出另外一个想法来。
  兴许,圣上这是未雨绸缪呢。
  他暗暗的松一口气,开始凝神细思,贵妃在含元殿时,自己有没有得罪过她,以及接下来自己的态度。
  是不是在之前的态度上,对贵妃更加亲厚些?
  暗自在心中这般思虑的,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
  大清早,因为这道圣旨,整个后宫都炸开了锅。
  贤妃作为此前宫中位分最高者,受到的冲击无疑是最大的。
  “贵妃?”听闻这消息时,她正对镜梳妆,几乎连手中的黛笔都险些握不住,手指哆嗦几下,才无力的垂下。
  “怎么会是贵妃?”
  贤妃目光冷凝,其中全是难以置信,怒视着来回话的宫人,道:“你是不是在外面胡乱听了几句,就到本宫面前来嚼耳根?!”
  她知道圣上恩宠姚氏,也想过或许会给姚氏个位分,但是家世使然,想来如何也越不过九嫔,虽不免嫉妒,却也不曾在意。
  哪曾想,姚氏竟突如其来的封了贵妃!
  那可是仅在皇后之下的贵妃,便是她见了,也需得行礼的贵妃!
  更不必说,圣上赐给她的,是历来宠妃才能居住的甘露殿。
  “娘娘,您给奴婢一百个胆子,奴婢也不敢骗您啊。”
  回禀的宫人察觉到她身上冷意,更是战战兢兢,低下头,颤声道:“今日辰时一刻,宁海总管亲自宣旨,晓瑜六宫,册姚氏为贵妃,择佳日行册礼。
  这等大事,奴婢哪里敢撒谎。”
  这句话说完,内殿之中便有转瞬的沉默,但没有人觉得松一口气,只觉那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滚。”贤妃面色泛白,语气却平静起来。
  ——叫人令人胆战心惊的平静。
  她又一次向那宫人道:“滚出去。”
  那宫人没敢应声,几乎是连滚带爬的退了出去。
  “……娘娘。”
  内殿里只剩了随她一道入宫的两个宫人,见她默然不语,双目通红,眼神狰狞的近乎可怕,不由得试探着开口,想要劝慰一二。
  “凭什么,”贤妃没理会她们,只是有些颓然的坐在软凳上,近乎自语一般,喃喃自道:“在府中时,本宫是仅在王妃之下的侧妃,论及家世,萧氏一族更是赫赫,更不必说,本宫为圣上生了承晖……”
  “可是到头来,姚氏这种微末之人,居然也压到本宫头上来了。”
  贤妃不知不觉间落了泪,恶狠狠的用手背擦了泪,重重的将黛笔拍在梳妆台上:“凭什么!”
  身边的两个宫人有些担忧的看着她:“……娘娘。”
  “好了,你们什么也不必说,”她收拾起面上狼狈,冷冷一哂:“这有什么办法,谁叫圣上喜欢,偏偏要恩宠她呢。”
  “胳膊拧不过大腿,”她面上勾出浅浅一丝笑意,狠厉中带着酸涩:“圣上发话,本宫除了认,还能怎么着呢。”
  “去库房里挑几件东西,你们亲自送过去,”贤妃望着梳妆台上断成两截的黛笔,道:“就说……是本宫恭贺贵妃新喜的。”
  宫中规矩制典使然,贤妃身为高位嫔妃,需得首先称贺,其余人才好跟过去的,为着彼此之间的体面,她不能去的晚。
  两个宫人也明白这一层,彼此之间对视一眼,低下头,轻轻应了。
  宫中哪有不透风的墙,姚氏得宠,宫嫔们早早得知,只是她身份未定,却也没人敢去触圣上的霉头,光明正大的问出来。
  枪打出头鸟,江昭容这会儿还在抄佛经,备不住就得在冷宫一样的地方过后半辈子了,前车之鉴使然,谁敢再去试一试。
  也只能在心里嘀咕,说圣上只当她是个新鲜玩意儿,无名无分的陪上几日,过几日便腻了,聊以安慰。
  可是这会儿,圣上降旨,册封姚氏为贵妃,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就将诸多人心中的酸水儿打翻了。
  ——自己苦熬了那么多年,连四妃的边都没摸着,姚氏入宫才多久,便是一人之下的贵妃,如何能叫人心中畅快!
  只今日清早,宫中被摔碎的瓷器,铰碎的帕子,便不知凡几。
  只是,能够在宫中生活多年,自是没有傻的。
  打听到贤妃吩咐身边宫人往甘露殿送了贺礼,其余人不好叫自己凸显出来,第一个被贵妃记住,便按捺住心头的或妒意或酸涩,按部就班的送了贺礼过去。
  贵妃册封,引起的风波虽大,但也没人会立即将自己的不满摆在脸上,以贤妃为首,皆是送了贺礼过去,表示自己的恭顺之意,不管内里如何,外在总是风平浪静的。
  而在宫外,引起的轰动却大了。
  贵妃居于四妃之首,仅在皇后之下,册封礼自是极为隆重。
  真正行礼,更得等到礼部拟交册宝,选取正副册封使,引贵妃往太庙授节,六肃三跪三拜之后,才算了结。
  今日不过只是降旨罢了,自是简洁。
  宁海总管于内宫之中宣旨完毕,便往宫外姚家去了。
  今日旬休,国子监也无课,姚家人全都在,正在前厅里一道用早饭,便见管家急匆匆的进门,喘着气道:“老爷,老爷!宫里来人宣旨了,您快出去看看吧!”
  姚望初时被他说得一怔,随即反应过来。
  自己可没什么事情能入圣上的眼,专门下旨言说,几个儿子还在念书,也得不到这项殊荣,唯一有可能的,便是……
  ——长女的名分定下来了!
  这念头一升起来,姚望便畅然笑了。
  几乎抑制不住脸上的喜意,他忙不迭吩咐人准备香案,再看看面色难言的家人,吩咐道:“快整整自己衣衫,免得稍后失礼,惹人笑话。”
  张氏见他如此喜形于色,也能猜度出为何,心下怏怏,却也不敢扫兴,只勉强挤出笑容来,转头去暗示自己的几个孩子,接下来不要出言扫兴,触怒姚望。
  姚轩同弟弟姚昭对视一眼,也明白过来。
  既为姐姐觉得高兴,又为她未来隐觉担忧,两下交融,喜忧参半,反倒不知应该说什么才好。
  来的人是宁海总管,姚望一见,面上笑意便愈发深了。
  他不过是从六品的官员,宁海总管却是含元殿的总管,别说是见了面寒暄几句,便是凑过去拍马,都轮不到他。
  可是这会儿,圣上令他前来宣旨,至少说明,长女是极受宠的,不是吗?
  姚望活了大半辈子,接旨却还是头一遭,毕竟也算是诗书传家的门楣,一套流程下来,倒是不曾出错。
  也只有在听闻长女位分时,面皮才猝不及防的抖了一下。
  不是他太过大惊小怪,而是这消息委实是太过于惊人了。
  莫说是姚望这个老早就盼望着的,刚刚听到的时候,便是姚轩与姚昭,也是惊了一下。
  贵妃!
  正一品爵,位比相国!
  姚轩是见过圣上同姐姐相处的,却也未曾想过,圣上竟会给姐姐如此高位。
  并不是他觉得姐姐配不上,而是姚家的门第,比起宫中其余人来,委实是太低了。
  宁海总管见过无数大风大浪,初次见这圣旨时,也被惊了一下,现下见他们如此,倒是不觉什么,只含笑瞧了瞧姚望。
  “姚大人,”他道:“接旨吧。”
  姚望转过神来,大喜过望,接旨之后,整个人都有些怔了。
  他如此作态,宁海总管也不计较,只是看向姚轩,颔首致意:“多日不见,姚公子风采如昔。”
  姚轩也有些愣神,反应却快:“总管客气。”
  “这便是二公子吗?”宁海总管转向站在他身侧的姚昭,含笑道:“果真芝兰玉树,不同凡响。”
  “您太客气了,”姚昭向他一笑,婉拒道:“我如何当得起。”
  “哎呀,快别这样说。”宁海总管笑着摇摇头:“二位公子皆有文华之气,鹏程万里,便在眼前了。”
  他在圣上身边多年,最是了解他心性。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只是,身为君主终究不能任性,所以很多时候,这性情都被圣上自己克制住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它是不存在的。
  宁海总管在宫中沉浮多年,也能明白圣上心中计较。
  贵妃出身不显,却也是官家女子,并非贱籍。
  至于出身显赫与否,靠的还不是圣上一句话?
  册封之后,照例便有加恩,但凡圣上愿意拉上一把,姚家有人肯争气,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兴起。
  而贵妃的两个胞弟,也非扶不起的阿斗,姚家起势,还不是眼见着的事情?
  宁海总管虽是内侍,可只消是有脑子的人,就不会去轻视他。
  相反的,还得拼命的巴结才是。
  姚家有四个儿子,他只捡了两个夸,未免使得另外两个尴尬。
  姚瑾年纪还小,对这些不甚敏感,姚盛却是僵立一侧,暗自气恼不已。
  只是这时候,没人有心思去照顾他微薄的自尊心。
  姚望笑的脸皮都疼了,却依旧不想停下,只是捉住了宁海总管话中的“多日不见”四个字,笑容满面的问道:“怎么,总管日前见过犬子?”
  “前些日子,圣上往国子监去了,”宁海也不避讳,同他解释道:“恰巧碰见大公子了,圣上问了几句策论,很是赞誉。”
  “是吗?”姚望笑意更深,难得慈爱的看一眼姚轩,道:“你这孩子,这样大的事情,怎么也不同为父说一声?”
  “倒也怪不得他,”宁海总管笑着打圆场:“圣上那日白龙鱼服,不好张扬的。”
  他这样说,姚望自然不会再去说什么,只请他进了前厅,奉茶之后,好生寒暄了一阵。
  姚望毕竟是贵妃之父,宁海总管即使知道他们父女之间感情淡薄,却也不好打他脸面,笑着说了一会儿,全了他面子,才起身告辞。
  “圣上还等着回禀,不好久留,这就告辞了。”
  姚望客气的送他出去,最后方才殷切道:“家中一切都好,还请总管同贵妃娘娘说几句,请她无需忧心。”
  宁海总管自是一一应了,示意姚望止步,才偕同前来的内侍禁军离去。
  姚望目送他背影远去,心底那股欢欣之气不受控制的涌了上来,仿佛是一日之间年轻了二十岁一般,兴冲冲的吩咐管家。
  “今日姚家大喜,府里面伺候的,每人赏半年例银,再去准备祭祀用物——我要开宗祠,将好消息告知先祖。”
  他转过头,看向自己的长子与次子,目光柔和而慈爱,同日前相比,简直是变了一个人:“你们去换身衣服,同我一道过去。”
  “夫君,”张氏跟着他笑的脸都僵了,又疼又酸,可归根结底,也不如她心中酸涩的万分之一:“圣旨方下,便大张旗鼓的开祠堂,是不是太过张扬了?”
  在姚望骤然冷下来的目光中,她声音不觉也小了,有些怯弱的道:“再者,一下子赏半年的例银,也太多了……”
  “头发长,见识短!”
  姚望皱起眉,不满的看向张氏:“贵妃娘娘得封,这是多大的喜事,如何不能开祠堂,叫先祖也跟着高兴?”
  “别说是赏半年例银,便是赏一年,也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