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及良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嬿婉及良时-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望见他无事,先是大喜,回他话后,又生疑窦:“殿下自宫中归,往此地来,竟不曾受过盘查?还是说……”
  他眉头微动:“宫中已乱?”
  “我无事,”承安谢过他关切,随即道:“前因后果我已知晓,阮氏狂悖,假我之名行事,我已经命人将她擒拿,听候处置。”
  “阮氏?”吕望先是一怔,随即叹道:“竟因一妇人,生出这些事来!”
  她说几句假话倒是轻巧,然而许多人却因这几句话,将身家性命押上赌桌!
  “她是该死,”承安眼底阴翳一闪而逝:“陷我于不义之地,更叫这么多人身处险境。”
  吕望头脑转的飞快,联系楚王平安自皇宫归来,便知他只怕已经同宫中达成协议,正待问上一问,却听楚王先一步道:“先去见过几位将军,稳定大局。”
  “确实应该。”楚王无恙离宫,这也预示着太子即将登基,等到新帝继位,对于这些在他登基前夜生事之人,心中如何做想,不言而喻。
  吕望一夜没睡,可诸事繁多,并不觉累,头脑之中反倒愈见清明,示意楚王先行,他随从在后,瞥见军帐外篝火时,似是炸雷一般,头脑中忽的闪过一个念头。
  这想法来的太过猝不及防,竟叫他趔趄一步,险些站立不稳。
  承安回头看他,关切道:“先生如何?”
  冬月天寒地冻,吕望却觉自己背上生了一层薄汗,湿腻腻的,勉强道:“我无碍。”
  “先生许是累到了,”承安定定看了他一看,道:“还是回帐内歇息吧。”
  拒绝的话尚未出口,吕望便一个战栗,仰面摔倒,嘴唇微动,尚且发出一阵令人胆寒的咯吱声。
  承安拔剑出鞘,夜色中一道寒光,径直将他喉咙削开。
  站在原地良久,直到那涌出的血不再泛着热气,他在将剑收回鞘中。
  “真可惜,”承安低声道:“本来,你不用死的。”
  吕望是很聪明,但太过聪明,就叫人讨厌了。
  新帝登基前夜的异动,最终还是被掩盖下去,就像是没人知道楚王府死了一个幕僚似的,无声无息的终结。
  而承安,也在天色将明时,回到了王府。
  阮玉澄伤的厉害,正躺在塌上,面白如纸,秀娘坐在她床边垂泪,自责道:“都怪我,若不是因为我,你也不会……”
  “关您什么事儿呢,”阮玉澄勉强露出一个笑容,凄然而又秀婉:“不过是我运道不好,才撞见那几个贼人罢了,谁知道您就被关在那附近呢。”
  秀娘被人拘住,却没有被即刻带走,在一座空落落的王府里找个屋子将人关住,委实是太容易了。
  看守她的人偷偷潜出去,可巧被阮玉澄撞上,尖叫一声之后,方才引了人来,顺势将她救出。
  秀娘总觉得阮玉澄是受了无妄之灾,心中愧疚,见她躺在塌上气若游丝,更是可怜。
  承安便在这时过来,先看一眼秀娘,见她无碍,方才转向阮玉澄,道:“委屈你了。”
  阮玉澄痴痴看着他,原本苍白的面颊,浮现出一抹红,秀娘看得出阮玉澄心思,不好久留,寻个由头,避了出去。
  内室只留了他们两人,气息似乎都旖旎起来,承安低头看她,语气是从未有过的柔和:“伤的重吗?”
  阮玉澄微垂眼睫,似是羞怯,声音低低的:“不重。”
  “怎么不重?”承安道:“我听太医说,只要再重些,你命都没了。”
  阮玉澄微带笑意,憔悴之中,愈发惹人怜爱:“算我运道好罢,堪堪逃过一劫。”
  “是啊,”承安看着她笑,道:“你没死,真可惜。”
  阮玉澄原本已经打算恰到好处的靠他近些,趁热打铁,叫自己同他关系更进一步,却不想承安说出这样一句话来,人看着他,竟怔住了。
  “你没听错,”承安笑吟吟的看着她,一字字重复道:“我说,你没死,真可惜。”
  阮玉澄眼底晦暗一闪,随即转为凄然:“楚王殿下,你这是何意?”
  “皇家诞下双生子,乃是不详之兆,大周虽没有这些讲究,南越却有,”承安笑的温和,低下身去,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她,似是恶魔:“你胞弟是皇子,当然没有舍弃的道理,所以只好委屈你,是不是?”
  阮玉澄原本浮现几分红晕的面色,霎时僵冷下去。
  “按照南越风俗,你原该被溺死,然而你母亲不忍,偷偷寻一个女婴李代桃僵,却将你交给亲信抚养,”承安笑着看她,道:“当初,你名义上的父亲对周军阳奉阴违,暗中送信给南越,其实,是受你吩咐吧?”
  阮玉澄像是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很快就结成冰一般,从心口里冒着凉气儿。
  “你,”她舌头好像也被冻住了:“你早就知道了?”
  承安原本面上带笑,此刻却阴郁下来,答非所问道:“你跟着我,想伺机报复,谋取大周,这无可厚非,可你知道吗?”
  “你毁了我许久以来的筹谋,”他目光阴鸷:“原本,我不会这么早将一切暴露出来的。”
  “果然,”阮玉澄豁然开朗:“你当初说自己无意皇位,全都是假的。”
  “什么兄弟情深,什么顾念旧恩,不过是骗鬼的!”思及国破家亡的惨状,她夸张的大笑一声:“你亡了南越,备不住有一日,也会亡了大周,等着吧,总会有这一天的!”
  “兄弟情深是真的,顾念旧恩也是真的,”承安也笑了,低头去看自己的手,忽的一笑:“只有不惦记皇位那句,是假的。”
  阮玉澄讥诮道:“事已至此,何必惺惺作态?”
  “我想过从承熙手里去争抢皇位,但我没想过杀他,甚至于,还会再将皇位还给他,”承安目光有些空泛,看向不知名的地方,似是出神:“反正,我也不会有儿子,便是抢到了,也没人传续。”
  后一句话他说的轻不可闻,阮玉澄同他近在咫尺,却也不曾听清。
  她心性敏感,女人的直觉也告诉她,那里面潜藏着一个足够吸引人的秘密。
  承安似乎看出她心事来,微微一笑,道:“想知道吗?”
  阮玉澄面露忌惮之色,却未做声。
  承安笑了一笑,低下头去,凑近她耳边:“其实,一直以来,我都……”
  他的声音实在太低,即使是贴近阮玉澄耳侧,也叫她听不分明,下意识的往那边凑了一凑。
  承安却忽的大笑出声,像是见了一出滑稽戏一般,在她面露惊骇时,漠然划开她喉管。
  “到地底下,去问鬼吧。”拿那把沾血的匕首拍拍阮玉澄扭曲的脸,他这样道。
  此时旭日微升,东方隐约露出一线光亮,叫这片混沌天地明朗起来。
  承安走到门口去,听见宫中传来的肃穆钟声,在这座历经百年的古都中传的很远很远。
  新帝登基大典在即,诸臣该往含元殿去,跪拜新君了。
  低下头去,他发出短促的一声笑,信手将手中匕首扔了,带了侍从,翻身上马,一路往帝国权利巅峰的宫城中去。


第143章 登基
  大周属水德; 服色尚黑,天子龙袍上玄下赤; 另有蔽膝、佩绶、赤舄; 上饰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藻、火、宗彝、米粉十二章纹。
  锦书曾经无数次侍奉圣上穿衣,但现在; 已经不会再有那样的机会了。
  今日之后,连“圣上”这个称呼; 都将属于别人。
  圣上此前病重时; 便有交付天下与承熙之意,早早吩咐尚宫局准备,衣袍用具便宜,这会儿倒是恰好能用到。
  锦书一夜未眠; 第二日天还未亮; 便往承熙那儿去; 将他唤醒,亲自为他更衣。
  从此之后; 他们前面再没有人能遮风挡雨; 只能彼此慰藉,相互支撑。
  而今日; 也注定将被他们永远铭记。
  先帝驾崩三日,新帝该往含元殿去受众臣朝拜; 登基称帝了。
  锦书轻轻拂过安吉丝制成的袍服; 转眼去看承熙; 目光感伤; 隐约期许:“偌大的天下,即将担在你肩上了,会很辛苦。”
  在她的记忆里,他似乎还是刚出生时候的小娃娃,胖胖的,软软的,爱撒娇,还很贪吃,有时候跟她生气,就找父皇护着,缩在父皇怀里不理人。
  不知不觉的,竟也这样大了。
  承熙这夜其实也没能睡多久,精神却不萎靡,抬头看向母后,震声道:“我不怕。”
  “那就好,”锦书轻轻笑了,手指穿过十二毓珠,最后抚摸儿子的面颊:“去跟几位老臣说说话吧。”
  她一指不远处偏殿,道:“他们德高望重,见过经过的事情多,你多听几分,没坏处的。”
  承熙走了,她面上笑意方才淡下来,圣上驾崩后,宁海总管便跟在她身边,见状,上前低声道:“楚王殿下已经将北军之事了结,这会儿正往宫里来,诸位臣工也已经往含元殿外集合,倒是何公……”
  他声音愈发低了:“奴才瞅见,他听说北军统领也是先帝的人后,面色有些不好,但是也没说什么。”
  “寻常罢了,”锦书淡淡颔首:“不必奇怪。”
  她以南军异动试探承安,虽然出事的几率很小,但危险还是有的,何公知道这一切是她所为,心中未必不会觉得不满。
  不过,这对于锦书,乃至于他们接下里的合作,都无伤大雅。
  她想做的是帮助自己儿子登基,稳定朝局,何公想要的是扶持新帝,稳定社稷,从本质上讲,并没有什么区别。
  何公心胸开阔,即便不悦,也不会因这一点小事儿与她生出龃龉。
  不再多说,锦书转身往内殿更衣。
  承熙既是新帝,她作为皇后,顺理成章成为太后,先帝后宫存留宫妃,也会擢升太妃。
  虽然承熙年幼,身边尚且无人,可这已经是属于他的时代,她们也该挪一挪地方了。
  其年十一月初七卯时三刻,天色将明,众臣便在几位老臣带领之下进入含元殿,宣读先帝遗旨,跪拜新君,山呼万岁。
  辰时一刻,礼毕,新帝降旨加恩天下,同日,册封皇太后。
  锦书仍旧住在甘露殿里,先帝嫔妃挪出旧宫,她原也该挪到长信宫去,只是长信殿年久失修,承熙不肯叫母后到那儿去住,吩咐人修缮,便叫她先留在甘露殿。
  至于他自己,因为年幼的关系,虽然象征性的搬了东西往含元殿去,但晚间入睡时,也仍旧留在甘露殿里。
  皇位初定,宫中未必全然安泰,还是叫他留在甘露殿中,更为稳妥一些。
  再则,锦书自己其实也不怎么想挪到长信宫去。
  先帝去世其实早有征兆,但在她看来,却是快的猝不及防。
  甘露殿承载了他们太多太多的回忆,从相知相守,到生死相隔,连承熙,都是在这里孕育的
  短时间内,她迈不出那个坎儿,也不忍离去。
  皇太后与天子同日行嘉礼,先帝留下的宫嫔们却不成,得再过些日子才能有加恩旨意落下。
  先帝驾崩几日,德妃也消减许多,同大公主一道往甘露殿去,见了锦书,不觉泪流,曲婕妤也在这儿,这些年过去,几人虽不说是亲如姐妹,但情分总是有的,一个落泪,其余人也是伤怀不已。
  “母后别这样,”大公主温声劝慰:“父皇在天有灵见到,不知如何难过呢。”三公主也在边上劝。
  几人勉强停下,彼此劝慰着说了几句话,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便听外边内侍回禀,说圣上往甘露殿来请安。
  后宫头一次见驾,皆起身行大礼,承熙同样跪地向母后问安,被叫起后,方才示意众人起身。
  这样关头,圣上与太后必然有话要讲,众人寒暄几句,便识趣退下,只留他们母子二人叙话。
  “母后,”承熙目送她们离去,道:“加恩后宫的旨意,位分上边,您有什么想法吗?”
  “将曲婕妤升上一升吧,”锦书靠在一侧软垫上,轻轻揉额头,道:“加你在内,你父皇只有三子,楚王不必多说,左右有权在手,不计较这些,反倒是魏王,他日上朝领事,生母只是婕妤,脸面上不太好看。”
  承熙点头,问道:“那就加恩昭仪?”
  “先帝去了,她们也只能再加最后一次,”锦书想了想,道:“淑妃吧。”
  承熙微微蹙眉:“加恩曲婕妤,也不好叫德妃纹丝未动,大姐姐的面子,总要顾及。”一直以来,他都同大公主私交很好。
  “那就叫德妃加封贵妃,”到了这会儿,锦书已经不太在乎这个:“大家情面上都过得去。”
  “不行,”承熙却拒绝了:“母后当初便是父皇的贵妃,即便这会儿空置,也不能给别人。”
  锦书斜他一眼,笑道:“刚刚做了天子,就连母后的面子都不给了?”
  先帝过世后,她便很少笑,即便是笑了,也多是凄冷而惨淡,令人心生叹息。
  好容易欢喜一回,倒叫承熙松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