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封一秀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开封一秀才-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在经过了温体仁的事情后,曹化淳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他常年侍候在朱由检的身边,很明显地感觉到,皇上似乎对自己有些不喜了。

    曹化淳心里很清楚,这是他扳倒温体仁所造成的。

    可事情已经发生了,根本不能挽回。自己只是一时好心,才掺合到了这件案子里,又哪能怨到李修文的头上?

    若是让他知道,这是李修文挖的大坑,让他往里跳,不知会做何感想。

    盘完了账,曹化淳便准备回宫,李修文却开口道:“曹公公请留步,我这有件烦心事,还想请你帮个忙。”

    居然还有李修文搞不定的事情?

    曹化淳闻言一愣,说道:“李大人请说。”

    “唔……事情是这样的,想必曹公公也知道,我是开封人士……”

    那天对薛国观的那一套说辞,李修文基本照搬,把那些话又对曹化淳说了一遍。

    曹化淳心善,见他说得言辞恳切,倒是没有心生怀疑过。这也难怪,谁会相信藩王以三卫兵马,就能谋反成功的。

    早年,燕王朱棣靖难倒是成功了。可这之后,藩王被一削再削。如今的藩王,早已失去了明朝初建时的权柄,敢谋反的真没几个。

    先前朱绍炯的叛乱,李修文就是站在朝廷的一方,为此还出了不少力,才能入朝为官的。

    若说他人,可能还会怀疑他有谋逆之心,可曹化淳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对此事再是清楚不过了,又怎么会怀疑李修文?

    他犹豫了一番,想起李修文先前帮过自己,这人情总归是要还的,便点头答应了下来:“也罢,咱家答应了你便是。”

    “如此,我李家在开封必可幸免于兵灾,我在此多谢曹公公了。”

    李修文见他答应,连忙行礼拜谢。他知道,自己的胜算又多了一成……不对,是好几成!

    想来若是周王府提出要复三卫,应该不会太难了。先前朱绍烨便贿赂过朱由检,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此次恰逢河南发生蝗灾,周王府的表现又不错,还得了朱由检的嘉奖。

    自己又拉拢了曹化淳和薛国观,有了这两位重要人物的鼎力支持,复三卫还有何难?

    看着曹化淳远去的背影,李修文自信地一笑:“他收了我的钱,就说明此事不会有变了。”

    刚才在行礼之时,李修文袖口里便藏好了银票。在曹化淳上前扶他起身时,银票便塞到了对方的手里。

    倒不是说曹化淳有多贪财,事实上,以对方如今的身份和地位,想收受点贿赂实在是太容易了。别说这点小钱,若是没有交情,你给他他还不稀罕呢!

    这只是官场上的一个潜规则,求人办事,哪有不掏钱的?

    掏钱的人掏得心甘情愿,若是人家不收,你还会担心他不用心给你办事。

    当然,薛国观有把柄在自己的手上,倒是不需要贿赂的。

    温体仁倒台之时,李修文便给朱绍烨写了密信,遣人亲自送往开封,告诉对方宣武卫的事情一捅出来,就上疏朝廷请复三卫。

    如今该打点的,自己这边都已经打点好了。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就是不知道,朱绍烨那边的情况如何?

    经历过丧子之痛,周王朱恭枵会同意这件事么?

    李修文不知道。他给朱绍烨的建议是瞒着周王,秘密进行此事。

    人家毕竟是父子,他是不好多说的。如何决定,还是得朱绍烨自己来拿主意。

    虽说周王身体不好,王府诸事通常都交由朱绍烨来打理。但要恢复三卫屯田,毕竟是件大事,朱绍烨不一定敢瞒着他父王行事。

 第203章 请复三卫

    周王请复三卫的奏疏,很快就送到了京城。

    温体仁倒台后,孔贞32运进为内阁首辅大学士,他看到这个请求后,想也不想便给出了票拟——不允。

    朱由检看到这份折子,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若是依照以往,他是不会同意这样的事情的。

    先前的唐王朱聿键,就是上疏请求勤王,想以此来掌握兵权,就让他给驳了回去。也因此,朱聿键擅自招兵买马,让他给废为庶人,关到了凤阳高墙里。

    可对待周王朱恭枵,就不能像对待朱聿键那般了。

    在朱由检看来,周王一直以来的表现,还算是非常不错的。

    首先,前世子朱绍炯意图谋反,朱恭枵就曾大义灭亲,帮朝廷平息过一次祸端。

    其次,在春节时,周王府就曾往京师送来了厚礼,正赶上自己缺军饷的时刻,只要是能换钱的东西,朱由检都是不会拒绝的。

    此次河南发生蝗灾,周王府又是积极捐钱捐粮的,让开封府的灾情得以控制,基本没受到什么影响。

    鉴于朱恭枵的表现,朱由检是不能轻易就驳回他的请求的。再说了,朱恭枵若是想谋反,应该在去年就起兵了,那时候岂不是更有把握些?何必要先把自己儿子给赔进来?

    藩王不能掌兵,这本来就是防止他们叛乱的。朱由检不相信,周王有谋反之心。

    人家奏疏上不是写了吗,言辞还十分恳切。地方卫所糜烂,乱军又在河南一带闹得很凶,他出于担心,才想要恢复三卫,用以自保。

    要说这周王也实在胆小,区区乱军就把他吓破了胆儿。人家还没打到开封呢,他这就急眼儿了。

    仔细想想,又不能全怪周王。宣武卫作为开封府驻军,兵员缺失严重,兵备慌驰,若是自己住在开封,听到这样的事情也会恐慌的。

    这要是乱军打来了,卫所官兵根本就抵挡不住!

    朱由检左右为难,既不想开这个先例,又不愿寒了周王的心。思来想去,决定明日早朝时,再商议此事,看看那些臣子们有什么看法。

    周王上疏请复三卫的事情,李修文自然也是知晓的,事情原本就是他在背后推动的。

    他早就收到了朱绍烨的密信,对方果然听从了自己的建议,是瞒着朱恭枵写的这份折子。

    朱绍烨如此有魄力,更加让李修文坚定了拥护他的信心。

    周王一旦复了三卫,军饷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知道周王府有些财力,李修文还是觉得,自己也要做些准备,若王府财力不足,自己多少也是要支持些的。

    自从三座大楼开业以来,李修文就很少关心过账目。不过从几位“女掌柜”的算账时的表情来看,想来赚的应该不少。

    她们倒是时常想向李修文汇报账目来着,李修文却不太愿意听这些事儿,能赚就好。

    每回董小宛一脸兴奋,准备向他说起这个月入账了多少银两时,他总是闭着眼睛,半躺在藤椅上轻轻地点着头。然后对方说完后,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李修文已经睡着了,不住地点头是在打盹。

    整得人家小姑娘郁闷不已,这位大老爷对自己可真是放心,就不怕自己做假账么?

    这是和李修文的家世有关的,李家本就是一方富商。自打来到大明朝以来,他就没缺过钱,对金钱的数目方面,自然就没太大的概念。

    这时期若是有银行,李修文应该能很装逼地说上一句:“钱对我来说,只是银行里的一串数字。”

    对于两位夫人管帐,李修文自然是十分放心的。至于董小宛嘛,也没啥好怀疑的,毕竟还有陈圆圆和李香君俩人,帮着她一起盘账呢。

    若说她们三人都合起伙来,成心要骗自己的话,只能说是自己眼光不行,当时就看错了人,那也就没啥好说的了。

    来到别院里,悠扬的琴音从陈圆圆的房中传来,竟是那首《春江花月夜》。

    先前,李修文闲来无事,曾随手弹奏起过这首曲子。陈圆圆见艺心喜,非要让自己教会她弹奏这曲子。结果自己教完了陈圆圆,董小宛和李香君也来凑热闹,又让自己也教会她们俩人。

    李修文性子本就随和,她们几人在京城待了大半年,如今在李修文面前倒不像之前那么拘束了。

    院子里,董小宛一人独自坐在藤椅上,拿着把扇子正在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让董小宛打理酒楼的生意,是因为李修文知道她喜爱厨艺。平日里,她时不时地就会做些点心吃食,请自己和夫人们品尝。

    前几日,李修文还吃到她研究的一道菜。

    当时见到董小宛送来的那道菜时,他可真是唬了一跳。以他的见识,怎么会看不出那是虎皮肉。他先前还真不知道,这虎皮肉竟是出自董小宛的手艺。

    在悠扬的琴声中,李修文走到近前,才发现董小宛手里拿着的扇子,可不正是自己在江南时用的那把么?

    那把扇子上,有一句词是李修文亲自题上去的,纳兰容若的词。李修文记不清全句,只写了个残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当时只是一时兴起,才写了这么一句。结果在江南时,让董小宛看到了,见对方似乎很是喜欢,李修文便随手送给她了。

    “咳咳——”

    李修文都走到面前了,见她还在发呆,只好出声提醒道:“小宛姑娘,小宛姑娘。”

    “啊?喔!”

    董小宛回过神来,抬头见是他过来了,脸色先是一喜,很快又低下了头,支支吾吾地问道:“公子若是有事,让人过来传唤一声便是了,怎么亲自过来了?”

    李修文注意到,对方见到自己似乎有些脸红,却装作没看到,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过来是想问问,四海楼开业到现在的入账情况。”

    董小宛见他过来是为了这事,念头一转之下,便明白他可能是要用钱了,平时他可是不关心这些事情的。她此时脸上的红晕已经稍稍褪去,抬起头来故意问道:“前些日子,小宛不是向公子汇报过了吗?”

    “呵呵——”

    李修文干笑了两声。他如何不知道,对方这是在刻意挤兑自己。在美女面前说着事情都能睡着,这种事情也只有自己才能做得出来。

    太不把人家放在眼里了!

    见他一脸窘迫的神情,董小宛倒是没有继续让他难堪,嫣然一笑道:“公子且稍候,我这就去取账本来。”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李修文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当初只是一时出于好心,才为董小宛赎身,并没有考虑太多。

    这小丫头对自己有些情意,李修文又如何看不出来?可自己已有妻室,又何必再去招惹她呢?

    董小宛这样的女子,若只是给自己做个妾室,着实有些委屈了。
 第204章 相持不下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李修文直到今天才发现,四海楼这几23个月来,平均每个月竟能为自己带来三万多两的利润。也就是说,照着目前这种生意火爆的情况,一年赚个三十多万两没太大的问题。

    要知道,四海楼只是一家酒楼,现在生意可能会比女人花好些,却是远远比不上赌坊这样的产业的。

    按照李修文的猜测,赌坊利润估计得是酒楼的好几倍。也就是说,这三座大楼每个月合起来能赚到的钱,应该有十万两以上。

    神机营目前有一万多人,每个月的军饷也才三万多两,这可是京营兵马的开销,养精锐要花的钱,总归是要多些的。若按照地方卫所的标准来算的话,是绝对要不了这么多钱的。

    当然了,李修文贩私盐赚了那么多钱,全都贴进去了。这主要不在军饷上,而是因为初期要改良军备,配备新式鸟铳这样的火器,开销才会大了些。

    照着这种捞钱的势头,等这三座大楼经营上几年的话,每年一百多万两,五年下来就有五百万两了,我的天!

    李修文觉得,自己最多能如此经营五年时间。

    当然了,往后必然会出现很多人模仿,市场会慢慢被抢占的。

    可即使如此,平均一年一百万两,这可是大明朝四分之一的税收了。

    倒不是说他捞钱捞得太恐怖,而是大明朝的税赋体制,早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官员层层克扣不说,各地藩王、士绅和地主们,都在侵占百姓屯田。

    有能力交税的人,都想尽了办法去逃税、避税。而没能力交税的平民老百姓们,在粮食歉收时,就是真的交不出来了。即使是在好的年景,他们交完了税后,真的能勉强温饱就很不错了。

    富人逃税,穷人担负沉重的税收,怎么可能不亡国?

    这些事情,李修文了解一些,却无力去改变。这会触动到太多人的利益,通过改革的方法,是很难做到的。

    即便是当朝天子,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这些,也改变不了现状。

    一想到自己可能要年入百万,李修文就特别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