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时空的商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梭时空的商人- 第4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吴襄咬了咬牙,出声说道“那不说辽饷的话,俸禄朝廷总该给吧?数万军马,数十万家眷可都是要吃饭的啊。”
    “按人数给粮食。不会让你们饿着,也不会多出来一斤让你们去卖给建虏换银子!”高阳掏出根香烟,点燃。神色淡漠的说道“当然了,你们要是宁愿不吃饭也要卖给建虏换银子,我也不会说什么。”高阳当然不会说什么,他会直接动手去做!等到新军形成战斗力之后,高阳第一个目标就是山海关!吴三桂这种人带着大军在附近,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国师,咱们关宁军可从来没有做过资敌的事情啊!”这虽然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可是一旦拿到了台面上说那就绝对不行。
    “哼哼。”高阳冷哼几声,瞟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些什么。不单单是关宁军,他们只不过是在小打小闹罢了。对建虏们的生意做的最大的还是山西的晋商们。这些商人们完全就是做到了商人的极致。国家,民族什么的对于他们来说什么都不是,压根就无法和那些黄白之物相提并论。
    后金多次入关,大肆烧杀劫掠。从民间抢走了许许多多的金银器物。皇太极是一个有宏图大志,有远见的人。他不像大部分的后金贵族那样没有脑子,抢到了东西就想着享受。他在关内抢到的金银等物全都转手给了那些晋商们,通过那些晋商们的手换回来后金急需的粮食、布匹、盐茶、铁器、火药等等重要物资。在那些晋商们的手中,有许许多多还染着殷红血迹的首饰等物。而他们也毫不犹豫的全都收下了!
    对于皇太极来说,这些黄白之物什么用处都没有。扔出去之后可以换回来大量继续物资,再加上从关内掳掠的大量人口做奴隶干活。后金很快就能发展起来。等什么时候需要了,再进一次关去抢就好了!大明的官军畏惧后金军队犹如猛虎,根本就不敢野战阻拦。撑死了也就是死死守住城池,将广大的原野郊外全都送给后金去抢。
    那些晋商们高阳肯定不会放过。只是暂时还没有到那个时候。现在高阳心中的首要目标还是山海关的吴三桂。这支关宁军已经完全退化了。祖大寿他们都在后金那里做官,吴三桂统领着关宁军,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件好事情。
    而且历史上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并不是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而是当时的局势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被夹在山海关的关宁军要么投降建虏,要么投降李闯王。只是他最终选择了实力更加强大的建虏而已。
    此刻,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新军是否能够尽快的形成战斗力。只要手里有了强大的军队,那任何阻挡在面前的敌人都将被彻底粉碎!
    
    第六百七十四章 宁远之战 开场 (上)
    
    吴襄最终还是神色惶惶的离开了高阳的新宅子。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此刻的关宁军早已经不复往日里的威风。哪怕是想要威胁高阳,说话的时候中气都不足。
    关宁军的地盘只剩下了山海关和宁远一带。至于军士们那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的老兵都已经在历年的围困与作战之中被杀被抓。尤其是去年祖大寿在锦州带着关宁军最后的精锐投降。要不是因为皇太极在沈阳莫名其妙的死了,后金的权贵们忙着争权夺利,或许后金军队早已经开始大举入关!
    此刻关宁军剩下的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和家眷。当然了,还有历年来躲过了多次大战活下来的精锐家丁们。这才是吴家父子安身立命的本钱。只是这些家丁的数量不多,吴三桂可舍不得用。
    要是朝廷真的不給辽饷了,关宁军暂时也不敢真的怎么样。投建虏这种事情,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不可能去做。谁没事干愿意去做别人的奴才?
    这位来历神秘的国师明显对关宁军带着极大的恶意。在没弄清楚高阳的底细之前,吴襄也不敢有什么动作。至于辽饷的事情,朝廷现在这个样子暂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先和吴三桂通通气,看看他是不是有什么别的好路子。
    “不知所谓。”吴襄离开之后,高阳撇嘴无语的摇了摇头。
    “你不怕他们真的投靠满清去?他们历史上可就是这么做的。”原点好奇的出声问道。
    高阳摆摆手收拾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准备离开这座崇祯皇帝送给他的宅子去城外的军营。“关宁军是私军,现在能决定他们命运的是吴三桂还有吴襄,不是我。”高阳伸手捏了捏下巴,低声说道“这次断了支撑他们命脉的辽饷。要么从此以后接受朝廷的安排,老老实实的为大明帝国干活效力。要么就去投奔后金。剃掉头发去博取一个前程。没有别的路给他们走。想和以前一样两头讨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感觉吴三桂肯定会投向满清。毕竟历史上他就是这么干的。而且他这个人可是一位枭雄,日后还搞了个三藩之乱出来。他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就放弃自己的地位。”原点认真分析着说道。
    “你只忘记了一点。”高阳笑着说道“吴三桂投靠满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自成灭了大明。失去了自己投效目标的吴三桂在父亲被抓、陈圆圆被抢、饷银来源被断绝并且李自成还要他主动投降的情况下,这才拒绝投靠李自成。当时只是拒绝投靠。那个时候他并没有投向满清。是在李自成决定出兵攻打他的时候,吴三桂才最终下定决心向满清借兵,在一片石打败了李自成。”
    “那你的意思是他会投向你?”原点疑惑问道。
    “不是我。”高阳摇头说道“是崇祯皇帝。吴三桂和关宁军可都是朱由检的臣子,名义上是代天子镇守一方而已。要知道祖大寿两次投降满清都是在粮尽援绝之后,而且他还从满清那里逃跑了一次。这个时代可是极为看着这些的。要是吴三桂因为朝廷不给他辽饷就叛变,那就连后金都看不起他。”
    “只要崇祯皇帝还活着,一切的事情都有了正统的说法,是这个意思吗?”原点继续问道。
    “嗯。”高阳点点头。应声说道“崇祯皇帝唯一缺少的就是一支真正强大能战的军队。否则大明的局面也不会崩溃到如此地步。好了,去看看新式军队的训练吧。”
    ……
    宁远,辽镇总兵府。
    高鼻大耳,面白无须,身形壮硕,面容俊朗的提督辽东军务总兵官吴三桂神色严肃的端坐在太师椅上。粗壮满是老茧的手中拿着一封他父亲吴襄从京师送来的书信仔细翻看。
    吴襄的书信之中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告知他今年的辽饷就别指望了,很可能以后也不会再有了。不过吃的粮食朝廷还是会给,但是想要银子的话就要拿建虏和蒙古人的脑袋去换。那位国师大人来历不明,但是在言辞之间却对关宁军很是不满。吴襄问问自己的儿子。此事该如何应对。
    吴三桂收起书信,摆了摆手。侍立在一旁,从江南花费高价买来的侍女急忙捧茶上前伺候。喝了口茶重新清理了下思绪之后。吴三桂皱起眉头,捏着下巴低声自语道“没了辽饷,这日子可怎么过?难道要放建虏们进来?”兵无粮不成军,无饷不能战。军队要是没有了银子去鼓舞士气,那也就没有了战斗力。此刻吴三桂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引贼自重。用后金来威胁京师,逼迫朝廷就范。
    只不过这种事情并不容易做到。此刻的宁远早已经失去了其先前的作用。后金军队甚至都已经攻占了宁远到山海关之间的那几座卫所。宁远完全就是一座孤城。吴三桂估计着,要是后金真的再来一次大举进攻,那就该轮到他吴三桂走上他舅舅祖大寿的老路了。不过这一次,估计是不可能再有大军前来解救他了。明朝能战的军队早就已经在前几次的辽西大战之中打光了。
    想到这里。吴三桂就满脑袋的烦躁。大明真的是已经撑不下去了。国家衰败到了如此地步,早已经是千疮百孔。就无可救。这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居然奇迹般的从李自成的攻击之下逃出生天,但是下一次呢?最重要的是还有后金这个更加恐怖的威胁存在!
    原本吴三桂拒绝了李自成送来的四万两银子。依然带兵去救援京师。只不过他的救援意图并不坚决,他反倒更加希望李自成能够攻占京师,将无药可救的朝廷彻底清除。这样或许会有条新的出路?
    但是那位神奇的国师突然出现,居然真的在不可能之中将京师给救了下来。而此时这位国师对关宁军不满,他吴三桂应当如何应对才好?烦恼的吴三桂一时之间陷入了烦闷之中。
    不过很快的,一名匆忙而来的家丁就将他从这烦闷之中给解脱出来。
    身在沈阳的祖大寿悄悄给吴三桂送来了密信。后金摄政王多尔衮已经开始调集各个牛录的战兵、包衣缓缓向着沈阳集结,还给蒙古各部送去了出兵的信件。同时开始大规模囤积粮草,看这势头恐怕是准备大举南下。
    手中的密信缓缓滑落,吴三桂微微仰起头,目光呆呆出神。低声呢喃道“这下用不着辽饷了。”
    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大展拳脚,各种权谋之术连绵不绝,很快就夺取了后金的最高权力。在整合了后金各方的力量之后,多尔衮的雄心壮志即将展开。南下入关,主掌天下,就是他此刻最大的愿望!
    ……
    后金即将再次大举入关的消息很快就传进了关内,一直快马送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高神仙,此事应当如何应对?”崇祯皇帝收到报告之后,第一时间就将高阳从城外的军营之中请了回来。
    “陛下。”高阳随手将手中的信件放在一旁,神色淡然的对崇祯皇帝拱了拱手,出声说道“他们肯定会来的。而且不是像以往那样大肆掳掠一番之后再回去。他们这次进来恐怕就不想走了。”
    崇祯皇帝沉默了,双手攥拳微微发抖。高阳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当然明白的很。这个大明天下,有太多的饿狼在盯着了。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和发展之后,后金终于展露凶狠嗜血的獠牙,意图将整个大明全部吞入口中!
    “朕。”沉默片刻之后,崇祯皇帝缓缓抬起头,神色坚毅的看向高阳,沉声说道“要与大明共存亡!朕是绝对不会离开京师的!”
    高阳无声而笑。如果没有自己在,那无论崇祯皇帝说什么做什么,大明覆亡的结局都不可能会改变。至于朱由检本人,最好也不过是一个自尽收场。但是现在自己在这里,那命运的车轮必然将会被自己强行调转方向,驶向完全未知的未来!
    想到这里,高阳眉梢轻挑,轻笑一声,淡淡的说道“陛下,此事不用太过忧虑。最多不过是十多万的后金军队而已,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高阳这话还真没有说错。十多万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对于高阳来说根本什么都不是。他要是不用顾虑时空排斥的话,分分钟就能把他们全部解决掉。
    但是对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京师的崇祯皇帝来说,高阳的这番话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高阳在乱吹乱扯。如果不是曾经亲眼见到过高阳的强大能力,崇祯皇帝早就已经叫人把胡言乱语的高阳给扔出去了。
    高阳摆摆手,接着说道“后金现在还只是在动员阶段。冷兵器时代十万人以上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至少也要准备上好几个月才行。这次他们的目标必然是辽西走廊,一路进逼山海关,意图大举入关。辽西那边现在除了石头和荒草,什么都没有。他们想以战养战的话,什么都抢不到。这么多人的吃喝用度全都要提前准备好。要不然远距离作战的话,后勤补给跟不上,自己就垮了。他们可没有安东诺夫。”
    “……安,安什么?”崇祯皇帝没能听懂高阳究竟是在说些什么,满脸疑惑的问道。
    
    第六百七十五章 宁远之战 开场 (下)
    
    高阳大手一挥,满不在乎的说道“这些小的细节我们就不用计较那么多了。总之就一句话,所有的事情都交给我就好了。”
    崇祯皇帝还能如何?此刻他的圣旨出了京师就没有用。唯一能够指望的也就只剩下神秘莫测的高阳了。
    “你说的那么绝对,军队准备好了吗?那些新军开始训练才多久?这样的军队拿出去能打仗吗?你总不能还要自己上战场吧?”离开皇宫的路上,原点疑惑的出声问道。
    高阳登上崇祯皇帝为他配置的那辆豪华马车,回头看了一眼高大雄伟的紫禁城。微微摇头说道“这一点都不冲突。现在可是冷兵器时代,想要发起一场十万人以上规模的作战。单单是前期的准备工作都至少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坐在华丽的马车之中,高阳掏出香烟,点燃。接着说道“而且关宁军向来都是以防守见长。他们在宁远城里至少也能守上好几个月。等到他们撑不住了想要投降的时候,秋收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