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世子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世子妃-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宠爱昭华公主,一是觉得公主女儿之身,没什么妨碍,加上公主是嫡出长女,长相肖似皇上,自己也有才智,得到宠爱,那是实打实的。”崔然一条条的分析下来,“疼宠四皇子,是有几分贺氏的原因,但是您想。正因为皇上当年受过晟王的罪,现在才知道太子对兄弟是什么心思。在他看来,爱子无法成为皇帝,就是委屈,多宠爱一些,只要保好太子权威,就无妨。”
  “怎么可能保得好,皇上的心思那是什么,那就是民间做事的风向,是朝野臣服的暗示。”朱承瑾叹一口气,“他宠爱四皇子,四皇子想当皇帝,这里面,太子招谁惹谁了。只不过是享受了嫡子该有的待遇,在四皇子等有心人眼里看来,却这么的不可理喻。”
  “我听说,四皇子府,就是齐亲王的张侧妃想跟您合作,留条退路。这倒是个聪明人,”崔然道,“大可试探一番,何苦不用她?”
  “崔姑姑说的是,那我过段时间给她回信儿。她在齐亲王府掌权,若是齐亲王得势,她日后就是皇妃,为何要投诚太子?”
  “锦溪公主嫁了白家,也还是支持皇上的。”崔然示意珠玉将首饰盒捧过来,“有些女人,婚姻不由自主,但是之后的路却可以自己选择,不是每个人都信任情情爱爱。也不是每个人,都不会辜负这份情爱。张侧妃此人,与清小姐倒是很像。”
  “清姐姐脸上的疤痕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珠玉打开首饰盒,朱承瑾随手挑了一只玉簪递给崔然,让她帮自己戴好。“咱们去看看吧。”
  “您是想让程庶妃升侧妃,收养清小姐?”
  “我前几日跟皇祖母提了府内升降,估计皇祖母趁着今日父王进宫求情的时候,就要说了。程庶妃即使是侧妃,也还是有些……”珠玉上前给朱承瑾带上同样质地的镯子,还有项坠,通身的玉器水光通泽,映衬肌肤也如玉温润。“马上不是要进门新王妃了吗。”
  “那她可就是半个嫡女了,您不怕?”崔然扶着朱承瑾起身,向门外走。
  朱承瑾笑容淡淡挂在唇边,眉眼像极了一副上好的水墨画,平时不怎么能看到朱承瑾的小丫鬟们,看着郡主出门都呆住了。纷纷纳闷,怎么眼见得郡主越来越好看呢?刚回府明明只是个好看精致的小女孩儿,现在却是越来越让人惊艳。
  “我怕什么,”朱承瑾脚下步伐稳稳当当,“怕她威胁到我的地位?”
  “奴婢不敢,继王妃即使生子也是不如原配所出的,何况是膝下养女。”
  “正是如此啊,崔姑姑。”
  太后定下的人选,正是清河荀家的嫡女。
  荀家因为荀帆荀大人进京围观,举家迁来了京里。只是荀大人身份不高,等闲接触不到宗室贵戚。
  他家嫡出小姐有二位,大小姐名为荀蓉,二小姐名为荀佩。二人年纪相差不大,荀蓉月前才嫁了一位从五品知州,随着丈夫远走赴职去了。天大的好事儿,就落在了荀佩头上,太后三五时的就叫荀夫人带着荀佩进宫小坐。
  每次回来,荀佩都会得到太后的赏赐。更是隐晦提了提瑞亲王续弦一事。
  荀夫人又是欣喜又是担忧,“我可听说瑞亲王风流名声……”
  “女儿嫁过去是做正妻,又不是整天同妾室拈酸吃醋的,你们女人想事儿就是复杂。”荀大人一脸的不耐烦。
  “我能不复杂吗!女儿就比瑞王的嫡女景豫郡主大个几岁,”荀夫人不无可惜,“要说佩儿,也是顶好的,但是性情有些厉害,不如蓉儿温柔,若不是你匆匆忙忙给蓉儿定下那个小知州,说不定现在这门亲事就是……”
  “你偏心蓉儿不是一天两天了,”荀大人就是看不上发妻这个偏心眼儿,“你说,蓉儿佩儿都是你生的,怎么就偏偏宠着蓉儿。还有,这是皇家定下的事儿,你下次千万别再瞎说,省的被有心人听去。”
  “我怎么偏心了,蓉儿像我,我多疼几分也不行,你不是照样心疼佩儿吗。”荀夫人推了荀大人一下。
  这件事在最终定下来的时候,引起了更多人的心里不平衡。
  瑞王不过三十多岁,照样儒雅俊朗,当今皇上的亲弟弟。就是续弦,也是大把大把人盯着他继王妃的位子虎视眈眈呢。谁知道这么些年没动静,一有动静,就砸瓷实了。
  一时间,荀家上门的反而变少了。
  不少夫人小姐,是先去的瑞亲王府打探,关于打探谁的口风,自然是景豫郡主。
  许久未见李娴,李娴更加的雍容,她未出嫁前就是京中有名的才女,出嫁之后在众夫人中人缘也好,身份又高,隐隐有领头的架势。
  “郡主,她们可都把希望寄在我身上了,”李娴落座便笑道,“你可得给姐姐交个底,瑞王要迎娶继王妃,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可是好事儿啊,”这些天朱承宛丁侧妃消停了,朱承清脸上的伤疤也好得差不多了,朱承瑾倒是清闲下来,“远的不说,府里这么些人事杂乱,得有个人主事。总不能都指望着侧妃庶妃,年节啊礼物啊,还是有个正经主子好些。”
  “再说府里各位小姐的婚事,”朱承瑾是真心希望有个人,要是她出嫁了,还真是不觉得丁庶妃会安稳,“哪一件不得继王妃操持?荀家二小姐,我在皇祖母那儿也是见过的,人是顶好的,气度沉稳大方。”
  景豫郡主这话一出。
  荀家院子里霎时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物,荀夫人开心的嘴都合不拢,在给大女儿写信的时候便提了这事儿。
  荀蓉与丈夫现在正在钦州做知州,离京城不远,收到信件的时候,荀蓉还与丈夫笑道:“母亲又来信儿了,你先去忙吧,我自己看就是。”
  钦州知州不是什么俊朗男子,身子也并非太健壮的模样,好在忠实憨厚,应了一声,“哎,娘子先看着,我去吩咐他们做些清淡小菜。”
  荀蓉没说什么,笑了笑垂首看信。
  “小姐,夫人信上说了什么?”身边陪嫁丫鬟一边伺候荀蓉用茶,一边笑问。
  荀蓉面色不定,最终化作柔柔的叹息,“妹妹真的是好福气,竟是,要成瑞亲王妃了。”
  丫鬟道:“是吗,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儿啊!小姐该开心才是!”
  “是啊,”荀蓉道,“你们都下去吧,我要给母亲回信。”
  丫鬟们应声退下,关上门,只留荀蓉一个人坐在原地。
  阴影洒在荀蓉脸上,她缓缓将信纸握在手里,揉成一团皱巴巴的废纸,手背青筋暴起,不一会儿才缓下来,重新将皱起来的信纸展开,取来手边笔墨,在“瑞亲王”三字上,划了一道朱红印记。
  “我嫁知州,你倒是嫁的王爷。”荀佩眉目不惊,“从小到大,母亲宠我,父亲宠你。到最后呢,看似我风光先嫁了,十里红妆,原本你才是该被忽视的那个,怎么还有这个福分成王妃呢?”
  丫鬟蓦然推门进来,惶惶道:“小姐,不好了!知州大人厥过去了!”
  “怎么回事儿?!”荀蓉起身随她出门,脚步都乱了,“怎么突然厥过去了?”
  “不知道,这人还没走到厨房呢,半途就倒下了,怎么叫也不应声,您看现在是叫大夫来……”
  荀蓉步伐一顿,道:“先别请大夫,知州大人刚上任,传出去倒让百姓们担心,我先去看看。”
  “小姐……万一耽误了……”
  “满府都是我带来的人,难不成我说话还不管用了?我说不急着叫大夫,就不急着叫大夫!”
  丫鬟喏喏道:“是,是小姐……”
  荀家二小姐出嫁,举府欢庆,送着二小姐出了家门去往王府,却有一个人匆匆报信求见夫人。
  荀夫人脸上还带着喜庆笑意,“怎么了,你们大小姐派你来做什么?”
  “大姑爷,知州大人,”来报信的人看着这满府鲜红,悲从心来,“大姑爷没了!大姑爷没了啊!”
  荀夫人笑意凝固,双腿脱力,跌坐在了身后椅子里,“没了……怎么没的?”
  “大姑爷素来有些心慌乏力,只是没当回事儿,这次去了钦州,每每打理事务到深夜。那天,只是跟小姐说去厨房,谁知走到一半,人就倒在了地上。小姐派人请大夫来看的时候,人,人已经没了气了。”
  荀家一悲一喜,荀家二小姐出嫁瑞亲王府,而大小姐,身着丧服回到了京城。

  ☆、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王妃

  瑞王新婚,这些小一辈儿的亲王,也都得亲自前来贺礼,这些礼物里,又以齐亲王准备的最为丰厚贵重。
  下人禀报的时候,瑞亲王道:“齐王费了不少心思啊,可是还是宁亲王最懂得本王心思,待会儿咱们叔侄可得好好喝两杯。”
  良辰吉日,皇帝也把宁亲王给放出来了。
  宁亲王举杯笑道:“今儿就是恭贺王叔大喜来的,一醉方休,一醉方休!”
  “三弟,我可是听说宁亲王妃有家规在那摆着呢,你敢一醉方休?”卫亲王只挑着宁亲王打趣,一时间桌上三位皇子泾渭分明。
  最闲的恐怕就是后院的那群女人了,凑在一起喝一杯喜酒,酒里泡了十斤黄连那么苦,说出来的话像是在醋坛子里捞出来的那么酸。
  “今日是王爷大喜之日,”程庶妃已经成了侧妃,说着也有些感叹,“说起来,我进府也几年了。”
  “可不是吗,我们这些都是老人咯。”梁庶妃酸溜溜道,“那新王妃,正是花儿一样的,王爷哪有不爱的道理。”
  秦侧妃道,“王爷还是念旧情的,不然丁姐姐那还能讨上这杯喜酒呢?”
  众人视线飘到丁庶妃处,她又苍老许多,往日骄傲的美貌也一点点消散,被这么些昔日的新旧敌手连起来针对,也不像往日傲然,只是垂首不语。
  她沉默,可不代表其他人不说话。
  梁庶妃道:“咱们这些人还是安分守己的好,别去招新王妃的眼,更别招惹郡主和世子。这二位是正经的主子,何苦与他们作对。”
  “梁姐姐说的是,”秦侧妃一直没有身孕,倒也不着急,“太后教导出来的郡主,两位都喜欢懂规矩、守规矩的人,要是整天恃宠而骄啊,那可没什么好下场。”
  外面喜乐传到后院,刺的这些人心里酸酸涨涨的。
  这些女人心里不舒服,只能拿丁庶妃或是以前丁庶妃一党撒气。
  崔然在一边听得牙都要倒了,心道郡主到底是有远见,先让她来伺候这群难缠的女人,自己在那边院子里宴女客,怕也是不想来这儿闻飘香十里的醋味儿。
  景豫郡主还真是这么想的,一不想见到整日里的争风吃醋,二是她如今是府里身份最贵重的女性,得来安排宴请。要不然,新王妃的宴客,让侧妃庶妃来,也太打脸了。
  打从几天前,安排在荀家的人就日日跑回王府汇报——荀二小姐吃的没问题,穿的没问题,没什么意外。一直到今天,满府满宫的人才算安心了。
  朱承瑾与朱承清道:“我可真怕她们再闹出点什么事儿来,新王妃面子上不好看,咱们这些人,咱们王府,难不成就面上有光?”
  朱承清脸上伤痕浅淡,用上一些东西遮盖几乎是看不出来,“丁氏现在是恨不得咱们忘了她,哪还有胆子再做出什么事情。程侧妃秦侧妃有您压着,也老实的很,梁庶妃倒是心有不平,可惜没什么成算计谋,事情已成定局,她们啊翻不起什么风浪。”
  “现在看来,这事儿啊就如同做梦一样。”从现代一个普通人,一朝穿越成了郡主,在太后身边生活。刚回府的时候丁侧妃何等嚣张,朱承清、朱承宛又是什么模样,如今呢?
  朱承清道:“可不是吗,大梦一场。”成为县君,为母翻案。
  宗室女在出嫁前,得封的不少,但是绝对不算多。像朱承瑾这样的亲王嫡女,一生下来就是有郡主位份的,除了那些尤其不受宠不得志的亲王。但是朱承清这个县君的位份,的确是给她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一是宣明,太后记着这个孙女呢。二是以后她出嫁再封赏,绝对不会低于县主。
  就这样的朱承清,定下了津北侯府二公子婚事,就连平时娇弱显得有些阴郁的面容都豁然开朗起来,笑容也越发多了。她甚至还有心思去管一些以前从未管过的闲事儿:“郡主还记得吗,当初齐王妃,林念笙要给我说一门亲事。”
  “记得。”怎么能不记得,林念笙惹恼朱承清,不就是因为多嘴提的这门亲事吗。
  朱承清笑道,“我这些天,托人打听了一下,”她眉头舒展,极为闲适,“这人是林家分支的一个小庶子,怎么看怎么没出彩的地儿,也不知道林念笙怎么就提起了这个人。而且啊,她还没出嫁的时候,就不时暗中资助这家人。就是嫁去了齐亲王府,还曾经三次送银子给这家人,每次不低于一千两。”
  “齐亲王妃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