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倾世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倾世缘-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宝钗心下一惊,知道是公主府等不及来要人了,好在她这几日正有些懒懒的,估计是热毒发作了,不怕他什么都诊不出来。向薛姨妈点了点头,退到里间的榻上坐好,隔了帐幔请陆太医诊脉。

陆太医听到里边相传,双目看地,坐在榻前的凳子上,细细看诊。

一会,陆太医的脸上有些不对,换了另一只手重新诊了一次,才纳闷的出来,对着薛姨妈及甘婆子恭喜起来:“恭喜薛太太,恭喜甘嬷嬷,薛、薛姑娘有了身孕。”虽是喜事,可他的脸上没有一点喜色。

甘婆子还好,什么话都没说,未婚先孕并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情。

薛姨妈大惊,手里的茶盅落地,急着问道:“确是有喜了?”

宝钗本来在里间对陆太医的话没有听得十分清楚,这回薛姨妈这大声一喊立时明白了,吓得脸色煞白,正要起来的身子萎顿在榻上,双手颤抖着再也起不来。

“这点子脉象还是不会有问题的。薛姑娘才有了一个月的身孕。”其实,他心里也是奇怪的,薛家姑娘的事情京里无人不知,他来给她诊脉还好一会不满呢,无奈是公主的话不敢不听。只是真是怪了,薛姑娘的事是在避暑山庄发生的,那时才七月,眼下是十一月,即便有了身孕也应该是三四个月,怎么可能只有一个月呢。这正是他刚才犹疑的问题。

这回,无论是薛姨妈还是甘婆子都彻底变了脸色,一个月,那不是十月里的事情吗?她们俩都可以确定,赵平没有来过薛家,这、这是谁的孩子?

薛姨妈浑身不住颤抖,宝钗怀孕有如一个晴天霹雳,惊得她要疯了。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宝钗每日都在家里,从来没出过门,怎么可能怀孕呢?

薛姨妈冲进里间,抓了宝钗的手厉声质问:“你说,这是怎么回事?你说啊?”这个女儿,难道还嫌家里的脸丢得不够吗,非要彻底毁了这个家。

宝钗双目无神,整个人失了魂魄一般,任由薛姨妈对她抓打,没有一点反应。

甘婆子有幸看了这一场好戏,想笑不好笑,还得假意前来相劝:“薛太太,姑娘到底有了身孕,你小心些,总是你的外孙不是?”

这话就如火上浇油一般,把本来就要发狂的薛姨妈加了一把火,薛姨妈狠狠地煽了宝钗一巴掌,哭骂道:“你这个不孝女,我怎么就生了你,你给我说清楚啊。”

宝钗像个木偶一般,被薛姨妈一巴掌煽得摔倒了地上,一个解释的字都没有。

薛姨妈哭得跟个泪人一般,钗环全乱,衣衫不整。甘婆子眼见没什么戏看了,带了陆太医回去给公主交差,这样好笑的事一定要赶紧让公主知道。

想必有心的看官早就猜到,宝钗这个孩子是谁的了。不错,正是那个给宝钗治病的年轻大夫的。

年轻大夫名唤张郎,最是个猥琐好色的,一般那些经他治国病的姑娘媳妇们,都不敢第二次再请他。偏偏他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能够压制宝钗的热毒,以至于薛家一家对他信任有加,俨然当了自己人看待。

后来,宝钗发病都会直接请他进里间,薛姨妈有时过来有时忙着就不来,守在跟前的只有一两个丫鬟婆子。

薛蟠年纪都二十许了,薛姨妈满心焦急要给他寻门好亲事,常和宝钗商议。宝钗想起自家有个老亲,也是皇商,叫桂花夏家。他们家只有一个女儿,诺大家业都有寡母带着女儿打理,他日女儿出嫁不得都给她陪了去。

薛家的情况一日不如一日,只能从媳妇手上下手,薛家母女一合计,觉得此事可行。为了保险期间,薛姨妈时常坐了马车带了重礼去夏家走动,借此博得夏家的好感,然后顺势提亲。

九月底十月初的一日,天气晴好,宝钗的身子康复,理事基本没问题。薛姨妈将家中事情托付给了她,带了厚礼去夏家,准备今儿探探夏家的口风,若是可行就尽快遣了媒人去提亲。

夏家住在城外庄子里,一来一去的没个四五个时辰回不来,是以薛姨妈一大早就出发了。薛家自从搬到这里后,下人就遣散了不少,留下来的统共只有十来个丫鬟婆子与几个跟着薛蟠的小厮,外边铺子里的伙计自然不算在内。为了不让夏家觉察自己家里的败落,宝钗每次都给薛姨妈充足了门面,家里能带的婆子丫鬟几乎都带了去。

今儿更不比往常,宝钗估摸着夏家定会提什么要求,担心母亲一时转不过弯儿来,将贴身服侍自己的莺儿也跟了去。莺儿服侍宝钗这些年,眼力界长了不少,有她在薛姨妈跟前宝钗能放下不少心。所以,内院里,只剩了两三个婆子和小丫鬟文杏。

宝钗翻阅着铺子里的账本,叹气连连,这样下去只怕撑不过一两年就要完了,如果能从夏家手上弄到一些银两和铺子或许还有救。窗户透进阵阵凉风,文杏忙关了窗子,却已经晚了,宝钗开始咳嗽,心头突突地跳,体内的热潮不断往上涌。

宝钗暗道:不好,定是热毒发作了,这都有近一个月没有发作,怎么竟是这个时候发作呢?妈又不在,幸好张大夫是熟识的,赶紧请了他来吧。

文杏领了命,匆匆去了前院,让门上的小厮即刻去请张大夫。

张郎一听,很快来了。文杏接了他往里边走。张郎发觉一路行来没个人影,不由诧异,慢慢套文杏的话。文杏是新来的小丫头,才学了点规矩,张郎问什么她就回什么,她只知道张郎常常来,没把他当个外人看。

张郎听说薛姨妈不在家,宝钗跟前只有这样小丫鬟服侍,喜得眉开眼笑的。心下暗暗思忖。

到了宝钗的小院里,张郎刹住脚步,温和的笑着对文杏说道:“我一会要给姑娘扎针,你是知道的,最忌旁人打扰,一个不慎姑娘有性命之忧。你要好好守在这里,不能放任何人进来,出了岔子唯你是问。”

文杏看过一次张郎施针,觉得有点害怕,一听让她守在外面,嬉笑着应了,满口保证绝不会放人进来。

进了里间,只见宝钗靠在床上,额上冒出了细密的汗,夹杂着一两声咳嗽声。

张郎忙上前,扶了宝钗躺下。宝钗病得正厉害着,只求快点解了她此刻的难受,顾不上这有什么不妥,只是虚弱的问道:“怎么不见文杏?”

“我怕有人不知姑娘在施针,贸然闯了进来,就叫文杏在门口守着。姑娘若是要她服侍,那我去唤她进来。”张郎作势真要起身出去。

宝钗一急,忙道:“罢了。有她守着也好,你快点吧。我这心口烧得剌剌的。”

张郎闻言,住了脚,回身将药箱搁在床前小几上。宝钗松了衣服扣子,俯身躺着。张郎轻轻褪下宝钗的外衣、小衣、肚兜,这样白的身体他还真是没见过,到底是大门大户的姑娘家,那些小户的哪有这样细皮嫩肉。女子身上的体香直窜入鼻尖,弄得他一阵心神摇荡。张郎故意将衣服褪到了腰下,都能看到小亵裤,往日只要在腰上就够了。

宝钗第一次由一个男的替自己脱衣服,脸上烧得滚烫,直觉感到有一道灼热的视线聚焦在自己的背上,咋凉咋热的。不过张郎不是第一次看她半裸的身体了,她也只是有点脸红而已,没有怎样。

自己真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分,有幸玩到这样美貌娇媚的女子,张郎的身体早就有了反应。但他定力不错,没有即刻行动,而是照往常一般给宝钗施针,闲着的那只手在宝钗腰间摩挲开了。

一针下去,体内一片清凉晕散开来,缓解了刚才的灼热,宝钗舒服得呻吟出声。

这样的情形下,宝钗甜腻的声音无疑就是勾引,张郎终于决定不管一切,迅速行动。

宝钗恍恍惚惚地躺着,浑身说不出的通泰,忽然胸前一阵刺骨的凉意,骤然惊醒,竟有一双手抓着自己胸前的柔软,轻揉慢捻。宝钗又羞又气,脸红得能滴出血来,人开始挣扎,却不敢发出声音引了人来看见。

张郎知道她心中的顾忌,越发肆无忌惮,整个人压到宝钗的身上,饿虎扑羊一般的在她裸露的背部吮吸嗜咬,不给她任何喘息的机会。

宝钗觉得从来没有过的软弱,彷佛那次自己与赵平欢好的夜晚,她又俯卧着,上面压了一个人,根本起不来,更不可能将张郎推开。心里焦急羞愧,欲要唤文杏进来相救,不由担心此事一旦传出去她就再也没有脸面见人了。而且,而且,她身子里似乎有一把火,燃遍了她的全身。

张郎终究是得手了。宝钗先还有点挣扎,后来却是欲拒还迎了,任由张郎动作。这张郎前妻去世几年,因他名声不好,一直娶不到继妻,只能到处偷偷摸摸占点便宜,哪里如今日一般享受过宝钗这样的美人。竟是强着要了宝钗三次。

文杏守在外面,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都不见张郎出来,姑娘又没有叫她,她自然不敢进去。想着定是姑娘这样次病情发作得急,比以前都要难治,所以张大夫才进去了这么久。

张郎容光焕发的从里边出来,心情极好的对文杏说道:“姑娘没事了,估计这回睡着了,你别进去打搅。喏,这个是姑娘赏你的。”随手扔了一锭碎银在文杏手里,其实是他自己的,为了堵文杏的嘴,免得她不懂到处胡说。

文杏才不管那么多呢,现在薛家不济,连月钱都常常拖延,别提有赏赐了,欢喜的接了,送张郎出去,都没有进去看看宝钗。

宝钗躺在床上,身上一丝不挂,渐渐从方才的晕晕乎乎中醒来,禁不住留下了羞耻的泪水。看着自己胸前、手臂、脖颈里到处布满的暗红色痕迹,清楚地知道这一切不是梦,而是现实。她心里把张郎恨得骂了一千遍一万遍,却又忍不住抚摸自己全身,她年纪不小了,难道真要一辈子守在娘家当老姑娘不成?

宝钗不敢将此事告诉母亲,整日躲在自己房间里哭泣,不论薛姨妈怎么哄劝谩骂她就是不松口。薛姨妈一会心疼女儿命苦,不知被哪个天杀的糟蹋了,一会怨怪女儿不争气,若是自己检点如何会遭了这样的事。先前赵平也就不说了,早知就该将她嫁过去了,不会闹出今日这样的笑话,不但她没脸见人,连薛家的生意都受了极大的影响。那些人去了薛家铺子,根本不是买东西,都是打听薛家姑娘的事情。

想来那日不但甘婆子在,陆太医也在,他们俩定是把此事泄露给了他人,以至于满大街再一次响起了薛宝钗的艳名,甚至比上一次还过分。常有一些地痞流氓无赖围在薛家门首,叫嚣着谁出钱多薛宝钗就陪谁睡,连薛蟠这样的厚脸皮都躲在家里不敢出去。

经了此事,公主府自然不会再来提亲,谁那么傻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贾府知道了此事不置可否,他们如今唯有尽量与薛家疏远,别让人扯到了一起。他们现在可是贵妃的娘家,未来吐蕃王妃的娘家,绝不能让薛家带累了他们。

再者,贾府里最近忙得很,无暇顾及他人的事。因为元春怀孕了。元春原先就极得太后喜爱,眼下又复了皇上的宠爱,一举怀了龙胎,成了整个宫里最尊贵的嫔妃。如果能顺利诞下小皇子,封后指日可待。

自从诊出喜脉之后,这是宫里第一次添丁,自然尤其重视些。太后娘娘体恤元春思念家中亲人,特地准了王夫人贾母每月逢二入宫探视,王夫人的头抬得就像一只公鸡,连贾母都不如之前的镇定沉着。

十二月初八,本来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世交亲友都喜欢煮了腊八粥来相送,一般宫里也会小小庆贺一番,表示与民同乐。

今年喜事连连,国泰民安,后宫祥和,太后恩准在元春的风藻宫举行腊八宴会,宴请王侯府第亲贵之家的女眷一齐参加,在妃嫔宫里设宴,这是极为少见的殊荣。

贾府,从贾母到凤姐,从探春到惜春都接到了入宫的旨意,贾府女眷一个都没落下。除了惜春依旧冷冷的之外,其余众人无不喜笑颜开,连探春都气色上好。

而黛玉那里,居然收到了太后的口谕,让她那日务必出席。一来庆贺元春有喜,二来贵妃娘娘非常想念她这个表妹,请了皇上旨意,特地召黛玉进宫一叙旧情。这可是有皇上太后的双重意思在里边,由不得黛玉拒绝。


第96章:进宫见驾有惊无险

天气阴了几天,今儿终于飘起了雪珠子,这不知是今年的第几场雪了,外边的积雪尚未融化又添了新的积雪。哥哥已经忙得一连几日都没有回来,太后似乎极为赏识哥哥,让他跟着刘王爷北静王一起在京畿附近赈灾,内里却不知安了什么心。

屋子里笼着地龙,烧着银霜炭,温暖如春,外边的寒意一点都没有侵进来。黛玉倚着熏笼,捧着一本《南华经》在看,米白狐狸毛滚边的绯红色对襟背心,晕染的她脂凝腮艳,娇媚可人。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随着她偶尔的点头低头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比平日多了一份精致婉约。

哥哥身边的小厮来报了信,必会在晚饭前赶回来,他已经许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