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朝阳-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现在氰化法提金技术不过是刚刚发明,且尚不成熟,而一年后,随着氰化法的成熟,其被迅速引入南非从而拯救了南非的金矿业,从而让南非戴上“黄金国度”的王冠。

如果趁现在南非金矿业的大规模破产,趁机收购矿业公司,同时将氰化法引入到黄金生产中,那么……黄金!

在这个金本位的时代,唐浩然当然知道黄金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同样也明白,南非的黄金会给自己带来何等好处,亦深知未来世界对这种金属的渴求。

看着写于纸上的氰化纳,氰化钠对金、银的浸出速度大于氰化钾,且氰化钠货源广价格也便宜,故近代氰化法几乎无例外地都使用氰化钠。而早期欧美化学家进行的氰化法提金的研究,使用的却是氰化钾,而它主要源于电镀工业的实践。

想到白水岭贮藏着的十数万吨黄金,双眼放光的唐浩然又仰身靠着椅子,那唇角轻轻的一扬,那脸上一时间尽然布满了贪婪之色。

“我的天,那里是什么白水岭,分明就是一座值百亿的金山啊!”

(为了照顾小说情节发展,无语将氰化法的发明推迟了几年,并将引入南非的时间推迟一年,这是一个梗,希望大家能谅解……)

第66章布局(第二更,求月票!)

走进统监府时,感觉到周围投来的异样的眼神,伍宇明在长奈口气的同时,还是深吸了口气,以自己打气。他的长相在男人中算是漂亮,虽说略带些稚气,轮廓分明,一头卷曲的黑发,一双深陷的蓝眼睛,而这双眼睛却直接暴露了一切——他的模样不像是个中国人,反而更像个外国人,不过,他确实是中国人,只不过是拥有一部分西班牙血统——他的母亲是西班牙人。

别看他的外表像是外国人,但实际上,他骨子还是个中国,其实作为伍家的旁支,他出生在香港,早在十三岁时便前往英国留学,留学十二年后,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直到年初年前他才回到香港,而于英国留学期间,其也未曾放弃国学,一面与剑桥求学一面自学国学,甚至还曾拜驻英公使为师研习国学。

不过二十五岁的伍宇明可以说得上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虽说现在的当年名动欧美的怡和行伍家早已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加之与美国、英国以及洋行中投资,使便伍家依然算是华人中的豪富之家,不过作为伍家的旁枝,他的爷爷在分家时,所分得的资产却极为有限,加之其又是妾生的原因,使得伍宇明于伍家的地位一般,不过却也于怡和洋行获得要职。

但怡和洋行并没有给实现抱负的机会,反观北洋公司却能提供给他实现抱负的机会。也正因如此,他才会离开香港怡和洋行,义无反顾的来到了仁川,而其一直奉命筹备着驻英国分公司,按照唐大人的要求,公司未来的采购事宜则由驻欧洲分公司负责,而公司委任他作为驻英分公司经理,是因其在英国长大,与英国有着广泛的关系网。

对于伍宇明而言,这正是他一展抱负的机会,毕竟未来的北洋贸易公司将直接取代洋行垄断中国对外贸易现实,开始对欧洲客商的直接贸易,将国产土货直接销往欧洲,不再假手洋行,当然这只是远期的目标,而近期目标则是作为统监府以及公司的代表,于欧洲采购设备、聘请技术人员。

统监府与北洋公司,来到朝鲜已经一个月的伍宇明,好不容易才弄明白两者间的关系,统监府是公司最大的股东,至于第二大股东则是设于华扬号,不过这两者的主事者却都是唐大人,换句话来说,统监府也好,公司也罢,最终都要服从一个人。

当伍宇明走进大人的办公室时,唐浩然已经把有关氰化法的试验报告塞进一只抽屉里去了,在南别宫有一间化学试验室,那试验室里的试验器材竟然是美国学者多年前赠送予朝鲜国王的,多年来一直闲置于王宫中,直到现在才被唐浩然拿过来,用于进行各种化学试验。

面对刚进屋的伍宇明,唐浩然和蔼地微笑了一下。

“明轩,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办一下,最好你到伦敦后,就立即着手去办!”

唐浩然的语气显得有些急切,能不急吗?现在经过一年多的折腾后,南非淘金热的泡沫已经彻底破灭了,曾经市值上亿英镑的公司,现在甚至只值几十万,正是自己进入南非金矿开采业的大好时机,到了明年,待到氰化法成熟,引入南非之后,恐怕自己连口汤都喝不到。

而眼前的伍宇明便是唐浩然打开南非金矿大门的人选,过去之所以选择其作为驻英分公司的经理,固然是因其接受英式教育,且于英国长大,于英国有广泛的关系网,但另一方面唐浩然从未说出另一个理由——他的模样更像外国人,更容易同外国人打交道。

而现在这张像西方人多过像中国人的脸庞,却是打开南非金矿最好的选择。要不然那群“种族主义者”在未来不定会给“金矿公司”带来多少麻烦。

大人的话让伍宇明立即明白了,事情来了,而且很着急。

“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那好,你瞧,我最近无意中注意到,从去年起,南非的金矿泡沫似乎破产了,而其原因非常简单,随着出产黄金的岩石越来越深入地下,岩石的处理越来越困难。地表的氧化物矿逐渐被地下的硫化物矿所替代,黄金的颗粒也越来越小,金矿也就没有了开采价值,其矿业公司大都已经破产,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可是我觉得那里似乎还有一些机会,现在我的想法是——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一机会,投资南非的金矿?”

“投资南非金矿?”

诧异的看着面前的大人,伍宇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英国留学期间,他可是亲自经历过两次泡沫破灭,且不说其它人,就是他自己,亦曾在去年泡沫破灭时损失惨重,这甚至是他回国的直接原因——5000英镑的财产悉数损失于泡沫破灭后的股票大跌中。

“对,我的想法是,现在南非金矿固然正陷入困顿之中,但并不意味着其没有开采的价值,比如说引进最优秀的地质专家,进行进一步的勘探?也许有可能发现新的矿脉,这是我想法,当然这可能是不必列入议事日程的,我的想法是,我们能不能趁此机会,于南非收购金矿,同时研究新的提取技术,没准,我们可以取得突破!”

对于大人的吩咐,伍宇明觉得很诧异,对于金矿的开采和黄金的提取他并不内行,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是个外行,否则也不会损失数千英镑。

“但是,大人,这件事的风险会不会太大?”

伍宇明满心疑惑的看着面前的大人,虽说于泡沫破灭时投资,也许有获得丰厚回报的可能,但是在另一方面,却还有血本无归的风险,在历史上不知多少人因为类似的投机倒置其血本无归。

“不错,确实有这方面的风险,如果失败了,我们很有可能血本无归。不过我要你去办,就是让你去办的道理,我希望能够趁着这个机会,尽可能的收购金矿,最好能够掌握白水岭一带的大部分金矿,不过因为资金的关系,这件事需要谨慎进行,怎么样,有信心办好这件事吗?”

虽说尚是不清楚大人为何这般坚持,但看着大人如此自信,伍宇明似乎意识到什么。

“大人,您是说……现在已经有了相应的技术去提取低品位的矿石?”

凝视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唐浩然的脸上带若有若无的笑容,此时,他似乎看到了那座金山在向自己招手,掌握那座金矿后,困扰自己的资金问题将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面对伍宇明的问题,他并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只是随口说道。

“技术的进步,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不是吗?”

“但是,大人,资金的问题怎么解决?”

面对极度自信的大人,尽管有些疑虑,但伍宇明还是选择了服从,毕竟生意本身就是投机,而眼前的这位大人,在商业上的眼光无疑是极为敏锐的。

“资金问题……”

沉吟片刻,猛然一咬牙唐浩然看伍宇明说道。

“贸易公司不是有100万英镑的信用证吗?就拿这笔钱去办。”

“可,可是大人,这笔是公司原本用来采购设备的,如果用这笔钱去收购金矿的话,那到支付设备款时,怎么支付?”

一听是动用那笔钱,伍宇明顿时变得有些激动,那笔钱是他将带到英国去的“贸易款”,原本是用于采购机械设备的资金,现在却完全被移做他用,他又如何能不激动

对于设备款的重要性,唐浩然又岂能不知,可现在他并没有其它的选择,毕竟这件事,同样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如果这件事操作好的话,从此之后,自己将再需要担心资金问题,金矿公司将会给自己提供足够多的回报。

“设备款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毕竟设备款是分批支付的,总之你有半年的时间去运用这笔钱收购金矿,在这半年里头,设备款,我去想办法,毕竟,银行还有矿上,都能想些办法……”

大人的决然,让伍宇明明白现在已经无力改变大人决定,于是他便试探着问了一句。

“大人,可这件事毕竟有很大的风险,如果失败的话……”

“没关系!什么生意会没有风险?”

唐浩然生硬地对他身后的伍宇明说道。

“你只管放手去干,总之,只有一句话,尽可能收购那里的金矿!要知道,现在可是金本位的时代,金矿是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资本。至于后果、责任什么的,都由我来担!你只管放手去干就行了!”

确实是最有价值的资本!

充足的黄金储备,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在这个金本位的时代,黄金储备是衡量国力的标准,而掌握金矿,无疑就掌握了货币的供应权。

当然,对于唐浩然而言,他所看重的并非仅仅只是金矿带来的黄金,他所看重的却是金矿中贮藏的其它财富,当然现在最要的必须在南非的金矿复苏前,尽可能多的掌握那些金矿,从而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矿业公司;然后在英国人插手之前布好局以待将来谋求更多的利益。

第67章府中出纳(第一更,求月票!)

清晨,当位于汉城的朝鲜银行推开西式的钢条推门时,便开始有朝鲜商人进出或是兑换银元,或是兑换银行券,尽管朝鲜银行成立不过三个月,但对于朝鲜人,尤其是商人以及官员而言,他们却充分体会到现代银行的便利,当然更多的是曾被指责为“坑民”的当十铜元以及银元的便利。

一张纸币、一块银元,或许对于习惯于纸币以及银两的人来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朝鲜人而言,却不亚于一场“革命”,在朝鲜银行发行银元、铜元之前,60两银子换成的铜钱需要六个男人来抬,此时朝鲜的钱制只有成色极低的制钱。

在统监府的推动下,通过回收旧钱制造的当十铜元以及银元,因其便利、新颖且外形美观迅速得到了朝鲜人的认可,汉城、开城等大城市和仁川、釜山等通商港口迅速流通起来,并向朝鲜腹地流通,以取代旧式制钱。而两个月前,随着朝鲜银行对朝鲜政府提供的一笔五十万元的贷款,朝鲜银行发行的银元券,亦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市场,凭借着建行两个月通过铜元以及银元建立的信誉,其银元券亦开始为朝鲜人所接受,除去于大城市以及通商口岸可见银元券外,甚至腹地小城亦因警察局或地方事务厅官员的使用,出现银元券的身影。

当朝鲜银行慢慢的发挥着其对朝鲜金融影响力的同时,于朝鲜银行二楼的经理办公室内,作为银行经理的唐荣俊却正在谋划着如何扩大朝鲜银行于中国的影响力,准确的来说,如何把朝鲜铜元“发行”到中国。

“新厂投产后,每日可造三百万铜元……”

看着手中造币厂的文件,唐荣俊的眉头紧蹙,耗资上百万元的造币厂一但投产,其制钱数量将数倍于当前,更远超过朝鲜一地接纳数量,不过建立这个造币厂,却是为将不带“朝鲜”字样的“铜元”发行于中国,进而获得巨额钱利。

如果造币厂满负荷开工,加上旧厂按每日三百六十万的产量计划,每天的造币将超过三万六千银元,而按七成钱利计算,每日银行可以获得两万元以上的利润,当然这钱利是需要上交统监府的。但作为铜元的发行机构,银行却需要把这些铜元推行出去,推行到国内。

“上海、山东、河北以及关东!”

站起身,走到地图边,唐荣俊对面前吴子贤,这位从天津票号中挖来的掌柜说道,

“这几个地点,是咱们的突破口,怎么样,玉林兄,你有什么想法?”

走到地图边,盯视着地图上的几个位置,吴子贤略点下头赞同道。

“经理,上海是长江商贸之中心,如若铜元能进入上海,势必将有助于我行打开国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