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童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意大利童话-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王把芳塔·姬洛带到了武器库。芳塔·姬洛从墙上摘下宝剑,握在手里观赏,还掂了掂分量;然后她又走到火枪和手枪前,把它们打开,看看里面是怎样装弹的。国王跑回到母亲身边:“妈妈,那个将军像男人一样摆弄武器。但我越看他,越肯定我的看法。

芳塔·姬洛,美丽的人儿,

他有着黑色的眼睛和甜蜜的话语,

哦,妈妈,我觉得他是个少女。”

母亲说:“那你就把他带去花园吧。如果他是女人,他就会摘玫瑰花或者一朵紫罗兰,并把花戴在胸前;如果他是个男的,他就会摘茉莉花,放在鼻子前嗅嗅,把花夹在耳朵上。”

国王就和芳塔·姬洛一起去花园里散步。她将手伸向茉莉花,摘了一朵,嗅了嗅,把花别在了耳朵后面。国王气喘吁吁的跑到目前身边,说:“他的行为就和男人一摸一样,但我还认为他是个女的。

芳塔·姬洛,美丽的人儿,

他有着黑色的眼睛和甜蜜的话语,

哦,妈妈,我觉得他是个少女。”

母亲知道儿子已经深深地恋爱了,对他说:“请那个将军吃晚饭。如果他把面包抵在胸前切,那他是个女的;如果他悬空切,那他肯定是个男的,你的热情就会化成一场空。”

这次试验也失败了。芳塔·姬洛悬空切面包,像个男人一样。但国王仍然对母亲说:

“芳塔·姬洛,美丽的人儿,

他有着黑色的眼睛和甜蜜的话语,

哦,妈妈,我觉得他是个少女。”

“好吧,你再试最后一次。”母亲对他说,“请那个将军到花园里的鱼塘里和你一起洗澡。如果他是女的,他肯定会拒绝的。”

他去邀请芳塔·姬洛,她说:“可以,好极了,我很愿意,明天早上如何?”然后,她把随从托尼诺拉到一旁,对他说:“你赶紧离开这里,明天早上你带着有我父亲印章的信回来。信里要这样写:‘亲爱的芳塔·姬洛,我生病了,我想在死之前再见你一面。’”

第二天,他们来到了鱼塘前,国王脱掉衣服,第一个跳下水去,他叫芳塔·姬洛也下来。

“我浑身是汗,” 芳塔·姬洛说,“我再等一下。”她竖起耳朵听是否有托尼诺的马蹄声。国王急切地让她脱衣服。芳塔·姬洛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后背直发抖……这可能是一个不祥的语感,将会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发生……”

“哪会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国王在水里说,“快脱去衣服,跳到水里,就会好的!你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正在这时,她听到了马蹄声,随从到了,交给芳塔·姬洛一封盖有国王印章的信。

芳塔·姬洛脸色苍白,说:“我很抱歉,陛下,这是个不幸的消息。我刚才跟您说过,这种颤抖是不祥的预示。我父亲病危,他想见我。我立刻就得出发。我们除了议和之外,没别的事,如果还有什么悬而未决的事情,请您到我的王宫来找我。再见了。下回再和您一起洗澡吧。”说完,就走了。

国王一个人光着身子站在鱼塘里。水很凉,他很失望。芳塔·姬洛是个女人,他很肯定,但是她在他得到证实之前就走掉了。

走之前,芳塔·姬洛回她的房间里取东西。她在床上留了一张字条,写着:

女人来,女人去,

但是国王没有认出来。

国王看到留在床上的字条时,像傻瓜一样呆立在那里,既失望又高兴。他跑到母亲那里:“妈妈!妈妈!我猜中了!她是女的!”还没等他母亲回答,他就跳上马车,沿着芳塔·姬洛的车痕,全速追了上去。

芳塔·姬洛到了父亲眼前,拥抱了他,向他讲述了她是怎么打赢战争,使敌国的国王放弃入侵计划的。就在这时,她听到院子里一阵马车的声音。原来是坠入爱河的敌国国王到了,他一见到她,就说:“将军,您愿意做我的新娘吗?”

他们结了婚,两国的国王也讲和了。岳父国王去世后,一切都由女婿国王继承,美丽的芳塔·姬洛也就成了两国的王后。

 。。



70。 人皮


一个国王有三个女儿。国王打算到集市去买东西,离家前他问三个儿儿想要点什么礼物。大女儿说要一块手帕,二女儿说要一只高筒靴子,而三女儿却要一盒子盐。两个姐姐本来就妒忌自己的小妹妹,这时便对父亲说:“您知道您的那个坏女儿为什么要盐吗?她存心想刁难您。”

“啊,原来这样!”父亲说,“她是故意刁难我,对吗?哼,我要把她赶出去。”他果真这样做了。

可怜的姑娘被赶出宫门,身边只带了一个使女和一只钱包。她不知道到哪儿去才好。一路上,她遇见的那些青年男子都对她纠缠不休,令人讨厌。于是,使女想出了一个主意。这时,有个百岁老妇人刚刚去世,正在下葬。使女问墓葬人:“你把这个老婆婆的皮卖给我们好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墓葬人掏出一把刀子,一点一点地剥下那个老妇人的皮,最后把整张人皮连同面孔、白头发、手指和指甲一起卖给了她们。使女把人皮硝过之后,又缝到一块薄布上,给姑娘做成一件衣服,让她穿上。这位百岁老人走起路来脚岁轻盈,嗓子象银铃般的清脆,人们望著她感到迷惑不解。

姑娘和使女遍遍遇上了一位国王的儿子。他问使女说:“那位老婆婆到底有多少岁了?”

“问她自己吧。”使女回答。

“老奶奶,我说话您能听见吗?您有多大年纪了?”

“问我?我一百一十五岁啦。”姑娘笑著说。

“老天爷!您打从哪儿来?”

“从我的城里来呀。”

“您的父母是谁?”

“我就是自己的母亲和父亲。”

“您靠做什么过活呢?”

“玩呀!”

国王的儿子觉得十分有趣,便对国王和王后说:“我们把这个老人带回王宫去吧,她可以给我们说说笑话,使我们心情愉快。”

于是,使女被打发走了,姑娘留在王宫里。人们叫她住在一个亭子间里。国王的儿子空闲的时候,便来跟老婆婆说说话儿。她说的一些稀奇古怪的话逗得王子哈哈大笑。

有一天,王后对“烂眼睛”(人们这样称她,是因为那个老婆婆的人皮上有一对烂眼睛)说:“你的眼睛这样糟,一点活儿也不能干,太不象话了!”

“我完全可以象姑娘一样来纺纱!”烂眼睛回答说。

“那么把这一点亚麻纺一纺,试试看,”王后说,“也算是做点正经事!”

王后一出门,屋里只剩下老婆婆一个人。她关上房门,把人皮脱下后便纺起纱来。她纱纺得好极了,令人惊异。国王的儿子、王后以及宫廷里的人都大吃一惊:一个老态龙钟、衣衫褴褛的半瞎子老婆婆居然能够做出这样的奇迹!

第二天,王后叫她做一件外套。房间里没有其他人时,她赶紧裁呀,缝呀,还在前襟上用用最精美的金丝线绣了花。人们不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国王的儿子却感到疑云难消,当老婆婆又关起门来时,他从鈅匙孔里朝屋内观望。他看见了什么呢?只见老婆婆脱下人皮后,却是一位光彩照人的美丽少女,她亭亭玉立地站在那儿。国王的儿子毫不迟疑地破门而入,紧紧地拥抱姑娘。她感到很难为情,竭力掩饰自己的窘态。“你是什么人?”国王的儿子问道,“为什么要那样乔装打扮?”

姑娘承认,她也是一位国王的孩子。国王咒骂她,并把她赶出了宫门。

国王的儿子立即跑到父母身边,说:“嘿,我找到了一位国王的女儿,我要跟她结婚。”

举行婚礼庆祝活动的消息父布了。远近国家的国王和王后都应邀前来祝贺。其中,新娘的父亲也来了。但是,由于新娘戴著冠帽,蒙著面纱,他没有认出自己的女儿。新娘吩咐专门给她的父亲准备一份菜,除了烤肉外,其他菜都不放盐。汤端上餐桌了,其他客人都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但新娘的父亲只尝了一口,便不再吃了。接著端上来蒸肉,他几乎没有吃。又端上来鱼,他动也没动它一下。“我不饿,”他解释说。但是当烤肉端上桌时,他非常喜欢,接连吃了三次。这会儿,他的女儿问他,为什么其他菜动也不动,唯独津津有味地吃烤肉呢?这位国王说,他永远弄不清什么道理,但他吃起烤肉来鲜美可口,而其他菜都淡而无味。

“现在您总算明白了吧,”女儿回答,“菜里如果不放盐,那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啊!这就是为什么您去集市时,您的女儿要您买盐的缘故,而我的两个坏姐姐却说我刁难您……”

这下,父亲认出了自己的女儿,亲切地抱住了她,要求她原谅自己。国王惩罚了两个妒忌的大女儿。

(皮斯托亚地区蒙塔尔村)

……………………………………………………………………………………………………………………………………………………………………………………………………………………

注释:

材料来源:格拉多·尼罗西编《蒙塔尔民间故事六十篇》(佛罗伦斯,1880年版)第十三篇;搜只地区:托斯卡纳省蒙塔尔村;讲述者:寡妇露易莎·吉奈尼。

一位美丽的姑娘从一张老妇人的人皮里走出来,这个形象使得这篇故事十分感人(《格林童话》第一七九篇也有这样的精彩描述)。这篇故事象本书第五十四篇一样,是《象盐一样珍贵》的故事的变异本之一。托斯卡纳地区所流传的这篇故事,原来也是类似上述故事开头的。为了有所变化,我从阿布鲁齐地区流传的一个故事中(见金纳鲁·芬尼莫尔编《阿布鲁齐民间故事集》第二十六篇)借取了一个开头。

 ..



71。 奥利夫

_生
从前,有一位富裕的犹太人,他的妻子在生孩子时死了,因此,他只得将婴儿交给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农夫抚养。

起初,农夫不肯承担这一重任。他解释说:“我自己也有几个孩子,而且我们基督教徒也不能按你们犹太人的信仰去教育你的女儿。往后,她天天跟我的孩子们在一起,会慢慢习惯我们基督教生活方式的。”

“那没关系,”犹太人回答,“请帮个忙吧,把她收留下来,你会得到报偿的。到她长到十岁时,假如我还没有来接她,那时一切都由你来作主了,因为那就意味著我再也不会回来,这个孩子就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了。”

犹太人跟农夫谈妥后,便到很远的地方去经商了。婴儿就由农夫的妻子抚养。她发现这个女孩很可爱、很漂亮,渐渐地,就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再也离不开了。这个孩子不久学会了走路,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做同龄孩子所做的一切。但是,从来没有人向她讲基督教的教义。她看到其他人都做祷告,但她不明白别人信的什么教。这样,一直长到十岁,她对基督教依然一无所知。

孩子十岁了,农夫跟他的妻子一直盼著那个犹太人回来,把女儿接走。可是,她过了十一岁,接著是十二岁、十三岁、十四岁,那个犹太人仍毫无踪影。于是,他们认为他已经死了。“现在,我们已经等了那么长的时间,”他们夫妻说,“应该让这个女儿受洗礼啦。”

他们先教她教规,然后举行了隆重的洗礼仪式,全城人都来观看。他们给她取名奥利夫,送她去上学,学习女红,还教她读书、写字。这样长到十八岁时,奥利夫已真正出息成一位可爱的姑娘。她文静温柔,心地善良,非常漂亮,人人都喜欢她。

这样,农夫和全家都生活得很幸福,心里感到很平静。可是,一天早晨,门口有人敲门。他们打开门一看:原来那个犹太人来了。“我是来接女儿的。”

“什么!”农夫的妻子惊叫起来。“你当初说过,如果到她十岁时你还没回来,一切由我们作主,那时她就是我们的女儿了。已经过去了十八年,你有什么权利来要她呢?我们已给她受洗了,因此现在奥利夫是个基督教姑娘。”

“我不在乎,”犹太人回答,“我没能早点回来,因为我来不了呀。不管怎么说,这姑娘是我的女儿,我就要把她带走。”

“我们就不让你带走,这可没有商量余地!”全家人异口同声地高声嚷嚷。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犹太人把这件事闹到了法庭上。,法庭把姑娘判给了他,因为姑娘是他的女儿。这样,可怜的农夫和全家毫无办法,只好依从法律。他们全家人都哭了,哭得最伤心的是奥利夫自己,因为她的父亲对她来说完全是个陌生人。她热泪滚滚地跟两位心地善良的人分别。多少年来,他们就是她的父亲、母亲。

告别时,农夫的妻子偷偷塞给奥利夫一本《圣母日课经》,叫她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个基督教徒。就这样,她和两位好心人分手了。

回到家后,犹太人对奥利夫说的第一件事是:“告诉你,我们这儿都是犹太人,你也是。你要服从我们的信仰。假如我看见你阅读那个女人给你的那本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