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大明-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竟,他一个如今已经成了从九品的芝麻绿豆官罢了,在朝中又没什么势力靠山,这个时候根本不用盯着他。

  真要有什么行动,那也是如皇帝召见或者旁的朝臣前来,或者是他去拜见,这种事情用不着盯着他曾毅的。

  而且,京城乃是天子脚下,平日里这些个大臣家中虽然有纨绔子弟猖狂,可也不敢真的就明目张胆的派人去盯着哪家官员。

  尤其是如今他曾毅是暗流涌动的主要棋子,谁这个时候盯着他曾毅,真要被发现了,传出去,那指不定会惹出什么麻烦呢。

  也正因为此,这几天曾毅一直没有外出,就是不想出去牵扯到什么麻烦。

  而周同的话,让曾毅心惊,这个时候敢这么盯着他,而且,还能被周同发现,这意味着对方是来者不善,不怕被发现。

  也不怕传出去以后的麻烦。

  如此一来,那这派人盯梢的幕后之人到底是谁,就显而易见了。

  周同也没想到他这一句话,就引起了自家少爷这么大的动静,赶紧摇头,道:“人倒是不多,不过每次都换衣裳,我也是认出了其中几个的脸,才发现的。”

  曾毅微微点了点头,这就对了,就算对方不怕被发现,也肯定会隐藏行踪的,但是,被认准了脸,这可就是意外了。

  “让他们盯着吧,装作不知道也就是了。”

  曾毅一手在椅子的扶手上连续敲着,发出沉闷的声音,声音缓慢,带着压抑的感觉。

  “这几日尽量少出府门。”

  曾毅一直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双手放在小腹上,身子又靠在了椅子上,一副慵懒的模样:“就算是出门买些东西,也不要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去买,每次都换个地方,而且都人多的时候去。”

  “在外面,不管谁搭腔,都不用多理会什么,直接回府,明白吗?”

  曾毅之所以说这些,是一些后世的理念在作祟,既然知道有人监视,那肯定是有所图的。

  这其中若是旁人派来的探子不必理会,不会有什么事情。

  唯独若是严家父子派来的探子,要小心应对,入府刺杀,严家父子虽然猖狂,可还真没这个胆子。

  官场上的规矩就是如此,有什么事,朝堂中各凭手段,刺杀这是绝对不能玩的,一旦严家父子如此,就是他们严系官员也会瞧不起他们的。

  毕竟,今个你能派人刺杀,明个别人也能,如此一来,满朝文武总不能天天活在刺杀当中吧?

  这是朝中的规矩,当然有破坏的时候,但是,如今这个情况,曾毅不认为到了让严家父子破坏规矩的时候。

  既然还没到让严家父子破坏规矩的地步,那曾毅呆在府中自然是安全的。

  而且,最近曾毅也不外出,自然是不惧惹上什么麻烦的,唯独有可能出现差错的,自然是府中的这几个下人了。

  府中旁的下人,可以暂时让他们别外出,多给几个工钱也就是了,而且,原本府中下人能否自由外出就是主家说了算的。

  更何况曾毅府上的这几个都是签了卖身契的,且老家也不是京城的,出去也就是看热闹,玩一玩。

  既然是玩,那这个可以放到日后。

  但是,周同不一样,他是管家,家里人不多,平时家里的采买用度都是周同带人去的,所以主要叮嘱的也就是周同了。

  若是周同出事,无外乎是买完东西不给银子,然后发生争执,推拉间出了人命啊之类的这是最严重的。

  或者是走着走着撞到人了之类的,等等,最后各种牵扯到曾毅。

  曾毅从后世而来,脑子里各种刑侦、破案、侦查、作案等等一系列早就看的腻味了,这些东西自然可以用来反着推理的。

  所以,只是一瞬间,曾毅就能想到对方可能要用的法子等等。

  “少爷您放心,肯定不会出事的。”

  周同原本就十分机灵,又得了曾毅的提点,自然也能想明白里面的缘由的。

  “明白就好。”

  曾毅微微点头,最终,又道:“若是真出了什么事……。”

  后面的话,曾毅没说,但是周同明白:“少爷您放心,真出了什么事,同知道该怎么做,不会牵扯到少爷您的。”

  曾毅露出一丝苦笑之色:“没什么牵扯不牵扯的,若是真出了事,那证明你落进了别人的圈套里,一切顺着他们来,少受些皮肉之苦。”

  曾毅这话让周同瞬间双眼落泪,声音带着哽咽:“少爷。”

  “行了。”

  曾毅摆了摆手,笑骂道:“只不过是说说罢了,你记着少爷刚才说的,就不会出事,去吧,别打扰少爷我晒暖。”


第六十七章 为难

  周同对曾毅的话,那可以说是奉若神明,在他看来,自家少爷年纪轻轻已经是朝中官员了,而且那还是见过皇帝的。

  见皇帝啊,就是老家的知府老爷估计也没见过皇帝的,自家少爷可是见过了。

  而且,自家少爷还成了裕王府上的伴读,是皇帝亲儿子身边的人。

  大道理,对于初来京城刚刚开始接触这个圈子的周同而言,他可能不懂。

  但是,大道理虽然不懂,可周同有他自己的想法,长幼有序,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这是哪怕一个庄稼汉都知道的。

  天家的事情,朝中如何争斗,这些平民百姓肯定都不知道,平民百姓知道的,是长幼有序。

  裕王那可是如今的皇长子,日后的皇帝,这就是周同心里的念头,自家少爷成了未来皇帝身边的人了,日后的前程能差吗?

  所以,对于曾毅的话,周同是一万个遵守,绝对不会忘记的。

  出去采买,一路人周同绝对不会拐弯,东西买了之后直接带着就回来,或者让人送到府门前,或者是喊个府中下人一起去采买。

  但是,不管怎么着,这一路上,都是不说话,眼不乱看。

  一连数天,都是如此,至于府中的仆人和丫鬟,也都多给了些月钱,至于这段时间内不出府,倒是真没什么了。

  而锦衣卫那边,关于董宣和赵书元两人的供状也都上乘给了皇帝。

  能以知府的官身而让皇帝亲自关注此案,甚至是翻阅供状,这董宣和赵书元两人也值得自傲了。

  “这供状的内容,你信吗?”

  嘉靖捏着两份供状,却没先打开,而是盯着垂首立着的成国公,脸上带着一丝的笑意。

  虽然外界都说当今圣上脾气喜怒无常,各种负面的传闻都往嘉靖的身上安,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嘉靖初登基的时候,那场大礼议的原因,把文官给得罪惨了,文官来自士子。

  而士子,是这个时代文化的传播和掌握着,他们一个两个的没什么影响,可是所有士子的话语影响足以翻天覆地。

  当初的那场大礼议其实嘉靖也是没法子的。

  世人只看到了表面的争执,只有少数人,而且必须是那些个高官,处于大明朝核心的官员真正接触到了核心利益的官员才能看到真正的内幕。

  所谓的大礼议,其实最终是皇权与相权的争夺。

  所谓的相权并非是宰相。

  开国之初,宰相的位置就已经被废了,这个相权是指的内阁和皇权的争夺。

  而内阁其实是代表的天下士子,毕竟天下士子的最终目的其实都是封爵拜相,现在虽然没了宰相的位置,可内阁的位置其实和当初的宰相差不多的。

  所以,可以说是皇权和相权的争夺。

  那个时候,当今圣上初登基,而且还并非是先皇的亲子,而是侄儿,这种关系,自然是让内阁想进一步扩大话语权。

  那是个扩大内阁权利最好的机会,一旦成功了,最起码,十几年内这天下大事的权力几乎都是掌握在内阁手中。

  而当今圣上,则是成了垂拱而治。

  这其实也是天下士子的心愿,圣天子垂拱而治,朝中大小事情自然由百官效劳。

  皇家与士大夫分享天下,这只有在宋朝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做到过。

  而显然,最终的结果,是嘉靖胜利了,没人想到这个初登基的皇帝竟然有那么大的魄力,一顿板子打了下去,更是驱逐了不少的大臣,包括当时迎嘉靖入京的内阁大学士都被嘉靖给驱逐出了朝堂,这可以说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了。

  而从那以后,天下士子与皇帝离心离德,这也是嘉靖心中知道,但也无奈的,外界传闻如何他心里也知道。

  可,他是皇帝,不可能放下面子去缓和这种关系,所以,大多时候见大臣的时候,那种威严,是嘉靖必须做出来的,他,不能服软,也不可能认错。

  但是,面对成国公,他信任的锦衣卫的官员的时候,嘉靖就会显得比较轻松,但这也只能是比较轻松罢了。

  有些事情,最开始的时候,或许是嘉靖刻意装出来的,但是,时间长了,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习惯。

  就像是现在,嘉靖随口的一句问候,让成国公直冒冷汗,他自己交上来的供状,肯定是他信的,若不然他岂会呈送上来?

  “臣不懂刑讯审问之法,是下面的人审讯的,不过臣也询问过几次,该是没错的。”

  这是成国公能回答出的最好的答案了,也是天大的实话,在当今圣上跟前,你可以犯错误,但是绝对不能有半句假话,若不然一旦被发现了,那后果可是无法承受的。

  “你一个国公,若是懂刑讯审问之法,倒是奇了。”

  嘉靖笑着摇了摇头,如今朝中的这些个国公,都是世袭罔替的,谁让也都是有才华有头脑的,可终究是不干朝政,更何况是这刑讯审问之法了。

  “让你领着锦衣卫,就是难为你了。”

  嘉靖叹了口气,之前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是他的奶兄弟陆炳,那可是为猛人,最起码在嘉靖心里,陆炳比成国公强多了。

  可奈何,陆炳暴毙了,而且暴毙的原因还有些牵扯,以至于嘉靖不愿多提。

  但是,成国公领着锦衣卫也好。

  锦衣卫的一切事情都是定型的,该查什么情报啊,该在哪个官员家里布局眼线,这都是有规矩的。

  成国公或许没有让锦衣卫继续扩大的能耐,可却能够守成。

  这也就足够了,如今的锦衣卫到底怎么样,嘉靖心中有数,现在的锦衣卫不需要在继续强势下去了,守成就足够了。

  而恰恰,成国公最为擅长的就是这一点了。

  “臣无奈,不能替陛下分忧,让陛下费心了。”

  成国公满脸苦涩,他老好人的性格,的确不适合锦衣卫都指挥使这个位置,但是,圣命难为,他又能如何,只能是整天拉着一张脸,硬是改变他自己往日的性格。


第六十八章 有意思的事

  “这供状不看也罢。”

  嘉靖手中捏着的供状被他在手中抖了一下,随手扔在了一旁:“锦衣卫的能耐,朕还是信的过的。”

  “全都砍了吧。”

  嘉靖眯着眼睛,虽然他信道,可不代表他就脾气好了,这董宣和赵书元两个人无法无天,仗着朝中有大臣撑腰,胡作非为。

  这完全是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中,瞧瞧董宣编造的借口,把他这个皇帝当成是傻子了么?

  至于那赵书元,真要论起来,以他的罪名,往日里嘉靖未必会要砍他,可这次是他自己找死。

  这次嘉靖若是饶了赵书元,不管是他原本就该饶恕还是如何,旁人都会认为是他那本颇费心机的账册起了作用。

  所以,嘉靖肯定是要砍了赵书元的,这也算是他自己找死了。

  成国公赶紧点头,拱手,躬身道:“臣记下了,让下面的人将此二人交由刑部处决。”

  锦衣卫虽然有自己的诏狱,可要是想明正典刑,那肯定还是要走刑部那一关的,既然证据供状锦衣卫都已经有了。

  而且,这是皇帝开了金口的,定了董宣和赵书元的死罪,刑部那边肯定不敢拦着的。

  所以,这两人交由刑部最好。

  然后让刑部在判两人一个斩立决,总比锦衣卫直接把人给砍了的好。

  而且,这个时候斩了这两人,有利于稳定民心,传到湖州那边,怕是百姓要山呼万岁了。

  “恩。”

  嘉靖点了点头,看着成国公,随口道:“京城最近可有什么动静?”

  这话是嘉靖随口问出来的,可成国公却不这么想。

  当今圣上可不是那种喜欢趣闻的皇帝,尤其是这种场合下,所以,成国公看来,皇帝这么问,肯定是有别的意思的。

  “禀陛下,大的事情倒是没有,天子脚下,没人敢生事,不过,倒是有桩有趣的事情。”

  成国公笑着,他的确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