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兵不死-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正文 0343 老兵的话

    0343 老兵的话

    爆破组的战士们开始对这个半路调来的三排长还挺不服气的,但在看到三排长姜利民舍生忘死连续炸敌堡后,彻彻底底地服了。

    在这一刻,战士们的精神备受鼓舞,迅速作好了连续爆破的准备,决心以迅速的动作把敌人的剩余火力点炸掉。

    “注意,中国人要实施爆破。”

    “三点钟方向,射击!”

    “干掉他!”

    “开火!开火!”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暗火力点里的敌人发现了姜利民,机枪疯狂地嚎叫着,暗红色的火焰忽明忽灭,子弹像疾风卷着的雨点扫来。

    姜利民像猛虎一样直扑敌暗火力点。

    当他跃进到敌暗火力点前时,迅速卧倒,紧爬了几步,到了暗火力点射孔一侧,将手榴弹甩了进去,随即翻滚到了一边。

    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第三个敌暗火力点被摧毁掉了。

    敌人在做垂死的抵抗,躲在暗火力点中的敌人疯狂地射击着。

    子弹不断地从姜利民的头顶和身边飞过,可他全然不顾,在弹火硝烟中,他那矫健的身影已越来越清晰。

    正当姜利民跑回到战壕边上,准备拿上爆破器材继续炸毁敌人火力点时,敌暗火力点射出一串罪恶的子弹,打中了他的右后背。

    姜利民晃了晃,倒在副指导员怀里,壮烈牺牲。

    王亮道:“战后,7连被广州军区授予“夜老虎连”的荣誉称号。”

    “姜利民烈士被追记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授予“爆破英雄”荣誉称号。”

    “在姜利民烈士留下的遗物中,有一台“海鸥牌”照相机和三个相机胶卷。那是他托父亲买的,为的是在转业前能给全连、全排照相,让大家都留下难忘的军旅记忆。”

    说到这里,王亮忍不住老泪纵横:“然而还没等姜利民把胶卷装进相机,部队就向前线开拔了,他再也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美好计划了……”

    谁痛谁知道。

    评论区,沉寂了片刻后,网友们纷纷发言。

    “喷子呢?这就是你污蔑的高干子弟!”

    “打心眼里敬佩他们,为此我愧疚了一生——一个当年因为逃离了战场而愧疚一生的逃兵。”

    “向姜利民烈士敬礼。”

    “我也是军区大院长大的孩子,不得不承认,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对于荣誉,看得很重。最渴望的事情,是得到父辈的认可。我的很多小伙伴都选择了参军或者考军校。还有,他们中有牺牲的,牺牲在了准备战争时期。所以请不要看低我们这些大院里面的孩子。”

    一位认识姜利民的老兵站了出来,分享了一些经历:“听到首长讲到姜利民,我感慨万千。因为我认识他,在1959年的春天,我和姜利民同期入伍,一同被分配到贵平生产基地某团八连。”

    “遥想当年,祖国的南疆绿绒毯似的秧苗,明镜似的稻田,成群结队的水牛,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这些新兵蛋子感到新鲜,在生产基地我们大开眼界。我和利民都下决心要当一名优秀的农垦兵。”

    “第二天,我们就投入到了春耕春播的工作中去。连长怕我们这些新兵吃不消,便分配我们专管农具。姜利民可不是那种要照顾的人。”

    老兵讲得很认真,从话语中不难看出,他真的是姜利民的战友。

    “每天早出工,他把农具分好后,也随大家下田。中午,别人休息,他修整农具。晚上收工,他把农具洗净后就去清洗身上的泥巴。深夜里他在工具房找个地方,认真学习***著作。他天天如此,坚持劳动和学习两不误。”

    “1959年的秋天,正当晚稻开镰的日子,突然大雨滂沱,只一夜工夫,整个生产基地一片汪洋。情况紧急,师里派来了橡皮舟,全团一齐动手,日夜奋战,把大部分泡在齐腰深水里的稻子捞了出来。”

    老兵的打字速度很慢,但网友们都耐心地等待着他,评论区保持着缄默。

    “但是,处在拱桥下的几十亩稻子仍泡在有近两米多深的水中,那几十亩稻子是八连为全团培育的优良稻种。情况紧急,姜利民向连长建议潜水拔稻并得到采纳。连长立即组织了三四十个水性好的同志跟着姜利民下水了。”

    “潜水拔稻谈何容易!一人多深的水,硬是要潜到水底才能拔得着稻子,拔一把就得上来换口气,再潜下去拔,几十亩稻子得拔多少把才能拔完啊!体力的消耗和深秋的天气,使得潜水拔稻的同志浑身不停地打着哆嗦,于是不得不换着班来。但姜利民一下了水就不肯上来。”

    “我记得,当时连长几次喊姜利民上来,但他就是不肯。连长:‘小姜你再不上来的话,我就叫人拖了。’姜利民固执地回道:‘不把稻子拔完,别想拖我上来!’说罢,他又一头扎了下去。在姜利民的带动下,经过三天奋战,拱桥下的全部稻子终于被拔了出来。”

    “再后来,第二年的春天,木棉花开的季节,姜利民出席了广州军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没过多久他就调入到了广州军区陆军第41军121师362团8连继续服役,提干当了七年排长。”

    “中间我和他有过几次书信往来,1978年,服役了二十年的他本来应该转业的。但中越边境局势恶化,他主动要求推迟转业,并且要求到担任最艰巨任务的连队去。。。。。。过了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开战的第二天他就牺牲了。。。。。我想他,我真的很想他。”

    王亮点上了一支烟,静静地在那里抽着。

    他知道的太多太多了,心里面所背负着的东西也就太沉重了。

    人的一生有很多种选择,有些人,走向灯火辉煌;有些人,坚守在令人窒息的黑暗里;有些人,为这个国家默默牺牲;有些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但王亮始终坚信一点,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正文 0344 一封加急加密电报

    0344 一封加急加密电报

    喷子被源源不断的骂声给惹恼了,气急败坏地黑道:“姜利民牺牲的固然壮烈,但他不过是个个例罢了,其他的高干子弟一个比一个怂。”

    “动用逻辑思维想想吧,家庭背景和出身那么好,谁愿意死在战场上?别跟我谈什么祖国和人民,荣誉与信仰,都是扯淡!”

    喷子的这话无异于激怒了网友,骂声愈加猛烈。

    更有甚者提出花钱定为此喷子的位置,要狠狠地教训这畜生一番。

    王亮自然看到了这段评论,他表现的很淡定,但实际上内心是压着火的。

    如果放在当年他带兵的时候,一定会带上人直接抄了这个家伙的家,哪怕是违反纪律要受到严厉的处分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王亮,这就是当年的那个一代战将。

    但今时不同于往日,现在是法治社会,讲究依法治国。

    加上王亮的年纪也大了。。。。。。

    王亮叹了口气:“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有三个‘靠前’的说法,各级指挥所靠前;军官靠前;军干子弟靠前。许多老革命亲手把儿子送上了战场,有的等来了儿子的凯旋,但有的等来的则是噩耗,以及伴随终身的遗憾与思念。”

    “在那场战争中,一批又一批的高干子弟们义无反顾地奔赴了战场。他们有着不俗的表现,我作为一个见证者,看到过前线参战各部队的真实写照。”

    “这种情况在当时是中国军队的一种特有现象,一度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一代人的强烈共鸣!回顾那段历史,还原那些人物,呼唤理想与正义的回归,我觉得是时候了。”

    这番话说完王亮显得有些颓废,或许他是真的累了吧。

    “你说姜利民的牺牲是个个例,高干子弟一个比一个怂,那我告诉你,除了利民战死在沙场,还有谁也没能回来。”

    王亮继续道:“1979年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攻陷越南北部重镇高平市后,正当第54军160师师长张志信率所部为配合达成整个战役行动,肃清高平外围之敌,清剿战斗向纵深进一步展开时,张志信师长的独生儿子,在师主攻团特务连侦察排担任副班长的张力在267高地侦察战斗中壮烈牺牲。”

    “张力一直在尖刀连第一线,牺牲前立了战功,火线上又入了党。他负重伤时,在深山丛林中无法实施有效抢救和后送,只能做应急处理。简单的包扎可能保得住性命?!!”

    “一个小时后,张力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他对身边的战友说:我牺牲后,请转告我爸,儿子没有给他丢脸,劝他不要悲伤,一定要照顾好妈妈。”

    说到这里,王亮的眼眶有些湿润。

    他同张志信师长是旧交了,张力那孩子也是王亮眼瞅着长大的,同在一个军区大院里的时候,一直跟在自己的屁股后面喊叔叔。

    后来当了兵了,也曾有一段时间服役在自己的部队。

    王亮至今都不能忘记当时张志信得知自己唯一的儿子牺牲在战场上时的情形,因为当时自己就在张志信的身旁。

    张志信师长极力控制着自己悲伤的情绪,他不能哭,不能当着自己的兵们的面哭。

    过了良久,张志信说:“这里是战场,是血与火的战场!党和人民把这么多优秀儿女、这么多条宝贵的生命交给我张志信,我要为他们的生命、为他们的父母、为这场战争负责。”

    王亮怎么会忘记,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自己的老朋友张志信首次利用“特权”把正在北方参加集训的儿子张力调到前线去打仗。

    儿子张力也有出息,在对越自卫作战反击战时担任某部侦查副班长,作风务实低调。

    直到张力牺牲了之后班里其他战士才知道他竟然是师长的儿子,唯一的儿子。

    王亮道:“张力牺牲后,他所在团为了保证战斗继续进行,再加上当时遗体转运实在困难,所以遗体被就地焚化,最后战友们将烈士部分遗骸带回祖国。”

    “在张力葬礼前夕,有人提出建议破格提档,单独为张力举行告别会,被张志信严词拒绝。此后在张志信的命令下,三个民工刨了个坑,把儿子的遗骸掩埋好之后,在上面插了一块小木牌,上面写道:‘张力烈士之墓’。”

    说着,王亮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本相册,那是他一直以来走到哪都要带到哪的相册。

    王亮翻着,很快就停在了中间部分的一页。

    王亮把这张老照片展示给大家,介绍道:“这是张志信师长在儿子坟前献的花圈时拍摄的照片,除了这个花圈,再无它物。”

    “这一张,是赴前线慰问的中央慰问团团长,时任*********、********王震首长在慰问该师时拍摄的,首长紧紧握着张师长的手说:‘你的仗打得好,党的本色保持得好,祖国和人民感谢你!’”

    评论区。

    一个自称当年担任张志信师长警卫参谋的老兵主动分享起了当年的经历。

    更为详细的过程。

    老兵道:“张志信师长是我的老首长了,我在他身边工作了整整十二年。对张力牺牲的这件事情,我了解的要比王亮首长多一些。”

    “张力战斗英勇,最后壮烈牺牲。当时这个事迹在前线传得很广,影响也很大,不少记者前来采访,但最后都被张师长以各种理由而拒绝了,因此采访未能详尽报道。张力烈士的事迹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为更多人知晓。”

    “近四十年过去了,回想起那场战争,回想起老师长在战场上的雄风,回想起他失去儿子前后的往事,至今历历在目。。。。。。岁月啊。。。。。。”

    一股伤感的气息弥漫着。

    1979年2月27日下午3时,解放军清剿战役向纵深进一步展开。

    张志信师长正在隐蔽部作战图前思索敌情,指挥作战。

    就在这个时候,机要参谋突然收到主攻团从密林深处发来的一封加急加密电报。

正文 0345痛尔青年竟早逝,使我垂老泪盈盈

    0345 痛尔青年竟早逝,使我垂老泪盈盈

    机要参谋不敢耽搁,连忙把这封加急加密电报进行了翻译。

    当翻译完电报知晓内容后,不禁五雷轰顶。

    电报编写的非常简练,一句话,两行字。

    【张师长之子张力于今日上午11时45分在西侧丛林267高地侦察战斗中英勇牺牲】

    老兵道:“因为我跟在张师长身边的时间最长,作为警卫参谋,一直都是负责首长的衣食起居,所以机要参谋第一时间把电文转给了我,随后我向政委进行了汇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