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大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邦大传-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何单刀直入地批评,英布却似乎仍无怒意,让随何更有说服他的把握了。 

“大王以虚有的臣属地位而欲托国于项王,臣颇为大王担心啊。” 

英布:“依你们的立场而言,对我可有什么帮助吗?” 

随何:“大王所以不肯背叛楚国的主要原因,在于您认为楚国是强国,势弱的汉王恐无力和楚王对抗吧! 

“其实,大王您错了楚军作战力虽强,但却有着不义的罪名因为项王背叛了当时的盟约,又杀害了天下共主的义帝,他是无法让天下诸侯心说诚服的。 

“汉王虽败于彭城,但仍整编了诸侯归附的军队,坚守住成皋和荥阳两军事要塞,既有蜀汉源源不断的粮食补给,又有深沟高垒的防御工事,各军团已各就其岗位不让敌人轻越雷池一步。 

“反观楚国深入敌境八九百里,其间彭越老将军时常袭击其补给,是以粮食供应困难重重,全靠老弱残兵来掌控运输,充分显示项王在人力上已有不及之势。 

“如果汉军坚守不动,则楚军进则不得攻,退则不能解,其力量是不会维持太久的。 

“况且,万一楚国拥有太大优势,诸侯必然深感不安,将会不约而同的救援汉军所以楚国愈表现得强盛,愈会让天下诸侯发兵抗拒他的。 

“因此长期而言,楚国必不如汉,也必会为汉军所败,这种趋势是相当明显可见的啊! 

“如今大王不与万全的汉国打交道,却托付己身于日愈危急的楚国,这是臣最无法了解的地方! 

“当然臣并不是认为九江国可以灭亡楚国,而是大王若发兵攻楚,项羽必立刻返回彭城自守,这样一来只要有数个月的时间,汉王就可以完全取得天下。 

“如果大王能够提剑举兵协助汉王,汉王也必会封爵裂土予大王,何况九江之地本来便是大王所有的啊!” 

直性子的英布对随何的直言非常感动,当场表示: 

强势行动,逼反九江王

然而,随何深知英布心虽动而意未定,因此决定采取更激烈手段以达成目的。 

这时候项羽又派使者到九江来催逼英布共同出兵荥阳,以配合全力攻击刘邦的军事行动。 

英布不得已,只好和使者召开会议,讨论出兵事宜 

随何探听到此消息,立刻率领20人使节团赶往开会地点。 

楚使者正在传布项羽指令,责备英布为何迟迟未能发军配合。 

随何直入会超坐在楚使者之上位,大声表示: 

“九江王已加入汉军阵营,当然不可能再发兵协助楚军了!” 

英布当场愕然,不知如何应变。 

项羽使节团大怒,立刻起身离开会场。 

随何随即向英布表示: 

“事情已决定了,请立刻杀掉楚军使者,莫让他回去泄露军机,并且请求汉王助您对抗楚军。” 

事情已无法延迟和挽回,即使杀了随何也很难解开项羽的怀疑,因此英布只好决心依计划而行。 

于是他下令杀害楚国使节团,正式起兵加入汉军阵营,准备和楚军作战。 

随何在达成任务后,也立刻启程返回荥阳述职。 

楚军击破九江军,英布投奔刘邦 

项羽在获知九江王英布造反后,非常愤怒,但由于自己即将攻打荥阳,无法分身,乃派出楚军团长老项声联同楚军嫡系军团中首席猛将龙且,率军攻打九江。 

龙且的勇猛不亚于英布,而且统率大军的经验丰富,一向是项羽最倚重的将领,也是楚军团中少数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龙且的特遣部队有5万,比起六地的1万多英布部队,在人数上有压倒性优势。 

英布也迅速向各地集结兵力,但九江一直是楚国统辖地区,各地长老和将领对英布叛楚深不以为然,所以大多未能立即响应,有些甚至公开倒向龙且的军团。 

由于手中掌握的只有1万多直属部队,英布知道自己无法坚守六地,所以立刻派遣使者到荥阳,准备率军投奔刘邦。 

刘邦在随何的建议下,立即派遣军队去迎接英布到荥阳来。 

英布虽亲自率军迎战龙且,但敌众我寡,数个月后,楚军已兵临六地城下英布只好率直属部队突围而出,直奔荥阳,其妻子及家人在仓皇中均未能及时撤出。 

随何也遵守约定,亲自冒险来援救英布,在楚军的搜捕和追赶下,他们由小路退回汉军阵营。 

12月中,英布到达汉营,刘邦此时正在洗脚,一听说英布到,不假思索便立刻召见他,这也是刘邦一向大而化之、不讲繁文缛节的作风。 

但出身低微的英布,成名以后对于别人尊重自己与否最为敏感,他无法想像刘邦会在这种不正式的场合接见像他这么重要的诸侯,而且还在洗着那只“臭脚。” 

“士可杀不可辱”,英布对刘邦轻率的亲和作风极为不满,又想到自己已山穷水尽、虎落平阳,不禁掉下了“英雄泪”于是他决心自杀,以明“不受欺侮”之志气。 

随何素来深知刘邦的作风,对此倒是一点也不惊慌。 

于是他带着英布告别了刘邦,住进为英布特别准备的行馆。 

到达行馆一看,又让英布大为吃惊,因为所有的御帐。饮食,仆人,完全都和刘邦自己享有的一模一样。显然刘邦对待自己完全平等,并不以臣属礼节相待,刚才轻率的接见,正表示刘邦视自己如同亲兄弟一般,所以彻底免除了俗世之礼。 

英布思及此处,又再度感动得“英雄泪直淌而下。” 

随何知道英布已然心服,乃说动他派使者进入九江,招募反项羽人马以共襄大事。 

这时,项羽已派个性温和的项伯代替龙且处理九江国安抚事宜。 

项伯尽量缩小打击范围,除将英布妻子家人全部斩杀外,其余人等尽皆赦免,九江国因此很快又安定了下来。 

但英布使者到达后,仍集结了与之关系较密切的友人。幸臣数千人,刘邦更拨出数万兵力,由英布率领而驻守于成皋。 

恢复封建政策的正反思辩

英布归顺,使刘邦正式成了众诸侯的名义领袖。 

但楚军兵力上仍有明显优势。 

刘邦联盟的管辖地区较大,兵力分散,让亲自在前线领导抗争的刘邦十分头痛。 

楚军在准备总攻击之前,打算先行扰乱汉军补给体系,如同巨鹿之战前的策略。 

所以项羽不断派遣游击队攻打汉军运输的甬道,造成驻守各地的汉军常有断粮的恐惧。 

刘邦正为力量无法有效集结而深感烦恼。 

此时,郦食其建议刘邦恢复封建体制,将刘邦和诸侯间关系正式化。 

郦食其表示: 

“昔日商汤讨伐夏舛,封夏舛之后代于杞;周武王伐殷纣王,封其后代于宋但秦国却不懂得这一道理,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诸侯的后代臣民均无立锥之地。 

“陛下若能再立六国之后,其君臣、百姓必皆感激陛下之德行,绝对会自愿归属于陛下。一旦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成为诸侯共王,那怕楚国不臣服呢?” 

刘邦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便下令郦食其带着汉王印缓行使六国,集结诸侯旧势力以共同对抗楚国的压力。 

郦食其前去准备的时候,正好张良外游归来。 

有烦恼的时候着听到张良回来,是刘邦最为高兴的事了,因此即使是正在吃饭的时候,刘邦仍迫不及待地立刻召见张良。 

“子房啊,刚刚有客卿提了一个对抗楚国力量的策略,你来替我评估一下它的可行性吧!” 

接着便将郦食其的建议,详细告诉张良。 

没想到张良却笑着表示: 

“是谁为陛下出此主意的呢?按照这个计划去进行,陛下之大势去矣!” 

刘邦傻眼了,问道: 

“为什么呢?” 

张良说:“请借用桌前的筷子,我来为大王作个说明昔日商汤、周武分封舛、纣后代,是因为他们评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控制这些后代的命运生死如今大王自己估量能够在这方面和项羽竞争吗?此不可一也。 

“周武王入殷京时,曾为商容洗雪冤屈,释放在监牢中的箕子,祭祀为国忠诚、进谏纣王被杀的比干,这些有力的政治号召,陛下目前有没有呢?此不可二也。 

“武王进入殷京后,立刻散发巨桥谷仓的存粮,并以鹿台的金钱财宝赈济穷人由于殷纣王的暴政,使周武王可以大量施恩于百姓,如今陛下可有这种机会?此不可三也。 

“讨伐殷纣王后,周武王之所以分封诸侯,是因为天下业已太平,所以能收回干戈以示天下不再用兵,这点陛下能做到吗?此其不可四也。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在华山之东设有马超表示天下无事,从此无为而治,陛下也能够做到吗?此其不可五也。 

“周武王并且放牛于桃村之西,以表示从此不用再运输粮食,不用再征民于劳役,这点陛下能做到吗?此其不可六也。 

“如今天下游士离其亲人,抛弃祖产,解放族人,跟随陛下一起争逐天下,无非想建立功劳,以获得咫尺之封地啊倘若陛下复立六国诸侯之后,天下游士必各归其主、回到故里,陛下的人才将因而流散,还有谁愿意和陛下共争天下呢?此其不可七也。 

“再者,楚国在军事上仍为当前强国,谁能保证新立的六国之后不会反过来唯其马首是瞻,那时候陛下能得到谁的臣服?此其不可八也。 

“有此八不利,陛下若用客卿之建议,臣料想陛下之大事去也。” 

这下把刘邦听得目瞪口呆,饭也吃不下了,赌气般地表示: 

“又是这个竖儒,专出馊主意,几乎败我大事也!” 

离间计撼动项羽班底

但楚军迫境的压力仍愈来愈强,张良也提不出什么有力的解决办法。 

面对刘邦的烦恼,张良经常只平静地表示: 

“再忍耐一会儿吧!” 

“会发生的就是会发生,不会发生的便不会发生,撑下去,看着办吧!” 

但对荥阳的态势.刘邦是愈来愈担心,他想着: 

“总得做点事吧!” 

郦食其、张良都提不出积极建议,刘邦只好找陈平商议。 

刘邦问陈平: 

“天下纷纷,到底什么时候才安定得下来呢?” 

陈平自然了解刘邦的意思是在问如何才能赢得对项羽的抗争。 

由于在项羽阵营里曾待过一段时间,陈平对项羽阵营的情形倒有相当深的了解。 

陈平于是透露他日思夜想的计策: 

“项王真正可以倚为班底的骨鲠大臣不多,不过是亚父(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等数人耳。 

“大王如果能捐出数万斤金,以反间计离间他们君臣之关系,增加他们之间的猜忌,便可彻底摧毁项王的力量。 

“项王之为人一向耳根软,心意不坚,容易听信谗言,如此一来其内部将自相残杀,我们可乘乱而举兵攻之,楚国必破矣!” 

刘邦颇认同陈平的策略,当场便赠送4万斤金给陈平,任由他自己使用规划,不必向刘邦作报告。 

像陈平这种外表够帅、心思够密、计策够毒的人,的确才是最优异的情报组织头子。 

间谍行事,必须完全秘密,因此也只有像刘邦这样相信陈平的做法,才能让情报组织完全发挥其功能。 

楚汉相争情势逆转的关键.便在这个策略上。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柔能克刚,以天下至柔的道理,方能驾驭天下至坚的东西。道体至柔,至柔至于无有,此无有则无所不入,因而“道”是无微不入、无所不至的。老子因而确信地表示,吾是以知无为而无所不为,这对天下是最有益的。此即所谓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而天下人真正懂得这种道理的少之又少。 

老子学说中所谓的顺其自然,绝非放任或大胆妄为,反而是要更小心审慎地体察自然之道凡是自然中的春、夏秋、冬的循环,阴阳五行的变化,阴阳晴雨的交错,生物成长中的质变和蜕变,食物链中的相生相克,都须仔细觉察自然变化和人事变化间的关系道乃天下之至柔,顺乎此自然之道者,可以克服天下任何至坚的力量。 

随何说服英布时,体察了英布和项羽间的矛盾关系,以及其心态的可能变化,最后更以“致命一击强力逼迫英布作反叛的选择。” 

刘邦用人的习惯可能没有任何华丽的技巧,更没有虚伪的繁文缛节,甚至有点粗糙而不修边幅在洗脚时接见英布,吃饭时约谈张良,虽然会让人有“无礼”的伤害,但刘邦却深切了解人心,因此他给大家真正的实利,以及和自己没有差别的待遇由于他大而化之的个性,使一切显得自然而不造作,更使英布和韩信这种血性男子完全感动。 

刘邦的领导和指挥作战能力虽然不如项羽,但他能深深体察自然人性的作风,却使英布和韩信更为诚服。 

张良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