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该怎么办?
    改组部署在克什米尔的山地部队!
    没错,这就是巴基斯坦陆军想到的办法。
    其实,这也是王栋他们来到巴基斯坦,并且开始跟巴基斯坦军方合作,成为巴基斯坦军方的主要民间承包商的原因。
    帮助巴基斯坦改组山地部队。
    在伊拉克内战结束之后,王栋就收到了巴基斯坦军方的邀请。
    其实,他当时是逃到巴基斯坦来的,因为再不走的话,穆罕默德王储很有可能把亲妹妹嫁给他。
    此后,“安固”公司就跟巴基斯坦陆军签订了一份合同。
    什么合同?
    帮助巴基斯坦陆军训练山地部队。
    当然,这只是对外宣称的部分,实质工作其实是通过训练,帮助巴基斯坦陆军建立起新的战术进攻体系。
    为什么要找王栋他们?
    便宜。
    这份合同,巴基斯坦军方没有出一分钱,给的酬劳是几座军事基地的使用权,并且帮助王栋他们在巴基斯坦征地。
    要知道,巴基斯坦的土地都是私有的,而且掌握在各大部族与家族手里。
    所幸,在巴基斯坦,军方的影响力是至高无上的。
    不管是d&f公司,还是“安固”公司,今后要在巴基斯坦发展,都需要建立基地,也就需要征地。
    当然,这也是一份极为艰巨的工作。
    要知道,巴基斯坦的山地部队都是轻步兵,一向以防御为主,不太重视进攻,之前也没有这方面的作战需求。
    一切都得重头开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2017/12/7 9:51:22|46741157
第596章 重头开始
    最初的半年,王栋他们主要做的,其实是跟随巴基斯坦山地部队,以及由巴基斯坦陆军总参谋部派遣的特种部队,在克什米尔的各条战线上活动,搜集情报,同时勘察地形与印军的防御部署。
    克什米尔的地形不适合进攻吗?
    那是肯定的。
    在很多地方,只需要在制高点上修建一座较为坚固,能够扛住大口径炮弹直接轰击的堡垒,就能压制整片山谷,而且只需要部署几挺机枪,就能封锁道路,让佯攻的军队无处容身。
    在很多隘口,地形更加复杂。
    简直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更加要命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对峙,印军早就占据了实控线己方一侧的制高点,控制了所有的隘口。
    怎么进攻?
    让步兵冲锋,那是去送死。
    别说坦克战车开不上来,就算能够开上来,也将成为步兵反坦克武器的靶子。
    只是,真的无法突破印军的防线?
    显然,那可未必。
    几十年的对峙,让印军建立起了一条牢固的防线,同时也让印军放松大意,让印军相信这条防线牢不可破。
    没错,至少过去几十年里,没有被攻破过。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很多地点,印军的防御工事已经存在了数十年,可以说是非常的陈旧与破败。
    虽然这些地点都有驻军,而且会进行日常维护,但是其防护标准,早就落后了。
    ,在很多制高点上,印军堡垒也就能够挡住普通的炮弹,对航空炸弹与大口径火箭弹几乎无能为力。
    此外,印军的装备也极为落后。
    在一些据点,印军甚至在使用二战时期的布伦机枪。
    当然,在主要的方向上,印军部署的陆军正规部队,装备还算不错,只不过依然算不上先进。
    最重要的,其实是通信指挥系统。
    绝大部分据点,只能用无线电对讲机跟后方联系!
    虽然某些据点布设了电话线,能够通过固定电话跟后方联系,但是铺设的电话线极易遭到破坏。
    至于印军的素质,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整条防线上,绝大部分地段都是由边防军守卫,而且很多就是当地人,有的甚至是临时拉来的民兵。
    即便在主要防线上,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力部队。
    ,在某些重点防线后面,印军专门为家属建立了营地,方便驻守在防线上的官兵随时回家。
    这还叫军队?
    或者说,这还叫防线?
    真的打起来了,守在防线上的印军官兵首先想的肯定不是如何顶住进攻,而是后方家人的安全。
    此外,在兵力部署上也不是很合理。
    主要就是,印军太过重视查谟,把重兵全都部署在了克什米尔南部的平原上,而部署在其他地段的兵力并不多。
    当然,印军或许想当然的认为,巴基斯坦军队不可能在其他防线上取得突破,也就没有必要在别的方向上部署重兵。
    如果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发动进攻,那么从南部调遣兵力过去也来得及。
    综合这些发现,王栋他们向巴基斯坦陆军提交了一份作战方案。
    要诀只有一个:速度。
    按照王栋的设想,在进攻开始之后,必须速战速决,准确说是快速推进,不给印军太多的调整时间。
    只要能够迅速推进,就有希望从北面攻打查谟。
    说话容易,可是真要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为啥?
    其实,巴基斯坦陆军早就知道,如果能够快速推进,就能突破印军的防线,甚至是切割印军的防线。
    问题是,怎么快速推进?
    在地形崎岖的山区,能够快速推进吗?
    此外,查谟北面山区的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有些地段超过4000米,东北靠近共和国那边还在雪线以上。
    如此高的海拔,同样限制了部队的突击速度。
    别忘了,海拔越高,含氧就越少。
    军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即便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山地部队的步兵,在高海拔地区也很难长途跋涉。
    可以说,正是人力的限制,让克什米尔成为了进攻者的坟场。
    当然,王栋他们也提出了办法。
    这就是,大量采购山地作战部队,特别是全地形车,用机械力量来替代人力,最大限度的减轻步兵的作战负重。
    此外,让步兵乘车作战,能更有效的保存体力。
    对此,巴基斯坦陆军没有反对,还立即从华夏采购了一批全地形车。
    现在,那些全地形车中的一部分已经用在了拉合尔,正在与印军作战,而且发挥出了巨大的价值。
    只是,在克什米尔,全地形车显然不够。
    为啥?
    印军的很多据点与堡垒修在山顶上,而全地形车再厉害,也不可能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爬上山顶。
    只是在山谷里面行动,显然无法达到快速突破的目的。
    事实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拔除印军设在制高点是的据点与堡垒。
    对此,王栋他们的建议是扩大特种部队的规模,而且让特种兵经常去克什米尔地区执行任务。
    不是说去对付印军,而是去熟悉那边的环境。
    要特种兵干嘛?
    前进侦查,并且负责引导后方的支援火力。
    简单的说,特种兵不是去对付印军的堡垒,而是充当支援火力的眼睛,引导炮兵与航空兵作战。
    巴基斯坦陆军采纳了这个意见,而且把培训特种兵的合同给了“安固”公司。
    其实,也正是要帮助巴基斯坦培训特种兵,“安固”公司才需要在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建立营地与基地。
    所幸,巴基斯坦陆军有规模庞大的山地部队。
    虽然这些来自山地部队的官兵还达不到特种兵的程度,但是在克什米尔作战,他们有足够的资本。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
    在经过必要的培训之后,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先进设备,激光指示器。
    其实,在后来一年多的培训中,“安固”公司主要做的就是加强文化教育,还专门为此聘请了一批文化教官。
    有了特种兵,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些特种兵送到前线去。
2017/12/7 16:25:50|46756575
第597章 突击部队
    在山地作战,直升机是最理想的运输工具,很多时候甚至是唯一的运输工具。
    其实,一直以来,巴基斯坦陆军都非常重视航空兵,而且在采购通用直升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升限。
    显然,这就是针对克什米尔。
    只是,巴基斯坦陆军确实太穷了。
    面对庞大的印度陆军,巴基斯坦陆军那点有限的经费,首先得保证装甲部队,也就是采购坦克、战车与火炮,然后是野战防空,接下来还有远程炮兵,而直升机的地位,明显排在了最后。
    为啥?
    克什米尔的地形,同样限制了印度陆军。
    如果说,巴基斯坦陆军都无法在克什米尔发动进攻,那么从地形相对较低的南面出发的印军,就更不可能发动进攻了。
    既然印军在这边没有多大的威胁,那么为什么要花巨资采购直升机呢?
    要知道,在陆军的装备中,直升机是最昂贵的一种。
    当然,巴基斯坦陆军也采购了一些直升机,只是数量不是很多。
    此外,在与欧美国家疏远之后,巴基斯坦也很难通过正常途径获得像…60之类的先进直升机。
    王栋他们来到巴基斯坦的时候,巴基斯坦陆军有200多架直升机。
    可惜,只有不到20架能够飞上克什米尔。
    为啥?
    其他直升机的动力升限都不够高。
    受到伊拉克内战影响,加上巴基斯坦空军与海军都在转型,所以就算巴基斯坦陆军手里有钱,也买不到欧美的直升机。
    俄罗斯的直升机?
    显然,想都不要想。
    不是说俄罗斯不肯卖,而是俄罗斯根本就没有适合在克什米尔活动的直升机。
    在中型通用直升机中,俄罗斯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17,而这种直升机的动力升限才3000米出头。
    关键就是,发动机的剩余功率太小了。
    在3000米以是的地区,…17的有效载荷甚至不到1吨。
    其实,巴基斯坦陆军采购了一批这种直升机,只是部署在南部,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用在克什米尔。
    那该怎么办?
    找华夏帮忙?
    虽然华夏的z…20已经研制成功,而且其设计指标非常高,充分考虑了在高原与高海拔地区的作战需求,很多都是冲着…60去的,但是z…20还没有获得配套的发动机,临时使用的发动机存在功率不足的问题。
    也就是说,最初生产的z…20同样不适合在高原使用。
    其实,这也是巴基斯坦在跟华夏进行谈判,却没有就引进z…20达成协议的关键。
    所幸,在去年,z…20终于定型,准确说是获得了配套的发动机,而且发动机的生产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巴基斯坦陆军在第一时间向华夏提出了采购请求。
    可惜,谈判一直都没有取得进展。
    为啥?
    z…20在投产之后,首先满足的不是华夏陆军的需求,而是华夏海军的需求,即首先量产的是海军的反潜直升机。
    可见,华夏海军对反潜直升机的需求迫切性还远在陆军之上。
    其实,首先量产的也是海军的反潜直升机。
    在巴基斯坦陆军提出采购请求的时候,陆军通用运输型已经完成了设计,但是生产工作安排在了两年之后。
    显然,连华夏陆军都没有获得通用运输型,又怎么卖给巴基斯坦?
    所幸,华夏当局也给出了明确答复,只要印巴局势紧张,华夏会考虑首先向巴基斯坦提供这种直升机。
    关键就是,z…20的各种型号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
    也就是说,转产陆军通用运输型的难度不是很大。
    几个月前,华夏向巴基斯坦陆军移交了第一批4架z…20t。
    不是新生产的,而是华夏陆军自用的,严格说来是交付给华夏陆军进行测试的几架军用原型机。
    按照安排,巴基斯坦陆军将用这几架z…20t培训飞行员。
    只是,正式生产型的z…20t还没有下线。
    没有足够多的运输直升机,那该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王栋他们也提出了一个办法。
    提前部署。
    这就是,用5天到7天的时间来完成进攻前的部署工作,也就是让执行秘密任务的特种部队提前几天出发。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当然,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大部分作战训练都与此有关,即如何渗透印军防线,如何在印军后方活动,以及如何伪装隐蔽。
    因为执行的不是战斗任务,而是引导任务,所以特种兵不需要携带太多的弹药,能够带上足够的物资,从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