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一朝对于盗匪治理极为严厉凡为匪反抗朝廷者匪夷三族从者捕斩全家。而且一旦境内出现盗匪连该县的县令、县尉全都得受牵连轻则丢官重则坐罪。秦朝又实行保甲制一人为匪不但自己自己全家就连亲戚邻居和所属郡县的官吏都要受牵连挂落。在如此严刑之下不但官吏用命就连百姓也都互相监督不敢行盗匪之事。所以尽始皇帝一生敢公然为匪者极少。
所谓捕斩全家就是将犯罪者连同其妻儿、父母及父母名下所有儿孙全部杀光;所谓夷三族就是将犯罪者的父族、母族、妻族直系亲属和旁系三代全部杀光。
所谓捕斩全家就是将犯罪者连同其妻儿、父母及父母名下所有儿孙全部杀光。具体到刘邦来说所谓捕斩全家也就是除了自己必自己的妻儿吕雉、刘常满、刘乐以外加上父亲刘太公及名下所有儿孙不分男女老少全部杀光。
而夷三族更加恐怖。所谓夷三族就是不但捕斩犯罪者全家还要将犯罪者的父族、母族、妻族亲属全部株连。
具体到刘邦来说除自己全家仍被捕斩外刘太公的父母及父母亲名下的其他儿孙称为父族刘老太的父母及父母亲所有儿孙称为母族吕雉父母及父母亲所有儿孙称为妻族合称三族全都会被株连问罪。所谓株连问罪就是所有入傅籍者即十七岁以上者处斩成童者即十二岁以上者一律卖为官奴未成童者一律罚入贱籍由乐户、贾人、官奴等贱籍之人抚养长大后自然也就入了贱籍。甚至连刘邦同里邻居家的户主也都要被罚劳役而同甲的十户人家同保的五户人家更是要被罚城旦、黥刑不等。
如果刘邦为盗的事情坐实那刘邦毫无疑问必定问成大逆车裂凌迟都是正常的。而刘邦全家十四口都得陪着斩这也是不消说的。只是刘邦三族二百余口人许多亲戚一辈子也没和刘邦说过几句话也都得陪着杀头那可真叫作冤哉枉也了。
所以比起这种可能让全家都人头落地的大事来说丢几匹马实在算不得什么。吕释之立刻便将马场的事情丢到脑后急忙将刘交和吕公引进内室商量对策。
三人一起将刘邦逃走的时间和马匹丢失的时间一对比立刻便知道这取去马匹的定是刘邦无疑。吕释之倒也不怪他毕竟比起三哥的命来这几匹马算不得什么不过让他有点生气的是刘邦想要马匹打个招呼就是了就算不打招呼偷偷骑走马时也该给留个字什么的竟然一点痕迹都没有让自己白白担了半天心。
吕释之不擅机变吕公头脑可清醒得很。“你知道什么阿季这是替咱摆脱干系呢。你想想日后一旦有什么事情他尽可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是去偷走的马匹。倘若打了招呼留了字被官府得知的话不就得被人说是我家和女婿串通?”
听了吕公的分析吕释之也恍然大悟。“那这么看来三哥是准备前往芒砀山躲避一段了?”吕释之问道。
“不错这么看来官府一时半会儿是找不到阿季的。象他这样的找不到他时候就只能按逃亡律论处最多只牵涉到自己家不会涉及家族的。”吕公很肯定的说道。
“阿交回去告诉亲家太公就说阿季此次的事情应该不会连累到亲家太公的。等到我去徐公那里探探情况过些时候我再去拜会亲家太公。”吕公说道。
“好的。”刘交此时不过十几岁也没什么见识听吕公这么说连忙应了一声就回去了。
“就怕雉儿这次要吃点苦头了。徐公与我虽好也总得掩人耳目才是。”吕公叹道。
“阿爹那三哥他不会有事吧?”吕释之还是有些担心。
“不会的你三哥这人看似粗疏其实心里有数着呢。他放人时肯定就已经想好了你看他去庄上取马又逃往芒砀大山都是计划好的。他作亭长这么多年对大秦的律法熟得很呢他这样做已经是获罪最小的办法了。”吕公说道。
“那就好了我就不用再替他操心了。三哥做事其实比我大哥都想得远我早就知道了。”吕释之终于放下心来。
不过吕公好象把自己女婿看得高了一点刘邦此人行事多数时候是一种本能他会按照当前最有利的原则来做事。实际上直到偷马之前刘邦这才想好下一步该怎么办。不过想好了后刘邦办事确实如同吕释之说的一样水平很高。
盗马出来后刘邦带着众人骑马到了大驰道上往东一阵疾驰直到现了一个挨着大驰道的山径这才纵马上山。大驰道和山道都是硬路这样一来留下的马蹄印就很容易消失而且驰道上南来北往马匹甚多冶盗者想来追查他们的行踪就难得多了。
芒砀山一带刘邦其实是很熟悉的。作亭长这么多年协助治盗的的时候常常到这一带来所以很快就带着众人找到了一处极好的山谷。
由于战国时代几百年的争战等大秦统一天下之时人口已经大为减少秦始皇二十六年之时天下满打满算还不到五百万户总人口不过二千来万大秦统一这十余年来不断用兵百姓们也没能很好的休养生息人口增长并不算快所以荒芜的土地还有很多。象芒砀山这种山地基本上十余里都难得见到一个村子。
芒砀山的位置正处在今天安徽砀山县、河南夏邑县、江苏萧县之间在秦朝的时候砀山是砀郡属地不过与泗水郡的沛县却也只有二百来里的路程与泗水郡治相县更近还不到二百里路。
这一带都是广阔的平原方圆几百里内唯有芒砀山脉是一带绵延二百余里的高地。丹水和睢水分别沿它的东西两侧流过三川东海道也沿着它的东北侧通过让它的地势更形险要。
山谷里还有以前战乱时期山民们留下的旧房子刘邦带人草草修葺一番便暂时住了下来。
要说钱是尽有的出徭役时花销需要自己承担所以众人身上都带了足够十个月花的钱此时既然落了草那不用说都献出一部分来交给刘邦以供买粮草之用。其实众人都有些迷惑不知道往下该怎么办也只有听三哥的安排了。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四十一章 神异事件(下)
要说起众人刚刚决定追随刘邦时多半是热血上涌但这一路上经了斩白蛇、盗马匹的事情以后对于刘邦的组织指挥能力众人都是极佩服的建马场的人都是单父的沛县人可不知道那个马场就是吕家建的。
不过让众人对刘邦甚至有些敬畏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当时人们都喝多了斩过白蛇之后睡了一觉快走到马场了这才现人少了一个却是丰邑的王吸。当时都以为他后悔了不愿前再来跟着刘邦偷偷回家去了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谁也没在意。没想到等第二天大家正准备赶路时王吸匆匆回来了。
据王吸自己说头一天晚上刘邦斩白蛇时他因为喝多了酒控制不住睡意竟然一头歪倒在草丛里睡着了。也不知睡了多久王吸被一阵哭声惊醒了过来这才现地上死着一条巨大的白蟒旁边一个老太太正抚尸痛哭。
这条死蛇王吸还是隐约记得的他就是闻到那死蛇的血腥气头晕眼花这才抑制不住酒意倒地睡着的。这时见那老太太抚尸痛哭惊醒了他的好梦他就问那老太太哭什么呢。老太太说道:“这死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儿。我儿乃是白帝之子今天出来游玩变成这条白蛇没想到竟然被赤帝子给斩了!”说完更放声大哭起来。
王吸一听大怒马上朝前逼了两步。这老太太分明蒙人的什么赤帝子白帝子的这明明是刘三哥斩的那条大白蟒嘛!见王吸来意不善那老太太突然身子一晃不见了。王吸吃了一惊再也不敢在那里睡觉了这才起来趁着晨光沿着刘邦剑上滴下的血滴方向追上了刘邦诸人。
听了此事以后众人看刘邦的神色自然也有些敬畏就是刘邦心里也有些自负起来。结合那次算命老头的话刘邦觉得自己说不定真的还有点什么天命在身上呢。
不过后来刘常满听到此事时却是一笑了之。虽然穿越之后却仍不把鬼神之事放在心上显得有些可笑但刘常满自己的观点却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
刘常满从来都不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不过他有自己的理论。他素来认为神是有可能存在的就象天上有可能掉馅饼一般。可是天上虽然可能会掉馅饼但正好掉到你嘴里的机率那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了;同样道理神是可能存在的但可能存在的神又正好眷顾到你的机率基本上也可以认为它无限趋近于零。
“子不语怪力乱神”说的是孔子不愿谈论鬼神等自然现象但只是不谈论而已并不是孔夫子就认为这世上不存在鬼神。刘常满甚至觉得孔子的思想说不定和自己接近认为神是存在的但基本上都不会主动影响世人所以才会“敬鬼神而之”。
所以刘常满对于类似王吸遇神这类鬼神灵异事件是素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推测的。象王吸说的回来的原因是因为睡了一夜而被惊醒后追上来的那根本也无从考证是不是真的。
那如果是他偷偷溜了后想想觉得不妥又跑回来找刘邦等人呢?这样的话他必然会找个光鲜点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编个有利于刘邦的神话故事自然是又能转移人们注意力又能讨好刘邦的最佳选择之一。
就算他真如同他说的那样吧他是因为被血腥气熏倒昏睡了一夜而后又追上来的。
那么根据经验喝黄酒和喝啤酒差不多喝饱了后再睡觉膀胱里就会很快充盈。而人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睡觉大脑活动是会异常频繁的极其容易做梦。所以象王吸那种情况在睡着后做点与那条死蛇有关的怪梦也是正常的事情。很可能是他醒来后在混混沌沌中把梦里的情形当成了实际生过的事情而后又告诉了刘邦等人。
另外据刘常满所知这个王吸也上过两年蒙学是识点字的。若说起编故事或者说做怪梦的能力吧读书识字的人可要厉害多了。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刘常满心里是一点也不相信的。
不过这些事情刘常满都是后来才知道的此时他正在从洛阳城里游玩。
自巩县往西不远就是三川郡治洛阳。这里原来是周王的直接辖地所以秦时人们常称洛阳一带为周室称三川郡人为周人。周被秦灭后因有谷水、伊水、洛水三条河流流过所以改称三川郡。
因为前世的家就在这附近所以刘常满对于洛阳一带的地形是非常熟悉的。
谷伊洛三条河流在洛阳附近冲刷出了一块三百多里的平原这块平原的四周尽是山地洛阳城正处在平原中间谷水入洛之处是个位置极好的城市。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三个城市分别就是西安、北京和洛阳。而且历史上周汉唐两代都是后期衰落了才迁都洛阳的“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试看洛阳城”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作为距函谷关最近的战略据点周王数百年经营的洛阳城墙丝毫也没有损坏从城外看起来洛阳城气象森严巍然大都乃是刘常满到秦代以后见过的最为宏伟壮丽的城市。
从洛阳出再往前走一路上过新安、渑池地形越险要起来三川东海大道只能贴着黄河南岸才能修建。等过了虢也就是如今的三门峡市之后再往前不远就是关中东面最重要的门户函谷关了。
函谷关在秦人眼里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它夹在崤山的两座险峰之间位置极端险要易守难攻有效的保障了秦国本土的安全。自从秦强大以后东方六国就再也没有打进过函谷关因此在秦人心里函谷关成了秦国本土与夺取来的土地之间的天然分界所谓关东关外那关说的都是函谷关函谷关对于秦人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到达函谷关时刘常满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叫函谷关。函谷关周围全是险峻的山岭唯有一条大道能够贯通而函谷关就卡在这条大道上一个被两旁大山的峭壁围得如同匣子一般的地段。难怪它叫做函谷关这个时候的函就是装东西的小盒子这个关卡果然是建在一个由天、地和两旁山崖围成的盒子中。
从战国时代开始不管敌兵来势如何凶猛都会被阻挡在这雄关之外。和上次看到秦军一样无论刘常满怎么想都找不出来如何才能在这冷兵器时代攻破函谷关的方法就连韩信也是苦苦一笑。
是呀历代名将想了几百年都没能搞定的事情凭我这兵盲恐怕也是没有希望的刘常满自我安慰道。
想来大舅那边也该过了武关马上就到咸阳了吧?过函谷关时刘常满在心里想着。自己一路上走走停停跟游山玩水差不多吕泽那边肯定一直在抓紧工作这已经三月中旬了下旬就必须赶到天水一带换马所以刘常满估计他的脚程肯定已经快到咸阳了。
不知道这次能换到什么样儿的好马。刘常满心里暗想。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辛弃疾词里的渥洼种那就是秦时的陇西后世的甘肃天水这一带自古都出产上等马匹的地方。
“莫不成我也走一回冲天大运换几匹郭大侠那样的汗血宝马回来?”跟吕泽会合前往大散关之下时刘常满不由得在心里嘿嘿一乐。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四十二章 奇物计划(上)
这次换马竟然出忽意料的顺利。
同样是夹心铁车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