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笑傲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笑傲行-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死,鸟为食亡。为了自己镇山的宝物,怎么也得拼一上一拼。

可是如今,谁敢啊?黄伯流等人眼看就要成为官府中人,与他们打,那就等着引来官兵洗地吧。因此只好看着他们把自己的宝贝揣到怀里,走向国舅。

郑国宝则与其他几路小趟将一一见过,略一点头,那些趟将便乐的找不着北。蔡公冲更是以心腹自居,忙前跑后,大包大揽“国舅,恁放心,这些河南的乱兵,过去都跟额是一个锅里抡马勺的,还有几个是额干爹。他们的底细,额比谁都清楚。到时候有额在前头带路,就是逃进耗子窟窿,也把他们掏出来。啥?您说流窜外省,那些都是不成气候的。不用往心里去,闹不起啥个风浪来。咱趟将大队。都恋着家小,不肯去外省的。”

郑国宝又仔细询问了一番。才知这河南兵变的始末。原本以他的安排,有杨一魁的抚标营坐镇弹压,再有宝、宁二营,对镇嵩军形成军事压力,之后使用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方针。对镇嵩军的处理上,以罚款代替军法,给他们一点教训,让他们知道厉害,火器方面不再给补充。也不至于出什么大乱子。

可问题就在于,来的钦差是顾允诚,而不是一般的奸贼佞幸,问题自然就没郑国宝想的那么容易解决了。朝堂上以顾宪成为首的君子们,在朝堂上恶心首辅、攻击天家固然是把好手,可是在地方上,势力却嫌不足。河南这块地盘,这帮人眼红的很,早就想趁机占下来。河南担负治水的重责。年年河工银子不知要用多少。而且河工的好坏,还直接关系到凤阳祖陵的安危。若是能把这个地方的巡抚拿到手,将来遇到水患时,来一个保百姓不保祖陵。则可名标青史天下皆知。

尤其顾允成到地方之后,又得知杨一魁曾经挪用河工银子接待国舅郑国宝,请其提字并赠金之事。在心里就把杨一魁打上了“郑妃挡人”的标签。因此在工作上。自然要处处与杨一魁为难,对于杨一魁的旧有方针。也全都推翻,另起炉灶。

按说他的本职是清查镇嵩军。至于杨一魁的工作如何,有巡按负责,不归他管。但是以这干清流的为人,又怎么可能那么安分的干好本职工作,不去祸害地方?再说,不办倒几个能员,光是收拾一群丘八,又如何显示的出,顾钦差的手段?

他急于想做出一番功绩,再揪出一堆错误,借以把杨一魁彻底放倒。第一件事,便是要清查河工款的支出问题,要从河工上找毛病。可是河工款这事的水深程度,远超顾允成的想象,从工食到材料,几乎人人都有份分润,更别说,这事里还牵扯了京师中一干大佬,不是他一个新丁所能清查的项目。他的职权又不在这,因此刚一伸手,就被打脸。派去拿帐本的吏员,站着出去,抬着回来。

这件事不但没能把杨一魁动摇分毫,反而过早暴露了自己的立场。使杨一魁对这干人加强防范,并且特意来拜访顾允成。表示按圣旨内容,顾中丞既然是来清查镇嵩军的钦差,那就还是把精力多用在这上吧。顾中丞的人品,老夫自然信的过,可是您的随员难免良莠不齐,只怕有人打着钦差旗号在外面招摇撞骗,这就不好了。比如前些天,就有无赖冒充钦差随员,要去看河工帐本,这简直就是不知所谓,老夫已经替你教训过他们了。

为了避免再有无赖打着钦差的旗号为非作歹,败坏了顾中丞的名声,您还是到嵩县那边,去实地考核为好。杨一魁头上,也顶着右副都御史的头衔,也是风宪官体系内。他的士林辈分远比顾允成高,公开赶人,顾允成再住下去,也就不方便了。尤其是自杨一魁拜访以后,各方面的待遇,都严重下降,甚至已经有人要围着钦差行辕挖沟,修整路面了。

顾允成在连续碰了几次壁之后,也知道这里是住不下去了,又转了枪口,改查营兵。既然镇嵩军到湖广去架票,那就证明是军饷不足,军饷不足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镇嵩军自己军饷不足,还是所有的营兵,军饷都有问题?

嵩县那里根据手下随员反映,穷山恶水,实在不是人住的地方,千万不能去啊。当然潜台词就是,嵩县那地方,有嵩山派,有少林寺,都不是好对付的主,去那上哪收常例啊?

顾允成固然官清似水,怎敌的手下人吏滑如油?既然嵩县去不得,开封住不下去,那就得挑个合适的驻节之处了。他那堪称天才的大脑,高速运转下,忽然想到,在河南好象还有个人可以用来刷业绩啊。

唐王朱硕熿,这不是现成的沙袋么?藩王为非作歹,欺压良民,侵夺民田、民产。这都是现成的靶子,自己暂时惹不起杨一魁,难道还惹不起区区一藩王?听说郑国宝那厮,来到河南时,这老狗也没少鞍前马后的招待,自己到了河南,对方却不闻不问。这分明是目中无人,看不起自己这个清流贵子!

像这种宗室身上的毛病,一抓一大把,压根不费劲。顾允成既然打定主意拿他开刀,显示自己的威风,又加上开封住不了,干脆带队移驾南阳。摆开阵仗,开始对河南八营整体大盘查。与此同时,又有不少人主动向顾允成靠拢,希望能在河南得到一个职位,或是在河南军队里得到一个职位。

有了地方上一部分人的协助,很多盖子便盖不住。他这一清查,镇嵩军还未被收拾,甲字营的刘甲丁先遭了殃。刘家算是河南地方上一大豪强,户大人多,子弟里又有许多好枪棒。刘甲丁自己头上,还有举人的功名,按说不管怎么查法,他也是稳如泰山,绝不至于被扫了台风尾。没想到,顾允成第一个开刀的,居然就是刘甲丁。

他统帅河南甲字四营,八营兵里,有一半是他的部下。一万二千人的兵额,实兵则只有不到八千人,吃着三分之一的空饷。这说起来,不算什么大事。毕竟武将也是人,也得去想来钱的办法,总不能只许文官漂没,不许武将吃空额。

可顾允成没带过兵,对于军伍上的事,不是十分清楚。还有一些看刘甲丁不顺眼的人,在一旁煽风点火,就让顾钦差拿这个问题当了大问题,发动自己手下的随员,要一查到底。争取以此为突破口,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举干掉杨一魁。一查之下,又查出刘甲丁侵占民田、强抢民女、盗卖军械以及前几年平乱时,杀良冒功的一些破事。(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一章顾允成(二)

这些事如果放在李成梁、麻贵等将门眼里,只会不屑一顾的表示,这也叫个事?若是郑国宝看见,也只会把刘甲丁叫来,罚一笔款,再警告几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是在顾允成这人眼里,这些都是了不得的大事,犯下如此多罪行的刘甲丁,就是反面典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只要砍了刘甲丁,自己就能掌握河南民心,将来驱逐杨一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因此顾允成设下鸿门宴,在酒席之前突然发难,将刘甲丁拿下,并很快就开刀问斩。派人将人头挂在城头号令,同时派人到甲字营传信,要刘氏宗族的人,来钦差行辕自叙其罪。

刘甲丁的兄弟刘甲庚闻听此信之后,拔了佩剑杀了使者。接着便断发明志,起兵造反。河南兵变的第一枪,就是由占了河南营兵半数的甲字四营打响的。

事情到这一步时,其实仍然大有可为。毕竟甲字四营虽然兵力占了八营的一半,但是斗志并不高。刘氏宗族也是赌气的成分更大,而没做好造反的准备。如果能及时整合其余四营的兵力,加上河南本身的卫军以及抚标,剿抚并用,未尝不能在第一时间,就粉碎刘家的兵势。

可是顾允成此时却再次祭出钦差大臣的威风,上本京师,把兵变的责任全推到了杨一魁头上。在河南本地,他则要求其余四营主官前往钦差行辕,接受询问。

杨一魁在朝里也有奥援,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知道顾允成这混蛋,居然敢背后捅自己的刀子。哪还跟他客气?他做了多年巡抚,又是现管官。能量远比顾允成这种空壳钦差为大。当下一番调度,发号施令之后,顾允成发现自己既吆喝不动营兵,又指挥不动地方上的军队。

不但如此,他在南阳驻扎,而南阳又是甲字营的传统势力范围。因此兵变刚一发生,就有叛军开始封锁交通,使顾允成无路可逃。他只好拼命派信使传令,让另外四营的首领。前来觐见。想要把这四营抓到手中,再施展平生所学,来个力挽狂澜。

那四营的首领,谁不是响马出身?这种把戏他们见的多了,又有刘甲丁的事迹在前,这时候谁去钦差行辕肯定是有死无活。眼看钦差不但不肯发饷,还要自己去送死,哪个白痴才肯动身。

等到后来,又传出消息。顾允成要调查其他四营部队火器数目以及失踪火器的去向。到了这个地步,那四营人马就不得不反了。这一来八营皆反,声势浩大,杨一魁又不是圣母。自然不会发兵,去救顾允成。相反命令各地人马勒兵自保,以守城为妙。

按照乱军的尿性。如果顾允成能够稍微灵活一点,也未必没有转机。他们不想和官兵把仇结的太死。不攻名城,不夺要地。南阳城高且厚。唐王广有家私,又肯拿出钱来犒劳。纵然无力退敌,但至少可以维持不输。可是他却还不改清流本色,斩杀良冒功的官兵,弹劾唐王犒赏三军,有意谋反。最终闹到天怒人怨,在河南成了孤家寡人。南阳军卫哗变,杀进行辕,斩杀了他的随员,将顾允成交到了外面叛兵手里,用他一命换了整个南阳平安。

蔡公冲表功道:“国舅,钦差。您可听明白,胡云翼那个畜生,想要掘开黄河,水淹河南,以水带兵。制造的灾民,就是兵源;又想裹胁十万河工,这些阴谋诡计,都是被额看出来,被额挫败的啊。”

“胡说!这明明是我家任圣姑的功劳,蔡公冲,你敢夺圣姑之功,你是活腻了么?”

“几位,别急么。额是说,这事上,额也有功劳。没有额扯他后腿,煽阴风,点鬼火,光靠圣姑她老人家,也未必弄的成呢。”

胡云翼的才干,放眼整个魔教,也得算是前十名的人物。眼光十分毒辣,计谋想的也十分符合魔教利益。此时天下太平,百姓思定,没谁真愿意去参见叛乱。即使是八营乱军,里面也有大批人盼着招安。

按照胡云翼当初与总教的约定,是要从陕西矿税监弄一笔银子出来,充当军饷。再由陕西先举事,分散朝廷注意力,接着河南起兵,挖掘黄河,席卷河工。到时候,便有可能实现元末旧观。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先是陕西方面的饷银迟迟不到,使得胡云翼在义军里的地位始终得不到提升。接着就是顾允成这种奇葩,远超出胡云翼的算路,甲字四营已经起兵,自己总不能看着机会溜走。只能不顾准备不充分,仓促起事,而挖掘黄河等计划,则是犯了镇嵩军各路头脑的大忌,万难实现。

这些人从一举旗,就想的是如何招安。他们起兵的目的,只在于闹饷,外加把以往的那些罪过抹平,而不是真想去和大明争夺江山。因此闹肯定是要闹,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但是闹的规模一定要控制住,绝对不能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样就是绝了招安的路,逼着朝廷与你决一死战。

先不提各路大架杆的产业都在黄泛区的问题,不管是掘开黄河,还是裹胁河工,那动静都太大了。要是这么一闹,朝廷必然抽调边军下来剿匪,白衣军的下场,难道很好玩么?

胡云翼魔教的身份,还不能公开说出来。否则的话,就先成了众矢之的。乃至日月神教老人家亲自前来洽谈收编之事,居然中了埋伏,几位长老捐躯,老人家下落不明。这事也让胡云翼心头暗惊,对于这些无知草莽多了些忌惮。

见开掘黄河之计不售,他又设良谋,建议扶植大明一个藩王为傀儡,打出奉天靖难的旗号,这样就有了大义名分,可以招兵买马,成就大业。明朝地方上藩王那么多,想找一个傀儡,应该不算困难。这个建议,又被镇嵩高层视为昏招,靖难啊。那不就是造反?敢打这旗子,信不信明天边军就上门砍了!我们还没活够呢,这种事连提也不要提。

他的所有建议,都被驳回,无人采纳。乃至于他提出的攻打重镇,劫掠军资的建议,也被几路首领否决。他们虽然贪钱,但更怕死。万一打下这些重镇,朝廷面子上下不来,将来不肯招安,只肯剿灭,那该怎么办?大英雄纵有翻天手段,也无奈本钱小,说话不占地方,只得练好伏龙军,在战术上尽可能多的取得胜利。

蔡公冲眼见胡云翼表现出色,屡献奇谋。虽然不曾得到采纳,但是他的声望渐渐提高,尤其胡大将军回马枪的名声,在义军里逐渐传开,如此了得的英雄在一天,哪有他蔡公冲出头的份?毕竟他的地位是靠当义子得来,比不得胡云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