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兴华夏- 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它们虽然有坚固的铁甲,但这只利于防御,无助于进攻!”

“反观清国海军,装备的全部是新下水不久的新式巡洋舰,航速几乎是帝国海军的二倍!而且装备的也都是先进的后膛炮,不但发射速度快,而且威力很大!虽然清国军舰的防护不如我们,但它们可以凭借高速度进行躲避!而且清国军舰在数量上超过帝国海军,所以,无论海军将士们怎样英勇的作战,都是无法战胜敌人的!”坪井航三看着伊藤博文和木户孝允,“我们现在面临清国海军的情况,就和当年‘黑船来航’时差不多!”

听到坪井航三以“黑船来航”来比喻台海之战两边的形势,伊藤博文和木户孝允全都变了脸色。

“差距竟然会这么大?”伊藤博文倒吸了一口冷气。

“事实就是这样!”坪井航三说道,“大臣阁下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这一次等到了中国天津,当您亲眼看到清国军舰的时候,就会明白了!”

“我明白了……”伊藤博文叹息着点了点头。

“此次和谈之后,必须立刻加快海军的建设步伐。”木户孝允斩钉截铁的说道,“哪怕是节衣缩食,也要给海军增添新的军舰!不然,日本就会灭亡了!”

“是的。”伊藤博文想起了原来把持海陆军大权的山县有朋,眼中闪过一丝怒火,“海军的重要性,对日本来说,是陆军根本不能比的!只可惜我们现在才意识到这一点!”

船政“威远”级巡洋舰(图)



“威远”级巡洋舰是船政建造的第一级铁肋木壳巡洋舰,标准排水量1700吨,是完全屏弃了“兵商两用”思想的纯粹军舰,舰长71米,舰宽10米,吃水5米,动力采用康邦250马力蒸汽机,实数马力1700匹,配备190毫米换门架式主炮2门,140毫米炮7门,其中艏楼是1门140毫米炮和一门换门架式190毫米炮,两侧共6门140毫米炮,舰尾又是1门换门架式190毫米主炮,另外“威远”配备有极具威力的近战武器——“林氏机枪”6挺,是当时船政建造的火力最为强大的战舰。

从外形上看,“威远”舰有别于以往的船政军舰采用的飞剪首,是典型的撞角首,而且是当时法国海军招牌式的“大鼻子”撞角首,6米长的大鼻子撞角显得霸气十足。“威远”舰的航速为14节,在船政也是首屈一指的。采用全新工艺,配备全新蒸汽机的“威远”舰一经问世,引起了多地督抚的羡慕心动,纷纷要求调拨。“威远”级后续舰共有“超武”、“澄庆”、“横海”、“康济”、“福靖”、“建靖”6艘,其中最后完工的“福靖”、“建靖”应林义哲对抗日本海军铁甲舰的要求,做了改装,进一步加强了火力和装甲防护,升级为了装甲巡洋舰。甲戌年(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威远”级七舰全部参加了“琅峤海战”和“东海海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从“湄云”到“飞霆”(图)



“湄云”级炮舰属于福建船政五年计划中制定的80(虚数)马力军舰,按照最初的设想,80马力军舰属于“乘船厂闲工”,见缝插针建造的小型附带产品。但在设计过程中出于着重加强侦报舰功能的考虑,将主机改换为一座法国最新研制的卧式的150虚数马力小型复合式蒸汽机,使之升级为150虚马力(750实数马力)的高速炮舰。舰体长51。8米,宽7。48米,舱深4。57米,吃水3。39米,舰艏线型与“万年清”没有明显区别,还是带着漂亮的飞剪艏。外形与江南制造局建造的“操江”酷似。

该级舰武备包括一门威力较大的120毫米口径法制前膛炮(1872年改为一门140毫米法制后膛炮)和4门75毫米普鲁士制造的后膛炮(舢舨炮)。其中主炮以换门架的方式安装于飞桥之前的露天甲板处,剩余的4门75毫米副炮则分别安装在烟囱之后的露天甲板两舷。1872年的改造中,该级舰陆续添装了4门“林-哈乞开斯”40毫米单管机关炮和2挺“林-加特林”机枪。

该级舰总共建有“嵋云”、“福星”、“建星”、“福胜”、“建胜”、“镇海”、“靖远”、“振威”八艘,从“福胜”开始为容纳200(虚数)马力主机,舰体尺度和排水量都有所增加,最高航速能达到14节。该级舰甫一问世,立即就成了调拨各省沿海防务的抢手货。

中日甲戌战争期间,除“湄云”舰依旧驻防北洋外,其余七艘均参战。其中南洋水师系统内的“镇海”、“靖远”和“振威”三舰参加了“凤山岛海战”,因不敌日本铁甲舰“龙骧”等舰的重炮,“振威”受创,“靖远”和“镇海”战沉;船政水师系统内的“福星”、“建星”、“福胜”、“建胜”四舰参加了“琅桥海战”,击沉日舰“孟春”,对海战胜利功不可没。

为了更加着重挖掘“高速侦报舰”功能,林义哲指示船政总工程师达士博在“湄云”级的基础上设计一型高速通报舰,这就是“飞霆”级的由来。

“飞霆”号高速通报舰的线型是经过船政总工程师达士博的精心设计的,它加长了“湄云”级的长度(全长不含舰艏斜桅就达到了62。5米,“嵋云”级仅为58米),缩短了宽度(由嵋云级的7。48米缩为7。3米),更有利于高速航行;动力系统配置十分新潮,采用的是英式250虚数马力、2000实数马力的三涨复合蒸汽轮机(“威远”级主机的改进型号),装有4台汽车式锅炉。当时三涨复合蒸汽轮机在英国也是新鲜玩意,英国人将这种主机提供给船政既是出于制衡法国在船政的影响力,也有拿中国军舰当“小白鼠”试验新动力系统的因素。(而由于当时汽车式锅炉和法式双头圆式高压锅炉纸面性能不分伯仲,因此船政在建造“飞霆”级高速通报舰的时候采用的兼收并蓄的方式——首舰“飞霆”和次舰“飞鹰”采用汽车式锅炉,而三舰“飞鹏”和四舰“飞鸿”则采用了法式圆式高压锅炉)正是有了如此堪称奢侈的动力配置使得“飞霆”号成为一艘不折不扣的高速舰艇(当然,该级军舰为此付出了居住空间的代价,由于大部分的船体内部空间都被轮机、锅炉和煤仓占满,使得船员主舱和军官生活区的空间被大幅度压缩,不少船员只能露天打吊床,而能爬上甲板透气,也成了本级舰水兵日思夜想的一项“福利”),设计航速可达18。5节。同样因为蒸汽机和锅炉占据了过多的空间,该级舰被迫牺牲了武备,只装备有75毫米克虏伯后膛炮2门、4门“林-哈乞开斯-加特林”5管40毫米机关炮和2挺“林-加特林”机枪。

四艘侦报舰均参加了中日甲戌战争,表现抢眼,其中“飞霆”因送起复林义哲的圣旨而跑出了20节的极速;“飞鸿”号参加了第一次琅桥海战并凭借高速与一整支日本舰队周旋,掩护澎湖水师的帆船撤退,并最后成功脱身。“飞霆”、“飞鹰”、“飞鹏”三舰参加了“东海海战”并合力击沉了日本炮舰“阳春”。“飞霆”级高速通报舰对整个战争的信息传递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三百七十四章三杰重会

“此外,帝国海军没有集中优势的兵力,组成强大的舰队,而是分成两队出战,结果给了清国海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坪井航三接着说道,“这是不可饶恕的罪恶!”

坪井航三虽然说的激切,但他仍然很是理智,并没有点明是谁犯下了致使日本海军主力覆没的罪魁祸首。

虽然他没有说,但是谈论的三个人,心里都明白是谁。

“海军不但缺少先进的舰船,还缺少得力的统帅。”木户孝允象是打圆场一样的叹息道,“这些都是我们以后需要重视的。”

随着海岸的渐渐接近,伊藤博文和木户孝允及坪井航三都不再说了。毕竟那个人和他们三个,还算是一派的(维新志士当中,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是萨摩人,木户孝允,山县有朋,高杉晋作,伊藤博文都是长州人),而且现在已经下台了。

“摄津”号很快靠了岸,此时大久保利通等人也都起来了。伊藤博文建议上岸用餐,大家都表示赞同,兴致勃勃的登了岸。

看到自己时隔多年,竟然又一次前来鹿儿岛请西乡隆盛出山,大久保利通回想起曾经和西乡隆盛共同经历的峥嵘岁月,禁不住感慨万端。

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在青年时期就结为好友,跟当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们一直在寻找勤王救国同时也实现自身价值的道路。那时萨摩藩刚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明主,就是被誉为“当世三百诸侯世子中无人能比”的岛津齐彬。岛津齐彬在藩中锐意改革,对各方面都进行近代化的建设,同时广募人才。西乡隆盛很得岛津齐彬的赏识,成为他的手下爱将。岛津齐彬常称赞西乡隆盛“此人乃萨摩之宝”,但岛津齐彬不久去世,他倡导的“公武合体”(天皇与幕府权力合一)的运动也半途而废。西乡隆盛先被流放,后来他被赦免召回萨摩藩,则多亏了大久保利通的力量。大久保利通那时已成为藩中重要谋臣,在大久保利通的影响下,新任藩主派遣西乡隆盛进京利用以前的声望继续进行“公武合体”。此时的藩主也同样准备像岛津齐彬一样率兵入京勤王。但是,西乡隆盛这次追求的事业与以前已有所不同,结果藩主大怒。大久保利通得知此事,揣测藩主必不会轻饶西乡隆盛,但他又不能抛弃西乡隆盛,忠义二字之间,实难取舍,就提出与西乡隆盛互刺同死,然而此时的西乡隆盛“正思将以有所为也”,不愿让好友和自己一同送命(同样的事已经发生了一次,估计是西乡隆盛觉得身上已经担着月照和尚的那份儿寄托,再添上条大久保利通的命,实在担不起)。于是西乡隆盛请大久保利通在藩主面前为自己求情,自己也做出反省的样子,因而得以逃脱严厉的惩罚,再次被流放到小岛。

在倒幕战争胜利后,功成身退的西乡隆盛没有在新政府中任职,而是带了一部分亲信回到鹿儿岛,推进藩政改革。后来是大久保利通亲到鹿儿岛,请西乡隆盛出山,西乡隆盛与大久保等维新人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消除封建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发布“废藩置县”令,取消了土地买卖禁令,制定新的军制(从平民中挑选招募政府军,而由旧武士组成近卫军)。当时西乡隆盛身兼陆军大将,近卫都督,参议三职,对明治政府的军政改革都有突出贡献,同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一起被誉为“维新三杰”。这个时候,可以是说是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关系最好的时候。

而二人的交恶,则始自于大久保利通反对西乡隆盛以武士急进“征韩”的坚持。西乡隆盛的急进“征韩论”在朝议中的失败,让他愤而出走。西乡隆盛的辞职和出走在当时是件震惊朝野的大事,甚至被称为“明治六年(1873年)政变”,而就在今年2月,为日本奠定法制基础、曾身为大法官、司法卿、因西乡隆盛的“征韩论”未被采纳、也因自己的一些法制理念未获接受而与西乡隆盛一起下野的江藤新平,在九州的佐贺3000士族的拥戴下,起而反叛,然而旋即被大久保利通迅速镇压,并以极刑枭首示众,是为“佐贺之乱”。西乡隆盛虽然没有响应江藤新平的反叛,但却更加的引起了明治政府的猜忌。而大久保利通对于江藤新平的断然枭首,其实也有震摄西乡隆盛的意思,而以西乡隆盛之聪明,是不可能看不出来的。

事实上,大久保利通对于伊藤博文建议前去探望西乡隆盛,原本是反对的。但现在国难当头,正是国家用人之际,而且西乡隆盛原本毕竟是自己的至交好友,又具有极高的威望,如果能借此次台湾出兵事件的危机,弥合分歧,让西乡隆盛重新回到新政府中,可以说再好不过。是以大久保利通同意了伊藤博文的建议,决心前去探望西乡隆盛。

一行人上了岸,便坐了马车,前往西乡隆盛的住所。

一辆马车里,对坐着伊藤博文、木户孝允和大久保利通。自从上了车后,三个人一直心事重重,互不言语。

大久保利通透过窗户,观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

此时天已然放亮,大街上的行人不多,显得很是静谧,但大久保利通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异样。

在街上,时不时的会出现腰佩双刀的武士的身影。

他们的神态,虽然不似幕府时期那样的趾高气扬,但仍然可以见到他们脸上的傲倨之色。

平民百姓在见到他们之后,虽然不用再象以前那样的下跪或躬身为礼,却也要赶紧避开让路,甚至于连警察见到他们都不例外!

“鹿儿岛的风光,果然与别处不同啊。”大久保利通说着,脸色也变得非常难看。

伊藤博文和木户孝允也注意到了这样一幕,伊藤博文默然无语,木户孝允则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马车很快来到了西乡隆盛的住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