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者-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罢了,罢了。”张弘范目睹妖人施放火球接二连三的摧毁自己的战船,斗志渐渐消散,这是天意,并非自己无能。

  副将校尉们涌上来将张弘范架进船舱躲避,旗舰向崖山外海退走,同时发出了退兵的旗语,敲击铜锣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此时鸣金收兵已经晚了,张世杰带领的战船反过来封住了出海口,又是一番恶战,最终元军只有一艘船突围成功,其余全军尽丧与崖山海域。

  元军水师全部战船不是损毁沉没就是被宋军俘获,数万水师将士死的死,降的降,海面上飘满尸体,双方死伤都极为惨重,但惨胜也是胜利,南宋流亡朝廷经历了数年辗转流离,无数次的背叛和失败后,终于迎来了一次胜利。

  崖山海面,雨过天晴。

  宋军的铁索阵完全解开了,海面上到处是熊熊燃烧的战船残骸和巡弋的战船,打捞物品,救护伤员,岸上的蒙古兵们目睹了这场海战,全都看傻眼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大元竟然败了,明明占据了绝对优势,莫名其妙就输了个精光。

  一艘快船从岸边驶过,宋军向岸上发射箭矢进行挑衅,蒙古骑兵们暴跳如雷,却无可奈何,他们是陆地上的霸王,下了海就是旱鸭子。

  宋军得寸进尺,登岸挑战,若在昨日,蒙古兵一定纵马上去杀个痛快,但是海战的惨烈让这些草原的雄鹰也为之胆寒,拨马便走,不敢接战。

  ……

  风平浪静,崖山海湾中,出海口已经被大宋水师占据,皇帝的龙船在四艘战舰的拱卫下停泊着,宋廷的文武大员们在甲板上举行朝会,论功行赏。

  首功当然是刘彦直的,此刻他静静站在群臣最末的位置,心如止水。

  同伴们都安然无恙,海战开始的时候,党爱国带着大家去龙船避难,被杨亮节阻拦后便找了另一艘船只栖身,战斗中也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刘汉东一个人砍断了很多铁索,第一个响应龙船,跟着发起逆袭的也是他们。

  杨太后也没事,她只是吓傻了没出舱室,现在依然坐在皇帝身后垂帘听政。

  宫女们探头探脑,目光都集中在刘彦直身上,尤其是绿竹,也不在乎什么牛精牛怪的了,满眼都是对英雄豪杰浓浓的爱慕和敬仰。

  杨太后和两位丞相商议过了,得给刘彦直一个合适的官职封赏才是。

  初步拟定的官衔是:太子太师,开府仪同三司,殿前司都指挥使,加封镇国公。







第三十八章 第一代镇国公
这个规格的封赏已经是大宋朝廷能给的最高级别了,而且极具诚意,开府仪同三司是一种散官级别,为朝廷对重大功臣的赏赐,意思是这个官员可以单独开设自己的衙署,旗牌伞盖和卫队的规格与三师三公一般无二,太子太师是从一品职官,和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东宫三师,如今天子不过七岁,哪来的太子,所以这个官职实际上也是虚的,只是一种待遇水平。

  但殿前司都指挥使这个从二品的职务就是货真价实的领兵职官了,宋朝的殿前司相当于御林军,统率御林军的指挥使是皇帝最亲近信任的大臣,就凭这一点,足以证明朝廷对刘彦直的信任。

  镇国公是爵位,国公和郡王都是从二品,再往上就是亲王,以刘彦直的功劳裂土封王也是应该的,但这只是力挽狂澜的一战,以后还会有很多胜仗,很多功劳,朝廷不可能一次性封赏到位,导致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境地,难不成把皇位让给他坐不成。

  这一套封赏是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商量出来,报杨太后批准的,事实上张世杰引咎辞职,要把枢密副使、水师大元帅的位子让给刘彦直坐,是两位丞相极力挽留才阻止了这种撂挑子的行为,但此战过后,张世杰一蹶不振,再也不敢专横跋扈,说一不二了。

  龙船外侧遗留的战斗痕迹还没有清理完毕,密密麻麻的箭矢彰显着胜利者的骄傲,甲板上一群乐师在演奏着满江红,他们个个满面红光,神清气爽,鼓着腮帮子吹的那叫一个起劲,宫中乐师本是身份低下如同太监的人物,但是决胜战斗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太后给他们每个活着的人都赏了一个五品朝散大夫的散官,以后虽然还继续奏乐,但身份不同了,是五品乐师,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

  事实上此役之后,所有死了的人,活着的人,都官升三级,朝廷不在吝惜赐予这些头衔,残存的十余万人中,连妇孺都是八品官。

  “刘彦直上殿听封。”大太监一甩拂尘,拉长腔说道。

  刘彦直箭步上前,没有三拜九叩,只是略一拱手,这是很不合礼数的行为,大太监沉吟道:“嗯~~~~”

  但是太后丝毫不在意,道“赐卿剑履上殿,赞拜不名之权。”这是古时候皇帝赐予权臣的一种特殊待遇,宋朝已经有了高脚椅子等家具,之前汉唐时期人们都说席地而坐,上殿需要脱掉鞋子,解除武器,可以穿着鞋带着配件去觐见皇帝,非常能说明这人的权势和恩宠,就别说什么跪拜之礼貌了,别人磕头虫一样三拜九叩,他只需要微微颔首即可。

  若是换了旁人,大家一定认为是乱臣贼子,仗着功劳欺负赵家的孤儿寡母,但刘彦直不同,他本来就不是红尘俗世中人,人家是货真价实的神仙,这会儿在众大臣和杨太后心目中,神仙坐骑这个词组中后两个字已经自动删除了,神仙就是神仙,坐骑咋了,坐骑也是神仙。

  “太子太师……开府仪同三司……殿前司都指挥使……镇国公……”太监拖长腔将朝廷的封赏念了出来,大家羡慕的不得了,一仗打出个国公爷来,这买卖太划算了,但是细想起来,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换谁都得怂,更别说有胆裹挟着皇帝发动自杀式冲锋,所以别说一个国公爷,就是王,也当得起。

  心情最复杂的就是绿竹了,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已经情窦初开,幻想着找一个白衣秀士般的夫君,当然要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子,千万别是舞刀弄枪的夯汉,她早就幻想过一幅凄美的场景,自己和一个文弱书生相恋,但太后却把自己许配给粗俗不堪的武将,在成亲前夜,自己跳海自杀殉情,书生得知后也跟着自杀,二人的魂魄化作海鸥,在海上比翼双飞……

  但是现实比梦想还残忍,太后竟然把绿竹许配给一只牛精!得知这个消息后,绿竹恨不得立刻跳海,实际上她也这么做了,只是被人拦了回来,好言相劝,说是为了朝廷牺牲一下吧,不然你父母亲戚都得遭殃,绿竹这才忍辱偷生,好在那牛精大概是骟过的,对女人不感兴趣,把宫女们都赶了回来,绿竹庆幸不已,想想都后怕。

  但是今天情况似乎有些不同,没人再说牛精的坏话,反而说他是大英雄,救世主,是天庭派下来保护大宋朝的神仙,还有人说他根本不是牛变成的妖怪,人家本来就是天庭正儿八经在册的神仙,变成牛只是七十二变中的一种,人家那是哄皇帝玩呢。

  那些讨厌的宫中老嬷嬷们,原先总是拿牛精的梗来吓唬自己,说什么牛的那话儿巨大如擀面杖,只有乡下悍妇能受得,绿竹这样纤细苗条的女子,一夜就弄死了,现在她们的口风又变了,以过来人的口吻说什么那话儿越大越好,呸,羞煞人也。

  绿竹这个年纪,对嬷嬷们在意的东西还没有概念,但她的审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越看越觉得刘大人顺眼,什么贫寒书生,什么白衣秀士,和开府仪同三司、镇国公爵这些头衔比起来,屁都不算,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太后啊太后,千万别忘了给镇国公赏赐几个宫女,不然人家一个单身汉怎么生活啊,不得有人铺床叠被什么的,暖床泡茶什么的,那不得优先选择自己啊。

  小宫女还在想入非非,太后又说话了:“镇国公尚未婚配吧?”

  刘彦直道:“未曾婚配。”

  太后道:“堂堂一个国公,没人照顾生活起居可不行。”

  绿竹一颗小心脏开始砰砰跳。

  “赏五个宫女,三个太监侍奉国公爷的起居,回头国公爷自己去挑吧。”杨太后道,“另外再从宗室中挑个品貌相当的公主来婚配,此事汝等记着,好生去办。”

  这话是对大臣和宗室首脑们说的,大庭广众之下要给刘彦直安排媳妇,还是公主,这份恩宠也是没谁了。

  绿竹那个失落啊,若是前日不矫情,自己现在不就是国公夫人了么,如今后悔药没得吃,最多能当个陪嫁宫女,不过那样也心甘情愿,给盖世大英雄端茶倒水都是福分,认了!

  在场的宗室们也开始盘算了,谁家有适龄的公主,还得品貌俱佳的,这回可算是发达了。

  “在下有未婚妻。”刘彦直当即回绝。

  “哦?”太后表示很感兴趣。

  “就在我们之中。”刘彦直不愿多说,太后也恍然大悟,搞了半天人家有媳妇啊,别管是那个个高的,还是那个胸大的,品貌上似乎都配得上国公爷。

  于是婚配之事暂且作罢,但赏赐宫女太监还是要做的,另外又赏赐了大批的绸缎、玉器珍宝,金银首饰,还有五十名殿前司的士兵,充做指挥使大人的侍卫亲军。

  刘彦直没有惺惺作态,而是照单全收,再次拱手谢恩,太后赐座,太监搬来一把太师椅,刘太师四平八稳的坐在皇帝身旁,这可是连文天祥陆秀夫都没有的殊荣。

  杨太后接着封赏,文武大员们全都有恩赐加封,八仙们的品级也再次上浮,党爱国虽然未立大功,但是架不住太后青眼有加,升为从二品的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

  刘汉东等人一律被提拔为正三品,左右散骑常侍,冠军大将军什么的头衔不要钱一样丢过来。

  “这算什么级别?”刘汉东小声问道。

  “把皇权刨除在外的话,彦直是正国级,我们都是正厅级干部。”党爱国道,“我嘛,算是副部级领导。”

  封赏有功之臣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他们现在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张弘范的水师覆灭之后,元朝在两年之内很难再凑出同等规模的舰队,现在整个亚洲的海面上没有任何一支舰队能和大宋水师抗衡。

  宋军的步兵已经登岸,驱逐元军骑兵,占据水源地,建造宫殿房屋,这么多人在水上长期居住不合适,人总要住在陆地上才舒服,以前是惧怕元军袭扰,现在张弘范新败,短期内元军不敢来犯。

  一直到了掌灯时分,封赏才结束,整个水师笼罩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朝廷大宴群臣,普通人也分到了肉食和干粮,在龙船的宴会桌上,君臣开始商讨下一步战略部署。

  有了这次大胜垫底,大宋君臣们的信心倍增,一个个憧憬着收复广州,收复泉州,收复江南西路,打回临安去,重建大宋朝,和蒙古划江而治是最好的结局,实在不行,每年多送些岁币也不是不行。、

  几个大臣说的眉飞色舞,似乎已经看到了临安城内的车水马龙,纸醉金迷。

  “一派胡言!”刘彦直拍案而起,“汝等能打得过蒙古骑兵?”

  若在之前,定然有人和他呛声争吵,但如今刘彦直是太子太师,是镇国公,是执掌兵权的殿前司都指挥使,就算文天祥、张世杰都不能小瞧的高官,大家只能安静的听国公爷的看法。

  刘彦直侃侃而谈:“先打广州,再打泉州,获取补给后回到海上,向南,占据琉球、琼州、麻逸,在海外建立新大宋,休养生息,繁衍人口,大力扩展海军,封锁大陆海岸,迫使鞑子实行禁海令,二十年后,舰队直取渤海,从河间府登陆,攻占大都,元朝,亡,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第三十九章 反攻大陆
一段话就概括了南宋今后二十年的战略规划,也只有刘太师有此气魄了,若在以前,文武大臣们不免要激烈争论一番,但今天却没人应声,都是和蒙古人打了多年交道的人了,深知蒙古骑兵的威力,海战侥幸胜利,不代表陆战就能连战连捷,太师的意见,值得考虑。

  但张世杰还是说话了:“泉州怕是不好打……”

  两年前蒲寿庚叛乱的时候,张世杰曾经攻打过泉州,在城内有接应的情况下依然攻不下泉州城,蒲家根深蒂固,家大业大,泉州内外藩客回回众多,又有大量海船水师,确实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我负责打泉州,灭了蒲寿庚,我们至少能多出五年时间。”刘彦直道,蒲家执掌泉州市舶司上百年,对海上贸易和远洋航海极为精通,而且拥有大量熟练水手,有蒲家在,元朝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打造出一支新的舰队,若把泉州夷为平地,将蒲家斩尽杀绝,那么元朝的海军就遥遥无期了,甚至极为可能改变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