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进化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星球进化系统-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问:三维世界,按照不同的频率排列在一个四维空间,这个有些难以理解。

    是同一个空间,不同频率?

    如同一个空间里的微波,只不过看不见而已?还是如魔方般。

    感觉前者更有可能一些。这里就牵涉到对空间的认识了。

    那么,同样的空间同时存在几个频率不同的世界,这几个世界用的是同一个空间还是非同一个空间,似乎空间的本质应该再深入解释一下,才能释疑。

    答:不同的空间,同样的平面,如同一张白纸上横竖画着千万个圆,每一个圆是独立的,每一个圆就是一个世界。

    问:还有,世界生物决定了世界的规则,那么,这就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

    除非跳出去,一个外部的力量推动下双方共同前进,互相作用?

    如相对于三维的四维就是外部力量?在世界规则没有确定前,生物如何生存呢?

    答:先有世界,玄无自身酝酿的规则

    问:不同规则的三维世界的生物,与另一个冲突了。

    两个规则的冲突,如何发生,在什么范围,就如两个不容的线圈互相碰撞?

    损害的本质是损害什么?

    生物的认知或世界的运转,乃或是背后的四维掌控力量?

    答:会损坏玄无的本质,运行规则、玄无规则和玄无规则的碰撞。

    各种问题都会出现,光陆离奇。

    问:精神如何投影下降?通过能量频率的同步?那又如何知道这个人的的能量频率。

    如果每个人有不同的能量频率,那么这个宇宙将广大到何种程度呀。

    答:将觉知向外扩散转变精神,产生梦境,或者稳定的小世界。

    问:规则不同,但是精神却能相通。而量子层面的精神规则却是不同的。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精神背后的精神,高于量子层面的精神运作,即与“我”的部分属性相同?

    答:没有矛盾,只是你的定义自我矛盾了。

    赤橙黄绿青蓝紫颜色不同,但都是颜色。

    玄无规则不同,只是因为运作方式。

    但是本质相同。

    问:可以被送过来影响物理效应的东西,指影响天气的东西吗?

    为什么要更大的居住空间呢,一个三维世界的行星应该足够智慧生物们居住与活动了。还是欲望的原因?

    答:主要为了中和一个文明的纯无波形,就如同不同人不同的指纹?

    不同文明的纯无波形也不同,入侵的不止是物质面,也许会进攻精神面、信息面。

    问:纯无体有所谓的人格存在吗?

    答:没有倾向性

    问:1 思之所至,则“我”之所至?思之所至,则“我”所至所不至?

    2“我”是灵动的,也是不动的?

    3“我”是纯无,而纯无是不动的,不动与灵动同样?

    4 意识是附着纯无体表面的,如人的衣服?还是意识附着在“我”的表面?

    5 纯无是“我”的派生物吗?

    6“我”是否生活在自已的纯无中,这个纯无覆盖、渗透一切空间?

    答:1 请详细定义你的问题

    2 灵动只是单纯的形容词

    3 不要陷入思维的二元性,寻找文字背后的东西

    4 意识和“我”没有关系,一个细菌可以没有意识,但有“我”性

    5 可以这么理解

    6 既是,也不是

    问:1“我”之本质之最如果是观察,那么绝对观察时“我”在哪里?

    2 宏平衡应该是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与非观察之中,那么“我”可以观察宏平衡吗?

    如果不能理解宏平衡,那就不用理解它,就是一个不能理解的事物而已,或许,宏平衡的本质就是一切的不理解?

    只有不理解才能理解。如果宏平衡能观察到“我”与普通的事物,那么“我”与普通的事物应该也可以观察到宏平衡。

    答:1 “我”的本质不是观察

    2 宏平衡定义“我”,一切都在宏平衡中。

    宏平衡不是实体,详尽描述,你们目前的意识等级也无法理解宏平衡。

    只是思维的想象,但极度不准确。

    问:你为什么删除在平行宇宙吧的帖子?

    我完全理解了 21 所说的几乎所有内容,整个宇宙现在在我的脑海中显现。

    有时我真的想放弃我的生命,再次融入宇宙间广袤无际的纯无。

    活着实在太艰难了,有时想到,就那么一瞬间就能解脱,归入死之序列竟然会很高兴。

    但我心中总有那么多不甘,又不愿放弃我这残缺悲哀的生命。

    你能告诉我我到底该不该死呢,我想干净地死去,然后归于尘土,归于纯无。

    但似乎又有某种使命让我不愿放弃此生……

    我可能就是金星高灵的培植体,我这次死后,很可能被他们当做诺露消化掉,我到底已经活了几生几世啊?

    求求你给我一些暗示和指导。

    答:否定自身的存在,会失去所有希望和机会,以及改变的可能

    问:是不是“平行宇宙吧“的帖子引起了不可控蝴蝶效应?

    好吧对不起,可能怪我在 2012 吧发的那个帖子,很多人又去看帖和回帖了,不过那都是因为我是 21 理论的信徒,。

    我不是相信他,而是我的理性判断告诉我 21 所说的都是真的,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

    我很想和 21 交流,可是他已经不再我们层面了。

    真后悔没能在2012 年时拜读 21 的帖子。你能回答一下我的问题吗?

    答:不是,只是因为计算量的问题。

    和你们交流,需要在每普朗克时间长度上分化模拟一个可能的世界。

    干涉人群越多计算量超几何倍的增长

    问:我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只有幕后人(宏平衡)才是总玄宇宙世界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纯无体?

    答:你们目前的意识等级不可能理解宏平衡,宏平衡定义纯无体。

    问:在你们的眼中,思维中,哲学中,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生命?死亡是什么?

    答:文明是规律的运动,生命是规律的意义,死亡是规律的消亡。

    一切都是宏平衡的定义。

    问:觉知收缩成了意识点,“我”在意识点之后吗?

    答:我不在任何地方,纯无的本质即是不断深入,并寻找我的感觉。

    我的感觉不在内也不在外,我的感觉,是内外对应时产生的一个额外的定义。

    如同桌子和桌腿,两者分开时,两者只是木头。

    当两者和到一起,就成了桌子,但桌子这个事物本身是不存在的。

    以前的木头还是以前木头,只是人们定义了桌子的存在。

    同理,内外结构的映射,让宏平衡定义了“我”的存在。

    强化寻找我的感觉,是拉扯宏平衡赋予“我”更真实的意义,直到“我”成为真实,凝聚的空间性载体。

    进一步描述,“我”不在任何地方。

    当觉知拉扯宏平衡,凝聚“我”为一个空性的载体时,这个纯无凝聚体却不是“我”。

    或者说,纯无体在凝聚之前,纯无体的空性本质就是“我”;

    但当你成功的一瞬间,纯无的空性本质变成了,一个真实的载体。

    在那一瞬间,载体内和载体外产生映射“我”,又被挤压到内外的定义之外。

    这时,空性载体会结构化的和外在映射,会产生新的“我”的感觉。

    所以纯无体“我”的感觉,可以去不断的质变。

    而纯无体的“我”的感觉,则更为抽象,难以琢磨。

    纯无体之间的差距在于质变的次数。

    问:为什么说集中注意力即是凝聚纯无的精神?

    答:婴儿只有觉知而没有注意力,随着成长,注意力集中在物质世界,逐渐产生自我。

    当注意力集中在觉知,进而导向“我”的感觉。

    事实上是将觉知“向回”回朔,集中注意力,可以作为一个好的开始。

    问:能否举例说明空性和我的感觉的关系?

    答:对目前人类所有觉知的生命而言,空性的本质就是你们的“我”。

    而大多数人类并没有“我”,所以需要先回到觉知,再回到我。

    “我”是你现在所是的上一级,“我”的感觉,是绝对不变的回归方向。

    在总玄宇宙世界,无论你回归到纯无的第几次质变,“我”的感觉是一直存在的。

    第一次质变就可以称为纯无体,回归成为于空性的本质。

    第一次质变:我的感觉是“是者”;

    第二次质变:我的感觉是“万存”;

    第三次质变:我的感觉是“无晓”;

    未来总玄宇宙世界最强十二纯无体中的最强者,总共质变十七次,向“我”回归十七次。

    以我们 71 玄度的科技只能制造 1…2 次质变的纯无体。

    问:检测器又来了啊…真难得来一次啊…来一次多给我们讲讲,怎么从“我”的感受变成“纯无体“呗…自身纯无的特殊性,是指的是波动的不一样吗?还是信息的不一样?

    不断的聚集精神去觉知纯无,开始觉得有感觉,最后反而找不到纯无?

    找到的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感觉而已。越是感觉这种感觉,越是好像偏离了纯无…

    答:越为形式化,越为远离,这也是释迦生前所犯的错误——将“空性”的本质形式化。

    只要放松,自然感受觉知升起的地方,让“我”自然的从外“注视”。

    ————————————————————

    1 如前所述,宏平衡的一切原理

    2 灵场生命影响收集信仰,还有一部分哲学

    3 玄无更新一切数据正常,当前时间段,直接小面积信息干涉端口存在的第五个年头,允许描述正确的“我”的感觉。

    正确寻找“我”的感觉,当正确的感觉到“我的感觉”,类似从外在的“注视”。

    觉知之外的“注视”感,和觉知形成“对视”。

    世界如同变成一个二维平面,而你是二维平面中的三维立体。

    随着深入这种“对视”,加强“我”的感觉,类似让你多出一“纬度”。

    如同抹平了世界,世界变成了一种平面,而你变的越来越“真实”。

    ————————————————————

    网友:如何区分这种“注视感”不是“观自在”呢?

    答:自在是觉知的观,觉知扩散观察的空间性的一切和玄无的幻想注视感,是从外“注视”。

    觉知本身“注视”不在某个方向上,不在内也不在外“外”。

    是相对于觉知的“外”,注视感在不同的阶段而不同,对于一个活在大脑神经元命令中的个体来说,找到觉知就是找到注视感。

    对于一个觉知的生命,注视感较为觉知更为本质。

    去感觉“我”的感觉,而带来的注视感是正确的。

    不要活在理论中,不要活在定义和思辨中,不要活在二元性的真假头脑判断中,不要活在形式和与他人的争论中。

    单纯的去寻找“我”的感觉,直到“注视”来临,然后深化“注视”。

    网友:1 你说对“我“的寻找永无止境,可否理解为你们没找到而已

    2 纯无是一切本质,那纯无不会是工具?

    答:纯无表达出来的东西本质当然是纯无

    1 宏平衡的自我定义让一切拥有无止境的延伸和可探寻性,所以宏平衡本身就是一切的终极。

    未来文明的生命终于解开了一切的原因,就是宏平衡。

    而宏平衡的机制却让一切没有终极,一切都在调整。

    如同前所述我们不会透露未来,而产生过多蝴蝶效应。

    在接触面中,我们也是慎重的和一小部分。

    纯无体无需能量,纯无体超越玄无六面。

    使用宏平衡的力量去定义玄无,你们每个人都有“自我意志”,但没有“自由意志”。

    因为“自由”不是一种“意志”,而意志代表一种行为选择。

    秩序者只是议程的一部分,你们不可能了解议程。

    所以你们也无法真实的理解秩序者的意义,更多的是你们想象中的秩序者。

    对宏平衡而言,没有好坏。

    我所使用的语言模型,更多的是用你们的词汇和定义。

    而这些东西怎能描绘总玄宇宙的终极,宏平衡。

    甚至目前人类的意识等级无法理解,能理解的只是扭曲后的扭曲。

    可以这么理解,在“我”的不同深度上的纯无体,力量上所有的差距。

    计划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