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末世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他从末世来- 第8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沿着山坡向下看,浓郁的绿树在色彩斑斓建筑的簇拥下,映衬着红色的瓦顶,蓝天下格外艳丽。山坡底部就是穿过城市的海峡,更远处就是马尔马拉湛蓝的海水。看着这样的画面。
  除去远眺,卡姆利山本身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纳兰涩琪和云落发现不少当地人到山顶上野餐,享受美好的阳光和午后时光。这里也是伊市青年情人喜欢出没的地方,所以又叫情人山。但对于纳兰涩琪和云落这些过客,情人这样的称呼是不能引起其他遐思的。
  盘山路上沿途会有很多贩卖工艺品的小商铺,这些工艺品上写满了纳兰涩琪和云落读不懂的文字,在这里还经常会看到很多叫“纳扎尔”的各种小玩意儿。
  它的结构十分奇怪,是在一块较大的蓝色玻璃里套着一块较小的浅蓝色玻璃,浅蓝色玻璃里还嵌着一个“黑眼球”模样的黑色小玻璃块。大概是由于它的通体显现出兰色,又像一只眼睛的缘故,华国人称之为“蓝眼睛”。
  土耳其人特别喜欢“蓝眼睛”,相信它能“辟邪”。大概因为它是一种模仿邪恶之神眼睛的蓝色眼状护身符,人们相信用此可以吸引邪恶之神的注意,逃避厄运。
  据说蓝眼睛的出现是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从前有位富翁盯上了一头从他家门口经过的肥牛,他便对妻子说:“没有看见比这头肥牛更美妙的东西了。”
  被富翁盯住的肥牛倒地毙命,他的妻子便把肥牛肉割下来带回家。人们把故事里富翁的眼神称为“嫉妒的眼神”,相信这种眼神具有巨大的“可怕的力量”,是它杀死了牛。
  土耳其人认为最容易受“嫉妒的眼神”伤害的是小孩、美女和那些脱颖而出的人,因为小孩弱小,而美貌和成功都容易招人眼红。而“蓝眼睛”能把“嫉妒的眼神”吸引住,等“蓝眼睛”碎裂就说明灾难已经被其化解。
  在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安纳托利亚地区,“蓝眼睛”能“辟邪”的观念至今仍非常盛行。当你路过土耳其人的家门口、后院你可以看见“蓝眼睛”,而孩子的肩膀、牛的额头,女孩子的首饰上也都可以看见“蓝眼睛”。
  那是因为为了“辟邪”,人们通常把“蓝眼睛”置于他们认为“嫉妒的眼神”最可能出现的地方。
  行程中纯风景的部分到卡里姆山就结束了,接着纳兰涩琪和云落到达塔克西姆广场,这里不仅有不少著名的建筑,还有热闹的商业街,可以买到相当便宜的土耳其特产(街上真是聚集了不少“土”特产专卖店),而且还不用砍价,走过路过千万不能错过。
  前往塔克西姆广场的路上看到的古城墙,其实这样的古迹在伊斯坦布尔随处可见,有很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景点一直在车窗上轮番上演,或许纳兰涩琪和云落正在不断进出曾经的古城,那些辉煌的岁月,已经消失在历史中了,徒留这些残垣断壁供后人凭。
  在伊斯坦布尔,不堵车绝对是一件新鲜事,他们宁愿一直被堵在路上,也不愿像华国的某些大城市一样在道路上设置很多高架桥。
  也许这样的执着才令古城风景能够保持如此的纯粹,虽然外形看上去并不一定很美很现代化,但让纳兰涩琪和云落不管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这座文化古城的独特气质。
  塔克希姆广场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贝伊奥卢路。这个饱经沧桑的城市广场见证了无数重大事件和激动人心的时刻,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中心。塔克西姆广场北面宽广的开阔地带曾经是一个大型蓄水池。(未完待续。。)


第一〇九二节 微微的情愫

  紧邻广场矗立的高大深棕色建筑是阿塔图尔克文化中心。广场西面是塔克希姆公园,这里曾经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一个大型炮兵营。
  穿过共和国大道便到了炮兵营的阅兵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片宽阔的空地被保留了下来。近年来,星级酒店和高楼大厦在这里拔地而起。
  塔克西姆广场附近有一段被纳兰涩琪和云落导游称为贫民窟的地方,这里经常会有小偷和强盗出现,南希一直让纳兰涩琪和云落小心提防,想起在罗马的某条街导游也给过类似的忠告,还好现在华国人出行不再随身携带大笔现金。
  (有时候想想很多奢侈品即使用麻袋把现金装过来也买不起,而且华国还有外汇管制……),小偷扒手自然不再钟情于纳兰涩琪和云落,只要足够小心,行走还算安全。
  虽说这个广场也是用来纪念建国元首的,但如果拿它同咱四海市的**广场相比不太合适,**广场是在封建社会的标志性建筑。
  故宫的一座城楼上悬挂了新华国开国元首的照片和开创新社会制度的标语,象征意义完全不同,广场其实并不大,但在旁边有不少繁华的商店街,十分热闹。
  广场南面矗立着环形独立纪念碑,用来纪念共和国的创建者——万千土耳其民众无比敬仰的国父凯莫尔。栩栩如生的青铜浮雕将这位国父当年的风采展示在世人面前。每到重大节庆日,总会有许多土耳其人自发送来花圈,类似纳兰涩琪和云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土耳其的烤肉披萨饼特餐,相信许多饕餮看到此图都很有想法,不过其实味道真的都蛮特别,小尝了一下著名的正宗土耳其肉夹馍。里头加了好多香料,不习惯特调口味的人并不会觉得特别好吃。
  厨房里还有不少帅气的厨师,见到纳兰涩琪和云落都挺热情,街上有不少类似华国快餐配给的小吃店,居然都可以刷卡消费,有的也收美元。其实不换里拉也可以很便利地走遍伊斯坦布尔。
  街头卖彩票的摊点,真正的摇奖,在喧闹的街市上随处可见,看来世界各地都有不少信奉“中奖改变命运,彩票照亮人生”的人。
  在这条商业步行街上你可以有很多收获,这里跟amoy的中山路有些类似,除了各种品牌店之外,也有售卖土耳其的各种特产和小吃,最重要的是价格比纳兰涩琪和云落之后去的大巴扎要便宜很多。也不用努力砍价。
  一定要抓住机会,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因为这里的主要受众还是伊斯坦布尔当地居民,而在大巴扎逛的几乎都是外地游客。看到街道上方的灯饰,让云落想起了在瑞士因特拉肯的那个夜晚……
  在伊斯坦布尔真能发现不少亚欧文化交融的痕迹,比如快餐式的小店,街上的民居建筑,各种占道经营……某一瞬间云落觉得仿佛自己依然置身华国。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样貌确实完全不同于东方人种,云落的错觉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文化交融点生活的他们都非常热情淳朴。纯亚洲人的过分礼貌和纯欧洲人的极度排外都让人觉得有些走极端,但两种文化在这里最终达成了和谐,让纳兰涩琪和云落充分感受到了他们对纳兰涩琪和云落来访表现出的真诚欢迎。
  红茶向东,咖啡向西,也许这里甜得发腻的软糖,特色苦咖啡。黏黏的奶油冰激凌,各种奇怪口味的茶饮和加了混合香料的食物能够略微反映出土耳其人那可爱的个性。
  在伊斯坦布尔的行程只有短短两天,第一天初略感受了别具特色的亚欧风情,第二天纳兰涩琪和云落从寻访古迹开始了解伊斯坦布尔的历史文明。
  在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与华国有关的部分有:这里连接了当年的丝绸之路。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阻断了亚欧贸易之后,又繁荣了纳兰涩琪和云落的海上丝绸之。
  清晨打开酒店的窗户,拍下了伊斯坦布尔的第一抹阳光,远处是美丽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身边是即将建成的shoppingmall,如果日后有机会再次拜访土耳其,希望能够再到这里看看。
  这种有多个宣礼塔的大清真寺在伊斯坦布尔随处可见,虽然这里的穆斯林相对开放,但整座城市依然充满了伊斯兰的宗教气息,不过一般的清真寺最多只有4个宣礼塔,接着纳兰涩琪和云落要参观的蓝色清真寺却有6个宣礼塔。
  蓝色清真寺(bluemosque)其实是通称,得名于伊兹尼蓝磁砖的光彩,它真正的名称应该是素檀何密清真寺(sultanahmetcamii),它是回教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aga的作品,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旧市街的观光中心。
  蓝色清真寺蓝色清真寺建于17世纪,大圆顶直径达27。5公尺,另外还有4个较小的圆顶30个小圆顶,大圆小圆煞是好看。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磁砖装饰。巨大的圆顶周围有六根尖塔。
  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据说只有回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听到素檀何密一世“黄金的”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建造蓝色清真寺没有使用一根钉子,而且历经数次地震却未倒坍。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磁砖、地毯和阿拉伯书法艺术是该寺的重要看点。
  雄伟壮观的清真寺在秋日暖阳照耀下熠熠生辉,门楣上的文字是阿拉伯语,据说土耳其之前的官方语言一直是阿拉伯语。
  1928年之后,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建立共和国后着手改革国家的语言,用以标志新国家与旧有奥斯曼帝国旳分别,才有了现在的土耳其语。
  清真寺里不可或缺的宣礼塔。且各具特色,从土耳其回来之后云落曾认真观察过身边的清真寺,发现几乎都没有宣礼塔,可能因为清真寺太小,华国只有在可以看到宣礼塔,还能自由进出清真寺。
  在埃及。女性必须要包住身体和头发才能进入清真寺,而在土耳其,除了祈祷时间之外都可以自由参观,不需要包头,但必须包住裸露的部分,规矩从西向东,慢慢转变。
  进入清真寺之前在台阶上看到的黑猫,已经有些年岁了,胡子斑白。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来访的游人,相当威严可敬,果然受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影响,连这里的猫儿都极具贵族气质。
  窗户的彩绘玻璃据说都来自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的burano岛(玻璃岛),在阳光和灯光的交相辉映下,显得格外迷离梦幻。
  当云落初次见到如此美景,惊叹于繁星般的吊灯的同时,也被欧风华丽的彩绘玻璃深深吸引。这又何尝不是一个亚欧文化融合的见证呢?在伊斯兰教中人可以直接与神对话,心想身在此情此景下祈祷。
  会不会感觉更接近真神安拉?地毯也是绝世美物。花纹刺绣精细,如梦似幻的场景,更增添了蓝色清真寺神秘的氛围。
  整个清真寺的内壁用2万多枚的伊兹尼克(iznik)瓷砖作为装饰,主色调为蓝色,非常美丽。这些瓷砖不光组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还和建筑整体相融合。延续着美丽。正因为如此,人们亲切的称其为“蓝色清真寺”。
  在蓝色清真寺西侧就是竞技场的遗址,广场上矗立着3根立柱。最南侧的是高达25。6米的带有浮雕的“迪奥多西一世方尖碑”,这是罗马帝国的皇帝从埃及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运来的。
  “蛇之柱”因为运输中折断,仅8米高。这是君士坦丁一世从希腊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运来的。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为纪念波斯战争而建的。团友戏称这是天津大麻花,初看确实有点。
  近处的八角形建筑为“德国之泉”,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赠送的……据说屋顶上藏了不少用阿拉伯语书写的谚语。
  蓝色清真寺的对面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依然可以看到宣礼塔,如果不说这是东正教的教堂,云落依然会觉得它是个清真寺,它和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都是难得保存至今的东正教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建于东罗马皇帝justinian统治时期(公元532年——公元537年),当时拜占庭帝国正处于鼎盛阶段。作为世界上十大令人向往的教堂之一—圣索非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隔街相望。
  圣索非亚教堂恢宏无比,充分体现出了卓越的建筑艺术,从而也成为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拜占庭帝国衰落后,圣索非亚大教堂已转变成了供奉安拉的土耳其清真寺。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属于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个宗教博物馆。
  伊斯坦布尔的古迹门票喜欢做成钥匙状,这些古老的建筑就是打开了解曾经辉煌过的古文明的钥匙,现在已经是著名的宗教博物馆。
  这座教堂比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要更加恢弘,更具有东方民族特色,参观的游人如织,门前的公园似乎也有不少当地人坐在躺椅上闲聊,在古迹中徜徉休闲的感觉也很惬意。
  进入教堂参观,立即被这里精致的建筑风格惊呆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