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师的混编也算严整,更重要的是这些御家人平日里经常一起操训,能不能打不知道,但至少看上去像一支军队。

  除了幕府的嫡系以外,参战的军势中还有一支打着纷乱旗号的步骑混编部队,这就是由留守江户府邸的各藩组成的藩士队。藩士队大约三千余人,以大藩领小藩的模式编成六个备队,而且由于藩士队代表着大名的体面,所以在胴具等武器装备上甚至比旗本队更精良。

  除开这些幕府的正规军、半正规军,剩下的就是那些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奋力一搏的浪士了。不过由于反登陆的失败,浪士队的规模已经由原来的九队下降到了七队,而且幕府为了更有效的控制浪士,临时又将七队分割为二十队,因此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再加上有一部分战败的浪士因散播夏军战力过人的消息被幕府抓拿斩杀,所以浪士队的士气总体来说不高,但也不乏某些不以为然的正摩拳擦掌准备获得自己的一番功。

  根据战前的军议,日军将这三万人以鹤翼阵布局,主力旗本队和藩士队分别居于两翼位置,其中更以旗本队所在的左翼为最强。旗本队的内侧布置的是大番头们指挥的八千足轻和同心,藩士队的内侧则是一万多的浪士,这样一来两翼的兵力大体相当,但战力却相差甚远,显然幕府打着用右翼肉盾吸引夏军注意,进而用左翼强兵一举解决战斗的算盘。

  夏军方面,参战的夏军差不多一万二千余人,主力为龙骧军第一师和龙骧军第四师第一旅、第二旅。虽然兵力远逊于日军,但夏军每个团编制一个装备一位二寸(62。2mm)野战炮的队,每个旅另编制一个装备三位二寸炮的哨,师更有一个装备九位二寸半(78mm)野战炮的团,仅此一项,以一师又两旅的编制,夏军参战部队就应该装备九位二寸半炮和三十位二寸炮。但事实上,调动驻朝鲜的龙骧军第四师参战前,夏军对其编制火炮做了调整,因此参战龙骧军实际上携带的是十八位二寸半炮和二十七位二寸炮。再加上夏军登陆时从六艘信报船和十二条武装商船上各拆卸、调动了两个二寸轻炮炮组参战,因此夏军拥有的火炮总数高达八十一位,在这个时代里可以说是惊人的密度了。

  当然由于兵力远逊对手,所以陆战总指挥杨伯康并没想学日本那样花里胡哨的摆什么阵势,只是一列最简单不过的横阵,只不过以团为单位的横阵空隙间是密布的二寸炮哨,而在两翼的最外侧则是龙骧军第一、第四师的白兵重甲团,以防备日军骑兵对侧击的打击。不过即便以十七个炮哨五十一位火炮计算,夏军还有大量的空闲火炮,所以,杨伯康指挥参战的三百鲜军和五十琉球军及一部分工缁部队在横阵的临时抢筑了若干个炮位矮台……

  寅末卯初,战火正式打响。还没有等兵力雄厚的日军抢先攻击,夏军阵线后方的二寸半炮就抢先开火。夏军的二寸半炮就口径上而言相当于泰西各国的十二、三磅炮,而其形制是郑克臧根据其记忆中的青铜拿破仑炮的式样用熟铁仿制的,虽然其射程有所减少,但其大角度射击时可达三里半的射程还是这个时代难以想象的。因此,当夏军第一批炮弹落到幕府军的头上时,造成的混乱是可以想象的。

  “混蛋!”尽管松平定直的本阵位于鹤翼阵的底部已经超出了夏军二寸半炮的射击距离,但是看到肆意飞舞的弹丸在日军阵中打出一条条血色的通道,已经而立之年的松平侍从大人还是觉得自己的菊花一阵阵的收紧。“应该立刻下令出击!”

  松平的话得到了副将渡边丹后守的赞同,从望远镜里看到被夏军炮火着重打击的旗本队的惨状,这位老中肉疼的连汗都流不出来了,这些可都是德川家统治天下的基础,万一?

  不敢想象下去的渡边三郎五郎一听到作为花瓶的总大将都开口,又怎么会不顺水推舟呢:“传令下去,各队奋勇前进,务必要全歼来犯之敌……”

  法螺声中,挨了好一会打的日军在混乱中向夏军防线扑了过来,其中速度最快的当然是左翼的旗本队,但令人奇怪的是右翼的藩士队尽管没有遭到夏军最重点的打击,但其速度还是越来越慢,不久居然被位于侧后的浪士队所超越了。

  “倭人这是唱的什么戏?”站在临时建立的观测台上,杨伯康很敏锐的注意到了幕府军的不协调,但是眼下他也顾不得那部旗号纷杂的日军了。“命令,各前哨炮位,一待日军进入射程,立刻发炮狙击……”

  “降温。”二寸半炮的炮位边,炮长急切的命令着,由于夏军的军费状况好转,也因为占据了中国主要的丝绸产地,因此夏军使用火炮发射药的外包装已经改成更易燃烧、不会产生残渣的丝绸,这就导致了装填、射击速度进一步提高,而射击速度的加快导致了炮膛温度的快速上升进而又迫使射击速度放缓,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兵部军械司在郑克臧的指使下展开了大量的攻关,不过在没有成效之前,物理降温还是军中最常用的手段。“赶快降温。”

  早在炮长命令之前,一炮手就飞快的抽出插在水桶里的炮刷往炮膛里一送,炮刷上米醋和淡水的混合液滴落在炙热的炮膛内,顿时传出一股古怪的味道,但习以为常的炮手丝毫不为所动,只是一旋一拖便抽出炮刷回应道:“一炮手就位!”

  就等一炮手回答的炮长当即下令:“压低炮管,重新装填。”

  “不能压低炮管了。”边上的炮手带着哭音回应道。“再低就打到自己人了。”

  “该死!”炮长一把推开炮手自己去看,但结果却是一样的,无计可施的他咒骂道。“难道咱们就看着别家兄弟吃肉,咱们连汤都喝不上吗?不行,”炮长自我否定道,随即他抬头看了看左右。“来啊,把炮拖开,咱们把炮位填高了……”

  有一个做示范的,同样无法射击的其余的二寸半炮组自然也有样学样,顿时一场跟时间赛跑的竞赛在主战场的后方不见硝烟的展开了。

  不过在幕府军的感觉中,夏军的炮火似乎从来没有停顿过,铺天盖地的让人痛不欲生。

  这倒不是日军的错觉,早在夏军二寸半炮停火之前,夹杂在横阵之中的二寸炮组也相继开火,而且跟只有区区十八位的二寸半炮不同,夏军一线足有五十一位二寸炮,自然使得日军觉得对手的炮火越来越猛烈。

  “不要说,这些倭人的意志还真坚强。”就算是国内作战,清军如果面临如此炙热的炮火,也早就出现动摇了,可是幕府军方面虽然一个个备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但日军还是顽强的向夏军阵线逼近着。“别看了,全部都有了,齐射预备,放!”

  就在夏军前线指挥官下达射击命令的同时,忍着巨大的伤亡,作为幕府军中坚的旗本队已经逼近了当面的夏军,在日军看来,只要逼近了阵线,以夏军无甲的单薄防线,根本阻挡不了他们的突破,胜利就在眼前了。

  可,可这是什么?

  巨大的硝药瞬间弥散在整个夏军右翼,为什么,为什么在这个距离上夏军就射击了?

  带着这样的疑问,突前的旗本和各自徒步足轻被密集的枪弹一扫而空。

  第469章 东征日本(十二)

  夏军装备的步铳虽说不是燧发枪时代最好的装备,但却很好的实现了射程与弹药威力之间的平衡。反观幕府军装备的胴具,那些足轻、同心、浪士装备的竹胴、竹皮胴、皮胴首先就不用说了,防御力廖胜无有,就算是旗本和大名家藩士这些高级武者装备的也不过是如同中国早期的两当铠、札甲的程度,因此根本无法抵御夏军射出的铳弹。

  当然日本也不是没有好的铠甲,自西历耶诞一五四三年九月葡萄牙人首度来到种子岛后这近一百六十年里,泰西商船至少在日本贩卖了上千具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各式板甲。

  不过这些不远万里贩来日本的泰西甲胄实在太贵了,充其量只有少数诸如将军、持国级大名、准持国级大名之类的超级大名才可以将其纳入密室宝库收藏,就连柳之间的普通大名都无缘得手,自然是不可能出现在战场上的。

  防既然防不住,旗本队也就只能顶着对手的攒射向前突进,然而夏军的射速又让日军大吃一惊。要知道日本也有所谓三段击、吊瓶射的铁炮战法,可是一比夏军的定装弹药的射击效率,什么战法都是渣了。

  幕府军也不是没有反制的手段,可惜的是各位旗本带来的徒步兵是没有统一的装备,其所携带的武器基本上是根据旗本及徒步兵本人的财力和喜好决定的,其中多数为太刀、剃刀、朱枪之类,铁炮和弓箭的数量远不如侧翼的足轻队装备的多。

  更为可悲的是,夏军也把这些拿着远程武器的日军当作第一消灭的目标,往往旗本队中的远程兵进入可以反击的射程时,迎接他们的就是夏军密集的铳弹。尽管旗本队中的远程兵也零星的造成夏军的一些伤亡,但零碎的火力起到的最大作用只是暴露自己……

  “倭人的骑兵推进速度太慢了。”站在类似杨伯康所站的瞭望台上指挥作战的龙骧军第一旅旅分统叶佐卫如是评价着。“完全不能跟满清鞑子骑兵的速度相比,没有足够的冲击力,还想突破我军阵线,简直是痴心妄想。”

  边上的旅参军长路大安翻了翻白眼:“话虽没有错,可分统大人,你不也是日本人嘛?”

  “叔达兄,你我虽然熟,但是话可不能乱说啊。”曾经名字叫做小野左卫门佐的叶佐卫挺起胸膛回应道。“什么日本人,现在我可是圣上钦赐的开国子,堂堂华夏功民,日本什么的可跟我和我一家再没有关系了。”

  路大安有些吃惊的看了看叶佐卫,然后有些拿捏不定的问道:“分统大人,听说圣上这次要求幕府废止锁国令,允许日本人出国和国外日本人回国,你难道就不想衣锦还乡吗?”

  “日本,小地方,有什么好的。”叶佐卫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回过母国,自然是不认为其有吸引自己的地方。“一个万石大名,四公六民,不过是江南千亩地的田主而已,还整天担心幕府会不会改易、灭封,活得窝窝囊囊委委屈屈的,又岂能跟本朝的名器相比,也许别人想回去看一看,但我说什么都不会回日本的。”

  “分统大人,我记得你现在可只是开国子,离授爵的底限开国侯可还差得很远呢。”路大安提醒道。“就算授了县男,也不过是四、五千石旗本的地位。”

  “所以我才要立下更多的功勋。”叶佐卫表述着自己的志向。“至少要获得县伯爵位才可以满足。”说到这,叶佐卫指了指面前硝烟弥漫的战场。“这不,功劳自己送上门来了……”

  叶佐卫这边正说着,夏军左翼也开始排铳射击了。被夏军远程炮火打得肝胆俱裂的浪士队在极端情绪下爆发出超越常理的勇气,争先恐后、不顾队形、一窝蜂的冲向夏军阵地,居然完全超越了藩士队并比另一翼的足轻队更先一步接触夏军严阵以待的火网。

  由于距离上还有些远,所以夏军的第一次全员齐射实际上给浪士队造成的伤害有限。不过夏军这边除了排铳以外还有几十门前置火炮在等着日军,密集发射的霰弹让好不容易脱离十二斤实心弹打击的浪士队真正了解到了什么叫做金属风暴。

  成团、成排的浪士被炮火一扫而空,个别侥幸逃脱的也在夏军排铳下做了亡魂,这不能不让后继者吓得魂飞魄散。浪士是失去主君的武者的集结,但由于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是失去土地的本百姓或者其他身份的流浪者冒名加入,而幕府方面因为夏军入寇事发突然,征召时也没有好好的鉴别,所以浪士队中充斥着妄图一步登天改变自己命运的各色人等以及一部分得过且过混饭吃的家伙。

  夏军第一次退却后,幕府虽然对浪士队进行了整训,但因为幕府高层中裁废浪士队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所以一干派出的番头、组头、足轻大将、弓大将、小队长之类的一线指挥官并未认真去了解浪士们的真实情况,因此使得这颗定时炸弹始终深埋在浪士队中,在最危机的关头终于爆炸开来——

  那些平日里牛皮哄哄的冒牌浪士一开始夹在大队之中,被最武勇的一群带动着向夏军阵地冲锋时还看不出什么问题,可当突在最前列的那些勇士被夏军铳炮消灭得干干净净了,勇气也就从假武者们的身上流失殆尽了——

  原形毕露的前农夫、流浪和尚们高呼着“逃啊”、“战败了”的口号向后逃去,不但冲散了尚且完整的几队,还使得全体浪士的士气跌到了谷底。

  尽管各队的新番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