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为书狂- 第4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张教授,难道黄教授讲的这一堂课里面还有更为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吗?”

    “当然。”

    张春有些激动,心里他却是知道。此前人们所激动兴奋的,只不过是他们仅仅只欣赏到黄一凡讲课魅力的十分之一而已。可是,哪怕就是这十分之一,也足于让他们高呼不止。可是,真正这一堂课的魅力,却是远远不只是如此。

    “张教授,您给我们解读解读?”

    被张春一下子勾得兴趣大增,群里众人问道。

    “行,就说说黄教授开讲第一句来说吧。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大家还记不记得这句话?”

    张春在群里说道。

    “当然,这句话这么吊,怎么记不住。”

    “是呀,说实话,我就是被这一句话给吸引的。”

    “对,对,这句话虽然嚣张,但不得不说,这句话说得够有气势。而且,曹植的天纵奇才,也确实体现了这一句话。不过,张教授,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

    张春摇摇头:“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问题,但是,各位或许不知道,这句话并不是谢公义说的。”

    “不是谢公义说的?”

    群里众人有些糊涂了:“不是谢公义说的是谁说的,黄教授不是说这句话是谢公义说的吗?”

    “奇怪了,张教授,您这意思说的是什么,我们怎么没听懂。”

    “好吧,那我就详细说一下吧。”

    整理了一下思路,张春说道:“谢公义这个人的确是南北朝时期一位太守,而且谢公义这个人的确也很有才华,也很傲。有一次他跟朋友聚会,曾经说过自己的才华天下无双,这个世界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但是,他并没有说“才高八斗”这句话。”

    “我好像听明白了。”

    群里有人冒泡说道:“也就是说,这句话是黄一凡黄教授说的?”

    “正是如此。”

    张春点了点头。

    “我靠,这这这……”

    被张春这一说,群里众人一下子爆炸掉。

    “妈呀,黄教授之前还说这句话不是他说的。尼玛,这分明就是他说的嘛。”

    “我算是明白了,黄教授简直是谦虚的过份呀。”

    张春这一解读,众人一下子回忆起当初看百家讲坛时的情形。现在想来,当时黄一凡教授将这一句话安在谢公义的头上,这完全是将举世的才华隐藏起来。而哪怕就是如此,一堂课下来仍是将无数人给震撼得说不出话。

    这份才华,该当到了何种地步。

    “既然如此,张教授,您别告诉我最后曹植所写的七步诗历史上也没有。”

    “七步诗历史当中倒是有。”

    张春回答说道:“历史当中有七步诗这个典故,同时,曹植两兄弟争夺世子之位的历史也是真的。不过,历史当中关于七步诗仅仅只是说了一个典故。也就是说,历史当中记载的是曹植在七步里面做出了一首诗,但作出的这一首诗到底是什么,却没有流传出来。”

    “我了个去,黄一凡教授这是在改写历史呀。”

    有人惊呼说道。

    “不,这不是改写历史。”

    张春说道:“各位,还记得司马君写史传的时候说过的话吗?”

    没有等别人回答,张春说道:“司马君在他的史传当中提到了为何写史传的原因,他说,历史当中有太多太多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埋没的真相,有的时候,这种真相如果没有一个出色的史学家去加以撰写,那么,这种真相就会被埋没,世人无从知晓。而他所做的,便是将一些被人们所遗忘的历史重现。”

    “黄教授现在所做的事情,或许与司马君大人所做的事情一样。如果不是黄教授这一节课,或许,再过1000年,我们也不会知道曹植这人到底是谁。”

正文 第七百零三章:三国,我来了

    “黄教授,我敬你一杯。”

    还是水木,赵之文无比兴奋的向黄一凡敬酒:“黄教授,没有你,恐怕我们百家讲坛已经被腰斩。”

    “客气了。”

    黄一凡谦虚的说道:“百家讲坛这个节目本身上立意就很高,哪怕没有我,相信贵台也对这个节目很看重。”

    “不不不,黄教授是您谦虚了。我们央视到底是一个电视台,电视台如果没有收视,怎么说也说不过去。您知道么,您这一堂课之后,昨天台里就亲自发出了表扬通知。肯定了我们百家讲坛,甚至台里还将在广告资源方面加大对我们百家讲坛的宣传力度。”

    “恭喜,恭喜。”

    黄一凡连忙恭喜。

    “哈哈哈,黄教授,同喜,同喜。”

    赵之文今天心情大爽,做了这么久节目,今天难得这么开心。

    “另外,黄教授,可能您还不知道。您这一节课除了让我们百家讲坛受到台里重视之外,因为您的这一节讲课,上头国家宣传。部特意前来考查了我们百家讲坛。几乎可以说,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哪怕我们百家讲坛收视率再度垫底,这一个节目都不可能被下。”

    说着,赵之文又再敬了黄一凡一杯。

    敬完,赵之文又再给自己满上:“黄教授,第三杯酒,我还要敬你。”

    “哎,赵导,你这怎么套路起来了,敬了一杯又有一杯,这都连敬两次了。”

    “不不不,黄教授,第三杯一定得敬您。”

    赵之文摇摇头:“黄教授,这一杯,您先听我说完。”

    端着酒杯,赵之文说道:“前两杯是敬黄教授您对我们百家讲坛的帮助,这一杯,我敬您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百家讲坛节目。不怕黄教授耻笑,在此之前,我们对于百家讲坛的认识其实一直比较肤浅。我们也一直将百家讲坛定义为学术型的节目,虽然百家讲坛本身就是一个学术型的节目。但是,我们并没去考虑该如何将这一个节目做好。直到您出现,您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百家讲坛。也是您让我们完全的认识到了,真正的百家讲坛节目应该怎么做。所以,这杯酒,我必需敬你。”

    说完,赵之文又是一干而尽。

    三杯酒敬完,整个饭局变得轻松了许多,在坐各位都是天南地北,一通海侃。

    “唉,完了,完了。”

    饭吃到差不多,有些酒足饭饱的孔书俊突然说道。

    “咦,孔老,什么完了,完了,您这是吃得太饱了?”

    黄一凡坐在孔书俊边上,说道。

    “呵呵,小家伙,怎么会。”

    孔书俊笑骂了黄一凡一句:“我是想说,你这家伙最近一登上百家讲坛,我们这一些老教授都没饭吃了。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嘛,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现在学校,大家一口一句黄教授,哪怕是校外,也是一人一句黄一凡先生。不行,老赵,您看,下一期百家讲坛节目让我上怎么样。”

    “哈哈,孔教授,随时欢迎呀。”

    赵之文知道孔书俊开玩笑,附合的说道。

    “切,这回答的真虚伪,我怕我要是去你们那里再来开课,估计一大堆人又要开骂了。那个死老头,怎么又来上课啦。前几期上得什么样呀,怎么这么厚脸皮,霸着百家讲坛不走。算了,算了,人也老了,怎么好意思再去丢脸。”

    “孔教授,瞧您说的,您的学识我可是很佩服的,怎么可能丢脸。”

    黄一凡也是跟着说道。

    “少来,早知道不介绍你到百家讲坛了。哦,对了,下一期节目黄小友,你准备上什么课?”

    “还是历史人物欣赏。”

    “嗯,这个方向不错,题目虽小,但所讲内容却很丰富,比之单纯的拿一个历史事件介绍一大堆人物有意思多了。你的第一期节目,曹植这个人物就选得很好,即是才子又有话题,讲得也妙。不过,那下一期历史人物讲谁?”

    “这个还没定好,你们觉得我应该讲谁?”

    本来黄一凡是有计划的,只是,在黄一凡讲完了曹植之后,黄一凡却是稍稍起了其他的心思。

    “讲谁我觉得都可以,不过,经你这么一讲曹植,我倒是对三国这一段历史感兴趣了。”

    说到历史,孔书俊也是历史大家,接着说道:“在我看来,三国这一段历史涌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虽然比起战国来说差了一点,但我觉得三国也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是呀,孔教授所说不错。”

    边上的赵之文附合说道:“虽然我并不是特别懂历史,但上次黄教授您讲了一段曹植,我就特别去看了一下三国的历史,感觉三国历史也很精彩。而且大家感觉新鲜,比之战国这种大家翻来覆去讲了几百上千遍的历史,大家感兴趣多了。”

    “这也正是我所考虑的。”

    黄一凡点了点头。

    此前黄一凡是不准备讲三国的,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三国演义。考虑到没有三国演义的三国,他的精彩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之所以讲曹植也并不是想讲三国,只不过是因为曹植比较有话题。讲完曹植之后,黄一凡本来是想讲汉朝的韩信。不过,但看到一系列普通大众因为讲了曹植而去查找三国历史之时,黄一凡又重新考虑起三国了。

    正如孔教授与赵之文说的一样,三国历史的精彩程度同样不凡。哪怕就算是没有三国演义,如果讲得精彩,同样可以给人眼前一亮。而之所以他们认为三国没有战国精彩,只不过是因为受到了这个世界四大名著之一的战国演义影响。如果自己真的将这三国讲好,在黄一凡看为,没有三国演义的三国,恐怕也未必输于战国,甚至未必输于战国演义。

    而且说起来,三国还真是有无数的英雄人物可以解说。且不说三国的刘备,曹操,孙权,单独拿其中任何一方的大将,谋士,都能讲他个几天几夜。甚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亦是可以无比精彩的加以评析。

    “当然,黄小友,我们只不过是建议而已,您完全不必再意我们说的。”

    孔书俊怕自己的建议影响黄一凡的思路,连忙说道。

    “不,孔教授,您的建议非常好。”

    黄一凡点了点头,内心却是越来越坚定,一个声音在他的脑海响起:“三国,我来了。”

正文 第七百零四章:曹冲称象

    “黄教授,这节课讲什么?”

    曹植播放之后,黄一凡又去了一趟央视,开始录制第二期百家讲坛课程。

    此时央视工作人员还在调试设备,录制还未开始,黄一凡便与台下一众观众闲聊起来。

    “呵呵,你们希望我讲什么呀?”

    听到台下有人寻问,黄一凡笑着问道。

    “黄教授,讲三国吧,上一期节目听了您的曹植感觉很不过瘾呀。”

    “黄教授,最近几天恶补了三国历史,我突然对三国感兴趣起来了。只是我们读书少,虽然看了三国历史,但很多内容却品味不出道理来。”

    “是呀,黄教授,就讲三国吧。”

    看到一众人等不时都说三国,黄一凡笑了笑:“那好,就按大家意,这节课继续讲三国人物。”

    看来大家对于三国真的是非常感兴趣,黄一凡点了点头。

    随便聊了一会,这时,各个设备已经调戏完毕,黄一凡也正式开始录制。

    “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时期有一个叫孔融的大家,传说他是一位圣人的后代。历史上评价,孔融这个人自小就表现的文采不凡,不仅如此,在才之外,孔融还很有贤德,可以说是德行很高,受备他人称颂。而孔融的德行高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呢,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证明。”

    孔融在前世可以说是很知名的一位,但是,这个世界上因为没有了孔子,所以,孔子的第十九世孙“孔融”也就并不出名。再加上国内研究三国历史的也并不多,大家对于三国还处于一个比较陌生的情况。所以,对于孔融,很多人都不了解。

    “孔融小的时候就很乖巧懂事,4岁的时候就可以背读很多诗篇,而且还懂得很多礼节。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几个吃。父亲就叫孔融将这一些梨分给兄弟同吃,这一些梨有大有小,孔融自己先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其余的他便按长幼顺序分给了兄弟们吃。父亲的朋友看到很奇怪,就问孔融,你怎么拿最小的一个梨子呢,怎么不拿大一点的?孔融就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应该给哥哥吃。父亲朋友听了更是惊讶,又问道,你也不是最小的一个,你也有弟弟,为什么你还是选最小的一个?孔融再次回答,他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让着弟弟,所以我应该吃最小的一个。这个故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