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曹芳自己反应了过来,马上清醒道:“那啥,小沈你出去坐一会吧,剩下的我来就行了。”
    “阿姨,没事的,我帮您吧。”
    “菜都择完了,不用帮忙,你洗洗手,去看一会电视,马上就能吃饭了。”
    “……”
    在曹芳的坚持下,沈茜只好出了厨房。
    她刚出来,曹芳就喊李程远进了厨房。
    李东见她脸色不太好,小心翼翼道:“没事吧?我妈说什么了?”
    “没事,阿姨没说什么。”
    “真的?我去问我妈……”
    “别!”
    沈茜喊了一声,看了厨房一眼,压低声音道:“阿姨问我多大了。”
    李东嘴角抽动了一下,眼神闪烁道:“你怎么说的?”
    “照直说呗,还能怎么说。”
    李东一听就苦笑道:“是我傻了,我就说有什么事忘了跟你提一嘴。你就跟她说你25才对,反正又看不出来。
    你看你皮肤多嫩,说22都有人信,好好的说什么大实话!”
    沈茜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少恭维我,我就30,怎么了,难道还不许我30了?”
    “不是这意思,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懂吗?”
    沈茜哼了一声,过了一会才咬牙道:“你不早说!我怎么知道你说没说过!”
    李东干笑一声,接下来两人大眼瞪小眼都没了说话的兴致。
    对李东而言,年纪其实无所谓。
    沈茜是比他大,可按照前世的年纪来算,李东比她要大几岁才对。
    可对父母而言,那就不一样了。
    七八岁的差距有时候可能会盖过所有的优点,李东就算没想过现在结婚,也希望沈茜和秦雨涵都能得到父母的肯定。
    男人总是贪心的,尤其是到了这时候,李东希望两个女人都能和他走到最后。
    沈茜那边,老杜就不说了,想得到沈雪华的祝福恐怕难如登天。
    自己父母这边要是也不赞成,那只会让李东和沈茜更难受。
    ……
    厨房。
    曹芳低声絮叨了几句,李程远漫不经心道:“这事你还是别瞎操心了,东子的事让他自己处理,咱们什么都不知道,操心也没用。”
    “瞧你说的,我儿子我能不操心吗?”
    曹芳瞪了他一眼,又压低声音道:“沈家姑娘比东子大这么多,别看现在长的水嫩,可女人都容易老。
    你说再过些年,她和东子还搭吗?
    我看秦家那丫头还是合适一点,起码和东子差不多大……”
    李程远不以为然道:“我倒觉得无所谓,会过日子就行。
    其实我倒想东子找个比他大一点的,能管着他。
    你看咱儿子,现在咱们能管到他吗?就得找个比他大的,能把他收拾的服帖就行。
    我看沈家丫头还行,至于年纪,咱们村的陈富强,他媳妇比他还大十多岁呢,日子不也过的好好的。”
    “那能一样吗?陈富强能和咱们东子比?再说那时候农村能娶个媳妇就不错了,陈家湾穷乡僻壤的,富强他媳妇还是童养媳,那是把富强当儿子养……”
    “我就是随口说说,这事我不掺和。”李程远怕了老婆长篇大论,急忙撇清自己。
    曹芳再次瞪了他一眼,咕哝道:“就知道你不上心,回头我再找人商量商量。”
    李程远也没问她找谁商量,不外乎曹瑜、林梦、陈静这些人。
    不过李程远知道,问了也白问,这些人哪敢管儿子的事。
    他虽然没文化,可不代表智商低。
    儿子现在事业这么成功,曹瑜、林梦这些人都差不多靠儿子吃饭。
    这种情况下,谁敢乱说话,坏了李东的事,后果可不那么好看。
    ……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程远没怎么说话。
    倒是曹芳,好像忘了年纪的事,一个劲地给沈茜夹菜,笑容满面地找沈茜聊天。
    曹芳的口音有些重,沈茜有时候听的其实不是太懂,不过全程都做到了面带笑容。
    双方交谈的有模有样,李东倒是没看出什么不好的兆头。
    饭局结束,勉强算宾主尽欢。
    沈茜帮着收拾好碗筷,又坐下陪李程远夫妇聊了一会。
    到9点多的时候,沈茜便主动提出告辞。
    听她要走,曹芳连忙道:“再坐一会吧。”
    沈茜笑道:“不了,叔叔阿姨,明天还得上班呢,时间也不早了。再说你们也要休息,我就不打扰了,下次有机会再来。”
    “那我送送你……”
    “不用不用。”沈茜连忙拒绝道:“我自己就行。”
    “我送沈茜吧,爸妈,你们早点休息吧,我晚点回来。”
    曹芳见李东这么说,只好道:“那记得把小沈送到家,外面还下雪呢,大晚上的路上注意安全,天要是太晚了就不用回来了。”
    说完这话,曹芳觉得又有些不合适,干咳一声道:“你明天还得上班,去省委大院那边也一样,我和你爸这边你不用操心。”
    “知道了。”
    李东应了一声,沈茜脸色微微泛红道:“叔叔阿姨再见,那我先走了。”
    “嗯,路上小心点。”
    “……”
    ……
    下了楼,沈茜长长呼了口气。
    李东见状笑道:“还紧张呢?”
    沈茜没接话,而是问道:“你说叔叔阿姨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多好的闺女,没看我爸妈笑的多开心。”
    “是吗?”沈茜有些不自信,轻叹道:“其实我觉得自己也挺好的,就是……哎,算了,不管了。”
    李东知道她的意思,故作无赖地搭住她的肩膀,笑哈哈道:“想那么多干嘛,妹妹,走了,哥哥送你回家。”
    沈茜翻了个白眼,嗔道:“作死呢,谁是你妹妹!”
    “情妹妹也是妹妹,一样的,走了走了,晚上不回来了,哥哥好好照顾你。”李东贱贱地笑了一声。
    “去你的,没个正经!”
正文 第882章 远方的两大转折点(万更求订阅)
    小年一过,春节也不远了。
    持续20多天的大雪,渐渐走向了尾声。
    然而纵然雪停了,后续影响也没那么快消散。
    堆积的雪山,可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
    当然,只要雪停了,一切都好说。
    江北省政府开始了灾后救援工作,帮助灾区恢复正常生活,能让大家过个好年。
    各大集团,也纷纷伸出援手。
    2月1号,远方集团率先捐助500万现金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另外远方还在储备不多的物资当中,抽掉了价值500万的棉被、羽绒服、帐篷之类的生活用品深入雪灾严重的地区进行支援。
    偌大一个华夏,这次受灾地区不少,500万的物资只能说杯水车薪。
    然而在这时候,捐助物资比钱甚至更重要。
    各地都是赞声一片,远方收获不小。
    ……
    2月1号。
    李东召开了高层会议,汇总这次大雪得失。
    孙涛第一个发言,对超市工作进行汇总。
    “这次大雪,我们在华东地区的市场份额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不单单是华东,包括鄂省、山城这些地方,我们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大雪之前,我们在华东地区的市场份额大概在14%左右,到现在,虽然还没完全统计,不过大体上我们的市场份额能占到20%。
    而华润方面,之前在华东的市场份额要比我们稍高一些,大概在16%左右。
    这次华润损失不大,涨跌应该不明显。
    主要还是其他几家连锁超市,这次受到的打击比较大。
    尤其是家乐福、大润发、乐购这几家,因为当时不少人抵制他们,后来我们万家网上线,这些超市生意一落千丈。
    具体的市场份额,我们暂时还没做统计,恐怕只能等他们报表出来才能有个大致估算。”
    李东众人都微微点头,显得很是满意。
    别的地方不说,起码在目前,华东地区,远方终于第一次超越了华润。
    20%的市场份额,看似不多,实际上却是惊人的。
    要知道,远方可是拿下了江北和苏南几乎大半以上的市场,这样也才20%左右。
    倒不是别人比他们强,只是华夏太大,华东太大,一家超市想占据太多的市场份额不现实。
    一些本土超市,规模也许不大,可胜在量多,很多农村、城镇、小县城这些地方,远方这些大超市并未深入下去,全是一些本土超市占据市场。
    远方这些大型集团,主要瓜分的还是规模以上的城市市场。
    就算这20%,其实也是水分多多,远方毕竟只是一家集团,统计出来的数据不会那么准确,一些地方恐怕都没统计到。
    不过不管怎么说,超过华润应该是肯定的。
    不管是暂时的也好,还是后续一直会如此,起码远方这次胜了。
    成立4年不到的时间,远方第一次在大区域范围内战胜了一家当过全国第一的连锁超市。
    孙涛说完,李东有些感慨道:“记得06年收购时代的时候,当时我去苏南那边签合同,被媒体给堵住了。
    那时候媒体记者跟我说,他们说物美、百联这些企业不看好远方,觉得远方并购时代是把时代和远方带向末路。
    有记者问我,压力大不大,有没有信心,怎么看待这些老牌巨头的分析。
    我当时怎么回答的?”
    这事孙涛最清楚,当初主持收购的就是他,李东说话的时候他就在旁边。
    回忆了一下,孙涛笑道:“当时您说远方胜过物美是铁板钉钉的事,至于百联,单独拉出来溜溜也不怕他们。
    记者又问你是不是向百联、华润他们下战书,意在争夺华东市场,又说咱们才成立两年时间,肯定不是对手。
    反正大概就是这意思吧,记得我当时都吓坏了。
    那时候百联和华润,在咱们眼中可是巨无霸,我想着咱们可不能得罪了他们。
    就算心里想着要来涿鹿中原,我都不敢说出来。
    这才两年不到的时间,谁能想到,此时此刻,我们超越了百联,超越了华润。
    哪怕仅仅是此刻,仅仅是在华东,可这一切都表明咱们不弱于这些巨头企业。
    当初恐惧的对手,如今再看过来,发现好像也不过如此,还真是造化弄人。”
    这份感触,也就李东和孙涛少数几人才有。
    那时候是真的艰难,收购时代的时候,远方都没钱。
    孙涛提出这个计划,李东还说他疯了。
    时代比远方都要庞大,以小吞大,李东当时都没敢想。
    最后,远方赢了,吞并了时代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记者问话,李东其实心里也忐忑,人家问他华润和百联谁厉害,谁是他的最大对手。
    李东怕得罪两家,嘴上说的狠,语气却是半开玩笑的那种,甚至都不敢放什么太狠的话语。
    然而,到了现在,昔日被视为神话的巨无霸,好像也不算什么。
    在华东地区,远方才是王者!
    而这一切,用了两年时间,准确的说,从收购时代那天开始算,至今不过一年半。
    想到这些,李东看向孙涛道:“有今天这一切,还得多亏孙哥。”
    李东很少在正式场合叫孙涛孙哥,今天也是有感而发,孙涛闻言连忙道:“这都是李总和大家的努力,可不是我的功劳。”
    李东摇头道:“大家的功劳我不否认,不过远方超市,能有现在你才是最大的功臣。
    远方超市其实有两个巨大的转折点,这两个转折点都是孙哥你力排众议,最终才有了现在的远方超市。
    04年东平店开业的时候,那时候我想的是一家门店足够了,主要是给我父母养老。
    我当时没想过一心做超市,这是心里话。
    我那时候一门心思钻到平川,想在平川大展手脚。
    我想着,做房地产,做互联网,开网吧,真的,什么都想过,就是没想过把超市做大。
    是你,在东平店开业一个月之后,告诉我说,咱们可以扩张了!
    扩张到整个青阳地区,那时候我真的被吓了一跳,觉得你疯了。
    咱们手上才几个钱,营业第一个月,赚的好像不多,还不足够再开一家门店的。
    可你说,要不不开,要开就往大了开,整个青阳地区,一下子就出现了五家门店。
    也正因为这五家门店,让我尝到了甜头,然后才有了现在的龙华店,才有了远方超市公司。
    这是第一个转折点,可以说,如果不是这一次,就没有之后的远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