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位- 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利于领导班子团结的话,有些事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不一定非要说出来……”。

两人开了几句玩笑,段泽涛请林子桐在沙发上坐下,正色道:“子桐,开发区和工业园的情况真的如此严峻吗?我印象中星州市开发区还是国家级开发区,以前我在山南市任市长的时候还曾经参加过学习星州市开发区的经验交流会呢,怎么一下子就变得如此糟糕了呢?……”。

林子桐叹了一口气道:“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星州市开发区里的企业主要有三大块,一类是原本星州的大型国有企业改制后整体搬迁至开发区的,象星州纺织集团等企业,二类是招商投资引进的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象M国通用在星州的零部件生产基地,LG华夏等企业,三是这几年新崛起的民营资本企业,象远东企业集团等……

“这三类企业都主要以进出口加工型企业为主,虽然规模都还可以,但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产业链,现在国际经济环境不好,对我们开发区的企业冲击相当大……”。

段泽涛插话道:“那市里没有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过功夫吗?……”。

林子桐摇了摇头道:“早几年我就曾经就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递交过专题报告,不过那时候开发区正是红火的时候,效益也很好,年年都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开发区,所以没有引起重视,再一个开发区和工业园的党委书记谢自立这个人比较强势,又是市委常委,他把开发区当成了自己的自留地,根本不允许别人插手,我也是有心无力啊!……”。

谢自立?记得上次在赵明德家的时候,赵明德就专门跟自己提到了这个人,说他和胡健强一样是袁志农的铁杆心腹,看来自己要想对开发区和工业园动刀子的话,阻力也不会小啊,段泽涛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第二天段泽涛在林子桐的陪同下,前往星州市开发区进行调研,星州市开发区不愧是国家级开发区,连绵的钢结构产房一眼望不到头,十分的大气,整齐地按方格形布局的柏油马路宽敞而整洁,路口的路牌都分别用英文、汉文、韩文三种语言进行了标识,显得十分规范。

星州市开发区经常有省市各级领导甚至中央领导来视察,所以对于接待领导视察算是轻车熟路了,段泽涛来到开发区办公大楼的时候,远远就看到大门口彩旗招展,一条“欢迎上级领导到星州开发区指导工作”的横幅十分显眼地挂在正门口,估计是早就制作好了的,随时可以挂出来用,反正来视察的都是上级领导,放之四海而皆准。

开发区党委书记谢自立早已带着开发区的工作人员排成整齐的两排在办公大楼前列队迎接,他们都穿着统一的黑色西服,胸前挂在印有照片和姓名职务的工作牌,倒也像模像样,显得十分规范。

段泽涛的专车刚停稳,整齐的掌声就响起来了,还有两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女工作人员跑上来献花,谢自立满面笑容地迎了上来,“欢迎欢迎!段市长刚上任第一站就到我们星州开发区来调研,足见对我们开发区工作的重视,我们开发区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倍感振奋啊!哈哈!……”。

段泽涛对这一套官样文章很不感冒,随手把女工作人员献的鲜花交给一旁的方东民拿着,深深地望了谢自立一眼,谢自立四十来岁,却保养的很好,没有一般官员的大肚腩,脸上也是容光焕发,看起来很年轻,西装革履,衬衣雪白,油光黑亮的头发上打了摩丝,一丝不乱,显得很有气派,一看就是个厉害角色,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笑道:“自立同志摆出这么大阵势来欢迎我,我可不敢当呢,你的开发区一年的工业总产值占了整个星州市的一大半,我敢不重视吗……”。

谢自立为人一向自负,也有些得意地笑了起来,对段泽涛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段市长,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水果和茶水,段市长是不是先到会议室去休息一下,听一下我们的工作汇报……”。

段泽涛摆摆手笑道:“先不忙听汇报,我这个人相信自己的眼睛超过自己的耳朵,我们先到开发区的企业去看看吧,看完现场情况我再来听你们的汇报不迟……”。

谢自立心中一凛,看来这个段泽涛来者不善啊,他接待来开发区视察的领导多了去了,就连中央级的领导也不少,从来都是按着自己安排的视察程序走,先到会议室听汇报,再到安排好的企业走马观花地看一圈,发表几句套路性的指示,或者表扬几句就走了,这个段泽涛偏要特立独行,可千万别整出什么幺蛾子才好。

第四百八十二章门面光鲜

谢自立带段泽涛去看的第一个点是世界五百强企业M国通用公司在星州设立的零部件生产基地,这差不多是星州开发区的门面,凡是有领导下来都是要必看的点,这个企业是谢自立的政绩工程,所以谢自立自是十分上心,一路上一直滔滔不绝地向段泽涛介绍着这家工厂的情况。

通用公司对这种接待华夏官员视察的活动十分不感冒,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华夏的官员这么喜欢来视察,每个月都要接待好几波这样的视察,而且那些官员还喜欢不懂装懂,胡乱地指手画脚。

所以通用公司也只派了一位副总来出面接待,这还是看在段泽涛是地头蛇的份上,这位副总是位五十来岁的典型M国人,名叫史华德,十分倨傲,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鼻孔朝天,和段泽涛握手也是触手即放,显得十分敷衍,谢自立在一旁看得十分着急,生怕段泽涛不高兴。

不过段泽涛显然没把这样的小节放在心上,而是主动用娴熟的英语和史华德打起了招呼,史华德眼睛一亮,段泽涛的英语口音十分纯正,而且很多发音都是M国贵族才习惯用的,史华德的态度立刻大大的好转了,而陪同视察的星州市政府工作人员也都大感惊讶,如今能直接用英语和老外对话的政府官员可不多呢。

而接下来对车间生产线的视察更是让史华德对段泽涛肃然起敬了,段泽涛明显对于现代企业生产管理颇有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提到了点子上,而他随口说出的建议更是让史华德也觉得十分有建设性。

段泽涛向史华德询问道:“史华德先生,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通用公司只在星州设立零部件生产基地,而不将在华夏的整车生产和组装基地也放到星州来呢?这样不是可以大大地降低你们的生产成本吗?!……”。

史华德耸耸肩道:“尊敬的市长先生,您要知道一辆汽车有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我们不可能全部自己生产,一样要从定点的生产企业采购,星州并没有这样的配套生产企业,所以我们不可能把在华夏的整车生产和组装基地也放到星州来,甚至我们总部也在考虑,如果有更合适的地点,有可能会把这个零部件生产厂也要搬迁过去……”。

段泽涛微笑道:“那如果星州能够引入或开办相关的配套生产企业,通用公司是否会考虑把在华夏的整车生产和组装基地也放到星州来呢?! ……”。

史华德大喜过望,兴奋道:“如果星州真的能做到这一点,我一定会郑重地向总部提出建议把在华夏的整车生产和组装基地也放到星州来,不过你真的确定星州能做到这一点吗?要知道我们通用对于配套生产企业的要求十分严格的,要达到我们的要求可不容易呢……”。

段泽涛呵呵笑道:“史华德先生,事实上星州将要打造一个完整的汽车生产产业链,我们将规划一个全新的汽车工业产业园,不仅是通用公司,我们还将吸引更多的知名汽车生产企业落户星州,请相信我们一定能说到做到,我认识罗斯才尔德家族的罗伯特先生,他可是M国福特公司的股东之一,我相信他一定很乐意为我穿针引线的……”。

史华德惊讶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位华夏的政府官员居然认识罗斯才尔德家族的继承人,这简直太不思议了,态度就变得更加谦恭了,连连点头道:“那我们将拭目以待,如果您真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总部一定会把在华夏的业务中心搬到星州来……”。

因为段泽涛是直接用英语和史华德交谈的,一旁的翻译就无用武之地了,陪同的星州市政府工作人员大都英语水平一般,听不懂两人在谈什么,但林子桐和谢自立都是懂一点英语的,隐隐约约听懂了两人的谈话,都大吃了一惊,林子桐自是十分兴奋,跟着这样神通广大的老板简直太有奔头了,而谢自立则是阴晴不定,这位新市长如此厉害,袁书记只怕有得头疼了,自己和段泽涛做对,到底值不值得呢。

最后史华德十分恭敬地送段泽涛出了通用零部件生产基地,段泽涛向谢自立问道:“自立同志,下一个点准备去看哪个企业呢?……”。

谢自立还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之中,见段泽涛发问才回过神来,连忙道:“下一个是LG华夏,这是H国LG集团和星州的华夏电子合资的企业,目前他们生产的电子管占据了全国70%的市场份额,也是我们星州开发区的大户……”。

段泽涛皱了皱眉头,摆摆手道:“我来开发区是来找问题的,不能只看光鲜面,LG华夏下次有空再来看吧,我听说纺织业一直是星州的传统强项,我们江南省最大的纺织企业星州纺织集团就在开发区里,第二个点就去星州纺织集团吧……”。

谢自立心里就咯噔一下,星州纺织集团是星州的老牌国企,历史上也风光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管理不善陷入了困境,改制以后好不容易走出了泥潭,刚有起色又正好碰到国际经济危机,而纺织行业对于国际进出口的依赖性很大,如今又再次出现了亏损,星州纺织集团的总经理邓华立天天向他诉苦,希望政府能给政策,给扶持,谢自立一提到星州纺织集团就头大,如今听说段泽涛要去星州纺织集团调研,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但既然段泽涛点名要看星州纺织集团,谢自立也不好表示反对,只得临时改变路线,领着车队改道往星州纺织集团去了,在车上谢自立专门给邓华立打了电话,“老邓,段市长要到你们星州纺织集团来调研,你赶紧准备一下,车队马上就到了……”。

想想还是不放心,他了解邓华立的性格,也是个喜欢特立独行,放炮仗的,必须提前打打预防针,“老邓,这是段市长上任后第一次下来调研,你嘴上可得把把门,不该说的话绝不能乱说,要不然激怒了段市长,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到你头上,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第四百八十三章邓大炮仗

说起这位邓华立也是一位奇人,他从普通工人做起,一直做到星州纺织厂的生产副厂长,因为和当时的厂领导为了纺织厂的事起了冲突,又被降职成了普通工人,还下了岗了。

后来星州纺织厂改制组建星州纺织集团,他又被星州纺织厂的职工们民主选举推选为星州纺织集团总经理,可以说星州纺织集团能够改制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他功不可没。

不过这个邓华立能力有,搞生产抓经营是个好手,纺织厂里那点门门道道别想瞒过他,但却是个火爆性子,别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邓大炮仗”!意思他说话太直,不会绕弯子,经常一讲话就雷死人。

邓华立不会溜须拍马,逢迎上级,曾经市里因为他改制有功提拔他到市轻工业局当局长,可他却不习惯机关单位那种勾心斗角的氛围,干了没一个月就主动请辞要求重新回星州纺织集团,哪怕当普通工人也不愿意当局长了。

市里的领导也拿着这个炮筒子头疼,不过看在他对纺织厂经营有一套的份上,就仍让他回星州纺织集团当了总经理,但这时候的星州纺织集团已经大不如前了,又受国际环境的影响,邓华立也有些回天乏力,只得天天往开发区管委会和市政府跑,要政策要扶持,搞得领导们看见他就头疼。

邓华立也听说市里来了一位新市长,正准备去找段泽涛呢,段泽涛就下来调研了,自然是大喜过望,至于谢自立给他打的预防针也自然被他当成了耳边风。

段泽涛来到星州纺织集团的办公区,这里布置得十分整洁,墙上的布告栏上张贴着企业的一些图表数据,显得井井有条,让段泽涛对这个企业的掌门人有了一丝好感。

邓华立带着几个厂领导在门口迎接,其他的工作人员则仍在井然有序地工作,谢自立下车就狠狠地瞪了邓华立一眼,这个邓华立也太不会办事了,自己还提前打了招呼,他却就带着这么几个人在门口迎接,连个欢迎标牌都没有,也太寒碜了。

段泽涛却点了点头,他最不喜欢搞大排场的迎来送往,邓华立的安排正对他的胃口,仔细地打量邓华立,这个四十几岁的汉子满脸风霜,衣着朴素,没一点总经理的派头,而和他握手的时候也能摸到他手上那厚厚的老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