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泓明脸上微微笑着,大米也是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嘴里面随着小米的歌声,也在轻轻哼唱着。
其实,在大米看来,这首《千年食谱颂》的歌词,怎么看都是舒泓明写给她的。而且,《千年食谱颂》整体的旋律欢快,虽然略有瑕疵,但也是她喜欢的类型。只不过,这首歌她要是唱出来,简直太掉节操了,她才不唱呢……
当然,小米唱得也很不错,似乎很有感觉。
小米继续唱着,把一连串的歌词唱完后,一双萌萌的大眼忽然看向隔音室窗外的舒泓明和大米,还伸出手指点了一下他们两个人,眨巴着眼睛、脸上表情俏皮,继续唱道:
“……和你一起去周游
其实我只想到处吃个够
大江的南北通通尝个透
却不敢让你知道
怕你会嫌弃、你会受不了~”
舒泓明、大米愣了一下,然后大米反应过来,虎着脸瞪着隔音室里面的小米,有些哭笑不得地轻声骂了一句:“这个臭小米!”
她当然看出来,小米这是故意唱歌气她,讽刺她是吃货呢!
小米可没有跟谁一起去周游过,真正“一起周游”过的,就是她和舒泓明……
舒泓明也有点小无语,扭头一看偷笑中的喀秋莎和刘默然,无奈地瞪着小米。
很快,《千年食谱颂》的上半段唱完,趁着过门音乐的时间,小米向着舒泓明、大米做了个鬼脸——好吧,她刚才就是故意的。
录歌继续,多了小米的这些“小动作”,这首歌录制的时候反倒更有感觉,那种俏皮、可爱、萌的感觉更加突出。
不知不觉中,伴奏已经到了最后,小米唱完“就不要挣扎了,趁热吃”后,尾声音乐结束,小米看着舒泓明和大米,轻声问道:“大舒,大米,人家唱得怎么样啊?”
“嗯……很不错。”舒泓明点了点头,“我们再多来两遍吧!”
小米的表现已经很好了,不过,舒泓明总觉得,小米应该能唱得更好!
“噢!”小米答应了一声,然后觉得口袋里手机震动了一下,连忙拿出来一看,上面是一条大米发来的短信:
看我回家收拾你!
小米看完短信,又向大米做了个鬼脸,然后脑袋来回摆啊摆的……
《千年食谱颂》的录制还算顺利,小米唱得本来就很不错,有个六七遍就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后期的工作了。
时间到了中午,《千年食谱颂》录歌搞定,舒泓明、大米、小米一起在舒泓明的办公室里面吃着“工作餐”,姐妹俩又闹着小别扭,没一会儿消停的。
吃完了午饭,两个丫头都安静了,坐在一起休息着,小声地聊着天。
忽然间,办公室外响起了敲门声,舒泓明一声“请进”,紧接着便看到冯畅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笑容:
“大舒老师,大米,有好消息。本届金梅奖的提名名单出来了,《那些年》一共获得五项提名!”
第四八三章换个最佳女演员行不行?
“金梅奖的提名名单出来了?”
大米两眼一亮,急忙问道:“冯经理,我们都获得了哪五个奖项的提名?有没有什么很有分量的?”
冯畅脸上笑呵呵的,开口继续说道:“《那些年》分别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新人、最佳剪辑和最佳原创电影歌曲五个奖项的提名……”
“啊?”大米愣了一下,有点失落——这五个奖项里面,好像没有她最期待的最佳女主角……
不过,大米也只失落了一会儿,紧接着扭头看向舒泓明,高兴地说道:“大舒,你有最佳男演员提名哎!”
小米也跟大米一眼,开心地看向舒泓明。
“呃……”舒泓明有点无语地摸了摸鼻子——这个最佳男演员提名,还真在他意料之外的。他可真没想到,随随便便演部电影,居然就混了个最佳男演员……
冯畅笑着说道:“大舒老师获得金梅奖提名,应该是理所应当的吧?影视圈里面,佩服大舒老师演技的导演可不是一个两个,得到最佳男主角提名虽然意外,但很正常。”
“……话说起来,大舒老师是金梅奖历史上第三位凭处女作获得最佳男演员提名的人。”
“除此之外,大舒老师还有最佳新人的提名,还有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的提名人名字也是大舒老师。也就是说,大舒老师凭一部《那些年》,获得了金梅奖三项提名!在今年的金梅奖里面,大舒老师是获得提名最多的人……”
“恭喜你,大舒老师!”
舒泓明这下子真的有点汗颜了。
他这不过是陪着大米拍电影而已,怎么大米一个提名都没有,反倒是他拿了三项提名?
这感觉……有点坑啊!
“喂喂喂!大舒,你怎么不说啊!”大米伸手推了推舒泓明,美丽的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
舒泓明回神儿,冯畅这时候又笑着调侃道:“大舒老师,您这次要是能直接拿下最佳男演员,那可就是一片封帝了!金梅奖的含金量虽然比金伶奖差一些,但只要拿下最佳男主角,您今后的片酬至少也是一千二百万起步……”
舒泓明苦笑着摆了摆手:“得!冯经理您甭说这些。我又没有兴趣往影坛发展,您又不是不知道……”
他拿个影帝有什么用?而且,要拿影帝哪儿有那么容易?
冯畅看舒泓明那一副嫌弃的表情,心里面忍不住吐槽了——这可是金梅奖的提名啊!换做别人指不定得高兴成什么样子呢,结果到了舒泓明这儿,反而被嫌弃了……
大米丢给舒泓明一个白眼,霸气地给舒泓明下达指令:“你没兴趣往影坛发展,我有兴趣啊!你以后得陪我一起演戏,我当女主角,你就得当男主角……”
大米叽叽喳喳地说着,冯畅看了看手里面的文件,笑着说道:“另外,大舒老师,我们工作室投拍的《老男孩》微电影,也获得了最佳短片的提名。这么算下来,我们工作室本次一共获得了六项提名,算是大丰收了!”
金梅奖的评奖影片是根据上映时间来算的,《老男孩》微电影的上映时间是在09年1月1日,所以也获得了去年的提名。
冯畅又恭喜了两句后,坐在了沙发上,和舒泓明、大米分析起了这届金梅奖,舒米工作室最有可能拿下的奖项。
首先是微电影《老男孩》,这部电影的优点明显、但缺点同样也很明显,在正常情况下来说,《老男孩》难入金梅奖组委会的“法眼”。这次之所以会获得提名,说到底还是因为《老男孩》的惊天成绩——历史上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微电影,要是不给个提名实在是说不过去。
至于获奖?这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点儿。
其次,则是《那些年》的最佳影片提名。
在2009年上映的影片中,元旦档、春节档、暑期档都有不少优秀的电影。金梅奖的最佳影片提名是从多方面考虑的,《那些年》的票房虽然能破十亿,但和别的影片相比,还是差了太多,获奖的可能性也不大。
接下来,舒泓明的最佳男演员提名也是一个道理。
《那些年》中,舒泓明的演技爆表,但同样演技爆表的演员不止舒泓明一个,他又是个新人,获奖的可能性就更是微乎其微了。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同样有“最佳新人”提名的舒泓明获得最佳新人奖的可能性就提高了不少。
至于最佳剪辑、最佳原创电影歌曲这两个奖项的含金量不高,最佳剪辑奖十有八九是“陪跑”,而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则是十拿九稳——在同样获得提名的电影歌曲中,能在乐坛评为金曲的只有《那些年》而已……
冯畅和舒泓明聊了一会儿,起身离开,大米则拿个勺子当话筒,比在舒泓明跟前,一脸认真地假装记者采访:
“大舒老师,在本届金梅奖上,《那些年》获得五项提名,你个人更是获得了最佳男演员、最佳新人、最佳原创电影歌曲三项提名,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嗯……”舒泓明看着大米,笑着说道,“我用我所有提名,给大米换个最佳女演员的提名行不行?”
大米白眼一翻,“啪”地打了舒泓明一下:“不行!”
……
时间到了下午两点钟,金梅奖组委会正式在官网公布了2009年金梅奖的奖项设置和获得提名的影片、演员、导演以及电影人。
这份名单一经公布,所有对此感兴趣的媒体记者、网友、电影人都登陆金梅奖官网,看起了提名的相关内容,然后不少人又被舒泓明、大米惊得下巴砸到了脚上。
大米封爵的事还正火热着呢,舒泓明、大米又“不甘寂寞”,在金梅奖提名名单上露了一次大脸!
这两个“粉嫩新人”的第一部大银幕处女作《那些年》,居然获得了五项提名,而且其中居然还有含金量最高的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新人这三项含金量颇高的大奖提名——
这俩货怎么这么厉害?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第四八四章争议不断
……
“金梅奖提名公布,新晋勋爵大米大屏幕处女作获最佳电影提名”——今日影讯
“‘天才’大舒获金梅奖最佳男演员、最佳新人、最佳原创电影歌曲三项提名,为本届最多”——电影娱乐网
“金梅奖提名今日揭晓,《那些年》剧组为大赢家”——麻花新闻
“本年度最成功的处女作电影,《那些年》获金梅奖五项提名”——红浪新闻
“《老男孩》微电影竞争最佳短片,网络票房破亿能否拿下大奖?”——易迅新闻
“新人电影竟获五项提名,金梅奖评选标准堪忧!”——H易新闻
“你觉得《那些年》最有可能拿下哪项大奖?”——环球娱乐调查
“……”
就在金梅奖官方的公告发布没多久后,媒体记者们的花式报道又开始了。
这些新闻里面,有把新闻和大米封爵联系起来,大写特写的;有把目光投向舒泓明,重点报道舒泓明的;有正面吹捧《那些年》终获成功的;也有质疑金梅奖提名公正性的,至于内容千奇百怪,各种夸张、夸大,不一而足——
媒体记者嘛,由来如此。只要新闻有看点,节操什么的早就被他们丢到爪哇国去了。
话说起来,其实在金梅奖的提名公布前,一些媒体记者就已经分析过《那些年》有可能会拿到的提名,也有不少媒体、大V、影坛名人还发过类似的预测新闻。
不过,在他们的那些“预测”中,《那些年》顶多就是获个两三项提名,还是类似“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最佳电影音乐”这一类没人看中的“边角料”,再好一点的,给预测一个“最佳新人”,这已经是顶天了。
包括一直站在舒泓明、大米这边的红浪新闻,在之前的预测中,也不过就是预测有“最佳新人”、“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最佳造型设计”这三项提名而已——
在他们看来,影坛的“水”比起乐坛来,简直要深太多了,圈子里面关系错综复杂,在影坛没有任何底子的新人新作,能获得提名就不错了,有分量的提名根本就别想。
至于《那些年》的票房有可能破十亿?那又能怎么样?
票房过十亿,最终一个奖都没获过的电影又不是没有?
现如今,金梅奖的提名公布,《那些年》居然获得了五项提名,其中还有“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新人”这三项重量级的提名,让无数人都傻眼了——
《那些年》电影只是新人新片啊!
哪怕舒泓明、大米在乐坛中名气超大,但在影坛里面还是两只实打实的“菜鸟”,一下子拿下这么多提名,根本不合理呐!
当然,不管合理不合理,在金梅奖提名公布的时候,一切已成定局,哪怕《那些年》电影最后五项提名全部落空,也足以说明,《那些年》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像是红浪新闻的报道中,就把《那些年》吹捧得非常高:
“……今天下午,金梅奖组委会公布了本届金梅奖的提名名单,《星河战争3》获得九项提名,为本届获得提名最多的电影。除此之外,最为耀眼的,还有舒米工作室投拍的《那些年》,该影片拿下五项提名,其中还有分量破重的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新人等。”
“……《那些年》电影是一部青春爱情电影,也是乐坛名人大舒老师、大米的大银幕处女作。在这部电影里面,我们不仅仅能看到青春、初恋、爱情、友情、遗憾、回忆等等多元的剧情,而且还看到了大舒、大米精湛的演技和惊人的演绎天赋。”
“……在他们这对儿金童玉女的表演里,柯景腾、沈佳宜两个角色活灵活现。尤其是大舒老师,其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演技之强,已经得到不少导演、电影人的称赞,更是凭此拿下了最佳男演员、最佳新人两项提名,让人惊叹。”
“……时至今日,《那些年》电影上映五周,其总票房却已高达九亿之多,距离‘十亿俱乐部’仅仅只有一步之遥。这无疑说明,《那些年》是一部非常优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