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三国小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爱三国小娘-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彧继续进言:“皇后丧再下一道诏令,令攻袁术,曹操本来就准备打袁术,正合他意,肯定顺水推舟,对于曹操而言,是壮大实力的必经之路,对于朝廷而言,便是驱虎吞狼之计。”

  “有了面子,又有了利益,还有天下名士的百士宴,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曹操只有退兵,还必须是迅速、高高兴兴的退兵!”

  荀彧三言两语将曹操的目的简析的干干净净,双管齐下解决问题,还给袁术引过去了一吃人的老虎,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朝堂上登时大哗,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也有人指责荀彧有为老东家赚官职之嫌,刘协赶紧示意杨彪,杨彪正好是这个意思,立刻宣布召开军事会议,驱散百官,留下三公、伏完、陈纪、董昭和荀彧,调配资源配置,拟诏书,商议曹操的官职。

  朝廷能够拿出手的,只有刚刚被杨修和荀彧拿掉的那个大将军一职,反正都是虚头,几个老头一合计,就是大将军!

  荀彧执笔,草拟诏令,一挥而就,绝对下笔如有神助,让刘协艳羡不已,其他都是董昭的事情,将百张案台以及一应物品、菜蔬、酒肉,能从安邑运送的,立刻起运,当地就有的,备齐单据让正在徐晃军营督军的杨修准备。

  赵温特别交代,来的都是当世大儒,年纪都很大,一定要小心谨慎,配备大夫和车马,千万别怠慢了这些宝贝。

  讨论完毕,已经到了晚饭时分,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都无暇吃饭,匆匆去准备物资起运,只有三天时间,从安邑到大阳,物资运过去至少两天,都不敢大意,刘协反倒是闲人,点名让荀彧和伏完留下吃饭。

  吃饭是假,感谢荀彧是真。

  刘协也不等荀彧搭话,来到荀彧面前深深一揖,诚心诚意。

  “谢谢先生辅佐汉室!”

  荀彧大惊失色,慌忙侧身跪倒。

  “荀知事,皇上年幼,我等垂垂老矣,随时入土之人不堪大用,振兴大汉的重任就落在你们这些年轻人的肩上,皇上这一拜,你安心受之!”

  伏完站起,笑眯眯将荀彧按在案台,刘协的举动,深的伏完赞赏,出去半年,竟然知道拉拢人心了,不得了,看来自己的女儿有福了!

  刘协趁机亲手倒满一杯酒,敬给荀彧。

  荀彧慌忙接住,仰头一口干了,偌大的男人,竟然声音哽咽,刘协跟伏完将荀彧安抚,归于己座,荀彧调整了情绪郑重开口。

  “荀先生,以你之见,夏阳当如何运作?”刘协打心眼要重用荀彧,事先摸一把底,平西将军反叛是谣言,夏阳当然还是朝廷的军队,下一步如何经营夏阳和周边地区,就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这一声先生,让荀彧诚惶诚恐,能让皇帝尊称为先生的人,当世也没有几个人,就算三公九卿几个老头,也不常听到这两个字。

  “皇上垂询,臣不敢不答……”

  ““荀先生,孤身为汉庭之子,有些礼法是要遵守,但请先生相信,不管是谁,只要忠心朝廷,都值得孤尊敬,不用拘泥于虚礼。”刘协笑道,“荀先生,孤一时心盛,攻下夏阳,助羌胡翁主达达铁木夺取肤施,现在已经将两地周围降服,下一步请先生教孤?”

  荀彧沉吟片刻,道:“不知皇上和羌胡翁主达达铁木的婚事可是实情?”

  “是!”

  刘协看看伏完,伏完彷如没事人一般,只有伏完心中明白,与羌胡翁主的婚姻,丝毫不影响伏寿的东宫之位。

  “既然皇上回到安邑,是否在肤施留有大将坐镇?”

  “平西将军、军师莫问,镇西将军麴义!”对于大谋士荀彧,这些丝毫不能隐瞒。

  皇上的话说完,非但荀彧,连伏完都动容,麴义是对付袁绍手下的大将,一个人与公孙瓒对峙两年,对付北方的各族也是独当一面,伏完知道麴义半年前还被皇上打压的抬不起头,转眼就在北方委以重任,用脚趾头也能想到麴义被皇帝降服了,皇帝威武!

  莫问此人也是歹毒之人,荀彧刚来不久,就探知诛杀卫家满门,设计灭掉白波渠帅,妙计击退羌胡骑兵的少年,名叫莫问。

  “如果是此二人,北方勿虑;夏阳的安敦威猛有余而计谋不足,而祢衡此人虽然骄狂,胸中计谋也是多如深山沟壑,可惜祢衡多用奇计险策,攻城有余而守城不足,放在中原扫荡群雄,绝对所向披靡,若是在外族不毛之地,反而不能施展。”

  “以先生意思,谁人能替代督军祢衡?”

  “若皇上不弃,臣愿意为皇上固守夏阳,谋袭左贤王部的北地郡!”

  “不妥不妥,先生大才,孤准备让你守住孤的老窝安邑,安邑万不能有失!”

  “皇上,安邑有董昭一人足矣堪任,更有三公主持大局,安如泰山!”

  荀彧的话在理,祢衡太年轻,一腔热血还需要锻炼,荀彧已经三十六,战争经验老道,由他坐镇夏阳,刘协更加安心。

 
 第八十五章 百士宴 '本章字数:2036 最新更新时间:2013…08…04 00:18:20。0'
  初春被黄河的穿河风恣意撕扯,撕扯成黄河两岸枯草中的冰片。

  黄河南岸,各路大儒云集,在对岸铁戟林立、弓箭上弦的之下,孔融拔剑朗宣黄河长风赋,曰:

  君不见河水啸狂兮,穿长城内外。挟乱世之音兮,镇烁古今。前有昆仑之巅,后有三千飞瀑,抱千山而藐中原兮,养吾辈之始祖,流万世之馨芳。萦九曲而回肠兮,贯天地而通海。融洛水之宓妃兮,有瑶池之仙人。

  观吾皇之厚德兮,布善与斯民。望泰山之极顶兮,聚四方豪英。栖河东之沃土兮,领南北之群雄。扶汉室之将倾兮,传先帝之文明。

  今吾辈之舍身兮,延华夏正统。抗豺狼之师兮,献忠勇魂灵。为子孙肥沃之野兮,为后世万千子民。身化点滴之黄土兮,魂归百里之长河,焕麦黍万年之青青。

  煌煌之水怒而咆哮兮,浩荡荡无尽头。执樽而大笑兮,挺华夏之脊梁,叹百士之慷慨兮,为吾皇而尽忠。

  孔融朗毕,众人皆肃穆而立,一片忠心穿透长空,继而一众大儒举杯相迎,身后百余弟子,朗诵风雅之词。

  虽然朝廷只设置了百张案台,但五湖四海的士子越聚越多,杨修尽抬营中案台,仍不够用,无奈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足量供应酒水。

  眼看参加百士宴的士子已逾千人,孔融、杨修与几位大儒商议罢,面对曹洪万人将士,决不能喝酒谈天,杨修献计,可举办诗词大会,一则用辞赋对抗曹操,二则可以为朝廷招纳贤士,若辞赋优美壮烈者,可向朝廷推荐。

  朝廷派来赵温、招岐、陈纪三位老臣为宴会壮声势,将杨彪和董昭留在安邑坐镇,三人听闻杨修之计大喜,立刻令杨修操办。

  举办辞赋大会,本就是杨修与孔融为百士宴准备的高潮节目,当即通知黄河岸边的各位大儒名士,郑玄等大儒不愿入仕,为身后的弟子考虑,也为三天的百士宴考虑,鼓励弟子们积极参与,一时间黄河岸边汹涌如潮。

  孔融分士子为五组,由管宁,郑玄、胡昭、陈纪、赵温各领一组,每组推三人,最后又五位名士评出前三名,交给皇上过目。

  “凭辞赋入仕,前所未闻啊!”

  “思远兄,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策,朝廷有魄力!”

  “这玩意靠谱吗?”

  “现今朝廷由三公辅政,三公中太傅赵温、司空赵岐已经同意,二比一,入仕绝对没有问题!”

  百士宴转眼成为举士入官的途径,立刻调动了士子的积极性,各位士子质疑之后,发现已经有人开始作赋,赶紧归队,就算不入仕,也是一个认识名士,宣扬自己的途径,还没有想出半句,胡昭已经念出一句五言绝句。

  “大漠飞狼烟,长河起百宴。一樽笑铁戟,满目皆好汉!”

  “谁这么快!”

  “胡昭的弟子司马懿!”

  这诗意境不俗,将全场的士子夸为好汉,虽有取巧之意,但胜在出的快。

  胡昭胡须而笑,这个面子很精彩,弟子第一个做出诗词,而且贴情入境,还有深度。

  有了第一个,随即第二个第三个出炉,几个大儒各自批阅简册、丝绢,朗读声不绝入耳。

  “一口烈酒在口,敢笑曹贼不仁!”

  “黄河九曲向东流,我辈忠心保汉室。”

  “江渚温酒骂汉贼,万人铁骑羞止步。”

  “有酒但醉去,莫怕对岸狼。”

  “沉醉兮黄河,丹青兮篇章!”

  “黄河怒涛起悲声,百士千儒下河东。”

  ……

  人生鼎沸,各自摇头晃脑,黄河怒涛之岸尚有薄冰,日上三竿,酒食摆上,诗文个个都有亮点,孔融令人将所有诗文收集于一处,出《百日宴诗抄》一部,誉传四海,一时间满士子以到参加百日宴为荣,以不到黄河岸为耻。此是后话。

  赵温举酒宣布,朝廷对此次宴会极为重视,特遣三公来贺,同时奉诏令陈纪为使,安抚曹操,出密诏一份交予陈纪,黄河岸边停有巨轮一首,陈纪在千人躬拜中踏波而去。

  曹洪不敢怠慢,将陈纪迎到中军大帐,闻说拜曹操为大将军,令大将军曹操顺应天意,挥师寿春,消灭袁术,曹洪立刻拿出密令一份,言道:

  “陈大人,我家主公有言,若皇帝允准攻打袁术,许以官职,立刻回师许昌。我家主公此次引兵北上,并不是攻打皇上,而是虚张声势。

  此刻已经带兵攻打南阳张绣,以备讨伐袁术时,杜绝张绣袭扰后方,所以皇帝诏令不能亲自迎奉,令末将曹洪代领。”

  这话说的极为无理,部将代领诏令,这是无视皇权。然而此时皇帝和曹操实力悬殊,能用一纸诏令换来安全,也算小小的胜利,陈纪唯有慨叹皇权势微到了随意欺负的地步,将诏令交给曹洪,曹洪即刻下令班师,令人快马飞报曹操。

  夕阳未下,曹洪已然拔营而去,陈纪一脸萧瑟,在夕阳残红中,陈纪高赞百士宴功绩,然后径直回到徐晃大营,再无露面。

  黄河岸边却是欢呼声和喜极而泣,几个大儒一甩士子大袖,风轻云淡的表情尽显一派大儒风范,转身大步离去,深藏功与名。

  ……

  百日宴成功举办,轰动中原,随着一本《百日宴诗抄》,被各位大儒不断夸赞,以为其中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弟子。

  孔融带着十四个优秀青年来到朝堂。

  奏报上一个名字发出诱惑之光…………陈群!

  莫非是汉末大谋士陈群?

  陈群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汉庭的议郎大夫陈群,然而士子有高傲的自尊,绝不因父亲居高官而跟朝廷有丝毫牵连。

  “这个陈群是……”

  “皇上,陈群是议郎大夫陈纪的儿子,字长文,为人沉稳干练有才华。”

  发财了!

  ……

  “每组三人,五组,应该是十五士子吧?”

  “胡昭先生的弟子司马懿不愿入仕,跟胡昭先生回去了!”

  “司马懿!”

  “对!”

  ……

  司马懿啊,智比诸葛亮,贼窃曹魏大权,最终渔翁三国的宝贝啊!

  靠,赔大了!

 
 第八十六章 御用之物 '本章字数:2883 最新更新时间:2013…08…04 17:59:44。0'
  在沸沸扬扬的百士宴盛名掩盖之下,荀彧和祢衡在夏阳秘密换防,祢衡随着商队回到安邑,他的事情乃是刘协直接交办,属于皇帝的秘密,也不用回朝廷交差。他回来时,百士宴已经过去几日,大儒们都各自回去了,还有十四个士子都得到朝廷的重用,陈群接任荀彧的知事位置,让很多士子大感羡慕,都说他有个好爹,只有三公知道,这是刘协的意思。

  祢衡惆怅没赶上去黄河当一把好汉,心中难受,直奔俺家酒店,刚到门口,两个士子并肩走出,一边走一边嘲讽。

  “子安兄,安牵小娘子自从被拉到郡治问话后,将一张胡床摆在靠窗的最好位置,这不是影响生意嘛,是不是被吓傻了!”

  “一看就不是皇上用的东西,鬼才相信!”后者同仇敌忾。

  祢衡冷哼一声,胡床这个东西在夏阳羌胡民众中很流行,居家多有配置,他也能坐过,很是舒适,只不过在中原都认为是粗鄙之物而不屑于使用,至于皇上用不用,那是皇上自己的问题,讨论这个就有点八卦了。

  看看羌胡人的粗壮大腿,再回头看看中原士子的细胳膊细腿,传承百年的跪礼也该改改了,不过到底是蛮夷人的东西,推广有些困难。

  “果然是胡床!”跨进大门,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长方形的高床,亮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